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道長途第七百七十三章 戒尺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仙俠>> 萬道長途 >>萬道長途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七十三章 戒尺

第七百七十三章 戒尺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0日  作者:大腦被掏空  分類: 仙俠 | 幻想修仙 | 大腦被掏空 | 萬道長途 


何以笙簫默小說小說:、、、、、、、、、、、、

走入這座樓船之中,李啟在樓船中間的層數,往下看去。

這座樓船根本就是一座浮在水上的摩天大樓,三十多丈高,丹樓翠閣,倏隱倏見,樓上屋舍鱗次,各種橫幅數百株,半藏于空,走到半道,若彩云之東空,更復煙靄摘星之樓,樹蔚平山之奧,其中更是許多店鋪,路畔酒壚,橋邊茶灶,完全就是一個復合型的大商場。

不少長安本地人在這里休閑,購物,消費。

李啟和邱直買了兩杯茶水,是種域外的新茶類,天下不產,據說來自某種靈樞之中長出來的冰葉,并無苦味,反而有些酸甜。

人道并不排斥域外的這些特產,相反,每天都會有大量的,人道喜歡的特產被送過來,這讓人道的許多物產都日新月異。

李啟看著邱直付款,只用了銅錢,有些感慨道:“這價格可真是便宜,從億萬光年之外送來的特產,唐國人只要幾個銅板就能享受到,這錢恐怕連運費都不夠吧?”

邱直答道:“若是只運這一種,自然是不夠的,不過搭上其他物品,那自然就行了,萬千世界的特產,價值總是不同的,這里作為天下中心,萬界之都,什么都要有一點才是。”

李啟卻搖了搖頭:“萬界之都就要什么都有的話……那還要其他地方做什么呢?”

“我知道,巫道的看法是,要吃什么,那就到什么地方去,可那樣就不太方便了不是嗎?與人方便嘛。”邱直喝著茶水,很淡定的說道。

與人方便,所以要匯集萬千世界的特產。

人必然是一切的中心,什么東西都要圍著‘人’轉。

李啟對這種態度非常的不適,盡管按照人道的分類,李啟也是真正的‘人’。

人道眼中的人,其實只有‘逐道者’,這些‘人’都是真正高貴,智慧,具有理性,能夠分工合作,協調一致,一起為了最終的目標而奮斗。

而具備了這些性質的,高貴的人,則天生就具備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

除此之外的生物則是工具,原材料,資源,會動的‘礦’。

“我還是不太能接受,這世界不止是人的。”李啟看著外面說道。

邱直則毫不客氣:“巫覡的虛偽,你們也是人,享受人所創造的一切特權與便利,然后開始說世界不只屬于人。”

“我們定義不一樣,我們確實生活在自己雙手所創造出來的一切之中,但他們也生活在他們雙手所創造的一切,巫神山創造的精妙術法,和他們創造的拙劣器械,雖然有優劣之分,但并無高下之別,都只是為了自己的目的所做的事情罷了,人活一世,總是那么崇高,就像是火一樣,勞累自己,也會灼傷別人。”李啟如此說道。

“如果沒能拋棄野獸的本能,只追求閑適安逸,那修行是為何呢?人理當成為火炬,照亮這塵世之中。”邱直則答道。

“你們照亮了塵世?還是說,你們以塵世為燃料,點亮了自身?”李啟反問。

邱直喝了一口茶水,說道:“沒有區別,這個世界若是只有石頭,野獸,植物,那不是太可悲了嗎?如此碌碌塵世,只有人的光芒可以點亮,蓮之出淤泥而不染,人也是如此。”

這就是人道的觀點。

這個虛無渾沌的世界,思想是唯一的光,世界本來沒有任何意義,一切意義都是人自己賦予的,世界本身只是一團物質,一些能量,一些漲落,如果沒有思想與人來為其賦予意義,那這宇宙之中的一切都只是虛無罷了,野獸們的本質不過是一些氣的化合物而已,和石頭沒有區別,真正能讓野獸同石頭產生區別的,就是他們的思想。

思想,讓人和這個世界的其他事物區分開來。

有了思想,于是人可以賦予這個世界以意義,人就是這個世界存在的目的。

李啟沒有反駁,因為他們兩個只是這么說,實際上都知道,不可能說服對方的。

李啟也不再多說什么,他站起身子,走到樓船的窗戶旁邊。

伸手推窗,長河彌望,卻見下方水波蕩漾,蒲葭瑟瑟,薰風送涼,外面還有其他的船只,之中亦有笙歌妙舞,各色節目,時不時掠窗而過,亦軟紅塵中所不易得之境也。

如果不考慮人道對世界的看法,那人道還是很美的,李啟其實很欣賞他們的自律以及各種對自身的約束的。

畢竟,人道并不雙標,他們對‘資源’有多嚴苛,那么對自己就有多嚴苛,哪怕是人道的一品,也一直約束自身,讓自身符合大眾的規矩。

對比起來,李啟就顯得太過隨意了。

不過……罷了。

喝完了茶,李啟和邱直一路走到畫舫頂層,在這里有許多食肆,不少店鋪都開在這里,各種手藝人都紛紛展現自己的廚藝。

李啟興致來了,想吃羊肉,于是便找了一家羊肉館,坐下之后,點了菜。

說是要吃羊肉,其實比起吃,更是在看。

畢竟,在這樓船頂上的館子,多半都有兩把刷子,不是尋常小店能比的,就比如這里,羊肉都是現切現吃,而且作為原材料的羊還都是有品級的,從八品到九品都有,很顯然是人道的養殖場填鴨填出來的。

邱直付了錢,也和李啟一起觀看表演。

說是表演,其實也只是市集上而已,對四品來說沒什么稀奇。

切肉師傅工料細致,拿出大刀來,刀是菜刀,但非常厚,說是刀,倒是像塊一掌大的鐵板,卻見李啟開始點肉,開口就是上腦,黃瓜條,三叉,大肥片。

李啟點一個,師傅就拿出對應的一塊肉來,肉不是凍肉,而是軟軟的觸感,這種觸感的肉,沒有手藝是切不好的。

但那師傅動作飛快,切得飛薄,在柜臺近處表演他的刀法,一塊肉拿出來,用一塊布蒙蓋著,一手按著肉一手切,刀法利落,薄如蟬翼。

這邊吃肉,可以烤炙,也可以涮熱湯,李啟選的是烤炙,所以他面前擺著一個爐子,爐子上有一塊帶有漏洞的鐵板,師傅柜臺上切好,肉片就直接飛到李啟的鐵板旁邊的碟子上堆好,李啟喊一聲就有對應的肉飛來,同時店內還有其他人也在喊,師傅一人切幾十桌,卻不顯得吃力,可見刀法不錯,若是用在殺人上,也是一把好手。

不過,人道用不上而已。

在爐子上,烤肉用的不是炭或者柴,也不是術法或者火氣之類的能量,而是經過炮制,除煙之后的靈木松樹,所以帶有特殊香氣,因此烤肉不需多少佐料,只需要少許椒鹽,甚至椒鹽都可以不放,純粹品嘗肉的鮮美,而無半點腥味。

李啟直接吃肉,別的什么也不要,旁邊的邱直卻不一樣,他的吃法比李啟要講究些,他又點了些蔥。

這是大蔥,蔥白粗如甘蔗,被師傅的好刀工斜切成片,再豎起幾刀變成龍須一般的絲線,味道細嫩而甜,拌入烤肉之中,又叫來一籮燒餅。

這是芝麻燒餅,極輕極薄,根本就只有上下薄薄的兩層皮,兩面都粘芝麻,打開來會冒一股滾燙的熱氣,中間塞進拌好了調料與蔥絲的烤肉,然后再吃,油脂和燒餅混合,再加上蔥絲解膩,也別有一番風味。

兩人不再聊正事或者修行,而是說著見識到的一些長安趣事,李啟說著他在太學讀書的時候的些許趣聞,這個話題讓邱直有些感興趣,因為他并沒有讀過太學。

太學的選拔門檻太高,所以邱直年輕的時候并沒能考進去,他是在后來的日子里,在域外戰爭中慢慢成長的。

不過,或許是大器晚成,如今的他,已經比大部分太學生都厲害了。

羊肉吃完,再去吃魚。

此處畢竟是水上,又是長安大瀆,自然是水產豐妙,周圍的魚館也不少。

四周的吃法多是燉魚,估計是大瀆旁邊當地的口味,不一定是長安口味,畢竟長安方圓數萬里,地區太多,大概是這一截的特產吧。

李啟觀察,都是將魚放在瓦罐里燉煮,好像沒什么訣竅。

李啟點了一罐,很快送來,一吃,果然味美,不過卻沒什么可復制性,因為技法雖好,可味道還全靠當地這條大瀆的鮮魚,都不需要多做什么,白水一煮都是美味,魚都是現釣的,船上專門有一幫釣魚佬,就在河邊和船邊垂釣,不為賺錢,只憑興趣。

李啟一看就知道,因為這幫人打下去的餌料都比魚要貴,但若是誰釣了大魚,有的帶回家自己吃,有的便就地賣給魚館,食客們便可以得福享受美味了。

也不怪簡單,這樣就好吃,還需要處理什么呢?畢竟這可是長安大瀆的魚,放大了說,這是仙界神朝古都的魚,不好吃就出鬼了。

不過李啟還是想吃吃比較有廚師處理特色的,便又點了一份魚片。

這次就有師傅開火親自做了,選材依然很精,不僅僅是活的當地鮮魚,而且和燉魚不一樣,不能都用。

必須要用最大的那幾條,取其肉厚之意,不然小了,便不好繼續往下做,將大魚斬開,只用其中段最精的一部分。

因為魚選的大,所以斬開了也顯得很大一塊。

刀法也有考究,魚片被切的厚薄適度,刮鱗去皮,而且在切的時候,就已經把魚刺全部剃掉,而且毫無痕跡。

不過還是因為魚大,所以刺也大,這一步倒不是很難。

之后,裹上蛋清,溫油,炸的金脆,用上好藕粉來勾芡,不用生粉,大概是因為藕粉顯著透明,接著做糖醋汁,趁熱加上一勺熱油,取其光亮,澆在炸好的魚片上,如此看來便是和冰塊一樣,取名為‘冰糖魚’,實則吃起來甜酸,李啟本來看著好看,想吃一口,卻覺得甜味不喜。

但邱直吃的不錯,想來他是喜歡吃甜酸口的,只是李啟作為山林中人,山珍多是咸鮮,所以吃不來這般甜口。

但魚塊端上來,光是看也足夠了,確實做的和水晶一般。

等魚和羊都吃完,又隨便逛了逛,吃了些點心,讓李啟印象深刻的是一碗桂花煮栗子,桂花香,栗子軟糯,雖然李啟不喜甜食,但卻吃的還算是開心。

時間過的很快,不一會便到了傍晚。

傍晚時分,太陽落下,卻見樓船之中的燈火亮起。

華燈張,蘭膏發,火樹絢爛,銀花蓬勃,散萬點之疏星,冷中天之皓月,光芒在夜空之中泛起,美麗異常。

李啟站在船頂,看了一會,說道:“走吧,我們去拜訪太學食堂,我也很久沒有見到鍋哥了。”

“行。”邱直也不拒絕,只是繼續跟著李啟走。

在地上的時候,兩人就可以不影響其他人的情況下隨意行動了,所以只是說話之間,兩人直接消失,然后來到了太學。

太學的晚上,學生們都差不多走了,所以看起來很是冷清。

大門開著,以前李啟看不見,現在卻能清楚的看見太學的門神正在內部兢兢業業的守護著。

不過,除了門神之外,李啟還看見門口站著一個少女。

身材纖細,行動刻板,看起來沒成年,卻有著難以置信的壓迫感。

看見這個少女,李啟立馬走上去,揮手,說道:“戒尺先生!”

這是太學祭酒的法寶,那柄戒尺,昔日李啟為了尋找界限之說的時候,把太學炸了,地府找上來,就是對方攔住了地府的人,而且事后甚至沒對李啟追責。(詳情見第三百七十六章)

那少女看了他一眼,有些愕然:“李啟?”

李啟一溜小跑的跑了過去:“戒尺先生,沒想到會在這里見到你。”

“這話應該我來說,如今你應該是在對峙才是,居然會來這里……噢,邱直,還好,我以為你偷偷來的。”戒尺看著李啟,打量了一圈,明白了緣由。

李啟笑笑,說道:“如今我與人道為敵,戒尺先生不會怪我,不讓我進校門吧?”

戒尺卻搖了搖頭:“你剛來的那一天,就已經知道會這樣了,又憑什么不讓你進去呢?去吧。”(本章完)

相關、、、、、、、、、

__仙俠小說


上一章  |  萬道長途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