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流匪第兩千八百八十九章 遼東半島的戰爭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明流匪 >>大明流匪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兩千八百八十九章 遼東半島的戰爭

第兩千八百八十九章 遼東半島的戰爭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0日  作者:腳踝骨折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腳踝骨折 | 大明流匪 


鬼吹燈小說:、、、、、、、、、、、、

劉恒辦公的偏殿里掛了三幅輿圖。

一張是大明所在的南方地圖和部分海島圖,另一張輿圖是遼東全境和部分草原,最后一張輿圖是全境,包括虎字旗占據的各省在內。

偏殿里專門騰出一面墻掛這幾幅輿圖。

“要是不全面開戰,就只能從山海關或是遼東半島選一個方向出兵。”李樹衡來到輿圖的前面。

劉恒回首看向趙宇圖,問道:“準備兩萬大軍一個月的物資戶部需要多久?”

“最快也要半個月才能準備齊全,再發往需要的地方,還要等上一段時間。”趙宇圖說道。

劉恒右手食指背托著下巴想了想,開口道:“半個月時間太久了,這一仗要打偽清一個措手不及,時間太長的話偽清那邊肯定會提前有所防備。”

虎字旗在遼東有自己的探子潛伏,難保虎字旗治下的地方也有偽清的探子潛伏。

調兵遣將調動大批糧草物資,短時間或許還能夠不被發現,可時間一長肯定不可能還瞞的住。

“半個月已經是盡量壓縮時間了,正常情況下,最少二十天左右,加上路途上的消耗,一個月能夠送到駐軍手中都已經算是很快了。”趙宇圖解釋道。

劉恒眉頭皺了起來。

一個月的時間足夠偽清發現虎字旗這邊的動作,自然無法對偽清來一次突然襲擊。

“主公想要從哪個地方對偽清用兵?”李樹衡插言問道。

劉恒看了看墻上的輿圖,反問道:“你覺得從哪個地方出兵合適?”

“屬下覺得遼東半島比山海關更適合出兵。”李樹衡隔空在輿圖上的某一片區域指了指。

劉恒目光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了過去。

“說說理由?”

李樹衡拿起輿圖旁邊的一根細長木棍,指向輿圖上面的旅順位置,嘴里說道:“旅順這里靠海,后勤補給可以通過船只從登萊運輸過去,而且從登萊坐船,最多兩天便可以趕到旅順。”

“嗯,從遼東半島開戰,補給問題確實更容易解決一些。”劉恒認同的點了點頭。

遼東半島可以走海路,山海關出兵就只能從陸路。

面對沒有什么海上力量的偽清,虎字旗從海路不僅節約了時間,同時還能夠兼顧補給線的安全。

“登萊到旅順走海路是近一些,可戶部的東西需要運往登萊,這比直接運氣山海關并沒有近多少。”趙宇圖開口說道。

李樹衡扭頭看向趙宇圖,說道:“發動遼東半島的戰事,完全可以先從山東自行抽調送往旅順,戶部準備的補給可以直接送去補足山東被抽調走的物資,這樣一來運送物資補給的時間就可以大大縮短,甚至只需要作戰的命令一送達,便先開戰,絲毫不需要擔心旅順方面的補給。”

劉恒聽完李樹衡的這番話后,沉思了起來,思考這件事的可行度。

“就這么辦法,給旅順的駐軍送去作戰命令,后勤補給走海路給他們運送過去,所缺物資暫時從山東征調,后面由戶部補齊。”

想要來一場閃電戰,那就要出其不意。

只要李樹衡說的辦法成功,虎字旗境內的偽清探子哪怕第一時間得到遼東半島開戰的消息,也無法把消息及時傳出去。

“屬下這就以軍政司的名義,把作戰命令送去旅順。”李樹衡挺直著胸膛說道。

“可以。”劉恒點點頭,旋即又對趙宇圖說道,“山東是咱們直面大明的前線,戶部要第一時間把從山東抽調走的物資補齊,不能因為遼東半島的戰事暫時不需要,就不上心了。”

趙宇圖應道:“主公放下,戶部絕不會拖后腿,該有的物資一樣不少的送去山東。”

虎字旗即將對遼東半島用兵的事情,只有少數的幾個人知道。

送往旅順的作戰命令絲毫沒有引起旁人注意,甚至還沒有戶部的動作更吸引目光。

作戰命令直接送去登萊,從登州坐船送達旅順。

坐鎮在旅順的是陸戰師師正邢朝喜。

陸戰師的兵力不到一萬五,但因為有配有水師,所以主要兵力都集中在五十寨驛和復州一線,旅順只留了一千多兵馬,金州也只有三千兵馬。

軍政司下達的作戰命令,一出京城,便以最快速度被送往了登州,到達登州的第二日便送到了坐鎮在旅順的邢朝喜手中。

作戰命令上面沒有要求前線指揮員該如何打仗,命令上只寫了拿下蓋州衛,并盡可能殲滅清軍有生力量。

而且命令上還寫了水師第二艦隊會從海上方向協助陸戰師的這一次進攻。

接到命令的邢朝喜第一時間開始召集陸戰師的將領研究作戰方案。

與此同時,旅順積攢的戰備物資開始往復州運送。

五十寨驛是虎字旗在遼東半島與清軍之間的最前線,這里也曾是莽古爾泰隕落的地方。

陸戰師的第一道命令,便送到了駐守在五十寨驛的趙武手中。

作為陸戰師下面的一個營正,他得到的命令是立刻出兵攻打熊岳驛。

熊岳驛在五十寨驛北面偏東方向,這里駐守著兩千多清軍。

以前旅順還在明軍手中的時候,這個熊岳驛只駐守幾十清軍,后來因為虎字旗把陣線退到了五十寨驛一帶,清軍才在熊岳驛駐扎了上千的兵力。

熊岳驛聽名字就知道在大明的時候,是一個驛站,專門用來傳遞消息和接待路過官員用,本身就不是用來屯兵的地方。

后來因為虎字旗的關系,清軍不得不在這里駐扎了一支兵馬。

熊岳驛這里駐扎的兵馬雖然多了,整個熊岳驛也經過了一些擴建,但依然無法和寧遠錦州這類的城池相比。

甚至連一些大明修筑的一些大一點的營寨都不如。

若非是虎字旗兵線已經推到了五十寨驛這里,清軍根本不會修筑熊岳驛這樣一處本來就不怎么要緊的地方。

駐守在遼東半島的陸戰師騎兵并不多,主要依仗的還是步卒,這一點和虎字旗其他戰兵師的情況差不多。

(本章完)

相關、、、、、、、、、

__軍史小說


上一章  |  大明流匪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