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岳父是李世民第九百零一章 清醒的人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岳父是李世民 >>我岳父是李世民最新章節列表 >> 第九百零一章 清醒的人

第九百零一章 清醒的人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張圍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張圍 | 我岳父是李世民 


鬼吹燈小說:、、、、、、、、、、、、

小清清倔犟道:“女兒不會變得傻兮兮的。”

張陽低聲道:“你也要學會分清楚好人和壞人。”

“文本伯伯是好人,晉王舅舅與魏王舅舅也是好人。”

聽著女兒的話語,張陽搖頭苦笑,“清醒是最難得的。”

小清清又道:“所以爹爹不喝酒。”

“昨天剛喝過。”

“那爹爹也不清醒。”

張陽又道:“還記得農夫與蛇的故事嗎?”

小清清回道:“自然是記得的。”

“那就記好這個故事,時刻提醒自己,不要輕易隨波逐流,要學會自己思考,不要被他人左右,要學會自己處理問題。”

“清醒的人往往會理解清醒的人。”

王嬸正在一旁掃著地,其實家里總是干凈,孩子們每天都有值日,所以她們不會隨手丟垃圾。

如果隨手一丟也是給她們增加負擔。

小郡主慢慢長大了,她越發地伶俐,越發靈醒。

現在聽著候爺的講述,她以后也一定會是個有智慧的人。

在王嬸眼中對這位小郡主充滿了溺愛,她是公主殿下的孩子,也是驪山的將來。

與女兒說著人到中年該說的話,張陽喝著茶水,抬眼就見到小三秋掰開了熊二的嘴,仔細看著。

見狀,囑咐道:“去看著你弟弟。”

小清清見到弟弟要把頭伸進熊大的嘴里,她嘴里說了一句,“這兩個弟弟沒一個省心的。”

說罷,她快步上前,趕緊將弟弟的頭拉回來,拖著他進了屋。

而后就聽到這個姐姐數落弟弟的話語聲。

奈何這個小弟還在牙牙學語,只會喊姐姐與爹娘。

張陽收起心情,一邊看著文書,一邊做筆記,河北的水患結束了,各地的治理好像都恢復了生機。

現在的大唐還是圍繞著黃河長江而起的脆弱農業。

各種天災水患一次次摧殘著農業。

屋內,弟弟坐在小床上才會消停一些。

小清清數落他也累了,雙手捧著碗喝著熱水,幾口溫熱的水入口這才舒坦很多。

另一個房間中,娘就在這里,推動著紡車織著衣裳。

爹爹身上的衣裳都是娘親手做出來的,而且爹爹衣服都是最普通的粗布麻料。

娘會將衣服做厚,這樣爹爹在車間忙碌也不怕會磨壞了衣裳。

小清清又看到了桌案上放著的文書,這些都是爹爹遞交朝中被打回來的。

她打開其中一份皺眉道:“娘,爹爹都說了很多次要治理黃河。”

李玥搖頭笑道:“嗯,一直都在說。”

小清清懊惱道:“都說了無數次,一直都在說,朝中一直不答應。”

“你爹爹總有他堅持的事,他覺得只要一直說總會有人知道,就像是有個人時刻在皇帝耳邊念叨。”

小清清回道:“這就是勿謂言之不預也?”

李玥低聲道:“你爹爹向來如此,一件事能夠持之以恒做下去,不論是太府寺的事,還是我們的家業,即便是困難重重。”

她割斷一根線,試了試剛織好的一塊麻布,雙手一拉布料還有些彈性,看著很不錯。

“他就是這樣一個人,皇帝常說你爹爹是個不服管教的人,其實是因他心中有更高的追求和堅持,這些事都是不會對外人說的。”

話語頓了頓,李玥又道:“與其說是不對外人說,倒不如說是用行動來證明更有效,嗯!驪山一直都是這樣做的。”

聽了娘的話,小清清面帶笑容地走到屋外,從山頭看去,山下的景色很漂亮,深吸一口氣,精氣神好了不少,她忽然覺得山下的人都很小,長安城的人更小。

“小慧姨姨!”

徐慧捧著一卷書道:“小郡主又怎了?”

小清清回道:“我現在知道了,我與其他人確實不一樣。”

徐慧錯愕一笑,“哪里不一樣了?”

“以后會不一樣的,現在我也不知道。”

“是嗎?”徐慧用書卷輕拍她的腦門,“今天的作業還沒做吧?”

“呀!”她忽然想起來,又快步跑了回去。

秋風帶著涼意入關,從河西走廊到長安城的風更大一些。

張陽不是禮部尚書了,現在的禮部諸多事宜都在張大安手中。

今天一隊兵馬從河西走廊回來了,他們帶來了更多的鎢礦。

甚至在河西走廊已有靠開采鎢礦為生的人。

驪山對鎢礦有無止盡的需求,不論是將來用來鍛造鎢鋼,還是眼下的需求,這東西越多越好。

中書省內,岑文本剛忙完了今天的事情,他與高季輔準備一起去用飯。

“岑中丞下官今日不能一起用飯了。”

岑文本笑道:“季輔家中花用不多,飯食酒錢你不用擔憂。”

高季輔又道:“下官家中有事,是正業在曲江里置辦了一處宅院,要叫下官這為父的去看看新家。”

“曲江里的房子?”

“正是。”

岑文本倒吸一口涼氣,“你……”

又是欲言又止,自曲江里坊市修建以來,那里的地價不便宜,多是權貴人家才能買得起。

高季輔的兒子高正業在那里置辦了宅院。

以前看到他的生活很清貧。

他解釋道:“是正業前兩年在河西走廊為縣侯辦事,回了長安之后,又在幫著驪山經營坊市,如今也娶了妻子,正好在曲江里置辦了宅院,岑中丞可否一同前去。”

岑文本尷尬一笑,“原來是你的兒子跟著驪山發了財,也對,跟著驪山做事的人都賺了很多銀錢。”

高季輔又是行禮,“讓岑中丞見笑了。”

當初一個靠著朝中同僚接濟的人,現在成了富戶,甚至比朝中絕大多數人都有錢。

岑文本心里有了落差,回道:“午后還有事要處理,就不去了。”

“那下官就先告辭了。”

“嗯。”

入秋之后的關中風大了不少,岑文本一個人來到一處酒肆,不用他開口,懂事伙計就準備好老三樣端上了桌。

不多時李義府也來了。

岑文本吃著飯食看了他一眼,“這里的廚子不是驪山出來的,手藝差了一些,太好的酒肆尋不到位置,來這里應付一下,義府不要嫌棄。”

李義府盤腿而坐,“褚遂良向陛下進諫了。”

岑文本點頭,“嗯,知道。”

“他想讓狄知遜從河西走廊回來。”

岑文本嘴里嚼著飯食道:“狄知遜在河西走廊有四年了吧。”

“自張左丞遷居驪山起,狄知遜就奔赴河西走廊至今,可現在禮部還沒找到能夠代替狄知遜的官吏。”

“義府的擔憂也不無道理,河西走廊是重地,后有李績大將軍屯兵在后,又有互市在前,貿然換人確實不妥。”

“岑中丞以為此事當該如何。”

相比李義府的著急,岑文本顯得淡定得多,他回道:“下旨了嗎?”

李義府搖頭道:“沒有。”

岑文本笑道:“既然陛下沒有下旨,又沒有經過朝議便不會輕易召他回來。”

“可……”

“不用說了。”岑文本打斷道:“知道褚遂良進諫是說狄知遜給驪山縣侯辦事,而不是給朝中辦事,想要引起朝中的嫌隙,從而讓狄知遜回來。”

李義府壓低嗓音問道:“他是私心還是公心?”

岑文本沉聲道:“這不重要。”

“那他一定是為了私心。”

“你是個狹隘的人。”

李義府回道:“他有私心,下官狹隘又如何?”

岑文本放下碗筷,神色中不滿吃飯被打擾,緩緩道:“此事禮部不用著急,朝中自有定論,讓不讓狄知遜回來也不是褚遂良一個人說了算,請回吧。”

眼看對方要趕人了,李義府站起身作揖道:“多謝岑中丞指點。”

“往后就在中書省相見,不用私下來尋,以免他人誤會。”

“告辭。”

李義府走出了這一處酒肆,轉身走入另外一個街巷,許敬宗正在這里與幾個西域人交談。

雖說他已不是禮部尚書,當年留下的眼線還在。

李義府走到一側道:“岑文本不愿意與下官走動。”

許敬宗嘆道:“你就是太急了,這樣的人不是你能夠拉攏的,不要覺得他與驪山縣侯走得近,就能夠給你李義府方便,況且……”

拍了拍他的肩膀,許敬宗又道:“況且,縣侯也沒將你放在眼中。”

“許尚書,下官不忍看著禮部被褚遂良欺負,別無他想。”

“嗯,那就好好做事,不要想太多,也不要太將自己當回事了。”

李義府聞言,神色多有惱怒,還是咽下了這口氣。

許敬宗帶著他走出這處街巷,“過了今年,老夫向陛下進言,讓你任職鴻臚寺卿,現在朝中能人眾人,房玄齡,長孫無忌,楊師道等人皆在,還未到我等能夠出頭的時候,你也別太放肆了。”

李義府又道:“大安兄弟去見過陛下后,也來敲打過下官,許侍郎教誨,下官謹記。”

朝中的人心算計來算計去,這些事太累。

許敬宗想到狄仁杰那孩子的笑容,心里便會舒服很多,走入東市的街頭,他看著一個個的菜販子,“也不知道今天的仁杰那孩子想要吃點什么?”

李義府提醒道:“許侍郎,他是狄知遜的孩子。”

“那又如何?這孩子懂事乖巧,老夫養育他成人也無妨。”

“許侍郎,你變了。”

“義府,人都會變的,這世上只有縣侯是真心為了我等著想,你若得到縣侯的指點,你也會開明的。”

在許敬宗眼中驪山縣侯是絕對要服從的存在,他甚至因為驪山的一句囑托,能夠將狄仁杰當作自己孩子養。

仁杰確實是個很好的孩子,也很招人喜歡。

李義府停下腳步,目光看向長安城的東面,心中隱隱有些失落。

當夜,許敬宗還是給驪山寫了一封書信。

書信第二天一早才送到驪山,張陽知道了李義府的事,也知道了這個李義府的問題。

這人太過激進了,這樣人若不加以斧正以后難免會闖禍,人的思想不能出問題。

張陽覺得許敬宗有些多慮,或者說他故意將這人的問題說得很嚴重。

只不過希望驪山能夠對李義府多一些注意。

現在的朝中是百舸爭流,想要往上走的人太多。

大唐越是強大,這樣的人就越多。

不缺李義府一個。

在許敬宗的權勢版圖認知中,李義府又是不可缺少的一環,上官儀,裴行儉,張大安,狄知遜,都是與驪山有關的官吏一系,這些人少一個都會讓驪山在朝中的話語權削弱。

張陽將信燒毀,思量半晌寫了一封回信,安排人送去長安交給許敬宗。

轉頭看向家門口,小清清正在帶著弟弟念詩。

弟弟妹妹們也正聽著她們皇姐講課。

張陽嘆道:“都人到中年了,想這些做什么?”

說罷,感覺上火,近來都離不開干菊花來泡茶。

山風拂過這片天地,秋雨淅淅瀝瀝落下,又是風吹過的時候斜雨落在身上,涼意刺骨。

這場雨來得不急不慢,澆在地上,落在華清池中。

李玥的課只能暫時告一段落,孩子們紛紛走入藏書閣做著課后作業。

她走到一旁道:“我們需要很多工人來鋪設鐵路。”

張陽的手拿著杯子還未放下,將杯子拿到嘴邊,飲著茶水目光看向遠處,“嗯,又要花很多錢。”

李玥雙手背負,站在夫君身側,也看著窗外的雨景,“當我掌握了星辰歷法之后,便覺得數術無趣了很多。”

“你終于說出這句話了。”

看著夫君的側臉,李玥轉過身又道:“數術一道像是永無止境,永遠都學不完,但夫君所教授的卻只有只言片語了。”

聽著屋外的雨聲,雨勢又大了許多,聽著雨水落在屋檐上的聲音,張陽笑道:“人的一生很漫長,但人的一生又是有限的,能夠學到的知識也是有限的。”

李玥回道:“嗯,我的天賦止步于此,再無寸進了。”

二十五歲的媳婦有一種開悟的感覺,張陽放下手中的茶杯,“適可而止便好,急于求成容易入魔,不如停一停。”

“已停過一段時間了。”

“那就多停幾年試試,直到重新想起來時再試試。”

“想認命了卻又不甘心。”李玥心中升騰起無力感,這是來自學習能力的瓶頸,需要進步就需要新的理論。(本章完)

相關、、、、、、、、、

__軍史小說


上一章  |  我岳父是李世民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