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三看書!
“森醬當年,可是救了我的命呢。”
森由羅對萩原研二的試探沉默以對,但對面這位情商極高的警察似乎仍是從她的沉默里察覺了什么,低頭發出一聲嘲諷的苦笑。
這嘲諷不像是對著她的。森由羅想。
半晌,萩原研二喃喃道:“沒想到,竟然真的是因為這種原因……”
四年前案件剛發生后很長一段時間,所有人都以為,兩枚炸彈都是由那位失去同伙的炸彈犯引燃的。
經過爆炸現場搜查到的零件還原,一樓的炸彈是遙控啟動,樓上的則是定時遙控。
警視廳推測,兩枚炸彈是兩個嫌犯分別制造,逃脫的犯人手中開始只握有自己制作那枚炸彈的引爆器,之后才找到由同伴制作的另一枚炸彈的倒計時控制器。
這樣就能解釋出現兩次爆炸間遠超過6秒的時間差。
唯一的疑點,則在于犯人在同一棟公寓安裝兩枚炸彈的動機。
想到第一枚炸彈爆炸時造成的危害,警視廳認為,一樓的炸彈很可能最開始就是針對警察而安裝的。
這一點,與犯人后來表現出的對警察的仇恨邏輯一致。
這樣的推測在當時的已知情報下合情合理,直到后來萩原研二查到那枚炸彈的來源,才對之前的判斷產生了些許懷疑——
這起案件中,恐怕存在第三個犯人。
但萩原研二關于同一個案件中出現了第三個犯人的猜測,始終沒有被搜查科采信。畢竟,這樣的說法缺少的不只是證據,與之前邏輯通順的推測相比,萩原研二的假設顯然缺乏合理性。
最重要的,是缺乏動機。
假如存在第三個犯人,那他或她的目標是公寓居民還是辦案警察?
如果是居民,犯人為什么不在居民疏散前引爆炸彈?或者干脆換一個時間地點再次安裝?
如果是辦案警察,對方又是如何預料到事態發展,提前準備好炸彈,在恰到好處的時候安裝并引爆的?
萩原研二給不出答案。
很多時候,就連他自己都對這種第三個犯人的想法將信將疑,直到他終于找到了森由羅——
為了保護松田陣平,殺害了三位黑道成員;
當年一直跟蹤他,完全可以跟著機動隊出警路徑找到案發現場;
在黑市購買了炸彈,有時間趁著萩原研二穿防爆服的時間混進人群,將炸彈放在公寓一樓的森由羅。
就連之前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的作案動機,也似乎得到了解釋。
——那讓人完全不知如何評價,以另外幾名警員性命為代價的‘保護’。
稍微有點理解前幾天小陣平的感受了……
萩原研二艱難地扯動嘴角,試圖露出一個以往對女性無往不利的微笑,但是失敗了。
“那個時候,你說對我一見鐘情,其實是假的吧。”萩原研二輕聲問,“為什么會那么做?”
當年的萩原研二就不認為森由羅對他有什么執著的情感,因此完全沒把她的跟蹤行為放在心上,現在見過森由羅對待松田陣平的態度,更加不會自作多情了。
但是,既然森由羅并不喜歡他,又為什么會為了救他花費那么大工夫?
“……我想要驗證手里一份情報的真偽。”漫畫的主要劇情時間在獲得系統的七年后,當時驗證漫畫真偽性的最好時機,就是這起時間和人物都標注得相當清楚的爆炸案。
這是森由羅選擇救濟萩原研二的原因之一。
另外兩個原因分別是為了解鎖漫畫和松田陣平,但前者涉及系統,森由羅不會告訴任何人,后者又無法向人解釋,她為什么會對從未見過的警察投入感情。
將真正的理由咽下,森由羅避重就輕:“那起爆炸案是情報中提及的一部分,你幫我驗證了情報的真實性,我讓你遠離危險作為回報。”
合情合理,甚至非常符合森由羅一貫表現出的性格。
一個為了認識松田陣平,能做出一起虛假的跟蹤案,又把人在警視廳滅口的女人,有這樣的思維方式,萩原研二竟然完全不覺得奇怪。
如果小降谷沒有告誡過他森由羅的另一重身份,他現在說不定已經沖上去了吧。
萩原研二感到內心升騰起幾乎疼痛的憤怒,但面上仍然克制得不見波瀾:“那森醬這次找到小陣平,也是因為這起案件嗎?”
“警視廳每年在同一天都會收到帶著數字的傳真,小陣平一直認為那是炸彈倒計時,并且堅持給上面打報告。”
當然,沒有一次收到過回復。
松田陣平畢竟是機動隊成員,沒有辦法直接參與搜查科的案件調查,只能通過打報告的方式闡述自己的猜測。
但這種純靠分析的揣測,上面為了穩妥,不會下達任何書面形式的同意或拒絕,自然也不會通知搜查科的警員往這個方向偵查。
但松田陣平鍥而不舍,仿佛不知道這條潛規則一般,年年都提交報告,提醒警視廳重視這起行兇手段能造成大規模破壞、犯人又對警方懷有極度仇恨的案件。
雖然萩原研二也認同自己幼馴染的推測,但他并不會像松田陣平那樣,撞了南墻也不回頭。
……小陣平這一點確實讓人敬佩,森醬更喜歡他,真的是一點都不讓人奇怪呢。
“今年,倒計時就要走到零了。”萩原研二說,“想必到了那一天,小陣平一定會裝備齊全的守在警視廳,第一時間沖到案發現場吧。”
然后,直面那位對警視廳有著深仇大恨犯人設下的陷阱。
萩原研二眨了眨眼:“森醬是來阻止這個的,對吧?”
森由羅:……
松田陣平面臨的危險可不只是如此。
早就下定決心,要在爆炸案發生之前搞死炸彈犯的森由羅想,如果只是這么簡單,她就不用現在還在樓頂吹風,蹲守松田陣平每一次拆彈了。
但萩原研二不愧是漫畫里專門點名的警校五人組之一,森由羅完全沒想到,他竟然能通過那么一點零星的線索,推理出和真相如此接近的結論。
認為系統判定的準則百分之九十以上是這起爆炸案,森由羅默認了萩原研二的說法:“不用擔心松田警官,那個炸彈犯不會再有機會成為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