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吉避兇,從天師府開始383.天理換主人(二合一章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趨吉避兇,從天師府開始 >>趨吉避兇,從天師府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383.天理換主人(二合一章節)

383.天理換主人(二合一章節)


更新時間:2024年06月01日  作者:八月飛鷹  分類: 玄幻 | 異世大陸 | 八月飛鷹 | 趨吉避兇 | 從天師府開始 
大明皇朝退兵,叫天理小明廷擺脫腹背受敵的局面,不至于快速滅亡。

但他們的日子仍然不好過。

此前大戰中,已經對他們造成極大的損失,非傷筋動骨可以形容。

給他們一些喘息之機,都將很難維持。

大唐修士從天理中傳回的消息提及,因為強立山河凝聚國運的原因,天理中靈氣損耗流逝相當劇烈,完全不似九天十地其他幾處所在那般不論安全與否,至少靈氣盎然更勝人間。

天理當前,整體狀況,相當匱乏,不是短時間內可以彌補。

平時供養小明廷,還可勉力為之。

現在經過大戰,難以支撐更進一步的取用和消耗。

不過,天理小明廷倒是頗為堅韌。

大明皇朝剛剛退兵,小明廷不顧自身損耗,便展開反擊姿態,意欲收復失地。

但大唐,或者說龍虎山,也有屬于自己的傳統節目。

如今的龍虎山三大九重天高真中的兩位,許元貞與唐曉棠,都絲毫不受大明皇朝退兵的影響。

端的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她們二人,亦全然沒有設計天理小明廷作為大唐人間和大明人間緩沖帶的意思。

天理中大戰繼續,沒有先前聲勢浩大,但更加激烈。

許元貞、唐曉棠兩人一起出手,頓時叫本就只剩半口氣的天理小明廷,有走向臨終關懷的征兆。

唐廷帝室內部,對此亦有不同聲音。

但天師雷俊在龍虎山沒有干涉許、唐二位真人,朝廷方面當前也不便多言,只能調兵遣將,前往東海天理門戶戒備支援,以防萬一。

雷俊沒有阻止許元貞、唐曉棠的意思。

于他而言,天理修士,同樣挺讓人繃不住的……

至于大明人間那邊,高銘等人如果不退,雷俊還要多些思量。

大明皇朝因自身內部原因而退走,雷俊就徹底不著急了。

當真有什么萬一,憑許元貞、唐曉棠實力也可應付。

尤其唐曉棠有天心洞明法箓,對相關事其實非常敏感。

唯一的一點小問題在于,按照大師姐許元貞和小師姐唐曉棠的性格,有可能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好在,元墨白同王歸元此前一起出龍虎山。

元墨白在青州協助蕭航摧毀葉族最后的大規模反抗力量后,便功成身退,將青州事交由蕭航和朝廷中人處置。

他本人則轉道南下,去往東海,通過虛空門戶,直接前往天理。

大師兄王歸元從蘇州離開后,本意直接回山。

但因為天理的緣故,他雖然同天龍寺妙空長老等人告別,但沒有立刻西返,而是獨自暗中停留在東海之濱。

王歸元沒進入天理門戶內,但他暗中守在東海,等候許元貞、唐曉棠、元墨白,為他們壓陣,以防有變。

元墨白和王歸元都在那邊,雷俊便不急著前往東海。

他坐鎮龍虎山祖庭,一邊主持府內事務,一邊靜候東邊的消息。

在此期間,雷俊繼續自身修行。

唐曉棠本人當前不在山中。

不過雷俊可以參詳她留下的純陽符等靈符。

自然悟性推演下,只憑相對基礎的靈符,雷俊花費一些時間,已經對其中脈絡有大半了解。

也虧得唐曉棠的符箓極為精妙,自有獨到之處,還同她的純陽仙體息息相關。

換了其他法門,雷俊當前已經可以自學成才。

在如今基礎上,雷俊默默推演。

關于他自己登臨九重天大乘之境后的本命神通,他心中已經漸漸有了腹稿。

除參研法門外,雷俊繼續煉制各路法寶、法器。

許多構想,都是他當初在八重天境界時便已完善。

彼時,他已經可以嘗試祭煉。

修為原因,充其量是要多花費一些時間心思和精力。

那樣一來,難免影響自身原本修行。

這世上大部分修士往往都選擇漸漸進入自身修為平臺階段后,方才開始積極籌謀相關事,原因也正在這里。

雷俊年歲,距離平臺期尚遠。

但只要他能成功臻至九重天大乘境界,隨著自身修為實力的提升,很多事做來便不再那么耗費精力與時間。

煉制上清玉宸仙竹與星河天羅后,雷俊再招招手。

紫光閃動間,七口飛劍,在半空里呈北斗七星方位排布,正是他得自陳東樓的法寶七星劍。

此前同李林雪駕馭的黃泉劍正面硬拼,令七星劍受了些許損傷,故而這段時間以來,一直在溫養重煉。

因為此前龍虎山相關資源優先供給受損的天師袍,所以雷俊的七星劍與太清八景寶蓑,原本都還需一定的修復溫養時間。

得自幽州林族和晉州葉族的積蓄,則加快這一進程。

七星劍經由雷俊不斷祭煉和修復,近日來漸漸重新煥發光彩。

見狀,雷俊取出得自黃泉里蜀山的斗姆星鐵。

再取出得自幽州林族一種名為天辰金玉的天材地寶。

在雷俊控制下,碧綠的九淵真火,熊熊燃燒,化作火海。

但七星劍、斗姆星鐵、天辰金玉諸寶,皆不入精擅祭煉的九淵真火內。

相反,諸寶一起上升。

上空,則有赤金色的天辰真火流轉,聚集成輪,仿佛煌煌大日一般。

陰與陽兩種真火,一上一下,完美配合,開始不斷祭煉諸寶。

七星劍表面的紫光,開始收斂,最終消失不見。

只有呈北斗七星散布的劍影,在烈火中若隱若現,仿佛同燃燒的星辰融為一體。

斗姆星鐵同天辰金玉,亦徐徐消融于烈火中。

它們仿佛隨七星劍一道,被燃燒的星辰吞沒,但不進入星辰深層核心,而是停留在星辰表面,經受重重天火的祭煉。

天火轉動,下方碧綠陰火同樣凝聚成巨大的火球,顯得寧靜而又沉重,不似天火那般熾烈激蕩。

一赤金一碧綠,兩個巨大的火球,開始以雷俊本人為中心,徐徐轉動。

他法力飛出體外,衍化為黑白二氣,疏導天火、地火。

漸漸地,以雷俊為中心,一幅龐大的太極圖,得以確立。

太極圖靜靜旋轉。

天火凝聚而成的星辰不停燃燒,諸般材料都聚于其中。

但與地火一側相對,并不顯失衡。

二者周轉間,反而形成玄妙而又奇特的道理意境,不斷加持于雷俊想要祭煉的法寶之上。

不知過了多久,這一切忽然停下。

太極圖停止轉動。

天火和地火一同熄滅,仿佛齊齊收爐一般。

雷俊遙遙伸手一點。

有璀璨星光,落入太極圖內。

少頃,太極圖中央,有璀璨如中天正辰一般的耀眼星光亮起。

星光潔白,一時間映得周圍景象,都隨之變作白色。

白光當中,已經不見成套的七星劍。

取而代之者,一口足有七尺長的巨劍,從中浮現。

雷俊平靜看著這七尺長劍,觀劍光如中天北極正辰,微微頷首:“以后,就稱之為北極劍。”

北極劍于半空中嗡鳴一聲,然后恢復平常,劍光流轉間,星暉照人,寒氣四射。

此劍初步成型,但尚處于經由劍胚向真正法劍至寶過渡的階段,還需更進一步連續不斷的淬煉同溫養。

雷俊心念動處,天辰真火和九淵真火重現,天火、地火相合,一同繼續祭煉北極劍。

與剛才不同的地方則在于,除了辰陽中天法箓和火法地書法箓外,雷俊另外多凝聚了兩枚兩儀天元法箓,分列北極劍兩側。

四枚法箓共同發揮效用,祭煉這新出世的法寶。

由自身符箓派打下底子后,接下來的溫養水磨功夫,雷俊轉而參考了蜀山派的煉器法門。

此前,章太岡代表蜀山派前來龍虎山,求取天師府一道符詔回去供奉,以及向唐曉棠請教純陽法寶、法器的祭煉。

作為回報,除了相應禮物外,蜀山派還同天師府交流了大量煉寶、煉器心得。

這方面,自是道家煉器派修士的強項。

雷俊作為符箓派修士雖然不能隨手拿來便用,但參考改良后,自可化入自身的手段里,于當前祭煉法寶之際,派上用場。

留四枚法箓一同祭煉溫養北極劍,雷俊繼續自己接下來的安排。

設法改良乃至于提升天書暗面。

這一趟,在九淵真火的主持下,雷俊除了天辰真火外,又加入玄霄仙雷。

諸般法門結合,熔煉了裹里空金和空靈陰翳為首的諸寶,進一步煉化天書暗面。

玄霄仙雷,看似寂靜無聲,但內里暴烈,對其他事物有極強的侵蝕力和破壞力,毀滅萬物于無聲息間。

故而,此雷法不適于同雷俊的星河天羅相配合。

九天神雷,亦有相近不變,且更加容易為外界所察覺。

但眼下重新煉化天書暗面,正好可以讓玄霄五雷法箓與玄霄仙雷派上用場。

準確說,雷俊當初自創陰雷龍與玄霄五雷法箓之際,便曾經參考過天書暗面的一些奧妙,融會貫通,從而令這門新創的陰雷之法,威力卓著。

某種程度上而言,當前雷俊算是以玄霄仙雷反哺天書暗面。

在他不斷的祭煉和調整下,天書暗面所化的陰影,開始膨脹,然后進似是化作暗影般的宮殿,具備了詳實的形體。

看似穩固的暗影宮殿,卻又仿佛時刻都在變化,時刻都在趨于潰散。

二者之間,形成微妙的平衡。

雷俊本人,此刻正身處暗影宮殿內。

“我修道家符箓派法門,用以參研反哺天書暗面,果然一一有所反應。”雷俊環顧四周圍。

天書暗面所形成的暗影,當下變化,無異于同符箓派修士筑就神庭宇宙的路數,有異曲同工之妙。

雷俊靜靜感受天書暗面發生的變化。

時至今日,可以說,這重奇緣異寶,更多為他所掌握。

雷俊對這里造成的揣摩和變動,當前不影響天書暗面宇宙中的幾人。

同女皇天書正章宇宙那邊一樣。

隨著時間推移,康明、孟少杰、聶放三人之間,也漸漸熟悉起來。

尤其孟少杰、聶放,已經相當熟絡,只是尚未互相表明身份。

康明相對而言,戒心更重。

但近些年下來,他同孟少杰、聶放皆有不少來往。

甚至黃天道在大漢人間站穩腳跟,亦有孟少杰、聶放幾分功勞在其中。

此刻,月孛聶放不在此間。

天理大戰,他終于重歸天理,此刻無暇分心其他方面。

羅睺康明因為計都孟少杰此前相助一些事,作為交換,介紹大漢人間當前一些情況給孟少杰。

“四造大漢,如今亂象雖現,未來仍可能重整河山啊。”孟少杰連連感慨。

康明平靜:“五造大漢,未嘗沒有可能,但未必還是如今的漢室。”

孟少杰好奇地問道:“那方大漢人間里,也需來自須彌的佛門手印一脈傳人么?”

康明:“不錯,乃是同大唐須彌金剛部并列金剛界五部之一的寶部,在這大漢人間現世,年頭比金剛部在大唐人間現世要更早幾十年。”

雷俊靜靜聽二人交談,若有所思。

寶部……

他記得當初和小師姐唐曉棠一同反攻入須彌的時候,當時須彌中還有佛門金剛界另一部的部主留守。

對方沒有料到雷俊、唐曉棠二人能在那般短的時間里擊殺金剛部主伽羅陀和金剛部上師次松上人,并在很短時間內,攻破金剛部的妙喜國土,毀滅部母圖與阿閦象座。

那位佛門高手,因此選擇先穩固動蕩的須彌山。

可之后等他再趕往妙喜國土,現場已經是一片廢墟,最終更因恒河水爆發,再次動蕩須彌山,而不得不眼睜睜目送雷俊二人離開。

按照一些金剛部僧人所言,當時留守須彌的部主,正是寶部部主,梵達陀。

須彌中,金剛界五部各在一方人間經營,除了在須彌互通有無外,彼此極少觸及其他人間。

金剛部經營大唐人間。

蓮華部經營大宋人間。

而大漢人間這邊,是寶部么?

雷俊饒有興趣聽康明給孟少杰介紹情況。

對方在大漢人間已經有些年頭,雖然收斂行藏減少與人接觸,但為改善處境,相關訊息已經收集不少。

首先為康明關注者,這邊的歷史歲月,可能是當前同大唐人間的歷史最為接近,雙方差距不過百年左右。

連靈氣復蘇的時間,都相對接近。

然后被康明關注的是,大漢人間近年來,廣為人知者,約莫有六、七位九重天高手存世。

當代漢皇無需多言,雖然被不少人評為年老昏聵,但虎老雄風在,仍被大眾推許為當世第一高手。

而與之相對的則是,當朝太子,賢名遠播,天賦過人,繼漢皇之后,成為大漢宗室中第二個九重天高手。

漢皇近年來常在深宮享樂,少有露面,治國秉政倒有大半是大漢太子在維持。

與大唐人間此前相同的地方在于,大漢人間,同樣世家林立。

曾經的五姓七望,除了蘇州楚族消亡外,余下南北二林,東西兩葉,荊襄方族和隴外蕭族,都仍雄踞一方。

不過,因為大漢人間一些特殊歷史的緣故,這邊的宗室,比大唐這邊前些年的張唐宗室,更加強勢,也更加深入民心。

故而世家望族勢力雖仍然根深蒂固,但相對低調一些。

四姓六望之外,則進一步添了張、王、李、楊四大家族,皆是近千年來陸續崛起,得以同四姓六望并稱的大家族。

只是參照這方人間漢室反而相對強勢,張、王、李、楊四家的崛起,倒更像是在分四姓六望之勢。

如今大漢人間本身存在兩位九重天平天下境界的大儒。

其一是老牌名門望族青州葉族。

其二則是新興的大族關隴楊氏。

同大唐人間不同的是,大漢人間那邊北疆仍有異族存在。

如今的異族單于,乃是九重天境界的武圣。

但近年來,大漢人間本土風頭最勁的兩大高手,毋庸置疑是一道一佛。

大漢龍虎山天師。

還有在這方人間成了大氣候,雄霸南荒令此地巫門式微的大空寺方丈。

一道一佛間,針鋒相對,已經大戰多場。

直到近年來,他們彼此間的爭斗才略微有所收斂。

世事變遷,時代巨變同樣降臨在大漢人間。

既有須彌重臨,寶部高僧法相莊嚴,說話如暮鼓晨鐘。

又有大同再開,曾經林、方、蕭三族皆有族裔在其中成了大氣候。

他們的回歸,讓大漢人間的四姓六望痛并快樂。

除了方、林、蕭皆派駐子弟從大同前往大漢人間外,還有大同里的韓、蘇兩族,亦崛起于人間。

大漢人間的名門世族,已經提高至十二大名門。

他們的存在,固然令須彌寶部、大漢龍虎山、南荒大空寺在意,但佛道三大圣地彼此間,同樣針鋒相對。

大漢太子雖然四處修補勸慰,但畢竟勢單力孤。

深宮中的天子,是個甩手掌柜。

如今大漢各地烽煙漸多,已經有亂世將起的跡象。

與之相對,甚至有傳聞,十地之一,到處兇災的無間,將要現世。

如此亂世,于黃天道而言,有了夾縫中壯大的契機。

但康明對此仍不敢有絲毫懈怠。

何況,他有巨大隱憂。

孟少杰沒聽康明提過這一條相關事,但雷俊大致了解情況:

大漢龍虎山天師府,修行路數,赫然是上古符箓派的傳承。

他們,是靠祖師授箓。

如此情形,自會惹人猜忌,探尋奧妙,同時警惕。

因為,那極可能意味著上頭有人……

只是因為漢天子當初流連深宮,無心追究。

等到太子殿下成器,又趕上大同、須彌等九天十地中的存在陸續出現,太子殿下同樣無暇深究。

但不論是康明,還是雷俊,對此都相當在意。

雷俊心神從天書暗面宇宙中脫離,看著那暗影宮殿,就康明所反映大漢人間的消息,默默思索。

晚些時候,有訪客在山外等候,打斷了雷俊的思緒。

除了孟少杰外,還有太子張徽。

“學生不才,游歷在外,偶然機緣巧合下,得到一些靈物,經保存后,專為賀天師登臨道門九重天大乘境界,還請天師笑納。”

孟少杰見到雷俊,高興地說道。

雷俊微笑:“無需如此客氣,孟居士。”

感念對方誠意,雷俊不多矯情,坦然收下孟少杰的賀禮。

那是名為渡宇星芒的靈物。

乃毋庸置疑的稀世奇珍,傳說中只誕生于人間之外的茫茫域外虛空中,人間難尋。

雷俊觀之,心中一動,就此物去處用途,有了部分腹案。

相對孟少杰,張徽這次來得相當低調,隱姓埋名。

“學生本也準備了點禮物,但跟青彥的東西比起來,實在有些拿不出手,晚些時候請天師勿怪。”

張徽微笑道:“請天師容學生后續在彌補,眼下倒是有另一件靈物相贈。”

他頭頂上空,光輝流轉間,有一頁紙張從中出現。

雷俊定睛看去。

雖然光輝玄妙,但流轉間還是化作若隱若現的文字:

所以,是與天書·三并列的天書·二。

當中道理意境,雷俊入眼,飛快辨明。

如果說他的天書·三對應陰陽兩儀,那太陰月曜或者說張徽這頁天書·二所對應的道理意境,便是造化五行。

森羅萬象,蘊含于內。

雷俊沖張徽微微點頭,然后問道:“你可有觀覽過第三頁天書?”

張徽:“天師誤會了,此為天師登臨大乘而賀。”

雷俊:“張居士也無需多慮,貧道出手,順天應人。”

他的頭頂,亦有光輝閃動,現出天書·三的身姿。

張徽一揖:“天師平氣順心,正是學生向往之境界。”

張徽能感到雷俊的回饋指點之意,當即謝過。

孟少杰對二人頭頂出現的天書,并不意外,但此刻告退。

雷俊止住對方,示意對方無需避嫌,眼下不禁旁觀。

看著這對摯友,雷天師也感慨緣法妙不可言,難以估量。

張徽,在天書宇宙,是持有天書·二的太陰月曜。

孟少杰,則是第二個得到他雷某人天書暗面宇宙青睞的人,暗曜隱星計都。

正好,是太陰月曜的對星。

仿佛冥冥中自有天意。

只是,眼下雙方處境卻反過來,孟少杰如以往般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行走在陽光下。

反倒是張徽成了“黑戶”,當前避讓他人注意力,生活在暗中。

雷俊心中做此想法,面上不動聲色,招待二人。

在此期間,則有消息從東邊天理門戶傳回。

雷俊觀之,面色如常。

他看了張徽和孟少杰二人一眼,然后平靜說道:“九天之一的天理,易主了。”

張徽、孟少杰驚訝。

雷俊:“天理小明廷,不堪本派許師姐、唐師姐和家師,還有大唐其他道友腳步進迫,退回大明人間去了。”

張徽二人面前,雷天師云淡風輕。

他心中則在感慨,不愧是你們,或者說不愧是你。

用膝蓋想都知道這是大師姐許元貞的主意。

大明皇朝撤兵,天理少了一邊的壓力。

但大唐這邊給對方的壓力卻暴漲,許元貞在其中說不定還調和力度,結果他們把天理小明廷,給重新干回大明那方人間去了。


上一章  |  趨吉避兇,從天師府開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