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難情緣606章 重生歸正(1)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落難情緣 >>落難情緣最新章節列表 >> 606章 重生歸正(1)

606章 重生歸正(1)


更新時間:2024年02月28日  作者:洪門十一少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洪門十一少 | 落難情緣 

作者:→

熱門小說

玉帝:“誰人吃了豹子膽,居然敢破壞天規?”

敖光曰:“臣啟陛下,此事還有誰敢這么放肆呢?她就是那個幌崗仙,她自恃持有法寶,有一班拜把姐妹支持,更有后臺老板支撐所為。”

玉帝追問:“幌崗仙所恃的是什么法寶?她的黨羽是誰?后臺又是誰?你都給我一一奏來。”

敖光說:“臣回陛下,幌崗仙的法寶就是一把幌傘。這把幌傘大有來頭,它原是軒轅黃帝后嫘祖之物,當初嫘祖教民栽桑養蠶,紡線織布立了大功,鴻鈞老祖親自批準嫘祖用布縫一幌傘,外出時,晴天用作遮陽,雨天用作擋雨。幌崗仙是嫘祖的得意門徒,嫘祖死后,軒轅黃帝為了讓幌崗仙繼承嫘祖的事業,把她派到嶺南天堂坪區,就將此幌傘賜給了她。按照天規法則,360年為一小劫,1080年為一大劫,此物已經歷三個大劫以上了,如今已是道行無窮,無可戰勝,為所欲為了,幌崗仙就是拿此物同臣作對。臣的職責是按天規興云布雨,幌崗仙卻當我不布雨時,便隨意撐開幌傘,讓它的陰影變成黑云升空,然后給下方下雨,她有意跟我作對,損我威望,這就是幌崗仙誣告我不按天規興云布雨的原由。請玉帝明察。”

這個東海龍王敖光,真會裝,挺會顛倒黑白,混淆是非的,只見它說完后,“嗚、嗚”地裝模作樣伏地抽泣起來,一副受屈含冤的樣子。

由于玉帝平時聽慣敖光的讒言,因此,對敖光存有偏愛之情,見它含冤受屈,悲傷痛哭,趕緊安慰道:“敖愛卿休要悲傷,既然幌崗仙破壞天規,應該怎樣處置才好?”

敖光暗暗歡喜,立刻稟奏:“謝陛下英明圣裁,臣以為,應先廢了幌崗仙的幌傘,再懲治她及其朋黨和后臺。”

“她的朋黨及后臺是誰呢?”玉帝追問。

敖光心想:如果直接指名道姓說出來,自己卻沒有掌握證據,恐怕會被人倒打一耙,便狡猾地說:“陛下且看群仙今后的行動就是了,臣不敢亂說。”

群仙聽說要懲罰幌崗仙并廢她幌傘,都認為這是敖光的陰謀詭計。

但敖光是玉帝身邊的紅人,誰也不想冒犯他。

就在這個時候,北方真武玄天上帝、托塔天王李靖、哪吒三太子、楊戩、百花仙女等陸續出班啟奏,他們力保幌崗仙姑,她是因為天堂坪區旱患嚴重,為了救民于水火才被迫撐開幌傘下雨,并譴責敖光有意不按天規下雨,有意制造一方的旱患,禍害百姓,罪該嚴懲。

玉帝因偏愛敖光,本打算看看誰保奏幌崗仙,就拿他殺雞儆猴,堵住群仙的口,可是一看,卻令他為難了:

托塔李天王父子歷來正直不阿,是保衛天庭的不二干將,可以說是自己的手足,萬萬不能自毀長城;

楊戩是自己的外孫,身居護法天尊之職:百花仙子又是王母的姨甥女,哪敢動她一根毫毛;

至于北帝,他是五帝之一,當初盤古(鴻鈞老祖)開天辟地之后,東方封了青帝、南方封了炎帝、西方封了白帝、北方封了玄帝,自己居中,封為玉帝共同治理宇宙。

雖然四方各帝仍尊自己居中為長,但是論等級是平等的,自然不敢為難他,再說鴻鈞老祖也不會同意。

現如今,眾仙力保幌崗仙,也不是盲目作保或袒護,因此不敢輕率言懲,為了息事寧人,采取一個折中之法,作出處決:單毀掉幌崗仙的幌傘,把它變成一座大山,固定在天堂坪的東面(后人就稱此山為幌崗仙山)。

幌崗仙得到北帝等力保,免除了懲罰,但卻失去了幌傘。

起初,她心里很覺不平,但也奈何不得。

俗話說:“大石壓死蟹”嘛!只是不能再幫天堂坪周邊的人民解困了。

再說小龍在天露山禪龍峽潛居,時刻關心著那方百姓疾苦,但總覺得父王不會善罷甘休,伺機報復那方百姓。

果不出小龍所料,不久,小龍就聽到這樣一條消息:東海龍王鹽因自己的小兒恃勢橫行在天堂坪區作惡多端,被那里的人給整治了的事懷恨在心,故意刁難那里的民眾,不按天規興云布雨,給天堂坪區制造旱患,幌崗仙姑仗義,用幌求雨解旱情,被敖光在玉帝面前參了一本。玉帝聽信讒言,毀掉幌崗仙姑的幌傘。仙姑失去幌傘,再也不能為天堂坪區的勞苦大眾求雨解旱患了。

小龍聽到這條消息后,立即竄出水面,騰空躍起,飛身進入天堂坪區境界,看見這里赤地千里,禾田龜裂,禾苗快要干枯了。一批批的人肩挑水桶到河里挑水淋農作物,小龍被這個情景感動得不能自已,但又十分傷心難過……

小龍找到幌崗仙姑,說明來意,懇求仙姑允許它助仙姑一臂之力,以解旱災。

幌崗仙姑聽后被感動了,欣然答允。

當天晚上,在天堂坪西北乾亥之位(天堂坪寨背后)的一個山頂上筑一土臺,取其“金生水”之意,土臺四周遍插旌旗,挑選28個健壯男人,手執旗幟四方站立,代替二十八宿,然后,仙姑登壇,焚香禱告上蒼,口中念念有詞。敲響木魚,又手捧凈水向四方澆灑,然后驚堂木一拍,頃刻之間,天空烏云密布,電閃雷鳴,小龍使足功力,翻云覆雨……

當晚,一場傾盆大雨從午夜直下到天蒙蒙亮,解除了這次旱患,幌崗仙姑之前在油麻崗種植的苧蔴也得喜雨而復活了。

天上眾仙知道了此事,都說這是幌崗仙姑“得道多助”的緣故。

這個敖光不知就里,存心搗蛋,制造的旱患以為被幌崗仙姑解除了,心有不甘,又運用水災來報復。

敖光又用花言巧語蒙騙了玉帝,下了一場特大暴雨,天水地水一并爆發。

但天堂坪區由于地勢高亢,只是一些低洼的河邊田地里的莊稼遭到損害,天光圩對面的大壩山因地水爆發,被沖得百孔千瘡,真是苦了大壩山神。

因為水向低流之故,新江西河流經河頭、簕竹地區。由于這些地方地勢較低,河面狹窄,突發山洪呼嘯咆哮而來,河床排水不及,造成水災,房屋倒塌無數,沿河兩岸損失慘重。

當晚,幌崗仙姑用她的水碗測了這場暴雨的雨量,算計超過了玉帝批準的二倍以上。

于是,她直上凌霄寶殿狀告敖光的罪行。

敖光卻詭辯沒有這么回事,玉帝卻要幌崗仙拿出證據來。

正在相持不下的時候,大壩山神衣衫襤褸,滿身瘡痍出現在天庭,向玉帝訴說敖光不依天規超量降雨的暴行;

接著,新江西河河神又到天庭狀告敖光肆意制造水災,西河兩岸被洪水沖倒房屋20余間,沖走無數牲畜、糧食、家具……

玉帝面對確鑿的人證,不得不懲處敖光違犯天規,押入天牢監禁。

浪子回頭的小龍,決心要用自己的智慧,給天堂坪區的百姓戰勝旱患水澇,創造幸福的生活。

小龍引導這里的人民,戰天斗地,開渠道,筑水庫,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大興水利,奪取農業豐收的運動。

敖光收監不久,就被玉帝敕免出獄。

敖光不甘心失敗,企圖運用移山倒海法,移來山岳丘陵,阻塞河道,填平水庫,還要制造惡劣天氣,讓人們難于施工。

并向玉帝游說,希望得到玉帝的支持。

敖光向玉帝啟奏:“啟奏陛下,下界刁民,現在提出‘不靠天吃飯’、‘人定勝天’的口號,大搞興修水利,這樣藐視上天,如果讓他們的做法得逞,天威何在?我們必須設法及早阻止他們啊!”


上一章  |  落難情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