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岳父是李世民第八百八十九章 太子見晉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岳父是李世民 >>我岳父是李世民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百八十九章 太子見晉王

第八百八十九章 太子見晉王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張圍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張圍 | 我岳父是李世民 


鬼吹燈小說:、、、、、、、、、、、、

“殿下,卑職也不懂呀。”

李泰盤腿坐著,看著眼前這個木匣子中的裝置,又道:“你們接著給本王去搖。”

“喏。”

關中正是夏季,侍衛們聽了魏王吩咐,輪換著不停地搖著這個線圈。

不多時,就見到了一頭熊正在逮著一只雞,熊背上還坐著一個丫頭。

見到魏王舅舅,小清清抓著熊大的耳朵,讓它不再逮雞,朝著這邊走來。

“你今天不用聽課?”

“爹娘要給姨姨和舅舅們講課,我就能出來玩了。”小清清拍了拍熊大腦袋。

它便蹲坐好。

小清清才能從熊背上下來。

“你看得懂這個?”李泰皺眉看著磁鐵與線圈。

“看不懂。”

聽到回話,也不意外,她不過是個七歲大的孩子。

小清清再定睛一看,疑惑道:“咦?好像不太一樣。”

李泰又一次扭頭看向她,“哪里不一樣了。”

小清清皺眉走了兩步,“其實我在爹爹的書房中看到過一張圖紙,那張圖紙原本是用來做車床的,后來不知道怎么了,爹爹又放棄了。”

“那張圖紙有何不同。”

聽到魏王舅舅追問,小清清忽然不說話,滿臉乖巧的笑容,就這么站在原地。

李泰苦著臉道:“舅舅給你做一只烤鴨吃。”

見她還不說話,又瞪了眼自己的侍衛,吩咐道:“你們都沒有聽到嗎?”

“喏。”

侍衛們趕忙離開。

過了片刻一只拔了毛,清洗好的鴨子就被提了過來。

李泰用鐵纖將鴨子扎起來放在架子上炙烤著,目光又看向自己的侄女。

她這才開口道:“其實魏王舅舅的方式錯了,我在爹爹那兒看到的圖紙是磁石繞著銅線轉。”

“嗯?磁石繞著銅線轉?”

“嗯,而且空間沒有這么大。”小清清拿著木棒在地上畫著,畫了一個圓畫了幾個方塊。

小孩子畫畫沒有多么的好,她也只能依照自己的記憶,又道:“大致是這樣的。”

李泰身邊的幾個侍衛也圍了上前,皺眉地看著,想要從這個凌亂的畫中找到一些頓悟的可能。

小清清又道:“而且內部的空間很小,磁石與線圈貼合得很近,大概有三寸的距離。”

李泰考慮著,“原來是這樣。”

小清清的目光已經放在了烤架上正在滋滋冒煙的烤鴨上。

李泰拿過棍子也在地上畫著,思量著小清清描述的樣子。

“嗯,這像是一個滾筒,那要用手搖嗎?”

看小清清滿是期待,等待著烤鴨成熟,一臉無暇他顧的模樣。

等烤鴨熟了,小清清將其裝入食盒中。

李泰問道:“你不吃嗎?”

她拎起食盒掛在熊大的脖子上,“要給弟弟吃,不然他會向爹娘告狀。”

“你們姐弟真是……”

“其實弟弟很聰明。”

山上這對姐弟倆都不簡單,再一想又覺得姐夫與皇姐教出來的孩子又有哪個簡單了。

關中的天空云卷云舒。

到了夏季,這里的一切都是懶散的,就連家里的熊躲在屋檐下不愿意走動。

小清清將食盒打開,“吃吧。”

小心安欣喜道;“姐,這是哪里來的烤鴨?”

“魏王舅舅給的。”

“哦,魏王舅舅真好。”

小清清無奈道:“本來,不是給你吃的。”

小心安又道:“姐姐對弟弟也很好。”

她的目光看向院內,華清池怎么都不看膩,還是喜歡冬天的時候。

冬天時華清池不會結冰,池水會在寒冬中冒著白煙,如同仙境一般。

到了夏天的時候,它沒有波瀾,也沒有白煙,看著很一般,就像是外面的渭水一樣。

長安城,皇宮中,李世民正把玩著一根螺絲,反復將螺母從螺絲中滑進去,再滑出來。

“袁天罡與李淳風去驪山多久了?”

“回陛下,兩位道長冬季就去了驪山,至今未歸。”

李世民頷首,目光落在這個銅制的螺絲上,再問道:“他們在做什么?”

李君羨回道:“袁道長近日一直在查尋天地奧秘,在中原各地都有不少道門中人,看天象,看水土,每每有記錄就會被送到驪山。”

“他們要做什么?”

“末將去驪山查問。”

李世民放下手中這根螺絲,“不用了,那是袁道長的畢生追求,張陽能給指點,也好。”

“呵呵。”他輕笑了一聲,又道:“朕知道張陽想要告訴世人這大地是圓的,可依舊還有許多人不信。”

“陛下,末將聽說過那些登上泰山的人,他們站在泰山的山巔,看大地之時確實與平日里不同。”

武德殿內安靜了,見陛下不再說話,李君羨躬身行禮,“末將失言了。”

李世民擺手道:“無妨,你也是無意的。”

“末將愿領罰。”

去年的時候還有不少人在進諫是否要泰山封禪,今年這些聲音都消失不見了,甚至朝野上下都不愿意再提起泰山。

殿外的太監小步走來,躬身道:“陛下,閻立德來了。”

李世民在裝有葡萄釀的酒碗中放入冰塊,點頭道:“讓他進來。”

閻立德是閻立本的胞弟。

閻家出自河南閻氏,家學傳承便是工匠與畫藝。

世代相傳至今,閻立本專心于匠作一道,閻立德更希望能夠詩書傳家。

閻立德的長相與他兄長很像,看起來更消瘦。

李世民遞上一碗葡萄釀。

他雙手接過躬身道:“謝陛下。”

“朕知道,你醉心詩書畫藝,讓你頂替閻立本的位置,委屈你了。”

“家兄沉迷匠學,臣本就告誡過他,如今又去了驪山不愿領工部,臣替家兄羞愧。”

李世民笑道:“你看看這個。”

螺絲與螺母放在閻立德面前。

他端詳良久道:“此物乍看之下倒沒什么。”

李世民喝下一口葡萄釀,笑道:“近來關中收獲了不少葡萄,回去之后,西域也進貢不少,你走時帶些回去。”

“謝陛下。”

“此物,你可有看出一二?”

閻立德盯著螺紋看了許久,回道:“陛下,此物是出自驪山?”

李世民點頭。

“若是工部來鑄造,斷不能做到這般技藝,這些凹槽做得很整齊。”

閻立德倒吸一口涼氣,“此物是如何打磨出來的?”

李世民又笑了,“驪山縣侯說是造出了此物,就進獻給朕,說此物能夠驪山的鑄造術再上一層樓,不過朕還未看明白它的用途。”

閻立德試了試螺絲與螺母,低聲道:“榫卯……嗯?煞是奇怪,為什么這樣造。”

看他一時間也不明白,李世民的神色多了幾分失望,“你拿回去好好端詳。”

閻立德目光還在螺絲上,躬身行禮,“臣告退。”

此人一路走出武德殿,還在喃喃自語,李世民氣餒地喝下一口酒水,工部至今無法造出彈簧。

現在驪山又多了一件工部造不出的東西。

等李君羨也離開了,李世民怒得一拍桌案,“張陽,張陽!這小子到底要做什么?”

陛下又無來由地發脾氣了,公主皇子們離開之后,這陛下的脾氣也變差了。

這一次又因驪山縣侯惱怒。

若是張陽真發財了,也就算了。

現在的驪山敞開了大門,就在眼皮底下。

李世民錯愕一笑,“朕竟然看不明白,他究竟是要做什么?”

帝心難測,陛下這憤怒的模樣,也是這么的高深莫測,令人看不明白,看不穿。

殿外的一排太監各自拿著一盆冰塊都冒出了同一個念頭。

以前陛下的心魔可能是玄武門,現在陛下的心魔已是驪山了。

用飯之時常常因驪山沒有胃口。

酣睡之時,也會因為驪山從夢中驚醒。

驪山每每有了進展,而工部原地踏步多年。

這才是陛下惱怒的原因吧。

東宮,李承乾聽著一個太監的稟報,低聲道:“陛下,果然又因驪山惱怒了。”

太監又道:“說是驪山造出了一個叫螺絲的物件,也不知是做什么用的。”

“即便驪山全身心的擺放在人前,父皇依舊是忌憚的。”

李承乾穿著寬松的衣衫,站起身道:“如若是孤,孤不會這般猜忌驪山,只要驪山一心為社稷,張陽想要什么,孤都會成全他。”

太監低著頭面色帶著笑容,長安城的人或許都喜歡晉王。

如今魏王已離開了長安城,太子的儲君之位如此穩固。

晉王還不過是個沒有及冠的孩子罷了。

自然是先要巴結太子殿下。

李承乾沉聲道:“你就繼續留在父皇身邊,別讓父皇太過勞累了。”

“喏,殿下但有吩咐,老奴莫敢不從,若太子殿下早登太極殿,老奴……”

“啪!”

一個響亮的巴掌打在這太監的臉上。

李承乾冷聲道:“滾。”

“哎!老奴,這就滾,這就滾……”

近來太子殿下對東宮的人越發苛責,太子妃看著這一幕心中隱有擔憂,如今的太子三十余歲了。

做了十四年的太子,這兩年的心性改變了許多。

太子妃蘇氏寫了一封書信,對身邊的人小聲道:“送去驪山。”

那宮女將書信收入袖中,回道:“婢子這就去。”

不多時又有內侍來稟報,“太子殿下,晉王來了。”

李承乾當即換上了笑容。

東宮外,李治帶著公孫小娘子與狄仁杰一起走著,還與一個神色慌亂的太監擦肩而過。

見到太子已站在了殿外,李治連忙行禮道:“皇兄。”

李承乾朗聲笑道:“稚奴,快快入殿。”

李治介紹道:“這位是狄仁杰。”

見到太子的時候,狄仁杰只是瞧了一眼,感覺到那銳利的目光讓他緊張得胖臉一抽,當即低下頭,行禮道:“小子狄仁杰,見過太子殿下。”

“你就是稚奴的好友?”李承乾不住點頭,“嗯,不錯,入殿說話。”

“謝殿下。”

公孫小娘子抱著橫刀站在殿外。

東宮殿內很清冷,原本李治額頭上還有些汗水,此刻都收住,他與狄仁杰坐下。

李承乾命人倒上葡萄釀,笑道:“稚奴,近來都在做什么?”

李治回道:“狄仁杰與張柬之帶弟弟去了一趟平康坊很是好玩。”

“啊?”

狄仁杰拿著酒碗呆愣在原地,機械般的扭頭看向晉王,甚至還能聽到脖子關節的咔咔聲,心中叫苦不迭,暗道:“不是說好的,要保密嗎?”

李治又道:“前些天,我們還去曲江池看了看,那些工匠修房子甚是有意思,他們竟然只知道堆砌,卻不知道三角支架,真是笑死弟弟了。”

“稚奴,你平日里該少玩鬧的。”

李承乾的目光觀察著狄仁杰,看這個孩子端坐一動不動,有汗水從他的額頭流下。

“皇兄,聽聞碎葉城建好了,弟弟想去看看。”

“碎葉城遠在西域。”李承乾嘆道:“你還年少,又未賜字,怎可遠游,父皇斷不會答應的。”

李治嬉笑道:“那就請皇兄幫弟弟多言語幾句。”

“你呀。”李承乾的臉上帶著溫和的笑容,“從你離開驪山,到了長安城,這玩鬧的心思越來越重。”

“弟弟愚鈍,那些圣人教誨都聽膩了,長安城多好玩呀,等今年入秋,弟弟還要去秋獵。”

“狄仁杰。”

聽到話語,先是愣了一會兒,確認是在叫自己,狄仁杰這才低著頭站起身,“殿下。”

李承乾頷首道:“稚奴玩鬧也就算了,你身為他的好友也該多多規勸。”

李治連忙道:“皇兄莫要為難仁杰,以前在驪山的生活很是寡淡無味,好不容易來了驪山,當該好好看看,就像姐夫在詩中所言,一日看盡長安花。”

李承乾又笑了,“孤打算將官學的部分事宜交給你安排,你雖未行冠禮,但為父皇分憂之事,不分早晚。”

“弟弟還不知朝中章程,去了怕只會添亂。”

“無妨,多歷練你也好。”

“那臣弟可否晚些時候再去官學署任職?”

“不行!”李承乾的神色嚴肅了幾分,“明日就去。”

“弟弟領命。”李治氣餒地坐下來,耷拉著臉也沒了興致。

又在東宮坐了好一會兒,晌午時分睡意襲來,李承乾早早就去休息了。

李治和狄仁杰得以離開東宮。

相關、、、、、、、、、

__軍史小說


上一章  |  我岳父是李世民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