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難情緣第492章 妙哉奇也(21)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落難情緣 >>落難情緣最新章節列表 >> 第492章 妙哉奇也(21)

第492章 妙哉奇也(21)


更新時間:2024年02月05日  作者:洪門十一少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洪門十一少 | 落難情緣 


妙莊王哭一陣又懺悔一番自己對女兒犯下的罪過,懺悔一番又哭訴一段途中的所見所聞。

他從興林國的觀音土,說到魚籃國的觀音竹,從何國的絕代娼妓紫姑,說到越國的屠夫掏心;從黃金鎖子骨說到胖瘦兩和尚;又從為他看病的瘋道人,哭訴到為他獻出手眼的大悲菩薩……"

妙莊王哭著說著,突然覺得自己抱著的不是人,而是一具僵尸。

二月的天氣,在南方并不太冷,他隔著衣服抱著女兒妙音的雙腿,一開始就覺得略有涼意,時間一長又發現女兒的雙腿不僅是冰冷的,而且是僵硬的。

他似有所悟地猛然抬起頭來,這才發現女兒雖然是目光炯炯卻不眨眼睛,雖然栩栩如生,就是不會動彈,也不會變換表情,他哭訴了半天,妙音依然是剛見面時的那樣面帶笑容。他看著看著,突然"哎呀!"一聲便昏了過去。

過分的疲勞和過分的激動使妙莊王進入了昏睡狀態。

朦朧中妙莊王覺得有人在給自己喂糖水,他想看看是誰,眼睛卻睜不開,他想支撐起來,又覺得四肢無力,他本能而機械地吞食著糖水、食物。

他知道自己確實需要吃點東西,因為在渡船上他已經將早晨吃進去的吐得一點不剩了。

他一口接一口地吃著,只覺得又香又甜,卻不知道自己究竟吃的是什么。

大約吃了二三十口之后,便覺得舒服了。

他慢慢地將眼睛睜開一條縫,發現是位年輕姑娘蹲在自己身邊,兩眉之間還有一顆"二雙龍戲珠"的美人痣。

是妙音!不錯,正是自己的三女兒!

他猛然睜開雙眼,只覺得有個人影在眼前一晃就不見了。

妙莊王"咯噔"一聲坐了起來四下搜尋著,觀世音菩薩仍然是僵直地在蓮臺上盤腿而坐,眼睛還是一眨不眨,面部依然帶著笑容。

妙莊王擦了擦眼睛,又站起身來上前摸了摸女兒的腿,依然是僵直而冰冷的,推了推,一晃也不晃,摸摸臉毫無彈性,仔細一看,原來是一尊帶色的石雕!

再看看其左右,一個"金童",一個"玉女"都是石頭雕成的。

妙莊王不由得心自言自語:"剛才是自己老眼昏花沒看清"回過頭來一想,又覺得不對,剛才明明是自己女兒蹲在身邊喂糖水,喂那又香又甜又叫不出名兒的東西。

他舔了舔嘴唇,剛上岸時是苦的,現在是甜的;他摸了摸肚子,剛才還是扁的,現在成了半圓。這肯定不是夢,可這四周空蕩蕩的,怎么一轉眼就不見了呢

妙莊王想找普濟長老問問,長老早就跑得無影無蹤了。

他喊,他叫,他哭,他拜,一切都無濟于事。

最后,不得不到法雨、慧濟等寺廟去找主持方丈們打聽觀世音菩薩的下落。

主持方丈們除了給他講述那些他在來東海途中早就聽過了的故事之外,什么也說不清楚。

他懷疑是那些和尚尼姑們不肯吐露真情,為了喚起他們的同情心,他只好亮明了身份,說自己就是觀音菩薩的生身父親,也就是傳說中的善勝王。

其結果適得其反,不僅沒人相信,反而都罵他是瘋子,中午還施舍了粥飯素菜,到晚上已是"棍為油條拳當粑"了。

妙莊王無處藏身,只好回到潮音洞,想靠在觀世音菩薩那蓮花寶座下睡上一覺。

可是,早春二月的夜風并不因為他是興林國王就不留情,饑蟲餓鬼也不因為他是菩薩的生身父親就不來打擾他。

月出東方日落西,妙莊王入夜著單衣,身上無衣還好受,肚里無糧難忍饑。

俗話說:窮困懶坐,餓了睡不著。妙莊王又冷又餓,饑寒交迫,就更難入睡了。

為了驅寒,他不得不在洞內來回走動;

為了忍饑他又不得不停下來靜坐。

反復折騰數次之后,他終于進入了朦朧狀態。

剛剛合上眼,又覺得有人在幫自己披衣服。

俗話說:加一片,暖一轉(圈)。這話一點不假,加了件衣服很快就不冷了。

他很想睜眼看看,又怕像上午那樣好景不長,他還指望菩薩施舍點吃的呢。

為驅散餓鬼,他不得不閉著眼睛等待。

果然不出所料,身上剛有點暖意,湯匙又送入口內,還是上午那個味道,又甜又香又品不出是什么東西。

"終日奔忙皆為饑,一旦有食又思衣"。人的愿望是不易滿足的,妙莊王穿暖吃飽之后,又想同女兒敘一敘離別之情。

有了上午的教訓,他不敢睜開眼睛,而是趁那湯匙入口的一剎那,突然牢牢地抓住了送湯匙的那只手。

當他高興地睜開眼時,竟嚇得"哎呀"一聲尖叫,手也不由自主地松開了,原來他抓住的并不是女兒妙音,而是亡妻。

這對老夫妻經過短暫的僵持對視之后,免不了要訴說些離別之情。

他剛一開口,亡妻就說:“過去的事兒我比你更清楚,還是說說你日后的打算吧。”

"如今除了皇位外一無所有,還有何打算可言還是說說小女兒妙音吧。"

“妙音本來就不是你我的女兒,而是如來佛的一名弟子......”

"這是從何說起呢"

"說起來話長,要說還得從天上、人間、地府三界大亂說起。”自從盤古開天辟地之后,人間就慢慢繁榮昌盛起來。隨著時間的推移,又建起了部落、村莊、縣邑、州府,接著又有了皇帝君主。人們能做工的做工,能種田的種田會經商的做買賣,會治病的行醫。算命的、教書的、當官的也各行其職,各謀其政,那真是各行各業應有盡有,三教九流一應俱全。更可喜的是人人安分守己,個個老實至誠,家家戶戶夜不閉戶,各府州縣路不拾遺。偶爾有一兩個人做了錯事也都主動投案,自覺坐牢。當官的跟老百姓情同手足,東莊人西莊人親如兄弟。

上界天神更是各守其職,各施其政。風神是熱天刮涼風冷天刮熱風,行船人要東風他不送西風,揚谷的要南風他不送北風,雨神還沒等到天旱就把雨下到田地里,不僅每次下的都是及時雨,而且回回都能做到彎彎天下彎彎雨,路上、破屋不下雨。

有了上天的資助,老百姓不必多操心便是家家六畜興旺,歲歲五谷豐登。在家種田的是年年有余年年喜,戶戶豐收戶戶歡;出門做生意的是東南西北方方利,春夏秋冬季季安。那真是風調雨順民安樂,家興人旺國運昌。

可惜好景不長,天上、人間、地府這三界不曉得為什么事突然混亂起來。

首先是天兵天將各路神仙發生內亂,兵與兵、將與將、神與神之間彼此鬧意見,互相瞧不起,今天這兩個吵、明天那幾個鬧,不是碰倒東邊的墻,就是撞倒了西邊的壁;你說你有本事,他說他有威力,風神拼命地亂刮風,雨神一個勁地胡下雨。雷公雷母不服氣,在他們刮風下雨時,就躺下來睡覺,到天晴時再起來閃電打雷。

他們之間一鬧,其他神仙也不甘示弱,大家都鬧起來,整個天庭就成一團糟。

天上亂了套,人間不討好。有被大風刮翻船的,有被洪水淹了田的,有的人被雷電擊死了,有的房屋被大火燒了……


上一章  |  落難情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