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話事人第364章 乾隆吐露心聲,給小嘉慶狠狠上了一課!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大清話事人 >>大清話事人最新章節列表 >> 第364章 乾隆吐露心聲,給小嘉慶狠狠上了一課!

第364章 乾隆吐露心聲,給小嘉慶狠狠上了一課!


更新時間:2024年06月07日  作者:憂郁笑笑生  分類: 歷史 | 清史民國 | 憂郁笑笑生 | 大清話事人 
女生頻道第364章乾隆吐露心聲,給小嘉慶狠狠上了一

第364章乾隆吐露心聲,給小嘉慶狠狠上了一

第364章

乾隆吐露心聲,給小嘉慶狠狠上了一課!

永琰攥緊拳頭,指關節捏的發白,強行讓自己保持鎮定。

乾隆眼神平靜,望著自己“唯一的儲君選擇”,

開始親自授課:

“告訴朕,漢、唐、宋、元、明他們為何會亡?”

“百,百姓吃不上飯,君王昏聵無能。”

“還有嗎?”

“沒,沒了。”

“永琰你聽好了。百姓吃不上飯,會鬧事,會造反,但是不會亡國。帝國的精銳軍團不聽指揮了,從中樞到地方的官吏不聽皇命了,才會亡國!”

永琰像泥塑一般,屏住呼吸,咬著牙聆聽。

他的這種表現倒是讓乾隆有幾分欣慰。

原本,

乾隆是不愿意講這些的。

天家無父子!

帝王心術講多了,萬一兒子提前用在自己身上

作為一個嗜權如命的君王,他不可能在死亡之前將至高無上的皇權分給任何人,哪怕是儲君。

然而,

一場暴病,讓他意識到了這樣不行。

假如自己突然撒手人寰,稚嫩的永琰要被朝中奸臣往死里忽悠。搞不好我大清就要出個“仁宗”了。

所以這缺失的一課得自己親自補上。

乾隆待永琰稍微消化了一會,才問道:

“想明白了嗎?”

“兒臣有些明白了。各級官吏和軍隊聽從皇命,即使有些吃不飽的飯的百姓起來造反,也掀不翻我大清!”

停頓了一下,永琰艱難的開口問道:

“如此,豈不是會留下罵名?動用軍隊鎮壓吃不飽肚子的百姓。”

“我大清有3億子民,加之天災不斷,想全部喂飽他們是不可能的。朕自認是千古一帝,文治武功遠超秦皇漢祖,也喂不飽這3億張嘴。”乾隆頓了頓,輕描淡寫道,“所以,假如地方官吏嚴格遵循皇命,精銳軍團士氣高昂,刁民起來造反,對于社稷或許是件好事。”

永琰傻愣愣,沒有開口。

乾隆的臉上掛滿了得意的笑容,每一個字都像重錘,敲擊在永琰的心上。

“饑荒,就是糧食太少,人口太多。增產糧食很難,減少人口卻很容易。所以說,偶發的可控的民亂對于朝廷未必是壞事。若在平原地區,100精銳鐵騎可輕松擊破5000亂民。就算有幾十萬上百萬的刁民起事,殺起來也如砍瓜切菜。”

“史書上所有的盛世,一般都有個前提——人少。殺光亂民,震懾了活下來的人,也喂飽了他們的肚子,天下自然就太平了。”

“兒臣明白了。”

“對于帝王而言,只有一種罵名——亡國。對帝王而言,也只有一種美譽——開疆拓土。其他任何事情,都是褒貶不一,眾說紛紜的。但永琰你要記住,身為君王盡量不要讓自己的手染血。有些事讓底下的人去辦。”

殿內的空氣逐漸凝固,安靜的令人戰栗。

父子倆面對面,沉默了許久。

“當皇帝,難吶。”

“兒臣今日方知皇阿瑪艱辛。治理偌大的帝國,太難了。”

乾隆點點頭,滿懷期待的詢問道:

“那你說說,身為皇帝,如何才能牢牢把握住各級官吏和精銳軍團?”

“兒臣愚鈍,請皇阿瑪示下。”

“秘訣就2點,一曰人,二曰錢。歸根結底,卻只有1項——人。”

永琰思索了一下,問道:

“要用清官能臣?”

乾隆放聲大笑,笑聲傳出去老遠。

養心殿屋頂的烏鴉嚇的撲棱棱起飛,感覺遇上了天敵。

永琰被笑的渾身不自在,尷尬的想找個地縫鉆進去。

乾隆收斂笑容,

開始繼續授課:

“清官,貪.官的概念,那是對于庶民而言。對于帝王來說,只有聽話的臣子和不聽話的臣子。聽話便重用,不聽話便罷黜。把那些愿意做事的人提拔起來,安插到各個重要的位置上,皇權的意志就可以通行天下。”

永琰終于機靈了一回,提出了一個疑問:

“可若是封疆日久,這些人也逐漸不聽話了,怎么辦?”

“好,你能想到這一層,朕很欣慰。江山代有才人出,臣下也是一樣,換!不停的換!這天底下還能缺愿意當官的人嗎?”

乾隆語重心長:

“要用聰明人,也要用笨人、憨人、直人、惡人。讓他們斗,不要怕。他們斗的厲害,你才能安穩坐龍椅。不要輕易的讓其中任何一方倒下,更不要隨便相信任何一方說的話。皇帝,要懷疑一切!”

“更不要被文官幾句肉麻的吹捧給搞昏了頭腦。一群狗,也配評價主人賢還是昏?”

永琰如醍醐灌頂,感覺眼前打開了一扇可怕的大門。

雖然很多話,他還聽不太懂。

可是,他發現,上書房師傅教的那些可能都是錯的?

皇阿瑪登基數十載,文治武功顯赫,肯定是對的!

乾隆又感慨道:

“朕這一輩子見慣了生生死死,皇后,兒子,女兒,一個個的都在朕之前走了。還有朕的忠臣們,兆惠、傅恒、福康安、劉統勛。他們,都走了”

這一刻,

永琰在父親的臉上看到了凄涼,一種獨屬于壯士暮年的無可奈何。

“可是朕不能傷感。情深不壽!”乾隆起身,望著窗外的樹蔭,低聲說道,“要想坐穩皇位,不光是對別人狠,對自己也要狠。否則龍椅還是坐不穩。”

“好了,朕有些乏了,退下吧。”

永琰起身,鄭重的對著背影三磕九拜。

之后才悄然低頭離開了養心殿。

乾隆沒有回頭,在心底默默嘆了一口氣。

對于今天的這一節“帝王心術”課,他很矛盾。

不上后悔,上了也后悔。

既怕儲君太傻,又怕儲君太精明。

當爹難!

當個皇帝爹,難上加難!

“奴才恭送嘉親王。”

“公公留步。”

秦駟打了個千,抬頭時一咯噔。

往日里單純溫和的嘉親王,今日的眼神卻蒙上了一層似曾相識的陰郁。

他朝自己瞥過來的那一眼,好似冷宮吹來的風。

秦駟覺得后背一涼,差點尿失禁。

進入東暖閣后,

他低聲提醒道:

“皇上,秀女已經入宮”

“嗯,都召來吧。”

小半個時辰后,望著這些充滿青春活力的秀女,乾隆頓感欣慰。

詭異的是,

在場的居然還有喇嘛、道士、和尚、薩滿。分別代表不同的神仙體系。

四大天團共聚一堂,信卯十分全面。

這些精挑細選出來的世外高人們按照圣囑,各自選出了長壽有福、體格健壯之秀女。其中得票最多的2名秀女最終入選,留在宮中。

向外界傳達皇帝春秋鼎盛的信號!

而乾隆也靈光一閃,立刻授意內務府給永琰也安排了2名宮娥女子,名為侍妾,實為眼線。

終究還是不放心!

天家無父子,不敢大意。

和珅暫時出京去長蘆鹽場化緣了。

長蘆鹽商雖然比不上兩淮鹽商財大氣粗,可也是富甲一方,在和大人的誠懇開導之下,他們誠懇懺悔,認捐100萬兩。

不出意外的話,

去山西的那波人也會有重大收獲。不拿下三五個負責抄晉商家產的地方官,不抄出個三五百萬兩迷路的銀子,乾隆是不會放過他們的。

除非王朝末日,否則政治都會遵循“游戲規則”。

哪怕是皇帝也需要一個說的過去的、合情合理的借口收拾臣下。

但有一樁消息,京城當中鮮有關注度。

原江寧將軍,剛剛出獄的崇道掛了個工部右侍郎的官銜被派去了旅順,在白玉山南邊督造海船。

關外林區有大量的百年木材,材質堅硬。

滿人的龍興之地,向來是禁止漢人涉足的。

可為了大修海船的計劃,

經乾隆批準,征發了1萬漢人工匠以及1萬流放刑徒進山伐木、漚水。

匠人們先修起船塢,然后選材、按部就班的來。

盛京八旗馬隊一部負責看守警衛。

遼東半島這地方三面環水,冬季大雪封山,人跡罕至。

偶爾有工匠逃走,要么葬身野獸腹,。巡邏馬隊和沿途莊子的旗丁,一旦發現逃人會出手抓捕。

最遠的逃到了盛京城周邊,依舊被抓捕斬殺!

尸體掛在路邊,讓野獸啃咬。

后來也就沒人想逃了!

乾隆一直沒放棄對造海船的投入,哪怕費時許久,哪怕有些不符祖宗之法。他也在默默的推行這項工程。

京城。

賈笑真終于要離開了,他告別了師兄滅空和尚,還有收留他們的法慧寺。

蔣天木則是繼續在京城潛伏。

他被劉千任命為情報署京津地區行動組長,得了2000兩賞銀。

過些日子,

會有30名行動人員陸續進京歸屬他指揮,還有一筆不菲的行動經費,用于租賃房屋,結交京城人脈。

為了長期潛伏,

在派來的人當中,有3人正經的在茶葉鋪子里做了3個月的學徒。

在京城開設一間規模中等的茶葉鋪子,作為情報組織的掩護!

并購買一處僻靜四合院,囤積兵器。

賈笑真日后必定是大權在握。

所以,蔣天木也存心巴結討好。

“賈大人,您這趟立下大功,陛下肯定會把署理去掉,位列我吳國6大重臣。”

“豈敢豈敢。和另外5位大臣相比,外務部是最末尾的。”

“您過謙了,外務部看似不顯赫,實則意義重大。陛下肯定是要大開海貿的,無非就是金山衛、寧波港、還有松江府競爭港口位置。”

賈笑真夾起一筷蒜泥白肉,蘸了蘸調料,笑道:

“這你都知道?”

“我們搞情報的,有點風吹草動都要關注著。金山衛那邊時常有南洋夷商船光顧!目前算是最成熟的港口。只不過杭嘉湖的商人想推寧波港,甚至承諾修筑碼頭所需費用他們出,趙國丈也在里面暗暗推動。”

“胡國丈呢?”

“胡國丈很頭疼。他當然不想成全趙國丈,可是他也算紹興人呀,不幫寧波,會損名聲的。”

蔣天木很殷勤,主動倒酒。

今日算是正式的送別酒。

賈笑真聽了這些,若有所思。

他詫異的發現,情報署這幫人消息靈通的嚇人。

自己這個大臣都不如他們門清。

難道是因為出來太久了,和老家脫節了?不對啊,蔣天木是和自己一起北上的。

他借著酒興,問道:

“你們不會在各部門安插眼線了吧?”

“絕對沒有。監視重臣的罪名太大,我們劉署長也擔不起。只是道聽途說罷了,天下沒有不透風的墻。”

望著突然嚴肅的蔣天木,賈笑真也不再繼續這個敏感話題。

而是聊起了經費。

“外務部是最窮的,衙署最小,辦公經費最少,今年一年只有可憐的2萬兩。”

蔣天木點點頭:

“好歹是個部,這點經費是少了點。”

賈笑真笑笑,再不作聲。

蔣天木趕緊幫著盛湯。

“這是什么食材所燉?竟如此鮮美?”

“我手底下有個弟兄,云南人,在老家是做廚子的。他煲的湯里也不知道放了什么東西,誰吃誰上癮,鮮的手停不下來。”

說著,

蔣天木迫不及待地給自己也來了一碗,里面有土雞、海參還有許多菌子。

菌子,就是蘑菇。

但是云南人執著的稱呼這種食材叫“菌子”。

倆人稀里嘩啦吃了個肚子圓。

突然,門外有下屬報:

“和府那位姑娘又去了法慧寺,說是找無真師傅。”

蔣天木賊兮兮的笑了。

賈笑真則是一臉肅穆,吩咐道:

“準備青鹽、柳枝、還有清水,這蒜泥味太沖,恐污了佛門凈地”

前段時間,

蔣天木派人跟了一下,弄清楚了所謂的旗人女施主的來路,竟是和珅府邸的寵妾。

為了不惹麻煩,賈笑真一直躲著。

直到現在他準備離開京城了,想著見一面道個別也無妨。

畢竟,光天化日,

和女施主在法慧寺的大殿敲敲木魚,講講佛經,也算是正常的友好的信卯交流。

這種雅事,

在京城并不少見。

許多富貴人家的妻妾,都有信卯和精神的雙重空虛。

家教嚴格的就去寺廟里燒燒香,獻上一筆不菲的香火銀子,可以和眉清目秀、聰慧能辯的年輕大師們對坐飲香茗聊佛學,手抄點經書。

一般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連同標題共計268個字。

家教不太好的,就喜歡認識一些愛穿露肩裝的西域番僧、又或者方面闊耳、眼露精光的野生仁波切。

體驗異域風情,了解旁門左道。

總之,18世紀是一個極度保守的時代,也是一個極度野性的時代。


上一章  |  大清話事人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