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道長途第九百八十八章 又見目犍連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仙俠>> 萬道長途 >>萬道長途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百八十八章 又見目犍連

第九百八十八章 又見目犍連


更新時間:2024年06月17日  作者:大腦被掏空  分類: 仙俠 | 幻想修仙 | 大腦被掏空 | 萬道長途 

李啟吩咐了很多事情,不只是吩咐白露,還有那數以千萬計的‘好人’,這些都是可以克制住自己心中魔念的人。

如來已經消失,佛門已經破滅,甚至僅存的佛門勢力基本上都成為了散人,分散到了各個地方成為了各種小教派,小道統。

而佛門典籍則都成為了人道的東西。

人道笑納了幾乎所有的佛門經典和術法,派人修撰《大正藏》以歸納這些知識。

將其分作十二部,阿含部,本緣部,般若部,寶積部,涅槃部,大集部,經集部,律部,釋經論部,毗曇部,諸宗部,史傳部。

沒有任何一個佛門分支派能繼承如此之多的佛門道統,說人道將佛門完全吞吃也不為過。

除此之外,佛門的各個宗派也分裂了,甚至都分裂到了不同的道統,譬如禪宗,華嚴宗,唯識宗,三論宗,律宗,天臺宗,凈土宗,密宗,大家互相一樣爭論不休。

禪宗幾乎完全歸附了人道,密宗則不被人道接納,作為小道統遁出了域外,其他宗派也各有后果。

剩余的四位佛陀對此完全不管不顧,他們似乎在思考世尊如來留下來的問題,大菩薩們卻各自有不同的選擇。

佛子們也各有結局,舍利弗追隨世尊入滅,迦葉拼命的整理世尊如來剩下的手稿,阿難則開始記錄佛滅前后的歷程。

目犍連繼續滅魔之路,羅睺羅則因為佛滅而瘋狂,成了擾亂天際之星,如此等等

但不管怎么說,作為天下九地的佛門消失了,所以,魔道也沒有了任何桎梏。

李啟想要來當這個桎梏,作為二品,作為‘魔敵’而存在。

于是他就這么做了。

在得到了金猴的保證,接著組建了‘啟殿’之后,李啟的第二個目標,就是拜訪佛門諸多的大菩薩。

佛門有現成的大菩薩,其本身就可以利用起來。

所以,李啟在安排了啟殿諸多經過篩選的人后,果斷去找了目犍連。

目犍連如今依然是四品,不過看起來,他道心無礙,佛滅反而成了他寶貴的經歷,經受了如此巨大的創傷,在師父和師兄雙雙入滅的現在,他反而堅定了自己以神通度世的決心。

在虛空之中的一座‘夢想之城’中。

魔道遠遠不止一座夢想之城,天下那里甚至都不算規模最大的。

要說規模最大的,應該是欲界,不過現在欲界在巫咸手里。

欲界是二品的存在,其本身是具備版權的,無法復制,有著唯一性,所以是真的沒辦法再造一個,魔道的的確確損失了自己最大的‘夢想之城’。

但他們可以造更多。

沒了佛門的圍剿,宇宙之中,類似夢想之城這樣的地方如雨后春筍一般生長,而目犍連是一個辛勤的園丁,每天都要打爆一座才睡得著覺。

李啟此刻能夠觀測整個宇宙沒有被遮蔽的地方,所以輕松就找到了他。

“目犍連。”李啟一步跨出,來到了目犍連身邊。

“喔?李啟,真是,好久不見啊。”目犍連雙手合十,對李啟行了一個佛禮。

雖然已經沒有佛了,但習慣還是沒有改。

而且,雙手合十的瞬間,在他身后,一顆星球從中間裂開,地核流淌。

小小的星球,渺小卻又激烈,外層薄薄的大氣,表層薄薄的海洋,顫抖的薄薄的生命帶,就在此刻崩裂,在宇宙中閃爍變換著燈光,一閃一閃,發出轟隆隆的聲響。

不過不用擔心,其中的生命早已被以大神通挪移走了。

“是很久了,目犍連,看起來你距離三品已經不遠了啊。”李啟如此說道。

“還早呢,不過……我最近在幫迦葉整理世尊手稿,等成文之日,應該也就是我道成之時了,李啟你呢?如今你已貴為二品,來找我總不能是閑聊吧。”目犍連笑道。

他看著李啟,目光之中閃爍著某些奇異的光芒。

目犍連是聰明人,他猜得出來李啟的某些想法。

“是啊,我來這里,是想請你幫我引薦,去找各位大菩薩。”李啟說道:“我想……滅魔,需要曾經的諸位大菩薩幫助。”

“大菩薩們都是佛陀隨侍,如今佛陀們隱世,他們想必也各有打算,我可不保證他們會答應你,畢竟……滅魔這件事,今時今日看來,似乎也不是那么必要了。”目犍連嘆了口氣,如此說道。

“既然沒有那么必要,那你為何還要堅持滅魔?”李啟問道。

目犍連笑而不答。

對這個問題,實在是無需多說。

“對了,你救下來的人呢?”李啟又問:“夢想之城這種構造的星球,其中容納的人口不少,你都把他們送到什么地方去了?我看剛剛,里面好像死了很多人啊。”李啟觀測著后面那顆正在逐漸崩潰的星球,有些好奇。

他其實可以直接觀測到過去發生了什么,不過李啟輕易不會這么做而已。

目犍連則說道:“我給了他們離開的辦法,這便是‘大乘’。”

世事如無邊苦海,大“乘”便是指的“乘載”,能夠乘載人度過苦海的方法,就是‘乘’。

與之對應的,只讓自己度過苦海的辦法,就被稱之為‘小乘’,讓眾生都度過苦海的辦法,就叫做‘大乘’。

眾生無須菩薩渡,眾生自己渡自身。

大乘佛教,本就追求的是……眾生皆佛。

既然眾生皆佛,那么何須他人來渡?

所以,目犍連不以神通救護他們,而是給他們發放了自救的辦法,只要去做,便能脫離夢想之城。

如果他們不愿意走,不愿意自救,那么目犍連就會把他們和夢想之城一起埋了。

很明顯,在佛滅之后,目犍連的手段粗暴了許多,但也顯得格外解氣。

佛不度人,眾生自度。

所有的方法都已經交給你們了,如果這樣依然不愿意動身,那就算救了你們也沒有意義了。

“不過,這樣一來,你可就變不成好人了,他們不會感恩你的。”李啟如此說道。

這句話卻像是觸動了目犍連的某根神經,讓他突然停止笑容,鄭重的說道:“他們從未感恩過。”

接著,他做出論斷:“對某個個體進行感恩是要付出的,而感謝‘佛’只需動動嘴皮而已。”

“再說了,當自己無能為力時,愚蠢便成了最后一道防線,愚蠢可以讓人不再崩潰,這也是一種‘原始本能’吧,時時刻刻都保持清醒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覺悟終究是需要勇氣的。”

“很多人不愿覺悟,不是因為他們愚笨,而是因為他們膽怯,不愿意卸下防線。”

“所以,何必又要糾結呢?”目犍連如此說道。

聽見目犍連的話,李啟仔細打量了一下他。

佛滅之后,這位‘神通第一’的變化很大啊。

對于這種想法,李啟不置可否,既不贊同,也不否認,只是說道:“你沒有負擔便好,那關于引薦之事,如何?”

“你想重建佛門?”目犍連問道。

“當然不是,沒有那個必要,我只是想滅魔而已,起碼讓魔道不要這么囂張下去,這需要相當強大的勢力進行支撐,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得到曾經佛門的幫助。”

“也是好事,好,我會為你引薦的,只是需要一點時間,我會聯系佛陀們的隨侍菩薩,盡可能讓他們都來。”目犍連點頭。

李啟沒想到目犍連會這么主動,于是拱手:“那就勞煩你了。”

隨侍菩薩,也就是最頂尖的大菩薩們。

藥師琉璃光王佛的隨侍菩薩,是日光普照菩薩和月光普照菩薩。

世尊如來的隨侍菩薩,則是大智文殊菩薩和大行普賢菩薩。

而阿彌陀佛的隨侍菩薩,是大勇大勢至菩薩和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毫無疑問,這些大菩薩都是最頂級的二品,如果能得到他們的助拳,絕對能讓李啟的計劃朝前邁出一大步。

“我不敢保證,但會盡力。”目犍連說道,隨后消失在原地,應該是去辦事了。

李啟目送對方離去。

在等待消息的過程中,就開始自己的計劃吧,總不能閑著,是吧?

李啟開始進行自己的行動,但另一個疑問也開始縈繞在他的腦海里。

人道和理道的關系,人道和如今佛門的關系,人道和道門顯世派的關系,到底是個什么情況。

尤其是人道和理道。

李啟已經得知了,理道和道門,準備通過人道,達成他們的終極目的。

也就是說,人道以人代天之后,將人道創造成‘第一因’,然后詢問第一因是怎么誕生的?

第一因誕生的原因是,理道和道門顯世派創造的。

那理道和道門是誰創造的?

當然是第一因,也就是人道創造的。

就好像是……神話成真了一樣。

最初世界誕生,人書寫了最初的神話。

人在神話的過程中,創造了神。

然后在神話成了真,在神話傳說里,是神創造了人。

所以,神創造了人,但人也創造了神。

那么到底是人創造了神,還是神創造了人呢?

到底是理道和顯世派創造了以人代天之后的人道,還是人道創造了理道,然后他們再創造了自己呢?

互為因果,互相成為對方的原因,于是互相決定對方的存在。

或許……李啟現在的結構也能夠解釋?

比如說,李啟此刻的狀態,其實也很矛盾。

如果單純的只是把李啟分裂成許多個體組成的‘群體’來理解此刻的李啟的話,那么這樣或許可以簡要的理解李啟的狀態。

然而,這種兩分法太簡單化了,是對“真實”的歪曲。

李啟的身上顯而易見的存在許多矛盾,用‘分類’來分開李啟許多碎片的構成,以此來對這些矛盾進行解釋,雖然明白易懂,卻是錯誤的。

因為,對于李啟來說,在他如今生命的每時每刻,在每個行動、每個感覺中,每個碎片占多少比例,理智和感性占多大比重是無法判斷的。

如果嘗試去把他的碎片分開,那么馬上就會陷入困境,因為他不可能被如此簡單的就給詮釋掉了,他的組成異常復雜,將其簡單地分為碎片和本體是無比愚蠢的行動。

李啟的本質遠不是只有兩個因素,而是上百億、上千億個因素構成的。他的生活是在千百億對,在不計其數的極之間擺動。

如果李啟能夠做到這種神秘的狀態,那么人道進行這種操作也不是不可能。

原因很簡單,李啟的狀態是邏輯思維無法理解的混亂的數學池。

由于不可判定的假設而產生了不同的解,因為沒有什么邏輯系統能包含足夠多的簡明算術公理從而變得完整,所以從公理中總是能推演出既不能證明也不能證偽的陳述,這就是李啟此刻的狀態。

由于邏輯本身存在不完備性,所以李啟可以構造出許多完全不同的邏輯系統,他的本體不再是形而上的存在,而是一個巨大而又不斷增加的矛盾邏輯集合。

如果矛盾可以在李啟身上存在,在宇宙身上存在,在太一身上存在,那么沒理由不能在人道身上存在。

畢竟……矛盾律是人腦的內在結構的局限,并非什么不能打破的鐵律。

可以想象一下那些視錯覺圖,人腦的視覺系統覺得成立,而思維系統覺得不成立。

如下圖,一個向上爬,同時也是在下樓的樓梯。

如果器量足夠,這點似乎并是不能完成的偉業。

但那些都是后話了。

李啟對于人道的思考也就止于此。

還是該考慮魔道的事情,人道如今已經不是第一大敵了。

非要說起來,李啟甚至和人道都沒有什么太大的道爭。

如今的李啟,更接近于‘天神’那一邊,和巫道的關系也比較微妙。

畢竟,李啟否認了‘終極之道’的至高地位,否認了萬物之上的存在,這也代表……李啟不愿意承認‘自然’這一終極偉力的存在。

只不過,李啟依然承認自然的存在,只是不再接受自然能支配一切而已,所以依然算是巫覡的一支。

就在李啟離開后,宇宙之中,一場針對魔道的行動開始了。

去讀書


上一章  |  萬道長途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