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婆婆,她帶著全家翻身第88章 楊氏私塾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穿成婆婆,她帶著全家翻身 >>穿成婆婆,她帶著全家翻身最新章節列表 >> 第88章 楊氏私塾

第88章 楊氏私塾


更新時間:2024年05月20日  作者:竹籬清茶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經商種田 | 竹籬清茶 | 穿成婆婆 | 她帶著全家翻身 

村民知道江寧如今成了侯爺肯定家財萬貫,但知道他們一家一口氣拿出這么多銀子眾人還是震驚不已,看楊老頭兩口子眼神都變了。

還有人上前討好恭維,“叔,您這大兒媳婦可真是了不得了!咱就是掙一輩子也掙不出這么多銀子啊!難怪人人都想經商!”

他們知道江寧建了幾個作坊,做宣紙,釀酒,還有磚石,卻不知道這些買賣究竟多掙錢,如今一個個都暗暗琢磨。

村長只是想將此事告知村民,可不是想亂了大家的心思,當即不悅地皺眉。

楊老頭溫和地笑笑,十分謙虛,“哪里的話!別的不說,老大立功,宮里的賞賜就不止這些銀子,更別說還有田莊鋪子,這些才是根本,至于經商.....這個老頭子還真不懂,只知道出門經商得培養自家護衛,還得雇傭鏢隊。

老大家的培養了一百個護衛,聽說每年都要花幾千兩銀子,還有請鏢師也得幾千兩,若是掙了錢倒還好,要是虧本的話.....”

楊老頭沒把話全部說出來。

村里年輕后生卻是不信,“叔!你不會是嚇唬我們的吧!我們只是好奇,也沒想怎么樣啊!”

楊老頭沒好氣地冷笑道:“老頭子是不是嚇唬你們的你們可以自己去鎮上看看,大山鎮那么多行商的路過,只要帶上幾文錢出門,找個茶棚客棧坐一坐,想知道什么問不到?還用得著我這個沒見過世面的糟老頭子來嚇唬你們?”

“就是!前陣子趕大集我還聽說有幾個商隊在川西府遇到兇悍的山匪,不僅貨被搶了一大半,護衛也死了幾十個,他們是日夜兼程逃跑,途經大山鎮的時候才停下來修整,看起來可慘了!”張氏想起前幾天鎮上的傳聞,心里就是一顫。

她男人楊勇腿不是很利索,即便努力做事,家里的情況在村里也不算好,年前楊勇就說了想跟兒子楊孝出門闖一闖,她跟兒媳婦自然是反對的,但男人心思不在家里,她是栓都栓不住,平日里說多了人家還以為她危言聳聽,現在正好借著這個機會說出來。

龐氏白著臉道:“這事我也聽說了,不過我聽說不是發生在川西府,而是廣安府,廣安府與咱們衢州府相鄰,要是山匪跑到咱這地界可就危險了!”

“哎喲!你們都錯了,我聽到的消息是在咱們衢州府遇見山匪,不是廣安府也不是川西府。”一個上了年紀的阿婆爭辯道。

眾人齊齊變臉。

年輕后生后怕地吞了吞口水,道:“這咋越說越嚇人了。”

村長原本還有些擔心,但一想到魏江上游駐扎的那些官兵,心又穩了下來,面色如常道:“所以別成天想著那些有的沒的,咱們村的日子已經比許多村子強,經營好村中的作坊才是正經,還有地里活也別落下,我記得侯爺說過,他們需要大量辣子,你們要是愿意種可以多種一些,侯爺會收,價錢肯定公道。”

聽村長這么一說,大家這才歇了出去闖蕩的心思,連楊勇也沒敢再提出遠門。

張氏松了口氣。

接下來,所有村民把全部心思都放在村學建設上,村學這東西往大了說利國,往小了說利村利族,一個村學辦起來,對整個村來說意義非凡,看之前桃花村就知道了。

有了江寧給的兩千多兩,村長與大家協商后,干脆整一座青磚瓦房大院,橫豎也就一百多兩的事。

之前楊老頭說的二進院子也被擴建成三進院子,還多了六個小偏院以及一個大大的活動院落。

村民一起動手,趕在下雪前竣工。

此時江寧留在村里的管家取來幾幅匾額交給村長,“我家夫人請衢州書院鐘院士以及麻浦書院明老先生、知府季大人、明三夫人還有我們家夫人題的字,由村長安排。”

村長受寵若驚,小心翼翼讓人將匾額放下,雖然他看不懂上面寫了什么,但這些可都是衢州有名的大儒題字,消息傳出去,絕對有不少人慕名而來,他們請先生就不用愁了。

村長第一時間讓村民把匾額掛上去,村學大門掛的是江寧題的字“楊氏私塾”,往里走,學堂正中央掛著鐘博瀚題的“學無止境”,兩側是明老先生和季無涯題的“知恥明禮”、“誨人不倦”。

明三夫人的題字掛在學堂后側,上書“君子端方持重,如松柏屹立不倒”。

幾個匾額掛上去,整個私塾立馬給人一種莊嚴肅穆的感覺,村民在里面說話都不敢大聲,甚至連走路都有些別扭。

管家過來看了一眼,滿意地點點頭,再將一些裱起來的字畫拿出來,“村長,這些字畫都是衢州書院先生舉人之作,可用來裝點一二。”

村長猛吞了吞口水,激動到嘴唇顫抖,“多謝你家夫人了!就是.....老頭子不識字,怎么掛?”

管家愣了一下,貼心地讓人直接動手。

加上這些字畫,還有整齊劃一的桌椅,私塾已經像模像樣了,就差先生和學生了。

村長將自己的憂慮說出來。

管家建議道:“咱們與縣衙關系不錯,村長若是不得門路,不如親自尋縣令大人說一說,只要縣衙幫忙放出消息,何愁外人不知道我們村辦私塾?”

“有道理!”村長一喜,高高興興拉著楊老頭和楊老頭一起去縣里。

不過兩天,就有幾個秀才慕名而來。

好幾個都是科舉改制后考偏科中的秀才。

村長哪里懂這么多,當下就急出一腦門汗,不得不請高勇他們幫忙。

牛易武咧嘴笑道:“村長,今時不同往日,一個先生可不夠用,您得多請幾個,比如懂營造的,懂術數的,懂醫道的,懂四書五經的,對了,還可以給孩子們請個武師傅,強身健體,免得一個個都跟弱雞似的倒在貢院里頭。”

村長聽得目瞪口呆,驚嚇過度,捂著胸口看向楊老頭,“這得花多少銀子啊?”

楊老頭自己也蒙圈,下意識搖頭。

牛易武主動站出來,大聲咳了兩聲,“其實也花不了多少銀子,一個先生每個月給三兩銀子和一些糧食就差不多了,畢竟咱這兒不能跟那些大書院相提并論對吧!”

村長使勁兒點頭,暗自琢磨,一個先生三兩銀子,五個就是十五兩銀子,一年就得一百八十兩,還得算上糧食.....

老頭窮了一輩子,頭一次對錢財無力,差點沒哭出聲來。


上一章  |  穿成婆婆,她帶著全家翻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