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流匪第三千二百二十八章 壓力倍增的秦宵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流匪 >>大明流匪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千二百二十八章 壓力倍增的秦宵戰

第三千二百二十八章 壓力倍增的秦宵戰


更新時間:2024年07月30日  作者:腳踝骨折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腳踝骨折 | 大明流匪 


“所有人做好準備,清兵靠近后,可以自行決定射擊。”

周齡慶大聲的朝周圍的手下喊道。

天色這么暗,齊射未必比自由找尋目標射擊的效果更好。

為了防止意外,周齡慶專門留了一支預備隊伍,一旦火銃擋不住清兵,這支預備隊伍可以第一時間頂上去與清兵展開搏殺,不給清兵混入營內機會。

砰!砰!砰!

虎字旗的戰兵朝著黑暗中疑似人影晃動的方向,紛紛打響手中的火銃。

打完之后,立刻藏身沙包的土墻后面進行裝填。

清軍的炮雖然在營地的寨墻上轟出一道缺口,但缺口終究不是讓整個方向的寨墻都壞掉。

寨墻完好的位置,周齡慶只布置了少數人來盯守,大部分人都在寨墻缺口的這個方向。

一個支隊一千多戰兵,只守一個缺口,兵力自然不需要攤的太開,這讓缺口這里有充足的戰兵保證火銃的持續不斷射擊。

時不時還會有虎蹲炮的炮聲夾雜在其中。

然而一個又一個清兵源源不斷從黑暗中沖出來,朝著缺口這里殺了過來。

清軍對于火銃不像虎字旗這么重視,加之火銃的缺陷較多,除了從明軍手中繳獲的火銃外,大清并沒有分出精力去打造火銃。

清軍中,更普遍的是弓箭,因為明軍的火銃遠不如清軍的弓箭手,而大清又無法做到像虎字旗這樣擅長制造火銃。

相對于火銃,大清統治層更看重威力更大射程更遠的大炮。

多鐸從遼陽城來的時候,除了帶上了幾門佛朗機炮外,同時帶來了幾百弓箭手。

專門為了對付虎字旗的火銃。

黑色的夜幕之下,弓箭手比火銃更適合作為隱藏在黑暗中的獵手。

若非在寨墻被炮轟開的第一時間,秦宵戰當機立斷下令用沙包布置新的陣地,安排戰兵藏身在沙包后面,不知道要有多少戰兵折損在躲藏暗處的那些清軍弓箭手手中。

虎字旗營地中火把早已經被滅掉,營地中同一趟是漆黑一片。

隨著戰兵打響了手中的火銃,藏身的位置暴露了出來,立刻招來了躲在暗處的清軍弓箭手射來的箭矢。

面對綿綿不絕的箭矢,哪怕戰兵身上穿著棉甲,傷亡依舊在不斷地增加,使得想要沖入營地的清兵壓力緩緩降低。

原本已經被戰兵們壓制住的清兵,再次拉近了與營地的距離。

“虎蹲炮,虎蹲炮,把所有的虎蹲炮都拿過來!”周齡慶嘴里大聲的喊著,而他身子躲在沙包后面。

這個時候從沙包后面探出身子,很可能成為清軍中弓箭手的目標。

雖然看不見這些弓箭手,但能也猜出,這些弓箭手躲藏的地方距離營地很近,最多三四十步,甚至還要更近一些。

因為天色太暗,很難確切到這些弓箭手的具體位置。

而且弓箭手射完箭矢可以立刻改變位置,不像炮那么笨重,換位置麻煩。

“清兵又上來了,打退他們。”

砰!砰!砰!轟!

已經顧不上那些暗處的弓箭手了,戰兵全力在阻擊這些想要沖殺進營地的清兵。

夜色的環境使得清兵靠近后,才會被營地中的戰兵發現,如此一來,戰兵開銃的時間就要慢上一些,而且夜色的環境,十幾步外就已經是人影綽綽,再遠就看不到人了。

這么近的距離,火銃自然命中有了一定的保證,同樣,清兵也更容易殺到近前。

暗處又有清軍弓箭手放冷箭,隨著死傷增多,守在這里的戰兵壓力越來越大。

反觀清兵,哪怕死傷一批,后面的清兵立刻填補上缺口,使得虎字旗的戰兵根本無法打退這些清兵。

只能眼睜睜看著清兵越來越近。

隨著戰斗的持續,虎字旗戰兵的減員越來越嚴重,反倒是清軍,因為兵馬足夠多,又主攻一個方向。

其他的幾個方向雖然也有清兵在進攻營地,但人數并不多,更多的是牽制營地中的虎字旗其他人。

導致了周齡慶一個支隊的人,需要要面對幾千的清兵源源不斷的進攻。

“預備隊頂上!其他人上刺刀。”

眼瞅著有幾十清兵殺到了眼皮子底下,周齡慶朝提前準備的預備隊大喊了起來。

預備隊的所有戰兵都給武器上裝上了刺刀。

為了可以做到最快支援,所以這支預備出來的戰兵隊伍藏身在兩側完好的寨墻后面。

這支預備隊只有一百來人。

當幾十個清兵從寨墻的缺口沖進營寨,這支藏在兩側寨墻后面的戰兵端著刺刀沖殺上來。

就像兩個大鉗子,一左一右夾向這幾十個清兵。

因為出現的突然,清兵根本沒有防備,一個照面,便被這支突然出現的戰兵給捅翻。

第一時間阻擋住了清兵靠近沙包后面的陣地,給陣地中的其他戰兵爭取到了裝上刺刀的時間。

沙包后面的戰兵在裝好刺刀的第一時間便沖了出來,朝著清兵殺了過去。

幾十個清兵只是開始,隨著這些清兵的倒下,后面越來越的清兵頂了上來。

消滅掉進入營寨的幾十個清兵,戰兵開始在營寨的缺口處結陣,對前方出現的清兵進行刺殺。

長槍刺殺是虎字旗戰兵最基礎的訓練。

火銃配刺刀,保證了長度不比長槍差多少,刺刀加上火銃已經代替了長槍的作用。

虎字旗的刺刀并非是扁平的那種,而是更像三棱刺,體型上也要更粗一些,保證這些刺刀不會因為捅出去而輕易的折斷。

戰兵拿著刺刀組成的陣型,擋在了營寨的缺口處,阻成功的擋住了那些想要殺入營地的清兵。

不過,擋住了正面的清兵,卻無法傷害到那些躲藏在暗處射黑箭的清軍弓箭手。

這些清軍的弓箭手根本不管正面廝殺的清兵死活,不斷地朝結成陣的虎字旗戰兵射來箭矢。

雖然也有清兵中箭,但更多的箭矢落到了虎字旗戰兵的身上。

哪怕身穿棉甲的虎字旗戰兵,也不能完全阻擋這些射來的箭矢,時不時就會有戰兵倒下,被人從陣型中拉出來送到后方。

“他娘的,這些弓箭手就在眼皮子底下。”

當秦宵戰注意到清軍射出來的箭矢大半落到自己這邊的人身上,他便知道,敵人的這些弓箭手比預料中還要更近。


上一章  |  大明流匪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