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難情緣第277章 武則天與佛法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落難情緣 >>落難情緣最新章節列表 >> 第277章 武則天與佛法

第277章 武則天與佛法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洪門十一少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洪門十一少 | 落難情緣 

作者:→

熱門小說

再說六祖惠能解答完明一的問題后,正想起來說“今天說法到此結束,謝謝各位”時,不想此時,只見殿堂下又有人高聲說道:“六祖惠能大師!聽說女皇武則天也很敬重您,對佛法特別喜愛,您能為我們說說女皇與佛法嗎?”

六祖惠能見此一問,本可以說有時間再講的。但他就是一個“知無不言,有問必說”的人,竟不顧病殘之軀,滔滔不絕地說起了鮮為人知的“武則天與佛”的宮廷秘事來——

話說武則天后垂拱二年(公元686年)九月,大唐國發生了一件前所未有、匪夷所思的奇事:長安豐新縣(今陜西臨潼)東南方向,一夜風雷霹靂之后,平地起骨堆,忽然從地下冒出了一座山峰!更不可思議的是,就在人們驚奇、驚詫、驚訝、驚異、驚悸、驚駭的目光注視之下,那座神奇的山峰依然在驚天動地的崛起、崛起、崛起,迅速增長到了三百多尺高。

與此同時,山峰一側塌陷了一個三百畝寬廣的大湖,清泉噴涌,碧波蕩漾。湖中有三兩塊未沉降的陸地,此時儼然若天生的小島,芳草茵茵,綠樹婆娑。幾株高大的柿子樹掛滿了鮮紅的果實,宛如通紅的燈籠,將天空染得幾許生動,幾許喜慶。一片菊花凌寒開放,朔風強勁,益見其花朵燦爛,白霜降臨,更顯其風骨高傲……

高峰起平地,石破天驚,舊山河從此改顏;

瑤池降人間,萬民同慶,新氣象而今瑞祥。

京洛(長安、洛陽)民諺曰:驪山崩,換朝廷;新峰現,改江山。這一很難令人置信、卻又不得不信的神奇現象,是不是預示著大唐江山將要更姓換名?

要知道,武則天從皇后到皇太后,三十年來把大唐朝政玩弄于股掌之中,翻手云,覆手雨,連皇帝都已經被她換了兩個……

地方官員不敢怠慢,快馬加鞭趕到洛陽,將這一消息報告給了武則天皇太后。

善于察言觀色、看風使舵的各種人士,聽到這個消息,爭相涌到洛陽,向武后祝賀這空前絕后的瑞兆,并且上表奉勸皇太后廢掉名義上的皇帝李旦,名正言順地君臨天下。

然而,武則天并沒有代唐而立,僅僅下詔將新出現的山峰命名為慶山,而它所在的新豐縣亦更名為慶山縣,如此而已。

兩年之后,垂拱四年四月的一天,京畿居民唐同泰,到洛水之中去摸魚。他從岸上一個猛水(潛水)扎進了滔滔河水之中,無意之中觸摸到了一塊方方正正的東西。他順便將之撈了起來,帶到了岸邊。

天哪,這是一塊通體潔白、毫無瑕疵的白玉!黃金有價玉無價。這最最上等的和田美玉,比洛水之中所有的玉加起來都值錢,該著唐同泰發大財了。

故事如果僅僅如是,未免太過庸俗。于是,唐同泰在清洗玉石時赫然發現,上面天然形成了八個紫色的篆字:

圣母臨人,永昌帝業。

老天爺,天老爺,不得了,了不得!美玉雖然是寶,尚屬人間之物,但若有了這八個字,便是神仙的符讖了。

據說,在遠古時期,宓羲(伏羲)之女宓妃,在橫渡過洛水之時,溺水而亡,從而成為了洛水女神。她異常神奇,異常靈驗。四百六十六年前的一個黃昏,魏國王子曹植,漫步在洛川之畔。他無意之中一抬頭,發現了洛水女神靜佇在岸邊的巖石之上,一曲千古絕唱自然而然從他口中吟誦而出:

“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耀秋菊,華茂春松。仿佛兮若輕云之蔽月,飄飄兮若流風之回雪……”

現在,洛水女神將這帶有昊天大帝旨意的符讖呈現于世,必將預示著……唐同泰立刻將這塊象征著上天意愿的玉石獻給了武則天皇太后。高高坐在龍椅上的武后,用她的纖纖玉指反復觸摸著從那八個神奇的篆字,恰似愛撫情人的臉龐。她嘴里輕輕念道:“圣母臨人,永昌帝業。圣母臨人,永昌帝業……”

她的侄子武承嗣急不可奈地出班奏道:“‘圣母臨人,永昌帝業。’圣母,指的就是皇太后您啊!這是昊天大帝的旨意,讓您代唐而立,君臨萬民,江山永固。”

武則天不置可否地微微一笑,對侍立在朝堂兩側的大臣們徐徐說道:“你們看呢?”

武則天內心的喜怒并不形于顏色,數十年來,朝臣們一直摸不透她的真實心思;雖然有人懷疑這玉石的來歷,卻不敢言明,所以,大家心照不宣,只是模棱兩可地說:“洛神獻寶,天降瑞祥,可喜可賀。”

武則天并沒有過多發揮,只是順水推舟說道:“既然大家都說它是吉兆,那就叫它‘寶圖’吧。唐同泰聽旨。”

唐同泰趕緊跪了下來。

武則天親口宣布:“唐同泰進獻寶圖有功,擢升為五品游擊將軍。”

“謝圣母神皇隆恩。萬歲,萬歲,萬萬歲!”

武則天又不喜不怒地說道:“唐同泰,當今皇上是我兒子,本宮也沒有圣母神皇的尊號,你謬贊什么?”

唐同泰看了武承嗣一眼,大膽說道:“您為圣母神皇,是上天的旨意,萬民的心愿。”

武則天似乎陷入了兩難之中,仿佛不知如何是好,猶豫著說道:“洛神獻瑞,上天垂愛,的確勢不可違,否則于江山不利。可是,女人稱帝,前所未有啊!”

武承嗣:“您本身就是前所未有的圣人啊!試想,這三十年來,若不是您獨力支撐,大唐朝的天下早已經分崩離析了!您本來就是實際上的皇帝啊。”

武則天一笑,說道:“那好吧,為了順應昊天大帝的旨意,我就加個‘圣母神皇’的稱號吧。當然,這僅僅是個虛名。”

五月十八日,武則天正式加尊號為“圣母神皇”。盡管天降祥瑞,吉兆紛陳,但是,武則天并沒有像人們揣測得那樣代唐自立。是因為她本來沒有當皇帝的野心,還是在等待什么?

兩年時光悠然而過。公元690年,歲在庚寅,新年伊始,武則天便開始了一系列頗具深意的變革:

其一,將一直實行的夏歷改為周王朝的歷法,并將該年號改為“載初”;

其二,改制“天、地”等十二個新字,例如武則天之名——武照的“照”字改成了“曌”;

其三,武則天親自在洛陽洛城殿舉行“貢士考試”,面試天下讀書人——這是皇家殿試選拔官員的首創……

春日既浮,萌者將動;陽和啟蜇,萬象更新。則天皇太后的這一系列令人耳目一新的變革,向世人昭示了一個全新時代呼之欲出——人間要改朝換代了,一個空前絕后的女皇即將誕生!

然而,光有這些變革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她雖然可以將李家王朝玩弄于股掌之中,但民心、民意極難征服。千百年來,儒家有“牝雞司晨,惟家之索;唯小人與女子難養也”之類的古訓。

女人當政,在民眾心目之中肯定會掀起韓這然大波......怎樣才能平安登基呢?

大尚局謀定后,這天,武則天突然出現在了群臣面前。她那神采飛揚、喜形于色的綽約風姿,哪里像患病的模樣!

她登上高高的龍椅,未等眾人開口詢問,便滔滔不絕講說起來:“前天夜里,本宮在昏昏沉沉的睡夢之中,忽然感到自己飄飄忽忽地飛了起來,仿佛飛到了天上的另外一個世界。那里有七重城垣,每一道城垣都是金、銀、琉璃、珊瑚、琥珀、硨磲、瑪瑙,七寶所成,各自放射著色彩繽紛的光芒。城垣之內,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盛開著金色的蓮花,每一朵蓮花花蕊中都有一個小小的天女在翩翩起舞。園中有八色的琉璃渠,渠中鑲嵌著各種寶珠,八滴水流淌其中,像美酒一樣散發著醉人的芳香。水中亦有蓮花開放,花朵中化生出的天女婀娜多姿,妙不可言,如同菩薩一樣莊嚴。她們手中托著種種寶器,寶器中儲滿了甘露,喝一口,可以長生不老,永葆青春。那里的人們個個美若天仙,人人無憂無慮,處處載歌載舞,時時歡聲笑語。沒有爾虞我詐,沒有鉤心斗角,沒有生死輪回,沒有尊卑貴賤,祥和平等,自由自在……”

有一位朝臣忍不住說了一句:“太后,此乃吉兆呀!”

武則天無限向往地:“那里的宮殿,更是七寶所成,高大巍峨,壯麗輝煌。宮殿之中,有一座無比華美、無比尊貴、無比高大的獅子座。寶座上空懸掛著陀羅尼網,每一個網結上都連綴著一顆摩尼寶珠,寶珠放射著七色光芒。有無數天仙在大殿空中飛舞,演奏著美妙的音樂……不知為什么,那些天使似乎都在等待著我的到來,又是在我頭頂上散花,又是圍繞著我載歌載舞。真是花瓣如雨,歌舞如潮。天使們居然將我簇擁到了那高高的獅子座上。更奇怪的是,我好像是故地重游,似乎對那里的一切都很熟悉,仿佛原來就住在那里一樣……”

武則天臉上洋溢著夢幻一般的光彩,宛若沉醉在美夢之中……

過了半晌,她好像才從夢中醒了過來,詢問眾臣:“眾位愛卿,你們有誰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嗎?”

朝臣們何曾聽說過這等奇妙的地方,一個個大眼瞪小眼,誰也說不上個所以然來。這時,忽然聽得宮殿之外侍衛通報:“慧光大師釋懷義,率領東魏國寺九名高僧求見。”

這法號“懷義”之人,雖然手拿念珠,身披袈裟,雖然被武則天封為“慧光大師”,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假和尚。他原名馮小寶,本來是一個街頭賣假藥的無賴,因為某項功夫十分了得,深得武則天喜愛。

為了方便他隨時出入后宮,武后遂命他剃了光頭,名義上出家為僧。因為人人都知道他是個冒牌和尚,所以,仍然以他的俗姓相稱,叫他“馮懷義”。

武則天聽說馮懷義等人求見,馬上傳令召見。

馮懷義帶領著九位高僧魚貫而入,來到了朝堂。

武則天滿面笑容,降階來迎接這位高僧,并在朝堂上賜座。馮懷義微微欠了欠屁股,向武則天奏道:“陛下,東魏國寺僧人法明等人,在重譯《大云經》的時候,有一個十分重大的新發現。所以想當面向您稟報,并把新譯出的《大云經》獻給您。”

武則天頗感興趣地問道:“噢,你們有什么重大發現?說來聽聽。”

馮懷義用眼神示意法明。法明法師有些拘謹地站立起來,雙手合十,奏稟道:“貧僧等九人,在白馬寺大德沙門懷義法師的帶領下,將后涼時期傳入我國的由天竺三藏曇無讖所譯的《大方等無想經》,也就是《大云經》,重新翻譯。在譯經過程中,我們發現,在經文之中,佛祖釋迦牟尼,對陛下您早有預言。”

武則天似乎很吃驚:“什么,早在千年之前,佛祖就預言過本宮?”

法明不太自然地點點頭。

武則天追問:“佛祖預言了什么事?”

法明略微有些口吃地說道:“佛、佛祖預言,陛下您、您當為閻浮提主。”

看到朝臣之中有人不太理解,法明法師解釋說:“閻浮提,是梵語,指的就是人世間。根據佛主的預示,陛下您將現女身而當王國土。”

這句話不用解釋,站在朝堂兩側的文武大臣心里都很明白:天哪,原來是這么回事,武后要當皇帝了!

然而,在這個關鍵時刻,李家王朝所任用、享受大唐俸祿的大臣們,誰也不敢站出來,以項上人頭作賭注,向武則天進諫。

他們一個個或呆若木雞,或冷眼旁觀,靜靜等待著事情的進一步發展。

武則天好像不太明白,嘴里念叨:“閻浮提主……當王國土……”

她抬起頭來,看著法明說:“根據佛祖預示,我應該當皇帝?那么,唐朝呢?”

法明說:“家無二主,國無二君。圣母臨世,李唐合微。”

武則天突然一拍龍案,大喝道:“大膽和尚,口無遮攔,居然敢曲解佛祖圣意!汝等說本宮當為國主,有何憑據?若是胡編亂造,小心腦袋!”

聽到武則天的嚴厲呵斥,法明反而挺直了腰,說道:“貧僧若是信口開河,甘愿受罰。我若以我們新譯的《大云經》為據,未免有作偽之嫌。那么,我就以北涼時期天竺三藏曇無讖所譯的《大云經》為例,說明這個問題。”

法明打開一只杏黃色的包袱,指著里面四大本佛經說道:“這是二百三十年前印度高僧所翻譯的舊版《大云經》,在卷四《大云初分如來涅盤健度等三十六》中,有這樣的記載:爾時佛告天女,我今先當說汝因緣……天女,時王夫人,即汝身是。汝于彼佛暫得一聞《大涅盤經》,以是因緣今得天身。值我出世復聞深義,舍是天性即以女身當王國土,得轉輪王所統領處四分之一。得大自在,受持五戒,作優婆夷,教化所屬城邑聚落男子女人大小,受持五戒,守護正法,摧伏外道諸邪異見。汝于爾時實是菩薩,為化眾生現受女身……”

“陛下,二百多年前,大唐王朝尚未建立,您更未出生,前人無論如何也不會為幾百年之后的人作偽吧?”

武則天故作謙遜,說道:“盡管如此,本宮何德何能,以女人身而君臨天下,難以讓天下人信服。”

法明說:“佛祖不是說過了嗎?你實際上是菩薩,為化眾生才現為女身的。況且,我們在重新翻譯《大云經》時,發現陛下不是一般的菩薩,而是當來下生彌勒菩薩的化身!”

“啊!”像是看戲一般的朝臣們,情不自禁地發出一陣百感交集的驚嘆。

此時,有一個人再也按捺不住了,他下意識地站出來,問道:“彌勒菩薩不是住在兜率天宮嗎?”

問話的人,是國家重臣,太子太保、鸞臺納言(國家最高監督長官)裴居道。

看到他挺身而出,連武則天也不由得心頭一震,有些緊張地注視法明,看他如何答復。

法明不慌不忙地回答道:“菩薩神通廣大,可以分身千百億。再說,彌勒是一生補處菩薩,我們在念誦時,總是將彌勒菩薩稱為‘當來下生彌勒尊佛’,這是因為彌勒佛在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佛中,屬于未來之佛,佛祖釋迦牟尼親自授記他為接班人。他在兜率天宮,就是為了下生世間,廣度眾生,得道成佛。”

大概是受裴居道的鼓舞,另一位身居高位的大臣、尚書左丞張行廉也走了出來,向法明問道:“佛祖釋迦牟尼的確授記彌勒是未來之佛,不過,而今距佛祖涅盤不過千年,不知是釋迦牟尼佛錯了,還是法師您算錯了?”

是啊,若說是佛祖釋迦牟尼當時說錯了,無疑是謗佛;若法明法師現在錯了,所謂武則天是彌勒化身,肯定是無稽之談!

群臣不由得一陣輕輕騷動。人們都密切關注著法明法師,看他如何應付這個兩難問題。

在這種緊張得幾乎透不過氣的情況下,法明居然沖著張行廉呵呵一笑。張行廉被他笑得有些發毛,趕緊追問道:“法師,你不回答老夫的問題,笑個什么?”

法明徐徐說道:“貧僧笑你斷章取義讀佛經,一知半解說佛理,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張行廉被嘲笑得臉紅脖子粗,強忍著才沒有發火,悻悻說道:“法師既然熟讀佛經、精通佛理,就請你說出個所以然來。五十多億年,怎樣縮成了一千年?”

法明款款說道:“佛法既講分別,更講圓融。佛陀在許多經典之中多次說過:“‘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一念頓超百萬劫。’所以,以佛理看來,時間與空間是相對的,是圓融無礙的。你所說的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在佛菩薩的境界里,不過是一瞬間。”

辯佛理,大臣們如何是法師的對手?所以,裴居道與張行廉只好乖乖退回了朝班之中。

然而,他們卻無論如何也收不回武則天對他倆的厭惡,一個月之后,先后被割掉了腦袋(這是后話)。

武則天看到兩位敢于強行出頭的大臣被法明辯駁得啞口無言,很是高興,說道:“大師真是博學強記,辯才無礙。正好,本宮有一個問題向你請教。”

于是,武則天重新將自己的那個夢境敘說了一遍。她最后說道:“我一到那個地方,忽然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有一種恍若隔世的記憶。那七寶所成的宮殿,那琉璃的河流,以及那仙花異草,都是那樣的熟悉,那樣的親切,既像是舊地重游,又仿佛回到了闊別多年的故鄉,我好像就在那里長久居住過。這究竟是夢?是幻?還是……”

話音未落,馮懷義立刻五體投地,匍匐在武則天腳下,大聲嚷嚷道:“天哪,原來陛下真是從兜率天宮轉世的彌勒尊佛!沙門懷義,拜見彌勒如來。”

武則天好像有些疑惑,轉而詢問法明法師:“大師,您深入經藏,見多識廣,本宮神游的地方,果然就是兜率天宮么?”

法明十分肯定地點點頭,說道:“陛下夢中夢到的,恰恰就是彌勒菩薩所在的兜率內院。你所講述的情景,與南北朝時期居士沮渠京聲所翻譯的《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所描繪的一模一樣!”

法明的師弟云宣,像是情不自禁地插話道:“這絕對不是巧合,由此可見,陛下更加確定是彌勒菩薩轉世無疑了!”

法明又說:“不僅僅如此。根據云宣師弟剛剛完成的著作《大云經疏》,彌勒下生,作閻浮提主,李氏合微。”

武則天十分興奮地說:“云宣法師,請將您著述的《大云經疏》經本宮看看。”

云宣連忙將自己的新著呈了上去。

武則天一邊翻看,一邊像是不知不覺念出了聲音:“……卅六小兒念唐唐,次第還歌武媚娘……隴上一叢李,病枯葉稀疏,枝干將欲傾,終得鸚鵡扶……”

武則天從書中抬起頭來,笑著說道:“有意思,有意思。云宣法師,您的注疏真有意思!”

云宣雙手合十,躬身答道:“陛下所念的,是弟子搜集的一些民間歌謠。它們雖然淺顯、通俗,卻也恰恰反映了民心、民意。”

法明緊接著說:“《佛說彌勒菩薩下生經》云:彌勒出世,國土豐樂。如今,陛下系彌勒菩薩下凡而君臨中土,中土也必將成為一個極樂世界。”

在這場好戲中,武則天的侄子、時任文昌左相(第一宰相)的武承嗣,早已期盼著粉墨登場的機會,他聽了法明的話,急不可耐地出班奏道:“聽高僧們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臣這才明白了為什么陛下這么神武、這么英明,原來是當來下生彌勒佛轉世!陛下您應該奉天承運,改朝換代才是。”

武則天反而很沉得住氣,說道:“卿之所奏,雖然不無道理,但本宮并不想代唐自立。”

武承嗣很是著急,奏道:“上天之意不可違,民眾之愿不可逆。萬望圣母神皇早登大位!”

武則天沉默不語。

馮懷義退而求其次,說道:“法明、云宣等九名法師關于《大云經》的奏章,是佛祖的旨意,陛下應該宣告天下。”

武則天微微頷首,說道:“本宮依慧光大師之意,將高僧們的奏章頒發全國傳閱,同時,將新譯《大云經》以及《大云經疏》頒示天下。”

由此,天下民眾人人都知道了武則天皇太后是彌勒菩薩轉世。

而“彌勒下生,五谷豐登……;彌勒尊佛祖天下,億萬斯民享榮華……”等等民謠更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彌勒出世,人民安樂”的信念深入人心……

兩個月之后,九月三日,關中九百名民眾跋涉數百里來到洛陽皇宮,呈遞奏章,請求廢除李氏天下,建立周王朝。武則天雖然沒有答應他們,但將領頭的傅游藝擢升為正五品的御前御史(給事中)。

于是,第二天,文武百官,以及皇親國戚、四方酋長、平民百姓,共六萬多人紛紛上書,請求武則天以周代唐。連名義上的皇帝李旦也呈上奏章,要求跟隨母親姓武。

第三天,朝廷所有的官員聯名上疏,呈獻《勸進表》云:天下之愿,勢不可違,萬望太后認可群臣及百姓之請,早登大位,改國號為周……

九月九日,武則天順應民意,登上則天門城樓,向民眾宣布:大赦天下,建立周朝,更改年號為“天授”元年……

武則天終于成為了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其尊號為“慈氏越古天冊金輪圣神”。

慈氏,是彌勒佛的稱謂。

由此看來,武則天堂而皇之以彌勒尊佛降世臨凡自居了。

上行下效,所以,就有寺院在塑造彌勒佛像時,將彌勒佛的形象塑造成了頭戴王冠、身穿龍袍的帝王模樣——簡直就是則天皇帝的翻版。

本來威武雄壯的天冠彌勒,成了一幅俏麗的脂粉像。

頭上三尺有神明。武則天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如何能瞞得過彌勒菩薩的法眼?他老人家在兜率陀天彌勒內院,將她的種種伎倆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時常為她或拙劣、或精彩的表演而忍俊不禁,呵呵大笑。

這一天,彌勒菩薩無意之中向下瞥了一眼,看到洛陽城內,一群信眾正在將自己的一尊塑像請進大雄寶殿,不免有些惱火——自己雖然是未來之佛,但現在娑婆世界正處在釋迦牟尼佛的像法時期,其教主,自然是釋迦牟尼佛。因此,信眾們的這種做法,是不符合佛制的。

彌勒菩薩剛登上七寶臺內摩尼殿上的獅子座,就有童子來報,說是清涼世界的文殊菩薩來訪。

在諸大菩薩中,彌勒菩薩是大慈的象征,而文殊菩薩是大智的代表,以通天徹地的大智慧而深得人們的敬仰。

文殊菩薩是七佛之師,連彌勒老師的老師——釋迦牟尼的老師——燃燈古佛,也是他的學生。

彌勒菩薩趕緊將文殊菩薩迎接進來,請上獅子座。

文殊菩薩未曾開口說話,便先看著彌勒笑了起來。彌勒變成了丈二和尚——被笑得摸不著頭腦了。

文殊菩薩總算開口說道:“彌勒,一千多年前,釋迦牟尼佛十大弟子之一的優波離(以持戒著稱),說你‘具凡夫身,未斷諸漏;不修禪定,不斷煩惱’,看來,現在又一次應驗了。你瞧。”

彌勒菩薩順著文殊指示的方向,看到在娑婆世界南詹部州大唐國內,一個名叫敦煌的地方,有一座正在大規模開鑿的石窟。

其中一座石窟之內,正在塑造一尊自己的神像。

塑像通高一百二十尺(三十六米),頭戴王冠,身穿龍袍,儼然與則天皇帝一模一樣。

文殊菩薩指著塑像笑道:“此,彌勒佛也?武則天也?若是彌勒,卻長了一副武則天的嘴臉;若為武則天,人們卻將之當作彌勒佛禮拜。”

彌勒菩薩并不在意,說道:“本師釋迦牟尼佛在《金剛經》中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因此,彌勒也好,武曌也罷,都是虛妄之相,姑且聽之任之,順其自然吧。”

文殊正經說道:“道理雖然不錯,但是,武則天卻利用民眾對彌勒的信仰,以彌勒菩薩轉世自居,不但因此取得了政權,而且她的許多陰謀詭計以及殘忍的殺戮,就有了一個神圣的外衣。而這一切,不可避免地褻瀆了佛教名聲。更可惡的是,武則天假冒彌勒轉世,為世人作了一個極壞的榜樣,必將產生極為惡劣的影響,后世的許多形形色色的野心家,必然群起效仿,以彌勒降生的名義,或起義造反,或迷惑民眾。這些行為,不但歪曲了彌勒的本來面目,更玷污了佛教的圣潔。”

彌勒菩薩說道:“如此看來,若不加以制止,以我之名為亂的事件必然會蔚然成風。因此,不能再聽之任之。此鈴雖非由我所系,卻多多少少與我有關系。那么我就分身去凡間走上一遭,現身說法,以正視聽。”

文殊菩薩頷首稱是。

彌勒菩薩笑道:“大智文殊師利菩薩,你是古佛再來,請助我一臂之力。”

文殊一笑,隨即將手中的如意拋撒出去,飄飄悠悠落在了天河之中,化作了一只蓮蓬模樣的小船。

彌勒菩薩隨即乘舟順流而下,從兜率陀天向凡界人間飄去……


上一章  |  落難情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