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腳踝骨折
字數:1280
撞車和云梯車的速度并不快,幾千官兵跟在撞車和云梯車后面還有兩側,借助撞車和云梯車躲避城頭上的攻擊。
轟!轟!轟!
城墻上的四磅炮炮膛里噴射出一顆顆實心大鐵球。
炮子絲毫不講道理的落了下來。
幾千的官兵,哪怕擠在一起都要占據一大片地方,八顆實心大鐵球一顆都沒有落空,全部砸落到了官兵人群中。
其中有一顆鐵球砸在了云梯車上。
躲在云梯車周圍的官兵只聽到咔嚓一聲,實心鐵球彈落到了一旁,而云梯車外表看上去并沒有任何損傷。
這讓躲在后面的官兵松了一口氣。
而那些沒有云梯車和撞車阻擋炮子的官兵,被一顆顆鐵球收割著性命,鐵球的幾次起起落落,在官兵的人流中犁出一條條血肉的溝渠。
“打準點。”
城墻上的炮隊隊長注意到剛剛一輪炮擊的戰果,雖然打死打傷不少官兵,和對城外的那些攻城器械傷害并不大,甚至沒有損壞掉一具。
幾門四磅炮的炮手開始重復給四磅炮進行清理和裝填。
這時候,城外的幾千官軍距離永寧城又近了一些。
轟!轟!轟!
炮聲再次從城頭上響起。
這一次炮手開炮的目標仍然是城外的那些攻城器械。
大部分炮子落在了城外官兵的頭上,其中兩顆炮子砸在了云梯和撞車上,其中云梯上半段挨了一炮子后當場折斷,直接把躲在下面的官兵拍在了底下。
撞車也碎了一個轱轆,笨重的車身歪倒到一側,好幾個躲避不及的官兵被砸在了下面。
“不要在打敵人的攻城器械了,炮擊跟在后面的官兵。”炮隊隊長發現炮擊兩輪才毀掉一輛撞車和云梯。
城頭上再開一輪炮,官兵就會沖到城墻下面,繼續攻擊敵人的攻城器械有可能一具也毀不掉,反倒不如直接炮轟后面的官兵。
炮轟官兵,根本不需要調整四磅炮的射擊角度。
旁邊的炮手只需要按部就班的進行清理和裝填開炮就可惜,反倒節約了時間。
很快,幾門四磅炮再一次打響,收割著一條條性命。
砰!砰!砰!
城墻上的垛口處,一個個手持火銃的守兵朝著城外靠近過來的官兵打響了手里的火銃。
沖在最前面的官兵已經快要沖到了永寧城城下,進入了火銃的射程內。
銃聲響過后,倒下了幾十個官兵,而撞車和云梯車也為官兵擋住了不少從城墻上射下來的銃子。
轟隆!
一道炸裂的聲音在戰場上響起,距離永寧城幾百步外的官軍唯一一門大炮炸膛,連帶著跟前的幾個官兵都遭受到殃及。
不過,幾具云梯車和一部分官兵到了永寧城城下,一門大炮的炸膛已經無法吸引到戰場上眾人的注意。
云梯車上面的梯子立了起來,有官兵手里舉著盾牌攀著梯子往上爬。
砰!砰!砰!谷
城墻上火銃聲噼里啪啦的響起,銃子像不要錢的一樣往城墻下的官兵身上揮灑。
盾牌多是一些木質較輕的松木,為了防備火器,上面特意裹了一層皮革。
嘩啦!
就在攀爬云梯的人正往城頭上爬去,城上的人一鍋鍋燒開的熱油從倒了下去,澆在了下面的官兵身上,連云梯上面也淋滿了了一層。
幾個被熱油澆了個正著的官兵,嘴里發出一聲慘叫,人從云梯上滾落下去,一些還沒有來得及爬上云梯的官兵也有被熱油澆到,燙的滿地打滾。
澆完熱油,城墻上的守兵并沒有停歇,很快,幾根冒著火苗的火把被丟了下來。
熱油沾到火,騰地一下子燒了起來,不僅淋上熱油的云梯著起了火,還有一些官兵身上也燒了起來。
大火臨身的官兵一邊打滾想要壓滅身上的火焰,嘴里的哀嚎聲也在不斷響起。
砰!砰!砰!
城墻上的火銃不斷被打響,帶走一條條官兵性命。
戰斗進行到現在,幾千攻城的官兵折損了七八百人,地上躺滿了各種死狀的尸體,尤其是靠近城墻下的地方,尸體更多。
僅過去一小會兒,死在火銃下的官兵已經比死在四磅炮下的官兵更多。
被燒火的云梯只有小半,更多的云梯車上面還有無數的官兵舉著盾牌往城墻上沖,跟在后面的一些官兵開始試著用長槍往城墻上面捅。
嘩啦!
一鍋鍋散發著腥臭的金汁被倒了下來,又有不少官兵被燙的從云梯上翻了下來,重重的落到了地上。
四磅炮收割距離城墻稍遠一些的官兵性命,垛口后的守兵用火銃收割城墻下面的官兵性命。
守軍因為沒有弓箭手的關系,使得官兵手里的盾牌作用大大降低,一些盾牌更是被銃子直接射穿打中盾牌后面的人。
隨著城墻上官兵死傷越來越多,終于承受不住,攻城的官兵開始退兵。
“隊長,炮管太熱了,不能在打了,不讓炮膛就要變形了。”有炮手回頭看向炮隊的隊長。
聽到這話的炮隊隊長喊道:“快去準備清水,往上面潑水,迅速給炮管降溫。”
幾門四磅炮打響這么多次,炮管早已熱的燙手。
“隊長,咱們打退敵人的進攻。”
隨著城下官兵的退兵,旁邊有守兵興奮的說。
楊凡抹了一把被火藥熏黑的臉,看著城外退兵的官兵,臉色沉重。
敵人有五六萬大軍,被他們打退的敵人連敵人總數的十分之一都沒有,接下來的戰斗將會十分艱難。
“讓咱們抓緊休息,敵人隨時有可能在上來,還有藥子和猛火油,再送來一些。”楊凡交代自己手下的傳令兵去傳達命令。
旁邊的傳令兵跑去傳令。
楊凡后背貼著女墻坐在了地上,嘴里大口大口的喘著粗氣,手中緊緊握著火銃。
城墻上的守軍開始搬運死去的同伴尸體,攙扶著受傷的同伴去城下治。
之前的攻城,官兵雖然沒有沖上城墻,可官兵中的弓箭手還是往城墻上射了不少箭矢,給城上的守兵造成了很大的麻煩。
好在城墻上的守兵都穿著甲胄,雖然很多不是鐵甲,只是棉甲和藤甲,但防御箭矢上有很大作用,只要不是射中要害,很多都只是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