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話事人第489章 4*****不重要,符合大家的刻板印象很重要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清話事人 >>大清話事人最新章節列表 >> 第489章 4*****不重要,符合大家的刻板印象很重要

第489章 4*****不重要,符合大家的刻板印象很重要


更新時間:2024年10月15日  作者:憂郁笑笑生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憂郁笑笑生 | 大清話事人 
第489章4不重要,符合大家的刻板印象很重要

第489章4不重要,符合大家的刻板印象很重要

憂郁笑笑生:、、、、、、、、、

第489章

4*****不重要,符合大家的刻板印象很重要

虎頭山攻防戰,

清軍占地利,吳軍占炮利。

清軍槍炮齊鳴,吳軍臼炮精準轟擊。

一時間,

陷入了血腥僵持。

雙方傷亡都挺大!

第4軍團的火槍手終于找到了發揮的機會。

只要清軍探出垛口向外砸石頭,立馬被集中槍擊。

繼數十人中彈傷亡后,清軍終于不愿意再探頭扔石頭了。

軍寨中間地帶無人敢待。

因為從天而降的不再是實心鐵球,而是滾燙的霰彈。

為了躲避從天而降的霰彈,

清軍拿起了熟悉的弓箭,靠在相對安全的堅固石條垛墻后面聽聲拋射。

不聞其人,但見矢飛

兩方,都玩起了拋物線傷害。

張老三連中3箭,不過有重甲在身,絲毫不懼。

他斜著眼睛瞅著底下不遠的1門臼炮。

要沖鋒,也得等這玩意停止轟擊。

現場指揮的1名炮兵中尉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

大吼道:

“臼炮,停火。”

戰場陡然安靜的瞬間,

張老三這才將盾牌從面門移開,

大吼:

“第1派遣軍,沖啊。”

手持刀盾的甲士們一改之前蜷縮狀態,起身奮力往山頂爬。

許多人甚至丟掉盾牌輕裝爬山。

山頂軍寨,

察覺到空氣驟然安靜的清軍,

再次伸出幾十桿火繩槍射擊,陣陣白煙騰起。

甲胄再厚也擋不住近距離重型火繩槍的射擊,派遣軍甲士中彈者如同石塊滾落山下。

好在緊隨其后的4軍團步兵,也及時開槍反制。

火繩槍只響了一陣,

然后就沒有時間二次裝填了,又是各種箭矢從天而降,一波接著一波。

甲士們不管不顧,

低頭猛沖,手腳并用,奮力登頂。

偶爾也有中箭受傷者,多在防護最薄弱的手腳位置。

第1位甲士踩著矮梯登上了虎頭山軍寨的垛墻。

石條垛墻很堅固,

但不高,1丈不到。

這位先登勇士剛一露面,就被無數弓箭攢射,甲胄叮當清脆聲不絕于耳。

不高,

他面門中了1箭,仰面朝天重重摔落。

緊接著,

又有更多的甲士登上垛墻,跳入軍寨中。

其中就有張老三!

他一直沒扔掉盾牌,直到跳進軍寨,透過鐵面具看到隱約的清軍身影。

才哈哈大笑,

隨手拋開盾牌,雙手握長刀。

開始大殺特殺。

不躲不閃,就這么硬砍。

駐守虎頭山的指揮官,千總剛一個照面,就被他砍斷了頭顱。

重甲長刀,長驅直入。

所到之處,無人可擋。

粗布號服的綠營兵,毫無格擋之力。

張老三壓根無視那些砍向自己的刀鋒,這就是板甲給自己的底氣。

每一步,

都是一邊倒的殺戮。

溫熱的血漿,甚至濺入鏤空面具,四周景色一片血紅。

僅僅是二十幾名甲士,

就將殘存的400多清軍殺的大敗。

后續趕到的第4軍團士兵,干脆站在垛墻上。

居高臨下,不緊不慢的射殺

1刻鐘后,

軍寨內恢復了安靜。

殘肢斷臂,遍地血污。

尸體就沒幾具是完好的,大部分殘缺不全。

派遣軍的甲士們互相幫忙,卸掉重甲,甚至將沾滿污血的內襯灰袍也褪掉。

又取來軍寨內儲存的淡水,清洗臉血污。

經常殺人的朋友都知道,

皮膚若是濺了大量血又不及時清洗掉,干涸之后很難受的。

緊繃,發癢。

上手一搓,好似紅色皮屑紛紛揚揚。

洗去污血后,

派遣軍老兵們開始搜刮軍寨內的銀子

新兵們負責清理尸體

之后,

從僅有的一口井里打水沖洗地面。

雖在山頂,但周邊地下水異常豐富,故而打井也能成功。

第4軍團沒有插手,

進攻之前,

他們就承諾軍寨內的一切財物歸派遣軍。

讓人賣命總要給足甜頭。

否則,督戰隊也摁不住一直被加壓的高壓鍋。

銀子,就是泄壓閥。

派遣軍搜出了8000多兩白銀,依舊罵罵咧咧。

“一群窮鬼區區十兩餉銀,就給韃子這么賣命?”

張老三也嘀咕著:

“這點錢還不夠我一晚上花銷的。叫倆活妞再擺上八個熱菜兩壇老酒,至少30兩。”

派遣軍終于撤兵下山了。

活著的走回去領賞,找隨軍雜貨鋪買酒買肉。

受傷的抬回去治傷,軍醫們妙手回春,心冷刀更冷

死了的,就地掩埋!

立個碑:

“大吳帝國第1派遣軍勇士之墓。”

像這樣的碑,

出發時,后勤部門送來了20塊。

說是慢慢用,夠用好一陣子。

不出意外,

此戰臨陣脫逃者40余人已被槍決棄尸荒野。

太陽快落山之前,

派遣軍營區正式鎖門。

篝火、鼓樂、酒水、雞鴨魚肉、還有女營

一夜下來,

又拖出去幾十具尸體。

死因千奇百怪,

比如:

醉了被自己嘔吐物溺死的、傷口大崩流血過多死的、摔死的、短槍走火死的、以及不知怎么死的。

經營隨軍雜貨鋪的商業部下屬雇員,此時正在緊張的算賬

大約過了半個時辰,

雇員將手里的算盤一甩,瀟灑復位。

提筆,

在賬冊寫下:

“1778年,十月初四,于襄陽城西。第1派遣軍共計消費8319兩5錢,支付現銀7444兩,應收賬款875兩5錢。”

然后,

蓋上自己的印章。

仁慈而慷慨的陛下首創了一個極其先進的商業循環。

表面上,

派遣軍士兵的軍餉、賞銀極高。

但是,

財政壓力并不大,原因就在于源源不斷的回收餉銀。

雜貨鋪什么都賣,只有酒水一項嚴控,但,派遣軍不在其列。

從商業部門的統計看,

各軍團消費總量排名:

第1名——派遣軍團,及時行樂。

第2名——第2軍團,士兵年輕,無家無業,敢于消費。

第3名——第4軍團,兜里有銀子

在距離戰場不遠的漢水安全處,停泊著2艘隸屬于商業部的大型樓船,燈火通明。

船上,

數百位雇員忙碌不停,滿足士兵的購買需求。

最受歡迎的永遠是吃的!

民以食為天。

打完仗,

一個班的弟兄們湊份子買幾斤鹵肉,幾只烤雞打個牙祭,不過分吧。

不過,

素來是購買主力的第4軍團,這次罕見的沒有心思消費。

仰攻虎頭山,

全軍團傷亡100多人,不算太高,但是對于一支純血商賈軍團來說已經是不能承受之重。

所以人都食不甘味,感慨戰爭之酷烈

于是這幫人一夜未眠,決定抬大炮上山。

兩列火把,

從山下插到山頂,提供照明。

一名從軍前,

曾有碼頭從業經驗的士兵,

負責喊號子:

“兄弟們那個吼嘿,抬大炮那個吼嘿。”

“加把勁那個吼嘿,轟硯山那個吼嘿。”

第4軍團的士兵們輪番上陣,

將2門12磅加農炮拆開,硬生生靠人力抬上了虎頭山。

他們不想再仰攻硯山主寨了。

打算隔著老遠,用火炮轟。

虎頭山山頂,海拔在300多米。

巧了,硯山海拔也在300多米,目測兩座山坡高度很接近。

但距離有點遠。

炮兵觀察哨預估,可能4里半,甚至更多。

深夜沒法精準測距。

眾人一合計,決定先把火炮運上去!

黃肆很淡定,

他已經收到了水師的通知,

艦載重炮,無法轟塌襄陽城墻。

城墻厚度過于離譜。

里面的夯土層太厚,所以碎而不塌。

要取襄陽,

如果不想死太多人的話,必須取下硯山。

這一夜,

4軍團咬牙切齒,派遣軍醉生夢死。

硯山主寨,

清軍遠遠望著燈火通明的虎頭寨,默默無語。

良順心情頗為低落,

他想不通,

那么好的地理優勢,那么結實的石條堡壘,怎么就失陷的這么快

當然,

他也想不通占據了虎頭山軍寨的吳軍,此刻在搞什么。

山頂燈火通明,幾百人忙碌個不停。

“大人,他們不會是想架炮轟我們吧?”

良順笑了: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壓根夠不著!”

見眾人不信,

他又強調:

“我用大將軍炮試過,夠不著,差著挺遠。”

自重5000斤的大將軍炮,乃國之重器,代表大清最先進火力。

眾人瞬間松了一口氣,

一夜無話,各自輾轉。

次日清晨,

熬紅了眼睛的眾人,望著初升的太陽。

2名最有經驗的炮手,

登上了臨時搭建的簡易瞭望塔。

用手里的黃銅炮瞄象限儀,和海軍型千里鏡反復觀察硯山主寨。

這2樣東西,

都是舶來品。

夷商敢賣,吳廷就敢買。

夷商覺得開價挺黑,賺麻了。

吳廷覺得軍用品就不是錢的事,賺翻了。

當前的雙邊海貿,

買賣雙方都覺得特別滿意,說是蜜月期都不為過。

歐洲本土。

各類主流報紙把吳皇陛下吹噓的人間罕見,地上少有。

斯當東因破冰之功,被喬治三世冊封為諾丁漢子爵。

他在下議院發表重要演講,希望唐寧街拿出最大的誠意支援正在崛起的吳國。

就是支援。

支援盟友將頑固丑陋的韃靼貴族掃進歷史的垃圾堆,讓開明的吳皇成為東方主宰,從而進一步開放國門。

他疾呼:

倫敦不能失去蘇州,

就好比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

p股決定腦袋,爵位也決定腦袋。

子爵先生不分場合不分時間,竭力吹噓東方文明。

他的新府邸是中式建筑,裝修是中式風格,晚餐是中餐,書架上擺滿了孔孟老莊,書房里掛著“上善若水”。

18世紀末,

歐洲還沒人相信派去幾艘戰艦,架設幾門大炮就能征服幾億人口。

這樣想的人會被送進瘋人院接受鞭打

隨著茶葉供應量的劇增,

數量龐大的倫敦中產階層,喝著價格相對便宜的桑葉味紅茶,優雅的交換各自對國際商業的看法。

總之,

大部分人都認為,唐寧街應該對這樣的開明君王釋放最大的善意。

歐洲和東方的貿易逆差,已持續了500年。

逆差越來越大,越發令人不安。

好不容易出現了扭轉逆差的曙光,肯定不能錯過。

而倫敦的工廠主們為了打開東方這個龐大的市場,

不惜花費重金收買主流報紙,雇文化名人執筆,硬生生營造出了一個“黃金貿易30年”的概念。

誰能和東方達成最牢固的聯盟,誰就能稱霸歐洲。

如果倫敦錯過了,巴黎就會接過。

一份三流小報刊登了未經證實的勁爆新聞:

鎖匠國王的那位王后準,備派出家族最有姿色的3位年長表姐以及他們的丈夫,出使東方。

雖然聽著一點都不靠譜。

但是很符合傲慢的倫敦紳士對于巴黎名利場的想象。

很多時候,

真相不重要,符合大家的刻板印象更重要。

18世紀,

家庭收入在50磅以上的撒克遜中產階層日益擴大,普通民眾的識字比例已經超過6成。

報紙的銷售量幾乎每隔5年就翻一番。

在這樣的環境下,

新晉子爵斯當東和倫敦的工廠主們一拍即合,組成了牢不可破的新聯盟。

他們的目標是一致的,

游說唐寧街,促成兩國的進一步合作。

而他們的背后,

還有東印度公司的影子,以及許多看不見的手在推波助瀾

不久,

在唐寧街的一次秘密會談中,斯當東語出驚人。

他提出了一個瘋狂的構想——建議皇家海軍協助吳國取得巴達維亞殖民地。

面對鋪天蓋地的質疑,

斯當東解釋:

東方君主的帶陸思想嚴重。

需要讓吳皇嘗到海外殖民地的血腥甜味,才能抑制吳廷內部保守貴族反對聲音(實際上,是剽竊了使團成員洪任輝的觀點)。

否則,

一旦國門再次關閉

不巧的是,

此時唐寧街的主人是諾斯勛爵,他是托利黨人。

托利黨——維護國王、大貴族利益。

輝格黨——擁護新興資產階級,親近中產階層

輝格,不滿托利久矣

首相本人是個典型的貴族,

資歷完美,能力平庸,擅長處理人際關系,崇尚無為而治。

他畏懼挑戰,不擅長處理一切突發問題,比如正在發生的大西洋彼岸的花旗獨立戰爭。

除此之外,

諾斯勛爵,對于運氣很好的斯當東有一點小小的嫉妒。

最終,

唐寧街決定授權東印度公司在武器、商業、航運等領域,給予吳國適當的支援,但不許卷入清吳戰爭

同時,

建立正式外交關系,互駐全權使節。

盡快在關稅等領域達成協議,并落到紙面。

斯當東很失望,扭頭就加入了輝格黨

言歸正傳,

位于襄陽城南,清吳雙方爭奪制高點的炮戰終于拉開了帷幕。

虎頭山,

隨著炮手拉動繩索,燧石機迸出的火花,順著小孔鉆入炮膛。

幾乎在同時,

炮口噴出一團火焰,

4軍團的士兵們瞪大了眼睛,望著那顆給予厚望的炮彈。

正如良順所言,

距離太遠,夠不著!

眾目睽睽之下,

炮彈動力用盡,墜落硯山腳下,炮彈的落點周圍騰起一圈煙塵。

圍觀清軍爆發出雷鳴般的歡呼,

良順也激動的一甩大辮子,舉著佩刀高呼:

“硯山在,襄陽永不陷落!”

(本章完)

相關


上一章  |  大清話事人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