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地之石為中心,周圍的大地又開始出現了有節奏的脈動,就像是具有了自己的脈搏一樣,
每一次脈動都會帶來輕微地震顫動。
在這里的人,對此早已經習以為常。
因為他們知道,這是大地之熊又對這里展開了同調改造。
“這是絕佳的機會。”菲蘭茜妮對蓋文建議道,“你回迷斯諾埃爾,操縱統治之塔,嘗試一下能不能與大地之石通過地脈建立聯系!”
“世間道路擁有千萬種,骸骨平原的靈魂能量能網格道路化,費倫的地脈未嘗不可以!這個世界上,可沒有比網格更加穩定的了!”蓋文腦中靈光一閃,整個人不由自主的興奮起來了。
道路最大的作用就是聯接。
在無底深淵的時候,他通過與不死殺戮神力融合的方式,締造出了一片強大的亡靈領地。
雖然在離開無底深淵時,他將不死殺戮相關的神性神力,全部剝離分給了殺戮之手。
但是有一點殺戮之手是沒有辦法坐享其成的,就是骸骨道路帶來神性神力。
那是妥妥的道路概念神性神力,只要其還存在,就能持續不斷的給蓋文提供供養,他也不會徹底的毀滅。
他能清晰地感覺得到,殺戮之手在無底深淵的發展速度并沒有因為的離開而減緩,相反變得更恐怖、更迅速。
不僅僅因為他打的底子好,還因為殺戮之手沒有他不愿意墮落的心理包袱。
因為這個包袱,他很多手段是不敢使用的,比如直接進攻其他惡魔位面,對那里的惡魔展開大規模的屠戮,再比如不敢回應魅魔女王美坎修特的情欲誘惑。
殺戮之手可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上了再說。
現在也不知道該說,魅魔女王美坎修特是殺戮之手的情婦,還是他是美坎修特的情夫。
反正兩人現在打得火熱,魅魔女王拿殺戮之手當槍用,趁機對烏黯王子域外勢力展開徹底清算,瘋狂的剪除他的羽翼,爭取在百年之內,讓格拉茲特變為孤家寡人。
等到契約到期,烏黯王子對美坎修特的威脅也將會大幅度降低。
而殺戮之手將魅魔女王當擋箭牌,瘋狂的殺戮掠奪靈魂,用以自肥。
對普通人來說,無底深淵那是無盡煉獄,大恐怖之地。
但是對殺戮之手來說,那就是天堂。
先前已經說過了,殺戮之手是蓋文,因為無論是記憶還是思維模式,基本上都繼承自他。
但又不是蓋文,因為他徹底的融合了殺戮神職,尤其是不死殺戮神職。
所以,他沒有蓋文的感情與負擔,做起事來,沒有任何底線,只會瘋狂的追求利益最大化。
而這樣的蓋文究竟有多可怕,可想而知。
殺戮之手并沒有徹底撇清與本體的關系,否決蓋文在無底深淵所做的一切,而是在這個基礎上,做大做強,包括與其息息相關的骸骨道路。
這么做,并不是出于感情的考量,而是利益。
他與蓋文雖然不是一體兩面,卻也相差不大,反正藕斷絲連。
而這是他們最大優勢所在。
在無底深淵,殺戮之手有著蓋文所沒有的優勢。
但是同樣的,蓋文在費倫大陸展現出來的價值,大地之熊這種不太聰明的半神都能夠知道,殺戮之手又如何不知道?
他未嘗不想登上殺戮之神的神座!
蓋文對這件事情不僅不反對,而是樂見其成。
智慧生物是無比復雜與多元的,正所謂千人千面,只要擁有足夠數量,就不可能杜絕邪惡,更不可能完全杜絕殺戮。
與其將這個神職交給那些邪神手中,還不如交給殺戮之手呢,至少自己能對其產生影響與掌控,更清楚他的行事風格。
殺戮之手絕對不會在一條路上死磕,說不定不死殺戮神職就是他的一塊踏腳石,讓其能拓展到其他的神職領域。
相比起費倫,無底深淵足夠的大,有很多地方能讓殺戮之手施展拳腳,他不一定能完全看得上這里。
畢竟他需要的不是信仰,而是死亡與殺戮,究竟是人類還是惡魔,仰或是魔鬼,都無關緊要。
道路神職就連不死、殺戮這些以破壞著稱的神性神力都能連接,熔巖為什么不能?
在思緒千轉百回中,蓋文發動了迷斯諾埃爾傳送術。
土黃色的光芒從他的腳下浮現,拽著蓋文向迷斯諾埃爾的統治之塔而去。
與以往不同的是,他并不是瞬間抵達,而是進入了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狀態中。
熟悉,是因為他曾經經歷過,那是操縱統治之塔時,一種無所不知的獨特感覺。
陌生,是因為這種感覺并不是他所熟悉的天空與地面,而是地下。
他清晰的感知到了大地之間的分層面,有點像上地理課的感覺。
卻又比上地理課要真實、要復雜、要詳細的多的多。
不同的底層并不是平行的,而是相互糾纏在一起的。
這種神識探知,最終歸于滾燙灼熱的巖漿。
他能清晰的感受一道狂暴的巖漿緊隨其后,跟著他瘋狂的涌動,向著迷斯諾埃爾所在的方向。
毫無疑問,這是大地之熊采取的動作。
蓋文現在就充當著一個引路人的角色,引導著大地之熊以及他裹挾的巖漿前進方向,有一種水到渠成的感覺。
因為行進山脈本身就是地脈脈動的產物,而大地之石賽瑞那格德峰就是源頭,有一條縱貫東西的大地脈。
現在大地之熊不過是借機整理一下這條地脈而已。
直到距離迷斯諾埃爾還有二十公里時,方才出了岔子,整個地脈與其擦肩而過。
而這個時候,蓋文已經返回了統治之塔中,直接跟大地之熊進行心靈傳音道:“我引你沖。”
這便到了他發揮作用的時候了。
直接在地底深處施展了一個本職神性能力——塑造道路。
這個能力并不局限于道路鋪設,開山、架橋、打洞,可以說是樣樣都成。
在地底深處開辟通道,自然也是沒問題的。
唯一的局限性是威力比較弱,至少當下是比較弱的。
但是現在這個問題也不是問題。
迷斯諾埃爾的統治之塔放大的不僅僅是蓋文的精神力,就連神職能力都得到了十倍放大。
二十公里的地下隧道瞬間開辟,早已經被大地之熊鼓動起來的巖漿浪潮,就像是找到了宣泄口一樣,順著蓋文打開的地下隧道瘋狂奔涌。
轟隆隆!咔嚓!咔嚓!
巖漿此時此刻展現出了自己最狂暴一面。
瘋狂的吞噬、擠壓著周圍的一切。
無論土石都會融化成為它的一部分,而在它的擠壓之下,大地不受控制的發出悲鳴、震顫與晃動。
先前對大地之城展開改造時,大地之熊多少是斂著的。
這次卯足了力氣,那就多少有點失控了。
大地晃動的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劇烈,足以媲美一場四、五級的小型地震,有一些地方甚至出現了塌陷與地面裂痕。
若是能深入大地便會發現,這里并不是實心的,而是像奶酪一樣,千瘡百孔的。
既有那種完全封閉的地穴,也有四通八達的隧道。
當擠壓力量傳導到這里,影響到了這里的穩固性,便有可能會形成大規模的塌方,從而產生二次波動,展現在地面便是塌陷或者是地裂。
很不巧的是,米爾森林的下面就布滿了大量的幽暗地域,既有天然形成的,也有后天開鑿的,光是有名有姓的卓爾精靈城市就多達三座。
其中伊斯卡攸爾城便在這次地脈變動的波及范圍內,直線距離不超過三公里。
并不是蓋文有意識針對這里,純粹是巧合。
他只聽說過這座城市的名字,壓根就不知道這座卓爾城市的真正方位所在。
畢竟其身處于米爾森林地下,而那些卓爾精靈在設置地面出口的時候,又不會傻乎乎的設在城市的正上方。
往往是狡兔三窟,將地面出口設置在隱秘的、遠離自己城市的位置。
“地震了,地震了,地震了,快點逃!”
“前面的洞穴已經被震塌了,往回走,往回走!”
“后面的隧道也被震塌了,同樣沒辦法通行。”
“還有沒有其他的分支洞穴?”
“據我所知沒有了,這是一個死胡同,距離地面超過百米!”
“誰準備了傳送相關的法術或者卷軸?只要帶我離開,我愿意向其效忠!”
“見鬼,是巖漿,巖漿噴涌出來了……這是要徹底的摧毀我們的城市嗎?”
“這次地震為什么來的如此沒有征兆?預言蒙面者呢?他怎么沒有預言到這種大事情?”
“蒙面之主在上,請你庇護你的虔誠信徒,讓災難遠離此地!”
伊斯卡攸爾城周邊幽暗的地穴徹底的沸騰了,到處都是慌亂逃躥的身影。
對于幽暗地域的生靈來說,地震是最致命的災難,沒有之一。
他們中的大部分并不具備在土石中穿行的能力。
一旦幽暗地域大面積崩塌,他們就算是逃過了被活生生砸死的厄運,也會被活生生的渴死或者餓死,形同活埋。
除非你提前準備了傳送法術或者穿石術之類的魔法能力。
兩者都屬于五級超凡法術,能準備的終歸是少數,大部分只能拼盡全力的撤回伊斯卡攸爾城,到城市中尋求庇護。
這些卓爾城市中,不僅洞穴是經過魔法反復加固的,抗地震能力遠在普通洞穴之上。
通常還施展了卓爾迷鎖,這種卓爾精靈特有的迷鎖,通常將抗震排在首位,禁止傳送反而是次要的。
只有城市生存下來了,才能考慮其他。
可問題是,他們這一次面對的并不是普通意義上的地震。
那些巖漿就像是擁有自己的意識,并長了眼睛,順著幽暗地域通道,向著伊斯卡攸爾城噴涌而來。
這一次就屬于蓋文與大地之熊的有意為之了。
沒有發現這個大老鼠窩也就罷了。
既然發現了,又怎么可能允許他繼續存在呢?
蓋文直接稍微調整了一下引路路線,讓其直接經過這座卓爾城市即可。
“所有具有施法能力的生靈,不想死的,立刻前往最近的卓爾魔法石,貢獻你們的施法力量,強化城防迷鎖!快!快!快!”
“所有能準備寒冰或者水系法術的施法者,準備自己最強大的相關法術,準備冷卻巖漿!”
這座城市的卓爾精靈們,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效率,竭盡全力的自求。
一道幽暗的光罩率先支撐開,不僅將這座城市周邊的大地進行了魔法加固,甚至還將那條涌動著巖漿的幽暗通道給堵住了,讓其不得寸進。
緊隨其后的是冷冽的寒風與冰霜。
狹小的通道中,竟然下起了暴風雪,對那些巖漿進行降溫。
這種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至少對普通巖漿來說,是行之有效的。
溫度一旦大幅度降低,這些巖漿就會活性大降,重新恢復成巖石模樣。
被冷卻的巖漿足夠多,將整個通道重新封起來后,危機自然而然就會解除。
卓爾精靈在幽暗地域已經生存了上萬年,早已經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防御機制,無論是對地震,還是巖漿噴發。
但前提是,他們面對的是普通地震或者巖漿活動。
那些沒有意識的死物,只會往大地最薄弱的地方涌動。
問題是,他們現在面對的是兩名半神的有意識行動,其中一名還曾經是謀略女士的選民,最擅長的就是隨機應變。
察覺到了伊斯卡攸爾城的卓爾精靈的應對之法后,蓋文立刻調整策略道:“先不要管這窩老鼠,將這條地脈打通,讓此地的巖漿徹底的流動起來才是首要任務。
淤堵便會生病。
這條中醫理論不僅適用于人體,對大地同樣也是適用的。
只要這里的巖漿不停奔涌,不停釋放能量與熱量,便不會產生劇烈的地殼運動。”
“好。”大地之熊并沒有聽懂什么中醫理論,反正就是遵從蓋文的旨意便可以了。
對方所說的,絕對不會有錯的。
這可不是單純的愚忠與盲信,而是在剛剛的合作中,他已經切切實實的感受到了合作好處。
當那些熔巖深埋在地底深處時,近乎于處于一種混沌狀態,火焰、大地、狂暴等各種力量混雜在一起。
哪怕是有大地之石的幫助,對掌控這種力量,他也是無從談起。
但是現在蓋文給他指出了一條明路。
從賽瑞那格德峰到迷斯諾埃爾,他走的既不完全是一條直線,也不完全處于一個平面上,很多地方時因勢利導,充分利用大地熔巖自身的洞穴路徑。
直到最后這三十公里,在蓋文的幫助下,他們方才向地面方向開始釋放熔巖。
當這些大地巖漿流動起來后,他對它們的掌控能力大幅度提升。
那一刻,他就是大地巖漿,大地巖漿就是他,他的意志就是大地巖漿的意志。
而奔騰流動是需要消耗能量的,尤其是后半段,在冰冷的大地中,一路向上開拓熔巖隧道,耗費的能量更巨大。
大地自身的壓力正在不停的減輕、熔巖流動過程中消耗大量能量、沿途的土石也正在瘋狂汲取熔巖熱量。
而這就是釋放大地熔巖中狂暴力量的最佳方式。
這條熔巖地脈并沒有一直通到統治之塔的正下方,與其聯系到一起。
那么做,就算是兩名半神,也沒辦法壓制住大地熔巖的狂暴。
從四面八方擠壓而來的大地熔巖,會直接將這里當成宣泄口,將那里變成一座活火山。
他們圍繞著迷斯諾埃爾下方十公里打了一個轉,開辟了另一條通道返了回來。
這完全就是在模擬生物的血液循環模式。
大地之石就是心臟,那些熔巖通道就是血管,只是其中流動的不再是熔巖,而是由其傳導的火元素。
大地熔巖只是表象,因為地壓、海洋潮汐、星球公轉與自轉、火元素位面注入等多重原因產生過剩能量,才是導致大地不穩定的根本原因。
當循環徹底建成后,根本不需要大地之熊催動,在大地龐大的壓力下,便會讓將多余熱量釋放到大地中去。
當然了,其中也少不了神性神力的介入,上面不僅有著自己的熔巖神力,確保他們不會徹底的冷卻凝固,通道上面還有著筑路者的道路神力,確保熱量的傳導更順暢。
而在這個過程中,迷斯諾埃爾的統治之塔利用自身的能力,建立一條元素豎井,直接從這條元素通道中,汲取其中的火元素為己用,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
這無疑是為大地之熊以后平衡大地,指明了全新的方向。
直接在那些不穩定的區域,建立類似的能量分散網絡便可以了。
這條地脈通道的順利建立,對于卓爾城市伊斯卡攸爾城來說,是不折不扣的滅頂之災。
他們的施法者前腳才利用大量的法術將涌向他們城市的熔巖給冷卻凝固了,后腳便有大量的熱量源源不斷的傳到而來,再次將其融化成為巖漿,繼續往前涌動。
往復循環。
那些卓爾施法者的施法能力是有限的。
而大地熔巖中傳到來的熱量卻是無窮無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