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難情緣第480章 妙哉奇也(9)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落難情緣 >>落難情緣最新章節列表 >> 第480章 妙哉奇也(9)

第480章 妙哉奇也(9)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30日  作者:洪門十一少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洪門十一少 | 落難情緣 


妙莊王看著這塊大石碑慨嘆,“唉,總算走出了這用錢如放水的碎葉國了。”

一進入金國,奇跡便出現了。

這里既沒有店鋪飯館,更沒有客棧酒樓,他們似乎不懂得何為買賣,只有以物換物的產品交流,他們視珍珠瑪瑙為廢物,視金銀如糞土。

你可以用衣物換來魚肉酒菜,可別想用金銀買到樹葉或稻草。

頭一天,李車夫因找不到客棧,只得用那匹老馬換來一夜住宿。

十天半月之后,他們為了吃住,將多余的東西差不多換去了一半。

妙莊王又開始發愁了,先前是擔心金銀財寶不夠用,如今那車財寶反倒不如山上的石頭。

帶上是個負擔,丟了又舍不得,如果再有一年半載走不出金國,把隨身的衣物都換光了,恐怕也真要光著膀子打赤腳走路了……

三個男人且不必說,兩位皇姑豈不要出乖露丑!

妙莊王覺得這里的老百姓真傻,完全不懂得金錢是一種物品交換的媒介,簡直尚未開化。

二位皇姑覺得賤金國簡直是想把遠道香客餓死在路途。

李車夫一天到黑急得直抓腦殼,他真不明白,為什么同樣是去西天、通南海的必由之路,碎葉國的老百姓是要錢不要臉,他們的信條是"錢就是命,命就是錢,錢與命,緊相連,如果性命要錢買,寧可丟命而留錢;而賤金國的臣民正好相反,如果你試圖以金同他們交換物品,他們會認為是對他們人格的莫大侮辱。

剛開始,李車夫也同妙莊王一樣,以為他們傻。他說傻還真有點傻,只要你稍加留意就會發現:他們男人黑乎乎,女人胖乎乎,小孩傻乎乎,老人迷糊糊。男孩子用珍珠當彈子打鳥玩,女孩子用金磚壘小爐灶"過家家"。大人見到一泡狗屎一定會用樹葉子包回去肥田,碰見金元寶反而用腳將它踢得遠遠的。

奇特的習慣往往是在奇特的經歷中形成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李車夫慢慢發現這個金國的人們并不傻,他們這種奇特的習慣,原來是在天災人禍中養成的。

金國也不是他們最古老的國名,很早以前,這里名叫金貴國,從國王到臣民無不視金錢為生命,城里的百姓無不以買賣為業,鄉下農民多數以販運為生。

可惜,金貴國的自然條件十分惡劣,那里七年淹六次,十有九荒年。戰爭災禍,水旱迭見,大水一來白浪滔天,魚行鳥寓,鳥無著落。

雖有田園,不辨南阡北陌,縱有房屋,盡是東倒西歪。經商的貨赴汪洋,種田的糧油人海。

天旱數月,赤地千里,湖塘龜裂,舉國上下盡是不毛之地,城鄉各處饑民遍野。

莫說書能救窮,白面書生同擱筆;慢道工可度日,紅顏女子亦停針。不用說平民百姓,就連公子王孫也餓死不少。

這一年大水眼看就要涌進城了。

文武百官只顧逃離,國王無人保駕,成了名副其實的孤家寡人。

金貴王見勢不妙,也丟下娘娘嬪妃皇子不管,背起一袋金銀財寶就跑。

災難臨頭,反正娘只顧得娘,兒只顧得兒,國王背著金銀財寶一直往山區跑,眼看大路就在眼前,卻被一條大河擋住了去路。

只因他來晚了一步,河上的橋半個時辰之前就讓洪水給沖走了。

金貴王正準備泅水過河,突然有人喊:"大王且慢。"

回頭一看,原來是水兵總督丁大人。

丁總督勸金貴王丟了那袋金銀財寶再泅水,不然的話就會人財兩空。

金貴王對丁總督不顧國君安危自己逃命的舉動早就心懷不滿,現在見他又想打那袋金銀財寶的主意,更是龍顏大怒。如果不是在逃難中,遭降旨推出午門斬首,哪里聽得進"亂臣賊子"的勸告。還沒等丁總督把話說完,已經"撲通"一聲跳進了滔滔河水。

俗話說:水火無情。哪管你什么國王不國王,他一跳下去連水泡也沒冒一個,就由金貴王變成了"海龍王"。

金貴王死后,他的兒子"金貴王二世"繼承皇位。

二世僅僅只坐了三年皇位,又遇上大旱,他帶著一車金銀外出逃荒,如果不是一位有經驗的老臣帶了一袋炒面,恐怕早就死于異國他鄉了。

父子兩代的教訓,使金貴王二世認識到金銀財寶無用,并當即發誓只要自己大難不死,拼死也要改變先前那種只重金錢,不重物資的狀況。

果然天隨人愿,時隔不久,老天爺便下了一場透雨,難民們紛紛返回家鄉。

二世回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國名為"賤金",將城里的商人統統趕到鄉下種糧食,將農村的商販集中起來開河,挖渠,借以防洪治澇。

同時,下令各地挑塘、筑堰、蓄水抗旱,在大山中建糧倉以積谷防饑。

得力的措施帶來了年年五谷豐登,歲歲六畜興旺的好勢頭。深受金錢之害的"金貴王二世"趁此機會下了一道圣旨,廢除了商業,廢除了金錢,嚴禁農民販運、經商,并改年號為賤金元年,號稱賤金王一世。

從那時至今雖然換了十八代君王,那賤金錢、重物質的習俗反而越來越被推崇。

這種奇怪的習俗可苦壞了過往香客。

不知有多少香客連鞋襪都換完了,仍然不得回去。

妙莊王一行盡管帶的東西多,也換掉了六匹馬、兩乘車外帶所有的夾衣、棉衣和能換下來的單衣褲袍裙,總算走出了金國。

眼看就要到魚籃國了,大家喜不自勝,妙莊王卻下令停車。李車夫說:“再走三五里就到了,還是快走吧,再等幾天,我們只好脫衣服換飯吃了。”

妙莊王說:"小心沒大錯,我們還是在這兩不管的地方,多編點魚籃再走為妙。"

妙莊王見大家很不理解地望著自己,又說:"那碎葉國視碎葉為寶,賤金國視黃金如糞土,這魚籃國老百姓說不定喜歡魚籃。我們何不做些魚籃帶上,萬一沒人要換飯吃也是好的,這叫有備無患吶。反正在這片兩國交界處的竹林誰也不會找咱們要衣物錢財。"

大家一聽這話有理,就一齊動起手來。

李車夫笑著說:"我們的萬歲爺如今也學會了以物換物了。這叫吃一塹長一智啊!"說完大家哈哈大笑起來。

他們有的砍竹子,有的劈篾,有的編籃子,半天工夫就編了幾十只魚籃。

妙清、妙緣見還剩下一些竹篾就各自編了一只小魚籃提在手上,很是得意。

前面已經交代過,妙莊王一行本來有一輛專門坐人的錦車,兩輛裝金銀珠寶的貨車,幾匹拉車的馬。現在,除了留下一車財寶兩匹馬之外,其余的車馬都在金國換飯吃了。

本來一車財寶分量就不輕,再加上幾十只魚籃往上一放,就更沒法坐人了。

這會兒除了李車夫和妙莊王各坐一輛車外,其余三人不得不步行了。

進入魚籃國時的次序是:妙清、妙緣各自提著一個小魚籃走在前面,一個車夫擔著八只魚籃在中,妙莊王和李車夫乘車在后。看那陣勢,與其說是朝圣的香客,倒不如說是賣魚籃的商人更合適。

相關


上一章  |  落難情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