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難情緣第154章 禪機妙語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落難情緣 >>落難情緣最新章節列表 >> 第154章 禪機妙語

第154章 禪機妙語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2日  作者:洪門十一少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洪門十一少 | 落難情緣 

作者:→

熱門小說

慧安禪師幽默地說道:“是誰在米中摻稻谷呀?他是在為大家下稻(道)種呀!種子嘛,自然要有殼啦!否則,便不會出芽了。”

華清長老在一旁插話:“你們一定不希望自己的道種無法出芽吧?所以,你們應該好好謝謝人家!”

現場所有的人都為老安禪師和華清長老的禪機妙語擊節叫好!

老安禪師看著趴在石臼上的張少飛,拍了拍他肩膀,幽默地說:“這位小兄弟,你是怎樣舂的米?如何做到稻殼絲毫不傷的?”

人們聽出了老安禪師的弦外之音——中午的米飯里所摻的稻谷,根本沒有放入石臼里舂過!也就是說,那些稻谷之所以帶著稻殼,壓根不是張少飛在舂米時粗心所造成的,而是有人故意放進去的。

華清長老瞪了知事僧一眼,知事僧打了個寒顫。

老安禪師見張少飛毫無反應,低頭看了看,不禁大笑:“哈哈……小兄弟,難怪香板打在你身上毫無反應,敢情,入了禪定呀!”

“什么?張少飛竟然能在挨打的時候入定?”知事僧心里驚嘆:天哪,這是一種多么神奇的境界啊!

惠明傻呼呼的叫嚷:“這怎么可能?一定是妖法!”

知事僧叫跟隨來的慧清去取引磬來。

進入甚深禪定的人,如同死去了一般,香板打在身上都毫無知覺,如何才能叫得醒呢?只有引磬的聲音才能將他從禪定中喚醒。

華清長老擺擺手,道:“算了吧,等著讓他自然出定吧。這會兒弄醒他,屁股一定疼得要命。”

老安禪師再次拍著禪定中的張少飛,莫名其妙地說:“今天山僧因你吃了一粒道(稻)種,來日還你一個活脫脫的古慧種。”說著,他手里拈起一粒稻谷,對眾人說:“莫小看這一粒,百年之后,千顆萬粒都由它而生!”

七天之后,他才從禪定中出來。這時,他屁股上的創傷,已經沒有大礙了。

慧清看到他出了定,撲通跪倒在他的面前,匍匐在地,痛哭流涕。

張少飛莫名其妙,再三追問慧清,“你怎么了?”

慧清只是一個勁兒求他原諒,什么都不肯說。

張少飛說:“你并沒有對不起我的地方,談不上原諒不原諒的。”張少飛將他攙了起來。

慧清說:“張少飛,你太老實太忠厚,應該知難而退了。”

“知難而退?為什么?”

“因為……你自己好好想想吧,反正你在東禪寺,一定妨礙了什么人啦!”

張少飛想了半天,也想不出個所以然來。

慧清說:“張少飛,你若是真的想出家學佛慧,可以到長江對岸的廬山去,那里的東林寺、西林寺、大林寺、歸宗寺……都是著名的大道場,你如此虔誠,他們一定很歡迎你的。如果你待在這里,恐怕你的小命早晚不保……”

張少飛搖搖頭,說道:“天下道場何其多,但心心相印的師父卻很難找到。我千里迢迢從遙遠的邱縣而來,就是要跟隨華清長老學禪慧,哪怕粉身碎骨,我也絕不退縮!”

慧清無奈地嘆了一口氣,搖著頭走了。

張少飛蒙冤被打一事過去了半個多月,他仍舊在碓房每日踏碓舂米。

張少飛這種忍辱負重、寬以待人、恭謙和合的品德,并沒有換得那些師兄弟的尊重。或許,是他們覺得張少飛軟弱可欺,或許,是受了什么人的指使,他們變本加厲,想盡一切辦法欺負、戲弄張少飛,力圖將他擠出寺門。

張少飛一律逆來順受,泰然處之,一笑而過,從不計較。

自從張少飛來了碓房,那幾個行者便開始耍滑偷懶,只要張少飛稍稍離開,他們便將張少飛已經舂好的米倒進自己的籮筐。

張少飛佯裝不知,只是系上五十多斤墜腰石加快踏碓的頻率,多舂一些罷了。

似此長期超負荷、超強度勞作,張少飛的腰與腿都患上了頑疾,乃至在他的一生中,這種疾病一直伴隨著他。

農禪并重,是四祖道信與五祖弘忍根據當時東禪寺的實際情況開創的禪宗道場,即:勞動與禪修相結合。因此,東禪寺的所有人在修行的同時,都要到農田里耕種。

張少飛也不例外,在寺院一邊打雜,一邊到農田里耕種。

張少飛勤懇種下的青菜,一片綠油油,生勢特別惹人喜愛,有些師兄弟見了,產生妒忌而把這些嫩綠的青菜摘(毀)掉。

張少飛雖然受到委屈,但他只求自心無染,不去與他們計較。

有一次,影隱把華清長老明天要檢查門徒的功課及農活的事預先告知他圈子里的僧人,而其中有兩個僧人見張少飛種的那塊菜地,青菜長得格外好,便事先把青菜摘了個精光。

待張少飛趕到菜地時,才發現他那塊菜地里的青菜已被摘了個精光,一棵不剩,空蕩蕩一片。

張少飛空手而歸,只好無可奈何地垂手站在一旁。那兩個僧人便幸災樂禍起來,以為華清長老必定會責罰張少飛。

約莫半袋工夫,華清長老在法如的陪同下來到農活這邊,見張少飛面前空空如也,令他感到十分奇怪。

華清長老心想:這張少飛,可不是一個懶惰的人呀!他種的青菜一定是別人摘了……

華清長老再打量著張少飛,出乎他意料的是,張少飛被人搶摘了青菜,既不惱不怒、不焦不躁,也不為自己辯解,更沒有戳穿那些偷摘了他種的菜之人的別有用心。

華清長老是個心思縝密的一代宗師,在檢查時,卻發現了在其他兩個僧人摘的那份青菜中,菜葉背面有“張少飛”二字。

再低頭細看,那“張少飛”二字原來是一些蟲子爬過的痕跡。這時,華清長老又留心看張少飛的神色,只見他兩手空空站立在他面前,卻還是那樣的坦然,那樣的安然,那樣的泰然。

華清長老看在眼里,記在心上,但沒有說出其中的奧妙,只是在心里暗暗思量,這門徒根基清凈,心地明澈,器宇不凡,他日必成大器。

華清長老不動聲色地問那兩個僧人:“這菜長得真好,何時下的種?施了幾次肥?澆了幾次水?”

那兩個僧人磕磕巴巴,胡亂應付了幾句。

華清長老從小就參加勞作,熟知各種蔬菜的生長規律,所以心里明鏡似的。他看到張少飛并不計較,禁不住在心里感嘆:天道昭昭,人可欺,心不可欺;因果歷然,天地無欺。


上一章  |  落難情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