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形態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天人感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仙俠>> 第五形態 >>第五形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天人感應

第一千六百零六章 天人感應


更新時間:2024年05月20日  作者:一只辣椒精  分類: 仙俠 | 修真文明 | 一只辣椒精 | 第五形態 
小說:

作者:

更新時間:2024051208:09:51

源網站:

董仲舒沒有對張學舟授學運術。

但董仲舒在敬獻天人感應篇時又讓張學舟在一旁配合,從而也讓張學舟窺見了這份天人感應篇。

這確實是董仲舒吃飯的本事。

只要處于天人感應的狀態中,董仲舒就有補缺儒家短板的本事,從而讓自身發揮出其他學派的正常能力,甚至在某些術上擁有更高的水準。

這同樣也可以應用在運術上。

正常修行運術不可能讓自己擁有與帝王相互抗衡的本事,但董仲舒這種天人感應有拉近距離的可能。

這也讓張學舟清楚了董仲舒為何找了江都王推動運術。

不需要直接入駐朝廷,董仲舒靠著江都王就能實現運術向上,甚至通過天人感應取得較好的效果,不會遜于在朝廷對帝王謀求推動運術。

而董仲舒也沒指望在運術上踏入某個極致,只要堪堪夠用助推便想著收手,所涉已經在盡量削減自身修行運術對新帝的危害性。

不得不說,這很符合張學舟對董仲舒品德的印象,也弄清楚了董仲舒為何不授學自己運術相關。

如果張學舟沒有猜錯,一旦董仲舒突破門檻,對方大概率對張學舟伸出援助之手,從而助推張學舟向上,也不需要張學舟去依靠運術求機緣。

這是董仲舒的計劃,但這不是張學舟的計劃。

他兩眼微微發光,也盯緊了董仲舒筆下的文字。

如果問什么算是天人感應,張學舟覺得此前跟隨董仲舒學習的《浩然正氣篇》就屬于天人感應的一種,誦讀之時感應天際各種游離能量,從而實現體內法力的迅速恢復。

而天人感應篇幾乎將之放大到了各方各面,不論是術法還是武術,甚至包括運術都涉入了其中,但凡有效推動都能獲得更強的能力。

簡單來說,這就是一個全方位的增強因素,可以讓人變得更強。

能耐是如此強大,天人感應篇也存在難于忍受的缺陷。

第一點便是如何尋求到感應。

張學舟誦讀《浩然正氣篇》就是一個例子,能通過誦讀獲得法力恢復能力的人終究是少數。

第二點因素則是會讓大部分人難于接受,也就是天人感應存在調整時間。

董仲舒自己用這一套時都需要調整狀態,時間或長或短,甚至有可能難于進入天人感應狀態。

如果難于進入感應狀態,在戰場上玩這一套早被人打死十次八次了。

但如果能迅速進入感應狀態,反殺強敵也就成了可能。

這是董仲舒的壓箱底,但又不是誰都能學的壓箱底,哪怕是在一旁同樣觀看的公孫弘都看得連連皺眉。

張學舟所能想到的內容,公孫弘也能想到。

練好這種能耐不容易,運用好更是不容易。

但公孫弘必須承認,董仲舒研究的這一套有效彌補了儒家廣納萬千時不如其他學派的空缺。

「仲舒,你這套春秋繁露中的天人感應能不能用于修為境界突破借力?」公孫弘問道。

「可行」董仲舒點頭道:「但這只能作為輔助法門,它可以增添一臂之力但不能將境界突破完全指望于天人感應!」

「你這是往境界突破時做了大貢獻啊」公孫弘驚嘆道:「若修為突破高境界時契合天人合一,這豈不是能提升破境的概率!」

「有一定作用!」

董仲舒點點頭。

這是他實戰而來的結果,董仲舒也不自謙,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

天人感應篇對境界突破只是一方面,但這種能耐對那些卡死在修為境界的人來說就是一條新出路。

雖說修成了也不一定能突破境界,但這至少是一線希望。

有些人或許就差這么一把火,又或許能將境界突破的五成成功率提升到六成,讓突破時有更高概率。

但成功率的增加歸增加,能不能在修為突破時踏入天人感應,又是否能修成這種本事就是另外一說了。

「這么說,如果心血來潮突破境界時欠缺時間踏入天人感應,哪怕是學會了天人感應也沒辦法做算,仲舒,你這個門道……」

修為低時的境界還處于可控階段,大致清楚自己什么時候能突破,而在高境界時的突破則是一樁需要緣分的事情,最佳借力的工具依舊是丹藥。

短短處理的時間中,也只有丹藥可以塞入嘴里增添突破概率。

董仲舒這套天人感應篇極好,但又讓人難于去真正有效運用。

「天人感應篇只有修行到心念一動便接引上天,才能做到一切所想」張學舟總結道。

「是這個道理」董仲舒點頭道:「我在這一道上也是摸索前行,當前定稿屬于初級階段,難于做到你所說心念一動這種程度,想要完善還需要很久!」

「原來如此!

張學舟點點頭,算是清楚了董仲舒在運術上的謀求。

修行的方式方法已經在董仲舒心中,這涉及儒家廣納萬千的學識,也涉及張學舟交予的陰陽兩家境界修煉術和陽魄化形術,如何融合成一爐推動向上則需要借一把火。

如果推動了運術,將自己處于最佳的狀態中,董仲舒或許就會將自己身體歸一。

只有運道非常好的時候,董仲舒才能確信自己可能在境界突破時踏入天人感應,從而完成這一切,甚至推動踏入真我境。

「常人修行天人感應難之又難,但陛下是一國之君,他是集大氣運的人,修成的難度會較之我等要低,或許哪天就能用上天人感應」董仲舒道:「作為我這輩子的心血之作,又皆具一些作用,陛下應該還是有幾分興趣去學習的。」

「仲舒所言極是!」

公孫弘點點頭。

如果說有什么人可以做到心念一動踏入天人感應,除了董仲舒這個創始者,集大氣運者或許有更高的可能。

公孫弘羨慕董仲舒能開創這種學說,但他也不得不承認自己哪怕是去認真學,這輩子都很難用上,只能學了后碰碰運氣。

當然,如果不單獨用于境界突破的剎那插入天人感應,公孫弘覺得用于一些持續時間較長的術***有好效果。

譬如飛縱、避水行走、咒術等。

但凡施術所耗的時間長,施法者就能不慌不忙尋求天人感應,而后再進行施術,從而獲得更佳的效果。

在這種情況下,哪怕天人感應失敗也不會帶來什么反噬。

公孫弘一番提醒,張學舟只覺天人感應篇這種能耐太適合自己了。

作為一個修煉者,張學舟從來就不是正面激斗的大修煉者。

他能飛能沖能打,但張學舟更習慣于逃命、偷襲、謀后出手、背后詛咒等方式擊破對手。

他有一些對手死了都不知道自己真正的死因到底是什么。

天人感應篇到手,這無疑有可能將張學舟諸多能耐做進一步推動。


上一章  |  第五形態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