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難情緣第483章 妙哉奇也(12)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落難情緣 >>落難情緣最新章節列表 >> 第483章 妙哉奇也(12)

第483章 妙哉奇也(12)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30日  作者:洪門十一少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洪門十一少 | 落難情緣 

作者:→

熱門小說

可惜那錦車好馬早已換了填了肚皮。他想著、想著,終因不勝酒力而進入了夢鄉。

第二天早晨,當他們準備上路時,早已有人送來了錦車駿馬,不由分說地送他們上路。

一路上凡停車、用膳、住宿時,妙清、妙緣無不被誤認為魚籃大姐,妙莊王照樣被人以"天王"相稱。

有道是:事不過三。剛開始,似乎有點新鮮感,一連三次誤會之后,就令人厭煩了。

后來,也不知是誰想了個主意:干脆把那些魚籃丟掉,因為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些"定情之物"。

妙莊王笑了笑說:"魚籃可不能亂丟,萬一被年輕人撿去后患無窮,最好還是扔進那人跡稀少的山溝為妙。”

妙清、妙緣又讓李車夫為她們買了一套村姑服飾,妙莊王也將皇袍反過來穿上,并取下十分顯眼的皇冠。

丟掉魚籃,并經過一番認真的化裝之后,妙莊王一行終于變成了普通香客,從而避免每日三次的送往迎來的"災難",每天還能比以前多趕幾十里路呢。

盡管仍然是接受施舍,卻再也沒有盛情的宴會和美酒瓊漿了。

妙莊王發現,去了皇冠、龍袍之后,自己覺得輕松了許多,走路時再也不必邁方步,拱肩膀,裝模作樣了;說話時更無須講分寸,拘禮節,拿腔拿調了。

妙清、妙緣摘下鳳冠霞帔、金釵首飾、珠光寶玉之后,最少減去了五斤重的負擔。

兩位車夫見主人成了平民百姓,談笑起來也隨便多了。

這天,他們驅車走在一段人跡稀少的山路上,談起一路上的所見所聞,各人都隨心所欲地發表了一番感慨。

有的說,“碎葉國的人精,賤金國的人笨,魚籃國的人傻。”有人說,“精也好,笨也好,傻也好,無非都是生活逼出來的。碎葉國的百姓愛錢如命是為了把日子過得好一點,賤金國的臣民重物資,輕金錢,是想把日子過得穩一點,魚籃國的信徒們傻,無非是想今生壽命長一點,來世修得好一點。”

妙清、妙緣說:“并不是她們無感慨可發,只因為她們的見解與眾不同,她們覺得三種國民的精、笨、傻僅僅是外表的形式上的變化,但萬變不離其宗——都是為了自己。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道理是永遠不會變的。”

說一千,道一萬,還是那句老理:在家千日好,出門時時難。碰到要錢不要臉的難;碰到見物不見錢的也難;碰到熱情款待、慷慨施舍的更有說不清楚的難處。

別的暫且不說,欠下的一筆又一筆的人情債,到時候是還,還是不還

不還吧,有道是:人情如鋸,你來我去。人家會罵你堂堂的皇上,怎么不懂人情世故?

好吧,“拜年的酒兒盅還盅"的辦法是行不通的;自古至今,只有主請客,哪有客請主所謂"門向大路邊,客裝主人煙"的俗話,就是因此而發的。

給錢吧,人家說瞧不起他。送禮吧,"吃粥屙尿,當面見效",未免俗氣了。

回頭來再帶吧,去時一車金銀財寶已嫌拖累,回來時就是帶十車禮物,仍然是見多分少,說不定分到最后依然要典衣當褲呢。這正是"人情不比債,頂鍋上街賣"的苦處。

從這一點上說,碰上施舍的,倒不如碰到那要錢不要臉的呢。然而,這些話都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如果說出來讓魚籃國的人聽見,不扯破你的嘴也要噴你一臉痰啊!

妙莊王見兩個女兒少言寡語,誤認為她們這趟出門受益匪淺,心里暗暗高興,并時不時地說些"和尚不游方,不知外面荒不荒","坐井觀天,難免一孔之見"之類的話,表面上是自我感嘆,實際上卻是專門說給兩個女兒聽的。

妙莊王一行一路上曉行夜宿,風雨不改期,經過三六一百八十多天的長途跋涉,終于到了石何縣。

石何縣背山面湖,是個柴近水便的魚米之鄉。

妙莊王一行連飯也顧不得吃,就到城南去找"魚籃祠",因為有那棵大楓樹做標記,所以他們連問都沒問便找到了。

魚籃祠坐落在一個向陽坡上,背靠著當年魚籃大姐賞賜經卷的那棵大楓樹,三間飛檐斗拱、雕梁畫棟、四角響鈴的大瓦房一字兒排開。

那房子的造型頗為講究,屋脊似陡峭的山壁,檐部突然平緩像是一馬平川,大有"檐部能跑馬,脊上蓋不住瓦"之勢。

紅漆的大門兩邊蹲著高大的石獅子,門楣上寫著"魚籃殿"三個字,眾人心底猛地一沉,妙莊王有些癡呆了,妙清、妙緣也在暗自落淚。

古往今來,有一條不成文的規矩,活人是修祠不建殿的,只有神仙和"肉體成仙"的人才修殿。明明聽說是魚籃祠,怎么變成了魚籃殿呢難道我們來到之前,妙音突然死了不成

妙莊王一行急忙來到殿前,他們首先要看看那"殿"字是不是新換上去的。

可是,他們失望了。

因為"魚籃殿"三個字顯然是幾年前寫上去的。

走進大殿內,那尊"魚籃大姐"的塑像,完全是活脫脫的三皇姑妙音,那木質的神帳上寫著四個醒目的大字"魚籃菩薩"。

凡有經驗的人都知道,"菩薩"絕不是活人的封號,被封為菩薩的,要么是看不見摸不著的神仙,要么是生前做過許多好事的善人。

"魚籃菩薩"四個字對于妙莊王來說與"妙音已死"四個字有著同等的意義。

"孩子啊,父皇來遲了!"

"妹妹你好命苦哇!"

"三皇姑你......"

主仆五人同時大哭起來。

這一哭,幾乎驚動了所有香客,人們不約而同地圍攏來,誰也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

到這里燒香許愿的,全都是些虔誠的信徒,他們要么默默無聞地燒香,真心誠意地磕頭,要么自言自語地許愿,在心里發誓祝福,如果有一兩個家中不幸遇難,親人有個三長兩短的香客實實在在忍不住悲慟之情,也只能偷偷地掉幾滴眼淚,背著人揩干凈了,才敢抬頭。

人們心目中有個不成文的規矩——誰也不在殿內哭啼,似乎在這里失聲痛哭便是對菩薩的不敬,像這種哭喪似的場面,自建殿以來還是頭一回。

妙莊王讓那"魚籃殿"和"魚籃菩薩"兩道噩耗弄得幾乎失去理智,當香客們都圍來之后,才發現自己過分失態,連忙示意女兒、車夫都不要哭了,自己也僅僅磕了三個響頭就走出殿門。

主仆數人徑直向魚籃大姐的婆家——馬家灣走去。

一路上,妙莊王思緒萬千,剛才的失態,使他突然清醒了許多,他開始懷疑魚籃大姐是不是妙音了:大悲菩薩既然能與三皇姑長成一模一樣,魚籃菩薩為什么就不能呢再說,誰能保證這魚籃菩薩就不是大悲菩薩的別號或假名呢更何況魚籃大姐只說自己是興林國人,并沒有說自己是三皇姑啊!

低頭沉思間,李車夫稟報:"馬家灣到了"。

為慎重起見,妙莊王決定暫不進莊,由李車夫獨自去馬家灣查明情況再做決定。

李車夫剛走,突然來了個大胖和尚向妙莊王化緣。

趙車夫接過緣薄遞了過去,妙莊王吩咐趙車夫取紋銀五百兩交給和尚,自己只顧上緣簿,剛寫了"興林國妙莊王"六個字,那和尚便喊:"施主且慢。"

妙莊王以為他嫌少了,便說:"法師有所不知,并非我等吝嗇,只因去南海行程尚遠......"

"施主說哪里話來,老衲亦非貪得無厭之徒,只是這錢財并非老衲欲化之物。"


上一章  |  落難情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