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漢大司馬第631章戰略決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季漢大司馬 >>季漢大司馬最新章節列表 >> 第631章戰略決戰

第631章戰略決戰


更新時間:2024年05月30日  作者:周府  分類: 歷史 | 秦漢三國 | 周府 | 季漢大司馬 


鬼吹燈小說:、、、、、、、、、、、、

兩年后出兵中原,看似挺長時間,但從實際來看,尤其是對剛剛結束了大戰的南漢軍隊而言,這時間算不了多長。

如長期供養軍隊,江淮物資幾乎消耗一空。為了補滿北伐中原的物資,不僅需要從后方調配物資到前線,還要大量百姓為運送物資而服徭役。

除了物資補給外,還要派斥候深入魏境,勘探魏軍兵馬的布置,以及用兵方向的山水地形;兵工坊打造甲胄,鑄造刀箭,以用于日后的戰爭。

當然了以上這些內容,對南漢而言不算什么大問題,地方、都督區自行能夠解決。當下最重要的事,即顧徽之前提出的遷都秣陵的建議。

遷都秣陵經常被江東士人反復提及,但因各種原因,始終不被采納。當下因背景有了很大不同,再次被提及之后,不僅劉禪意動,甚至霍、葛二人不得不思考,是否要遷都秣陵。

黃鵠臺,霍峻主持會議,諸葛亮、李嚴、徐庶、費觀、馬良、潘浚、張飛共八人列席。

至于為何沒有劉禪參加,主要是因為臨近正月,劉禪需要負責祭祀事務,直接讓霍、葛二人看著辦。而因霍峻爵高而位重,諸葛亮將主位讓與霍峻,他為副手幫襯。

霍峻跪坐在主榻上,環顧在場眾人,說道:“先帝終以滅魏興漢為己任,不幸中道而崩,陛下年幼初繼,曹丕南征江淮。幸天命在漢,經鐘離一役,重創賊兵。”

“時曹丕憂慮而喪,曹仁、賈逵、曹休者戰沒,緣淮百余里,尸骸枕藉,生擒五萬余人,收其軍糧器械,積如山岳,牛馬驢騾,不可勝計。”

“而后壽春之役,徐晃自焚,兵將降服,降民十余萬。追亡逐北,西復豫州,北至河南,下城七十二,大揚國威。”

“得此二役,魏國之兵死傷大半,將校非死既降,兵馬不足以用。加國有大喪,幼主當朝,魏已無昌盛之形勢。孤與丞相相商,竊以為宜當趁機北伐,以圖興漢室,成先帝之遺愿。”

說著,霍峻將北伐規劃如實講出,沉聲說道:“今魏衰而漢興,漢積業二十載,孤欲于建興四年春北伐,時出全國之力,發二十余萬兵卒,兵出三路而伐中國。”

梭哈!

下次北伐中原,大概是南北對峙以來最好的機會了,霍峻在征求諸葛亮的意見后,決定梭哈一把,投入南漢所有力量,征發國內所有可戰之兵,向中原發起最大規模的北伐。

這二十幾萬兵馬不是史書吹噓兵力所包含的民夫,而是純粹的兵馬人數,若加上民夫大概能有四、五十萬人。

這一仗倘若無大的戰果,此次北伐就不能說得上成功。甚至不幸兵敗,南漢積蓄多年的兵馬、錢糧將會付之一炬。屆時漢魏南北對峙的格局,短期內將無法改變。

“江陵公,魏雖屢敗我軍手中,但良卻聞百足之蟲,至死不僵。當下為求穩妥之策,不如向北國徐徐用兵。案兵養銳為上,觀釁而動。”

馬良神情猶豫,勸道:“今驟發國中二十余萬兵馬,向中原大舉而用兵,如若兵敗,恐有損國威。良心中多有不安,望江陵公深思斟酌!”

潘浚眉頭微蹙,說道:“公受伊、姜之托,輔贊大業,入安本朝,出摧強敵,名聲振于海內,天下莫不震動,為成先帝之遺志之心,日月可鑒。然勞師遠征,跋涉中原,若攻城不克,野略無獲,恐有失公之盛名!”

“不然!”

徐庶態度剛強,說道:“天無二日,地無二主。昔漢楚爭雄,時人欲以鴻溝分治,唯高祖高瞻遠矚,強掠項羽,終垓下一役,得有天下。”

“中原者,疆域遼闊,少山而多原。徐徐用兵,或有所小得,但卻難改分治之形勢。夏季雨盛,漢舟北進;冬季河凍,魏騎南下。漢魏兵勢焦灼,互有進退,何能言興復漢室之語?”

“魏已歷二代,少者不知有漢。如今時不一鼓作氣,待魏再治中國三十載,恐河北已無知漢者矣。而南土承平,久而歷之,我與諸君漸老,恐無多少士民有復中原之志!”

在眾人中徐庶的年紀僅次張飛,比諸葛亮、霍峻等人老多了,他從南渡荊州避難起,已有三十幾年。他見過太多安逸下來的北人,因生活安穩下來,不再想回家鄉。

且徐庶作為潁川人,他深知中原地理對習慣利用河流作戰的南人來說,屬于是不小的挑戰。冬季結冰,舟舸不利行進,怕是會被曹魏騎卒擊敗。

今下徐庶贊同霍峻的建議,發舉國之兵,梭哈一把,爭取吃下河南。

實際上,除了氣候問題外,霍峻之所以選擇梭哈一把,還有考慮到河南不是獨立的地理單元。

北方不比南方,南方山水縱橫,平原、盆地瑣碎,需要利用長江進行上下溝通。北方的河南地區不是獨立的地理單元,進入河南地區作戰,要么一鼓作氣打到黃河邊,要么卡在中間,被敵軍趁勢反推。

有了徐庶開口,諸葛亮輕撫羽扇,強調說道:“中原為四戰之地,外無崇山為險,內無金湯之城。若不出全力,則無以逐鹿中原。”

諸葛亮從榻上起身,說道:“中原之形勢關乎天下之興衰,漢得中原,則能覆沒逆魏,季興漢室,救民于水火。如魏據中原,則天下被其握,漢室終難為天下人之所向。”

“魏自鐘離兵敗,曹丕抑郁而亡,曹叡幼主繼位。魏為御我北伐,行效中漢之末政略,準州郡自募兵馬,可見其兵馬將衰,其今下之兵不比漢土之精銳,亦不比南土之眾。”

“亮敢斷言,今中國之形勢,已不復曹操昔日之時。魏兵馬衰竭,錢糧將匱,百姓食不果腹。我軍如能取勝,王師下河南,百姓簞食壺漿,士吏望風而降。”

說著,諸葛亮看向眾人,篤定說道:“發舉國之兵,如能下河南。漢室大興,逆魏覆沒之勢,猶如長江之水,滾滾東逝,勢不可當!”

“大司馬、丞相,發舉國之兵而北伐河南,未免有傾盡家資‘賭’彩之感。兵者之事,不宜太險!”潘浚說道。

“賭?”

霍峻起身微嘆,說道:“‘賭’字或雖難聽,但似乎與孤之所為相同。但孤卻更愿將舉南土之兵北伐之事,稱為‘戰略決戰’!”

“戰略決戰?”

聞言,在座七人初有疑惑,但又深思四字之意。

霍峻走到殿中,踱步說道:“戰略決戰者,即為賭國家之運勢,賭大軍之命運。成者,定鼎中原,橫掃天下;敗者,輕者喪兵,重則亡國。”

“昔曹操南征江漢,欲集天下之力,與吳楚之兵決戰。然卻被孤率吳楚銳士,火燒金口,追亡云夢。終一統天下,篡漢稱帝之夢破滅。”

“亦或是袁紹征曹,兩軍戰于官渡,袁勝則曹敗,曹敗則中原被袁紹所得。終曹操奇襲烏巢而勝,席卷河北,成一統中國之業。”

“曹丕庸人,欲收淮南之土,集舉國之力南下,然受挫鐘離,兵敗淮水,壽春被克,中原空蕩。今敵我形勢逆轉,何不能北上中原,飲馬大河乎?”

霍峻的語氣堅定,說道:“葛相言,如能下河南,則漢興魏亡。然孤以為如能克復河南,或河北再無大仗。一伐而定中原,二征以復漢室,蓋今下之形勢,當如此語爾!”

繼而,霍峻語氣放緩,說道:“孤知諸君心存顧慮,擔心北伐中原不成,既有損孤之聲威,將士傷亡慘重,輜重匱乏,民勞而無功,日后進取中原乏力。”

“然不知諸君可明,我軍兵馬當下為何不遜于中原,或是更甚一籌。非大漢人眾于中國,而是賊大亂初安,可服兵役者少。緩圖中國之舉,當如賊今下之意。待積年之后,魏元氣恢復,仇敵更強,欲再圖中原,則大勢不在我矣!”

“昔高祖幸已有三秦之地,據滎陽與項羽約分天下。彼時何不閉關守險以求緩圖天下,莫非其不知將士厭苦戰,有兵敗失天下之險乎?”

“非也,實因滅楚之形勢已至,故不得不戰。如有錯失良機,則放虎歸山,遺患無窮,而后方有垓下之役,鼎定天下之事。今之勢,與高祖之時有何異焉?”

霍峻敢向眾人喊出,一伐而定中原,二征以復漢室的口號。并非僅單純根據河南形勢,欲執著打穿河南。而是通過長達多年的戰爭,漢魏在兵源、兵力、糧草等方面上發生逆轉。

魏弱漢強的格局,或許大部分人還未有所感知,但被霍峻敏銳的撲捉到。既抓住當下的格局形勢變化,豈能不順勢發動戰略決戰,盡可能一鼓作氣打穿河南。

很早之前,霍峻隱約就有對漢如何取天下,有過初步構思。在霍峻的計劃中,先通過長時間作戰,穩固南方。而后在與曹魏長期的作戰中,逐步突破襄陽、壽春等據點。

待曹魏這些外圍據點被突破,進入中原的道路被打通,抓住曹魏虛弱的機會,直接打穿河南,進而渡河滅魏。

費觀甚是贊同,拱手說道:“江陵公之謀略,非觀所能比。今聽公戰略決戰之語,觀煥然開朗,心中再無疑問!”

“哈哈!”

張飛拍腿而笑,說道:“俺無異議,如仲邈、孔明之語,如能成功,則能一舉滅魏。如不能成功,大不了之后繼續北伐。俺隨先帝顛沛流離,從涿郡到下邳,再從下邳到南陽,不知何謂不可成之事。”

“張將軍之語雖糙,但卻合當下之形勢。一伐不成,二伐便是!”諸葛亮撫扇而笑,說道。

李嚴捋著胡須,說道:“如舉國北伐,軍糧越千里供給大軍,所需百姓不下二三十萬。如此調度兵民,中樞當與各州刺史相互協調,相互調配,全力支援北伐方可。若糧運不到淮北,我軍唯有撤軍。”

“糧草補給雖難,但并非無法解決。當下最艱難之事,在于統兵諸將身上,如何用兵,如何能擊潰魏卒,奪取河南,當為關鍵之事!”潘浚說道。

“兵分三部,一兵出江漢,一兵出江淮,一兵出漢中。”霍峻說道:“江淮之兵由孤統率,江漢之兵可授葛相,巴蜀之事可交予陸驃騎!”

遲疑少許,霍峻說道:“可遣使至河套,邀軻比能統鮮卑之眾南下,以牽制河北魏兵。”

與鮮卑聯合,初由諸葛亮、劉禪提出,而后由霍峻同意。在霍峻眼里,鮮卑劫掠河北的事實不會因南漢同意與否而改變,不如靈活變通些,與鮮卑合作,先滅了曹魏,而后再著手解決鮮卑問題。

漢唐開國哪個不被游牧民族困擾,最終不都被他們解決。關西羌胡化,河套被鮮卑所占據,這注定是南漢之后要解決的問題。當下分清主次點矛盾,先解決主要矛盾,而后再解決次要矛盾。

“統兵之事,諸公無需多憂!”

諸葛亮撫扇而吟,說道:“當下亮憂慮之事,在于中原之山水。夏季水盛之時,舟舸載糧而進;冬季水衰之際,舟舸難以前進。如不能解決輜重補給之問題,恐北伐中原之事,將無從談及!”

“對啊!”

馬良似乎想起什么,說道:“夏季尚能供給軍糧,但深冬之時,縱邗溝亦會結冰。如以時間觀之,唯三至五月可以用兵。一旦敵寇堅守城池,數月不克,淮北兵馬恐將無糧可食!”

“除非在夏時,盡可能將大軍所需糧草輜重運至江淮。而后大司馬北伐用兵時,從后方補給糧輜。”李嚴蹙眉而思,說道:“卻不知淮北有多少百姓,可以被我軍征調!”

“徐州百姓稀少!”

霍峻毫不掩飾,說道:“魏為防我軍用兵,必會遷百姓北上。沿途用兵,皆需以舟舸行于河水之中。故河水下降,糧草、冬裘皆難以抵達前線。”

說著,霍峻看了眼諸葛亮,緩緩說道:“欲解此難事,葛相以為可將都城東遷至秣陵。”

“遷都秣陵?”

ps:今晚被我女票占了,只能先碼一章4k字先。剩下一章,明后天還上。

上次欠的一章,之前熬夜三更還了!

(本章完)

相關、、、、、、、、、

__軍史小說


上一章  |  季漢大司馬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