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岳父是李世民第五百零五章 女婿有病?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我岳父是李世民 >>我岳父是李世民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零五章 女婿有病?

第五百零五章 女婿有病?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張圍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張圍 | 我岳父是李世民 


鬼吹燈小說:、、、、、、、、、、、、

餅是很普通的馕餅,不過用村子里今年剛收上來的新麥所做,這餅吃起來很香。

江師傅喝了一口米粥,“老頭子我去問了一些人,他們說拜入皇子門下很不容易。”

看張陽還吃著餅,聽著話語不上心的模樣,他又道:“你是怎么拜到魏王門下,做皇子的門客的?”

“我啊?”張陽話語頓了頓,想了一番,“可能是老天瞎了眼。”

江師傅低聲嘀咕著,“老天怎么會瞎了眼?”

張陽點頭道:“那就是魏王殿下瞎了眼。”

這個借口好像太過敷衍了,江師傅是一個淳樸的人,又覺得自己這么說不太對。

他不是李世民,也不是李孝恭。

江師傅是關中最淳樸的一類人,最普通的一類人,和驪山的鄉民是一樣的。

張陽改口道:“我知道江師傅可能不信,其實我與魏王殿下臭味相投。”

江師傅詫異道:“臭味相投?”

看江師傅還是不信的樣子,張陽嘆道:“好吧,就是魏王殿下好吃,我能做出一些美食,他便將我收入門下了。”

江師傅這才點頭,“男子也不能只做美食,更不能做鐵匠,你小子還識字,該在魏王殿下尋個官位做。”

“江師傅說的是。”

張陽拿出圖紙遞給他,“這是魏王殿下畫的,讓師傅鑄造出來。”

聞言,他放下手中的空碗,擦了擦手才接過圖紙仔細看著,“這和之前的圖沒什么區別。”

江師傅仔細打量著。

張陽解釋道:“其中內部的內膽空間小了不少,其中不少的零件也換成了尺寸更小的,加了一些小零件。”

揪著自己下巴的胡子,江師傅好半晌沒說話,遲疑著,“這東西造起來不容易,比之前的更精細了,老頭子我去試試。”

看江師傅走到爐子邊開始煅燒鐵料了。

張陽坐在門前繼續啃著餅,看是王公公來了,張陽急忙忙走上前,“老王,考慮得怎么樣。”

王公公微笑道:“是陛下召見,老奴來告知縣侯。”

“等到了養老的年紀,來不來驪山?”

“老奴是陛下的家仆,當侍奉到老死,縣侯莫要再提此事了。”

正是豐收的時節,空氣里都彌漫著糧食的香味,在渭水河邊還有數十臺水輪機轉動著。

綠樹成蔭,鮮花盛開,這樣的風景看著就很舒心。

也就早朝時分還能讓人心情舒暢,一到午中悶熱的天氣讓人不想出門。

來到皇帝的住處,此刻李世民手捧著一卷紙,這正是驪山所產的紙張,紙張厚實,淡黃色的紙上還有一些溝壑,這是紙在晾曬之時留下的痕跡。

由于一開始的紙漿撈出來不均勻,晾曬出來之后難免會有溝壑縱橫,這也是不可避免的。

這是驪山紙張特有的痕跡。

“這宦娘的故事真是令人唏噓。”李世民感慨著。

媳婦將這故事拿去印刷,沒想到這么快就落入陛下手中,足以可見李世民對這幾個工廠的監視程度。

就差把手伸進工廠,他自己去制造了。

張陽又道:“閑來無事寫的,讓陛下見笑了。”

李世民又道:“這些故事都是你小時候聽來的?”

“是小時候聽的,到了現在仍舊是刻骨銘心。”

皇帝來回走著,他思量再三,“中原的奇聞異事不少,也有不少的傳說,其中口耳相傳者亦不少,朕自小也聽過不少的故事,怎么沒有聽過這些?”

“有個叫蒲松齡的人,他在一個叫聊齋的地方寫下了故事,在下從小就聽他講過,我打算再將這些故事都寫下來,便叫作聊齋。”

“蒲松齡是何人?”

張陽解釋道:“他是一個讀書人。”

李世民了然點頭,“能夠寫出這等故事想必也是富有才學之輩,此人為何毫無聲名,朕竟然從未聽說過。”

人家蒲松齡老師還差一千多年,心說你李世民能認識也就怪了。

張陽解釋道:“陛下,其人名不經傳,好寫故事詩文,這世上著書者不少,有人著書為了功名,有人著書為了自己的身份,可蒲松齡不同,他所寫都是怪志故事,他的故事就是從群眾中來,再說給群眾聽。”

“這便是此人一生志向,也是他的為人處世的愛好。”

一番話說完,李世民沉默良久,“此人現在在何處,既然他能夠寫出來,何必假借你手?”

張陽長長一聲嘆息,“陛下,此事說來話長,在下的老師與蒲松齡乃至摯友,都喜歡隱世不出,不喜人間的紛爭,當年老師過世之后,蒲松齡也不知去向,至于他現在人在何方,臣也不清楚。”

張陽是個怪人,張陽的老師多半也是個性情古怪的人,更不要說張陽老師的好友蒲松齡了,也是一個怪人。

李世民笑著,先不說張陽說的這些話語是不是真的,再是問道:“你老師還有什么朋友嗎?”

“還有挺多的,我想著還記得老師的另外一個朋友,他也喜歡寫文章,他寫過一冊狂人日記。”

“狂人?”李世民思量半晌,“若是還有這等怪志故事你可以一應送來,難怪你能寫出白蛇這類古怪故事。”

張陽勉強地笑著。

“朕乏了,你也退下吧。”

“喏。”

看著他離開,李世民沉聲道:“召岑文本來。”

王公公小步離開。

再讀了一篇,這個故事,李世民喝下一口茶水,獨自坐在整個房間中。

驪山安排的宅院并不大,與其他地方的宅院不同,這里的窗戶很大,南北各有窗戶。

此間時常有風能夠吹入。

窗戶邊還掛著布,可以用布將窗戶遮住,美其名曰窗簾。

李世民突然笑了,還真是有意思,從窗外看去遠處便是一大片的農田,現在麥子已經收獲,還有三三兩兩的村民在田地間勞作。

將田地再翻一遍,引入渭水的河水,這樣的水田還能用來種稻子。

驪山一直用這樣的方式來維持田地收獲兩季的糧食。

水稻收獲的時候是冬季雖說畝產并不高,多少能收一些是一些。

岑文本很快就來了,他走入宅院中先是擦了擦自己的額頭的汗水,扶正官帽之后行禮,“陛下。”

李世民拿出宦娘的故事遞給他,“你看看這個故事。”

“喏。”岑文本雙手接過,入眼一看不禁眉頭緊鎖,將整個故事看完不解道:“很奇的一個故事。”

李世民頷首道:“朕也是如此以為,你覺得這一類怪志如何?”

岑文本回到:“陛下,此種故事坊間亦有之后,口耳相傳見的怪之不少,只不過這個宦娘的故事寫得生動,倒也值得一看。”

李世民轉身看向窗外,背對著岑文本,“這個故事出自張陽之手。”

“一直聽說張侍郎能夠寫出紅樓這等故事,也是文采斐然。”

“你不覺得奇怪嗎?”

話語被陛下打斷,岑文本放低身子,“陛下的意思是何以張陽的年紀能夠寫出如此文章,一個二十歲出頭的年輕人,能夠寫出紅樓這等奇書,還能寫出這樣的故事,道盡了人心,寫盡了人間冷暖。”

李世民的雙手扶著窗臺,將身體的重量都放在窗臺上,目光看著遠方,“張陽說這個宦娘是他的一位老師的朋友所寫。”

岑文本回道:“張陽的老師是個奇人,看來此子自小從師學藝遇到的奇人不少。”

“正是因為如此朕便懷疑他,到現在也一直在思量。”李世民重新坐下來,“朕讓李君羨去查探過,根本沒有哪位秦嶺老人之說,更不要說蒲松齡又是何人?”

“朕以為你也是飽讀詩書,要是文詞韜略,你在朝中也是數一數二的。”

岑文本回道:“陛下謬贊了。”

李世民一手扶著太陽穴,閉眼沉聲道:“你以為呢?張陽此子有哪些話是真的,哪些話是假的?”

“回陛下,臣以前聽說過一種病癥,得了此種病癥的人有的瘋瘋癲癲,有的性情古怪,還有的與常人無異,也往往有一些常人所不及的本領。”

岑文本來回踱步,思量半晌繼續道:“或者是遇到人生重大變故,又或者是生來就先天不全,他們會看到逝去的親人還在身邊,甚至能夠與之交談。”

“前隋有個叫巢元方的人,他寫過《諸病源候論》這是根據內經寫出來的一部醫書,一共五卷,其撰寫多有疑難雜癥而享譽醫者間。”

“其中就有妄癥,能夠看見過世的人就在身邊,而且還能與之談話,與之交流,在平時他們與尋常人無異,一旦獨處時就會喃喃自語,仔細一聽是他在與別人對話。”

“此種病癥通常都是病人自己的妄想,張陽只有二十幾歲,人的一生能夠所學所懂的本就不多,更不要說寫出紅樓還能寫梁祝,臣以前就懷疑過,現在聽陛下所言,臣更篤定心中想法。”

李世民笑道:“你是說張陽他有病?”

岑文本再次行禮,“臣也只是猜測,通常此種病人不會將自己的癥狀與外人說。”

“能與妄想出來的人學習本領嗎?”

“臣也知之甚少,當初中原連年戰亂,多少人一夜時間失去了親人,孤苦無依,張陽從一個流民一個人走到長安城,經歷也不少,想來他也有更多的難言之隱。”

“當年戰亂有多少好好的一個人,在面對一夕戰亂之后,近乎瘋癲喪亂,皆是人間禍事。”

“如此說來,你覺得張陽根本就沒有所謂的老師,就算是有!也已經去世了,而且在他的妄想中,那些奇人老師都是他妄想出來的,甚至還有他所謂的同學。”

岑文本點頭道:“要治好此病,全看個人的心意是否愿意從過去走出,在臣看來張陽與尋常人無異,平日里也能與人相談甚歡,就算是真是有病,那也不算嚴重。”

“他說過,三十歲那年會重病纏身,與此有關聯嗎?”

“臣回去便去查閱典籍,看看是否有相關記載。”

李世民沒有再說話,而是目不轉睛地看著前方,不論他是不是真的有病,還是這種讓人揣摩不明白的來由。

他終究是個凡夫俗子,也是大唐的臣子,只要他能夠為社稷帶來功業,是個病人又何妨。

岑文本拿出一份奏章,“陛下,關隴的老門閥又提及了子弟入仕的事宜,趙國公正在安撫他們,這是事情前后記錄的奏章,還請陛下過目。”

“朕知道了,你放著吧。”

“喏。”岑文本放下奏章,行禮道:“臣告退。”

小步地退出這個宅院,岑文本打量著眼前的風景,不得不說驪山確實是個好地方。

正打算回長安城,就遇到了坐在路邊端著碗的魏王李泰。

岑文本再次定睛一看,魏王殿下正嚼著菜葉子。

好好的一個人怎么吃著菜葉子?

看魏王還吃得一臉享受的模樣。

岑文本打了一個冷戰,從走入驪山時就感覺怪怪的,這種滲人的氛圍是怎么回事。

驪山另一邊,張陽交代好鐵匠坊的事情,帶著媳婦去見李淵。

為了家庭的和睦,也為了夫妻間能夠盡釋前嫌,這種時候媳婦的娘家人往往能夠提供很好的幫助。

李玥推著前來到門前喚道:“皇爺爺。”

李淵應聲走出門,看到這一家子喜笑顏開,“讓朕看看,朕的曾孫女長大多大了。”

他老人家伸手抱起孩子,“嗯,確實比以往重了不少。”

小清清在外曾祖父的懷里又大哭了起來。

這孩子依舊和以前一樣,被不熟悉的人一抱就會大聲啼哭。

李淵哄著,“莫哭莫哭,以后祖父帶你去宮里外,讓你去太極殿坐坐,就二郎那個位置你喜歡不喜歡?”

孩子哭得更兇了,李淵只好將孩子放下來。

她重新回到了嬰兒車中,這才停止了哭泣。

張陽揣著手道:“您老人家這些天都在做什么?”

李淵撫須道:“孝恭這小子打牌總是銀錢,朕氣不過!正打算在牌面上做一些手腳,屆時贏他一些回來。”

“打牌全看本事,這等手段不可取。”

李淵冷哼道:“難道就看著他贏老夫的錢?”

張陽又看了看一旁一言不發,還在生悶氣的媳婦,“要不我們夫妻二人陪太上皇打會兒牌,就當解悶了。”

李淵點頭,“也好。”

相關、、、、、、、、、

__軍史小說


上一章  |  我岳父是李世民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