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里,云氏跟婆婆說了娘家的情況,就去忙活晚飯。
趙靈芝帶著弟弟去果園,看到雞舍和豬圈都已經蓋好了,十分滿意。
趙志亮拿著一根長棍子,正在果樹林里轉悠,看到趙靈芝過來,“靈芝,咱們的果園里棗樹長得真好,買回來這么多棗樹,居然全部成活了。可見這個地方,的確適合種植果樹。”
趙靈芝點頭附和,“志亮叔,說得對!這個地方的確適合種植果樹,一些注意事項我都給你說了,你照著做就行。等到家里的小雞崽長大點,天氣暖和了,就會放到果園里。到時候還要麻煩志亮叔,幫忙照料這些小雞。”
“行啊,這簡單。”趙志亮笑道,“對了,靈芝,我看到蓋了好幾個豬圈,怎么沒見抓小豬啊?”
趙靈芝輕笑,“奶奶已經跟劉家村有老母豬的人家說了,到時候給我們家十頭小豬。”
趙志亮點頭,“這幾個豬圈足夠大,還能多養幾頭。這里的草也多,光割草,就夠養豬的了。果園一天轉幾圈,其他時間,我就養豬養雞,我能干得了。”
現在他十分珍惜這份長工的活,足可以養家。只要把活干好了,不用被別人冷嘲熱諷,也不用憋屈。
“好,到時候豬大了,請志亮叔吃肉。”趙靈芝笑道,十分尊敬趙志亮。
的確如三叔和祖母說得那樣,趙志亮非常認真,也比其他人更加重視這份工作。
到了約定的日期,趙老太讓大孫子趕著牛車去劉家村,抓十只小豬回來。
趙靈芝當然要跟著,她可不愿意在家里。
原本趙志恒原本想去,被趙老太要求在家里帶著孫子孫女讀書,外面的事情,不讓他操心。
至于趙玉啟,那就是屁股上長釘,一讓讀書就坐不住,因此趙老太也不逼著大孫子讀書。
現在去哪都把大孫子帶上,鍛煉趙玉啟為人處世,將來也能撐起門戶,過日子。
牛車行駛大約一個時辰到了劉家村,這些小豬大約十幾二十斤,一斤小豬二十文錢,十頭小豬,總共加起來三百八十斤,總共七兩六錢銀子。
因為買的多,帶來的筐子裝不下,故而賣豬的劉家人趕著家里的牛車,也幫忙送過來。
本來趙靈芝想多買一些,但劉家只有十只小豬,只得作罷。
送回來之后,這些豬崽全部放在果園那邊的豬圈里。另外,趙老太還準備了麩皮,搬到果園里。
趙志亮從今天開始又多了一樣活,喂豬。
有活干,他心里才踏實,開心。每天忙忙碌碌,就能賺錢,日子過得踏實。
趙靈芝有時候也過來幫忙,家里還指望這些豬增加收入,她要好好照料這些豬,喂水的時候,在水里,釋放一些木系異能。
“志亮叔,咱們村誰會騸豬啊?”趙靈芝問,看著這些過分活潑好動的豬崽子,吃那么多,運動量大,豬身上不長膘。
趙志亮不解,臉上露出迷茫的表情,“靈芝,什么叫騸豬啊?我怎么沒聽說過?”
“啊?”趙靈芝一愣,“現在沒有騸豬匠嗎?”
“騸豬匠又是什么啊?”趙志亮更加不解了,“養豬倌我聽說過,但沒聽過騸豬匠。”
家里沒養豬,因此趙靈芝并沒有多注意村里的豬有沒有騸。
趙靈芝笑笑,“我也不太清楚,聽說是能讓豬長得好的一樣技術。”
趙志亮好奇,“靈芝,要是有機會,多學學,回來教我,能把豬養得更好。”
趙靈芝點頭,“好!”
到了村子里,趙靈芝專門找了幾個豬圈,仔細觀察之后,發現這些豬,都沒有被閹割。
怪不得這些豬一個個地如此活蹦亂跳,精力過剩。
經常聽到村里人四處找豬,因為有的豬力氣大,撞破了豬圈,也有的豬彈跳力特別好,居然從豬圈里跳出來了。
趙靈芝看著這些精力過剩的豬,陰森森地笑了!
既然沒有騸豬的手藝,她可以試試。
回到家里之后,趙靈芝找出家里的一把舊鐮刀,去掉刀柄,重新裝了一個新的短的把手。磨得亮亮的,非常鋒利。
趙老太不解,“靈芝,這把鐮刀就算磨得鋒利,不能用了,我準備過段時間拿到鐵匠鋪,再花點錢,買一把新鐮刀。”
趙靈芝賊兮兮地笑道,做得事情有點驚世駭俗,擔心祖母阻攔、不允許,“奶奶,我有大用。”
她決定偷摸做了,等到騸過的豬長得好,再跟祖母說。
趙老太哭笑不得,伸手點了點趙靈芝的眉心,“你這丫頭,就是個精靈的,一肚子鬼主意。不想說就不說,你做事,我放心。”
對于祖母的信任,趙靈芝有點心虛。
雖然她只知道大概手法,但從來沒做過,不知道能不能成功。另外,割掉公豬的蛋蛋和母豬的卵巢,驚世駭俗,挑戰世俗觀念。
奶奶要是聽說了,就算有作用,也不會讓她做。
畢竟她的名聲本來就不太好,再傳出去專割男人蛋蛋的事情,名聲更差。
下午,趙靈芝又去山上采集草藥,可以消炎止血,有利于傷口結痂痊愈。
晚上回來,把這些藥草搗碎裝在一個瓷瓶里。
第二天一早,吃過早飯,趙靈芝帶著磨得鋒利的刀和藥膏,不跟家里打招呼,就帶著黑虎偷偷摸摸地去果園。
云氏奇怪,“玉啟,你大姐從早上起來就有點不對勁,偷偷摸摸、鬼鬼祟祟。我看到她拿著刀,刀鋒亮得能照人影,看著瘆人。你知道你大姐要做什么啊?”
趙玉啟搖頭,“奶奶問大姐,她都不說,當然也不會告訴我啊!”
聽到這話,云氏更加好奇,家里有事情,她走不開,“玉啟,你跟過去看看,你大姐到底在做什么。如果你大姐胡來,你一定要攔著!”
趙玉啟聳聳肩,“行,我去看看,不過我大姐胡來,我想欄,也不一定能攔住。”
“行,快去看看。”云氏催促,越想越奇怪,就會瞎捉摸,心里不踏實。
趙玉啟在娘親的催促之下放下手里的東西,然后背著背簍去果園。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