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曹賊開始的無限戰爭第二百八十九章四面楚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從曹賊開始的無限戰爭 >>從曹賊開始的無限戰爭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八十九章四面楚歌

第二百八十九章四面楚歌


更新時間:2024年03月19日  作者:捂中生友  分類: 玄幻 | 諸天無限 | 諸天 | 捂中生友 | 從曹賊開始的無限戰爭 


“我家公子的意思是,你們要是不獻城,我們就把項燕的族人全部殺掉!”

江都城內,春申君的使者一副趾高氣昂的表情說著,但他自己心下卻比誰都納罕——項燕的族人和虞軍有個屁的關系啊,用項燕的族人威脅虞軍?公子該不會犯傻了吧?

“噗嗤……”

聽了使者的話,許褚一個沒忍住,笑了。

你拿著你們的將領的一家老小的命來威脅我們獻城?

許褚有種之前姬無夜拿韓安的命來威脅董璜軍的荒謬感:這個世界的人腦袋都不太正常吧?

其他武將也多面帶哭笑不得的不善之色。

諸葛亮輕笑一聲,溫文爾雅道:“貴方使者請回吧,告訴春申君,有什么本事使出來就是,我們都接著!”

諸葛亮其實已經猜到了對方的用意:對方的戰爭代行者想借此試探項燕究竟有沒有死,如果項燕已經死了,這些項燕的族人自然沒什么大用,畢竟對方也不可能把項羽的父親送過來;但如果項燕沒有死,那么為了讓項燕歸心,董璜軍倒是極有可能不惜一切代價得到項燕的族人。

諸葛亮倒是對對方的戰爭代行者高看了一眼,對方能夠唆使春申君提出這樣的建議,足以證明對方已經成為春申君的心腹高層;能夠想出這么天馬行空的主意,對方的智慧也已經可以算是凡人中比較高的了。

但仍舊只是凡人的智慧。

“敵軍近期應該不會大規模攻城了,但要小心對方截斷邗溝蓄水沖擊我軍水軍。”

春申君使者被趕走后,諸葛亮說出了自己的判斷。

此時城中地位最高的應該是黃忠。

在武將中,黃忠應該是對標法正,算是武將的第一人,畢竟賈詡的地位有些特殊,想對標也沒法對標;但目前董璜軍高層之間十分和諧,基本不存在內斗的情況,黃忠對于諸葛亮的智謀也算是比較認可。

不過,判斷歸判斷,小心謹慎還是必須的。

大虞軍的幾員大將輪流巡城、守城,務求不給楚軍一絲可乘之機。

接下來幾天,楚軍又試探的進攻了幾次,還發動了一次夜襲,但并沒有取得太大的戰果。

楚軍最大的戰果就是之前的那次主攻,對大虞軍造成了上萬的殺傷。

就算是守城,就算是有黃忠、許褚、趙云等猛將,大虞軍與楚軍的傷亡也打成了1:1。

這是大虞軍建立以來打出的最難看的傷亡比,軍陣的可怕由此可見一斑。

不過,大虞軍也不是全無好消息的。

在江都前線與楚軍陷入了短暫的平靜的時候,賈詡對項燕的勸降也已經有了實質性的進展。

項燕真的快要被惡心死了。

被困在石兵八陣后,項燕軍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眼睜睜看著仆從軍一點點被大虞軍吃掉。

之后,就是喜聞樂見的“四面楚歌”環節。

賈詡命俘虜晚上唱楚歌,尤其是思鄉的楚歌,白天則各種喊話,什么“大虞軍優待俘虜”、什么“楚王昏聵已經殺了項燕全家”、什么“你們是被春申君陷害的”乃至“楚王下令殺光項氏一族”、“跟著大虞軍有肉吃”……

各種各樣的攻心招數不斷。

尤其是項燕軍在里面忍饑挨餓,外面卻傳來陣陣酒肉香氣,更是讓項燕所部口水直流。

“賊軍奸詐,非戰之罪!”

項燕恨得要死。

他甚至一度想過要自刎。

在楚國,覆軍殺將本來就是很榮耀的一件事,但是每當他的念頭剛剛升起,外面總會有人大聲問:“項燕將軍就想如此懦弱的自殺,不想為父母妻兒一家老小報仇嗎?”

“大王不會如此!”

項燕梗著脖子大吼。

外面人卻也不辯駁,只是說道:“就算是楚王不昏聵,春申君就會放過你嗎?你以為你們水軍的情報是誰泄露給我們的?你覺得伱戰敗了對誰最有利?要知道,春申君和李園的矛盾已經白熱化,春申君可是不敢過江東的!”

項燕:……

項燕并不傻,至少不像他的孫子那般幾乎沒有政治頭腦。

他其實已經覺察出了春申君極可能有問題,但話又說回來,誰能保證大虞軍的這番說辭不是離間計呢?

項燕遲疑了。

外面的人卻沒有逼迫他,只是說:“酒食我們已送入陣中,還請將軍及諸位壯士保重身體,我們已經在積極打探諸君家人情況,若有消息,必會協助諸位救出家人。”

最后,外面的人懇切道:“將軍乃當世之人杰,必有所考量,愿將軍慎思之!”

慎思?慎思個屁啊!

項燕和麾下風林火山四個親族將領幾番商量,最終還是決定留下有用之身。

死,的確簡單,可萬一大虞軍說的是真的呢?

萬一昏君讒臣真的害了項氏一族,他們就是項家復仇的唯一希望!

情況不明,至少要留下項家的伍子胥才行啊。

“暫且好吃好喝,我倒要看看虞軍耍什么花樣!”

項燕做出了決定,睡進了虞軍送進來的帳篷里。

大虞不僅給項燕所部送吃的喝的,還送帳篷、衣服、藥材,甚至還送進來幾個郎中。

這下子反倒是項燕軍不好意思了。

實在是大虞軍對他們太好了,除了被困住外,衣食住行都比在項氏一族的時候還要好。

只不過,大虞軍卻沒有再次勸降,直到有一天,石兵八陣的大霧突然全部散開,一名看上去和藹可親如同一只富貴橘貓一般人畜無害的老者走了進來。

“來者何人?”

項燕警惕的看著眼前這個男人。

這個男人的實力給他的感覺雖然只有神話一階,按理說他一只手都能夠弄死,但給他的感覺卻是極度危險,那種感覺,就仿佛自己是一只小老鼠,而對方卻是含著自己的橘貓一般。

“我是大虞丞相賈詡賈文和,特有要事告知將軍!”

已經升到神話一階的賈詡語氣有些急迫。

最近這段時間,賈詡的主要精力都用在了提升實力上,他覺得自己的天賦應該跟諸葛亮差不多,憑什么諸葛亮這個后來者能夠先升到神話一階呢?

他想來想去,得出了最近接近實際的原因——功法問題。

大虞的巫族功法也好,瀛洲陰陽術也好,都不是很適合賈詡修煉,反倒是這個世界陰陽家的陰陽占星術很適合諸葛亮修煉,于是,賈詡便找到了焱妃,想要把陰陽家的功法都瀏覽一遍。

焱妃沒有任何猶豫,就把功法都給了賈詡一份兒。

當賈詡翻到《禮魂篇》的時候,眼前一亮,頓時知道自己該修煉什么。

他要修煉《陰陽禮魂篇》,并且決定跟董璜要個冥神當當。

《陰陽禮魂篇》陰陽禮魂篇一修煉,賈詡便感覺自己的實力突飛猛進,不自覺的開始消耗死亡陰影中的幽魂,一直把九階以下的幽魂都消耗光了,賈詡的實力也終于到了神話一階的巔峰。

剛好,此時北方最新的情報傳來,賈詡便親自來見項燕。

“若是勸降,還請免開尊口!”

項燕維持著最后的架子。

“非也,還請將軍速速整頓兵馬!”

賈詡臉上的表情更加急迫,言辭懇切道:“我們剛得到最新消息,楚王已經屠戮將軍全家,如今李園大軍已經兵圍下相,誓要滅掉項氏一族,下相危在旦夕,還請將軍早做決斷!”

“什么?爾敢!”

項燕怒發沖冠。

項燕麾下的大將更是一個個義憤填膺。

我們在這兒為楚國打生打死,你楚王竟然真的要屠戮我全家,還要屠戮我項氏一族?

“此言當真?”

風將忍不住問道。

“我軍已經備好船只,整備了三萬精銳,隨時準備送將軍們北上,救援下相!若有陰謀,我軍也不必如此大費周章。”

賈詡誠懇道。

“我信丞相,我軍現在就去下相!”

項燕握住了賈詡的手,感覺有些冰涼,卻沒有在意。

現在的項燕的腦海已經被仇恨所占據,因為他很清楚,到了這個時候大虞軍已經沒有必要欺騙他,甚至就連大虞軍要配合他們去救下相項氏一族,也不可能有假,原因很簡單,大虞軍的目的就是他項燕和項氏一族!

大虞需要他的“風林火山”軍陣。

況且,正如賈詡所言,大虞軍想要殺掉他們,只需要不給食物,把他們困餓而死就好了,何必如此費事。

最近吃好喝好休息好的“風林火山”部隊迅速整軍,跟隨賈詡全部換上了戰馬疾行。

賈詡愿意給他們提供戰馬,這也從側面說明了賈詡真的沒有惡意。

項燕等人更加感激,也更加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之后,項燕所部在燕子磯上船,周泰所部、高順所部、張遼所部、岳飛所部以及眾多的武將已經已經這里等了很久。

這次,大虞軍幾乎是武將全出,為的就是親眼看一看項燕所部軍陣作戰時的力量。

接下來,大軍將會從大江入海,沿海岸線北上,然后進入淮水,從淮水入泗水,救援下相。

周泰表示,這條路他很熟,之前在三國時代,他就通過淮水繞道壽春北面,給了袁紹軍致命一擊,這次,又到了他表演的時間了。

見到大虞軍如此嚴陣以待鼎力相助,項燕等人更加感動,項燕也意識到,眾人恐怕也只有投靠大虞一途了。

“燕在此謝過大虞大王和丞相,此番若能救回族人,必定誓死報答大王和丞相!”

大軍出動的時候,項燕終于忍不住開口道。

此時的他,并不知道大虞的首腦是皇帝,還以為跟楚國一樣是大王。

“大虞是皇帝陛下,將軍可以稱呼陛下即可,陛下盼將軍久矣,只是此時尚在海外,能得將軍,陛下必定十分開心!還請將軍放寬心,我大虞一定會幫助將軍解救族人,向楚國昏君、奸臣復仇!”

賈詡信誓旦旦的保證道。

“陛下與丞相之恩,燕銘感于內!”

項燕再次表示感謝。

昊京,內閣。

“不愧是丞相,看來項燕已經穩了。”

通過一面鏡子看到這一幕的焱妃面有喜色。

“多虧東郡殿下和陰陽家的情報!”

賈詡瞇著眼樂呵呵的像只吃飽喝足了的大橘貓。

“還是丞相謀劃的好,而且沒想到丞相竟然也是修煉陰陽術的奇才!《禮魂篇》可是幾百年沒有人能夠煉成了。”

焱妃算是夸獎了賈詡一句。

焱妃的夸獎絕對是有感而發,而不是在陰陽。

陰陽家多少年沒人煉成的《陰陽禮魂篇》竟然被賈詡煉成了,不僅如此,賈詡還自己開發出了特殊的神通,能夠凝聚出幽魂分身,還能夠將幽魂分身的視野凝聚出來給其他人觀看!

毫無疑問,之前跟項燕談判的正是賈詡的分身。

賈詡這樣謹慎的人,更是身兼一國之重的丞相,自然不可能為了一個項燕就冒這種險,哪怕就算知道項燕九成九會棄暗投明,他也不可能去冒險。

不過現在來看,一切都在向著好的方向發展。

大軍一路疾行,喬道清偶爾還施展一點法術給大軍吹吹風,提升一下船速。

大軍緊趕慢趕,總算在下相城破前,感到了下相。

之前項雄起事,雖然一度拿下了泗水郡,但是楚國的反應也很迅速,直接命令李園帶領齊楚邊境的精銳平亂。

李園帶領四萬正軍、五萬能力不一的私卒以及二十萬七階八階主力渡過淮河平叛,與項雄軍在沿泗水對峙。

原本投靠項雄的戰爭代行者,見大勢已去,又不可能得到項羽,于是在李園方戰爭代行者的誘惑下,與之結成了平等的盟約,加入了李園軍,在夜里幫助李園軍精銳渡河,出其不意,大敗項雄軍。

項雄只得帶領殘兵放棄周圍城市,死守下相。

這個時候,土著的局限就看出來了。

項雄的起事只是基于義憤和自保,并沒有什么綱領,也沒有什么戰略規劃,核心也只是項氏子弟,并沒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在戰敗后又犯了一個重大錯誤,竟然死守下相這處理論上不可能有援軍的死地。

在這種情況下,項氏一族被滅,似乎也理所當然。

項雄后知后覺的發現了這一點,但是為時已晚。

項雄畢竟不是項燕更不是楚霸王,可沒有帶著所有人殺出去的本事!事實上,他連軍陣都用不好。項氏一族的軍陣在他的手中,也就是堪堪勝過楚國的正軍軍陣罷了。

絕望的情緒在項氏族人身上蔓延,不過知道楚王不可能赦免他們的項氏一族,因而項氏一族也都被激發出了決死的勇氣,打退了李園軍的數次進攻。

李園也發了狠。

如今楚國東南丟失損兵折將,內部又多有封君叛亂,這可把楚王給逼急了。

楚王都是不害怕這些叛亂,楚國的體量擺在這里,最最精銳的王卒都沒有動手,都城的正軍主力也沒有出動,楚王并不認為平掉叛亂是個問題,楚王真正害怕的是別的國家,尤其是秦國和齊國會趁亂來攻,所以楚王迫切想要盡早結束戰事,不能讓這些虎狼之國看到楚國的虛弱。

楚王的壓力自然傳到了李園這邊。

為了完成楚王的任務,李園也顧不得那么多了,不僅完全不把戰爭代行者的私卒以及普通主力當人,逼迫他們用命消耗項氏一族的守城物資儲備,還多次命令正軍結成軍陣攻城。

軍陣攻城的效果其實很一般,這點從春申君攻打江都的情況就能夠看得出來,李園這邊也并不比春申君那邊好多少。

項雄全力發動軍陣“不動如山”,給與了楚軍迎頭痛擊。

但問題是,項氏一族哪里能夠護得住四面城墻呢?

大部分都是老弱病殘的項氏一族幾乎是在拿命來填,損失慘重!

當然,李園軍的損失更重,與項氏一族的傷亡比一度達到了四比一,要知道,項氏一族可主要是老弱病殘啊!

但就算是打出了如此難堪的傷亡比,楚軍士兵們攻城的意志卻仍舊很強烈,因為李園不僅對先登者給出了巨額賞格,還許諾破城之后不封刀,先破城的軍隊可以先在下相瘋狂三天!

同時,如果能夠得到項家的軍陣,他也愿意和攻城的將領們分享。

這樣的誘惑,足以激發起楚軍從上到下的戰斗力。

尤其是軍陣的誘惑,更是讓中高層軍官都瘋了一般!

就目前情況來看,項家的軍陣已經是楚國最頂尖的軍陣了。

在各種誘惑下,不論是軍官還是士兵,都拿出了吃奶的勁兒。

看著搖搖欲墜的下相成,李園的嘴角露出了笑意。

李園已經知道春申君攻打江都徒勞無功的消息。

春申君徒勞無功,而他卻秋風掃落葉,那不就證明他比春申君要強嗎?

盡管為了對付宋玉等人,李園不得不與春申君合作,但他們兩個都清楚,彼此之間已經你死我活。

所以李園迫不及待的想要從各方面把春申君比下去。

這次,就是他的一個機會。

然而,李園沒有想到的是,會有敵人從背后來襲。

淮河以北的廣大地域都是楚國的地盤兒,李園完全沒有在這個方向設防。于是大虞軍得以長驅直入,憤怒的項燕帶領同樣憤怒的卒兵從背后直插李園軍中軍。

李園倒也并非完全是庸才,在看到泗水上的艦隊的時候就已經有所懷疑,當艦隊上有人下來的時候,就連忙命令精銳結陣。

但是之前他已經讓精銳四面圍城,匆忙之中,四面圍城的軍隊又哪有那么容易聚集組成軍陣?他所能夠集結的精銳不過萬余人罷了。

更何況,狹路相逢勇者勝。

此時的項燕所部就是飽含復仇之怒不懼生死的勇者,而李園軍卻早就疲憊不已。

“兄弟們,殺光楚國軍隊,救出父母妻兒!”

項燕大吼一聲,升起了自己的軍旗,然后一馬當先殺向了楚軍。

在憤怒的加持下,在萬眾一心的軍陣的加成下,此刻項燕的實力竟然隱隱都神話三階的水準。而飽含復仇之火的項燕所部,也是一個個爆發出了絕強的實力,一上來便給了楚軍一個下馬威,風火兩部直接在楚國軍陣上鑿開了兩個缺口,林部、山部隨即跟上。

再后面,高順所部、岳飛所部、張遼所部等精銳人馬相繼跟上,跟隨項燕所部撕裂了楚軍大陣。

“是將軍!”

“是將軍來救我們了!”

城頭上,項燕族兵看到了項燕的大旗和他們所熟悉的風林火山軍陣,頓時大喜。

“兒郎們,隨我出城!”

項雄披甲上馬,帶領三千余精銳從內部殺出。

受到兩面襲擊的李園軍主力大潰。

李園只得逃向其他方向大營,卻被大虞軍一路追擊,連破十幾處大營,直到被另一大營的精銳結成軍陣阻擋住了強弩之末的項燕軍,這才不至于一潰千里。

大敗之后的李園只得收攏部隊后退二十里扎營。

大虞軍則連忙收攏軍隊,協助下相項氏一族上船撤離。

如今身處敵國境內,還是小心為妙。

在項燕的威望下,項氏一族的行動力很快,幾乎當天就完成了上船,然后連夜撤退。

李園自然能夠猜到大虞軍的目的,只是大敗之后的楚軍李園已經隱隱有些控制不住了。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李園本來就是春申君的門客出身,如今卻與春申君分道揚鑣勢同水火,而淮北的這些楚軍的中高層,卻都是跟隨春申君滅掉魯國時成長起來的,心中自然向著春申君。

如果李園能夠帶給他們勝利以及項氏一族的軍陣,他們自然愿意跟隨李園,如果不能,他們就只能拋棄李園轉投春申君的懷抱了。

李園顯然也敏銳的察覺到了這一點。

李園是一個政客多過于一個軍人,遇到這種問題,他的第一反應是如何既能夠甩鍋又能夠最大限度的獲得利益。

于是,一條妙計被他想了出來:戰敗確實是因為被叛徒項燕和無恥的大虞軍偷襲,但最主要的原因是沿河的原本是春申君手下的將領們沒有及時報信,戰斗的時候這些人也是出工不出力,最后又是他們攬著自己進攻。

總之,他李園是完全被這些春申君的屬下給架空了……

遇事不決,甩鍋內斗!

李園放任大虞軍從容離去,然后抓了幾個原本跟著春申君打過仗的屬下開始了嚴刑逼供。

(本章完)


上一章  |  從曹賊開始的無限戰爭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