落難情緣701章 驚喜連蓮(2)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落難情緣 >>落難情緣最新章節列表 >> 701章 驚喜連蓮(2)

701章 驚喜連蓮(2)


更新時間:2024年03月04日  作者:洪門十一少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洪門十一少 | 落難情緣 

作者:→

熱門小說

“神會禪師,您洞悉形勢,對生態旅游的分析很到位,很有見地,至于怎樣搞,我想聽聽您的高見。”梁金輝聽了神會一連說了幾個“人和”后,直奔“生態旅游”主題。

神會接過話題,又旁征博引:實際上,生態旅游的興起不僅是社會文明的要求,更是人類自身身心健康的需要。

人類從自然中走來,其心理狀態對自然的感受是刻骨銘心的,社會的進步迅猛發展,使自然隱退,大有人工化取代一切事態,這對進化了幾百萬年的人類來說,是一種超越心理和生理適應能力的突變,致使各種疾病也隨之產生。

據心理反應調查,人們從自然環境中感受到的精神效應,有5585是有益反應,而從城市環境中感受到的精神效應有5562是不良反應。

當人類從幾百萬年以來感受自然物體被迫在幾百年內轉為人工物體時,人類身心便無可避免地受到傷害。因而,經常回到自然中,并保護呵護健康的大自然。溯本求源,回歸自然的愿望之一,便體現為生態旅游。

因此,回歸自然,生態旅游成了唐人的一種奢望、企盼和夢想。

“神會禪師,如果我們洛洞村搞生態旅游,應怎樣規劃?”神會話音剛一停,梁金輝又拋出了一道難題。

幸好,神會未拜在六祖惠能大師門下前,經常被他在朝廷為官的舅舅請到宮里玩,和朝中一班大臣相處甚好,有段時間常常聽他們談論“生態文明,生態旅游”之類的話題,因此,對生態旅游方面,神會還是比較了解的,想不到今晚在此派上了用場。

于是,神會又轉入生態旅游話題:“生態旅游不僅是身心放松和感覺的愉悅,更是一種心靈的閑適和情趣的超然。生態旅游的精髓并非僅僅到生態環境中去旅游,而是以生態保護的理念達到一種優游的境界。這種強調精神活動的旅游,甚至不必費盡周折去高原、去深山、去野外就足以完成。古人早有‘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的詩句,只要你心系自然,情寄山水,留意身邊的風光、草木、花鳥、星云便能進行洗心革面的修行,達到一種寧靜、致遠、安閑,坐而忘機的境界。”

梁金輝見神會說興正濃,不好意思打斷他的話題,臉上露出一點不耐煩之色。

六祖惠能明察秋毫,干咳了一下以示提示。

神會心領神會,微笑著說:“不好意思,扯遠了。”

“神會禪師,您說說下一步該怎樣做?”梁金輝開門見山,緊扣生態旅游話題。

“洛洞村發展生態旅游度假區,可謂自然環境、生態資源得天獨厚。你們村開發生態旅游景區,發展生態旅游,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重大的現實意義……”神會口若懸河。

無語,梁金輝確實無語了,禁不住在心里說,“這,或許就是那些學識淵博之士的通病吧,洋洋灑灑口若懸河說了一大通什么意義呀、重要呀之類的無關重要的話,還在喋喋不休地未轉入正題。”

好在神會夠醒目,沒在這些廢話上作過多的展開來談。

“首先,要以發展大旅游的眼光,跳出新州睇洛洞村。創建嶺南洛洞村生態旅游度假區,整合全縣天露山、全鄉、乃至全縣資源,打響“嶺南新州•天露山•洛洞村”的品牌,輻射全縣,進而影響整個嶺南。

洛洞村生態旅游度假區要主打“生態”、“佛禪”與“養生”、“養性”、“養心”的禪文化特色品牌,開創“洛洞村經濟模式”。

洛洞村,是新州乃至嶺南地帶的一條名村,特別是禪宗六祖雨夜背母上天露山,在村子里生活過,留下了許多感人的故事,相信一定能吸引不少游客前來。因此,要以發展大旅游的眼光,跳出新州睇洛洞村,將洛洞村、內洞、天堂乃至新州周圍的“朝仙椅頂”、“五馬回巢(廄)”、“觀音坐蓮”等旅游景觀像串珍珠一樣串聯在一起,使之成線、成片,形成嶺南新州天露山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的旅游線路網;

其次,要因地制宜,作出合理規劃。古人說“文以載道”,景區需要故事、文化傳承。開發生態旅游度假區,首要任務就要體現和再現歷史文化。例如說這里有禪宗六祖留下來的優美動聽故事,我們可以在這方面做好“佛禪文化”這篇大文章。

“禪”講究感悟,講究“以心傳心”,但為了讓大眾更好地理解“禪”,還是需要“立文字”,立文化設施、文化載體,再以這個文化平臺為載體,展示出禪文化思想的博大精深,展示出禪與當下生活息息相關。文化產品首先具有文化屬性,并不只是一個商業產品,而是把文化精神融入具體的物品中,這就是“創意”。比如說一幅畫,既是文化,也是實物,通過實物將畫的意蘊表達出來。文化與經濟并不處在對立面,可以相輔相成、雙生共贏。

洛洞村生態旅游度假區需要憑借適當、適量的文化載體來建設,但不是大興土木建造喧鬧的都市和相關的酒店等。對此,可以作出這樣的設想或規劃:

一、創建“禪宗文化博覽園區”。根據禪宗六祖曾在這里度過的那些不平的歲月為基準,創建一個以佛禪文化為主的博覽園等。

試想,在博覽園中建造一座大唐風格鐘鼓角樓,在象征天圓地方的六祖求雨祭臺周邊插幾十面富有禪宗文化特色的艷黃大旗,兩側設置銅簋、青銅牛鼎等,與正對面的高大仿唐鐘鼓角樓相互映襯,交相輝映,將會顯得古樸莊重,彰顯傳統優秀中華文明之厚重,再現當年六祖筑臺求雨,為民解災情的動人場景。

二、“禪龍峽漂流區”。依托得天獨厚的生態旅游資源,利用天露山高山峽谷瀑布群奔騰呼嘯而來的瀑布,在高山峽谷之中開發出一條漂流河道,可稱為“禪龍峽”漂流;于山腳底下開挖修筑一個平面人工湖,把從高山峽谷瀑布群中沖瀉下來的流水積蓄起來(形成一個碧波蕩漾,波光瀲滟的蓮花湖);在瀑布漂流最高落差處打造一條栩栩如生的巨龍,融入象征中華民族精神的“龍的傳人”文化元素,游客乘坐在龍中的竹排筏上隨著從高山奔騰呼嘯而來的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最后漂出龍口蕩入清水“蓮花湖”之中。使游客到“禪龍峽”漂流,不但可以體驗到那種乘巨龍上九天攬月、下禪龍峽與七仙女戲水的驚險刺激與溫馨浪漫兩重天,還可以以天然負離子清洗心肺,飽覽原生態優美自然風光……


上一章  |  落難情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