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燈小說:、、、、、、、、、、、、
長孫沖站在門口,不知該走還是該繼續站著。
“長孫公子不妨等等?”張大安低聲講道。
長孫沖又瞪了眼張陽,現在興致全無只好背過身等在殿外。
殿內安靜地可以聽到自己的呼吸聲,李承乾松了松手臂看了看張陽,這家伙入定一般的在看書,怎么有人可以看書看這么久。
眼看就快完成了,李承乾長出一口氣,“孤就寫完了。”
張陽又拿起一卷粗布,“再畫一份就在這卷布上。”
“這……”
“太子殿下,我以前的老師說過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多寫一份掛在墻上,時不時看一眼每天都看,這可比死記硬背好多了。”
“那為何要孤寫兩份?”
張陽放下一卷書又拿起一卷,“另作他用。”
李承乾皺眉咋舌,看向殿外的長孫沖,硬著頭皮繼續寫。
午時很快就過去了,一直到了下午李承乾這才寫完,“現在孤可以出去了吧?”
張陽檢查了一遍,認真點頭。
李承乾豁然一笑,“你要不要與孤一起去。”
張陽尷尬笑笑,“太子殿下現在是不是覺得很充實?”
“嗯,充實。”
“是不是很有收獲?”
“嗯,有收獲。”
“那就去玩吧,下次我們再繼續。”
李承乾愕然道:“難道你不與孤一起走?”
張陽感慨道:“太子殿下帶著大安一起去吧,公主還在皇后那邊,我還要去接。”
“也罷,孤與你約定,下次一定要一起。”
“那是自然。”
看著李承乾離開,張陽瞧著百官公卿表自語道:“太子殿下的字也不好看。”
說出這話,正好有一個太監路過。
在東宮說太子壞話確實不太好,張陽訕訕地笑著,從東宮到甘露殿又要走好長一段路。
李世民批閱之后手中的奏章,一個小太監快步走來,“陛下,東宮舍人張陽站在甘露殿外有小半個時辰了。”
“他在甘露殿外做什么?”
小太監也是一臉疑惑,“沒敢問。”
東宮舍人這個時候應該在東宮,李世民擱下筆,“太子在做什么?”
“太子和長孫公子出去踏青了。”
“他沒跟著去嗎?”
“倒是沒有。”
李世民深吸一口氣,“把他帶來。”
“喏。”
拿起火爐上的水壺,給自己泡上一碗茶水,李世民淺淺嘗了一口,又是長出一口氣。
“這皇宮呀還真大呀。”
聽到張陽的說話聲,李世民不悅地抬起頭。
“朕不會一直都在甘露殿,有時候也會來興慶殿坐一坐。”
“皇宮殿宇太多,我也不知道該去何處見陛下,也不知該什么時候見陛下合適。”
李世民放下茶碗道:“來找朕何事?”
張陽遞上一卷圖,“還請陛下過目。”
殿內的太監接過圖,遞給李世民。
打開圖,看著上面一個個官職名字……
“陛下,這是太子的學習成果,百官公卿表”
“學習成果?”
張陽解釋道:“這是太子今天的學習成果。”
李世民放下這卷圖,“伱與朕說這個做什么?”
張陽抬頭看著這個皇帝,“有了學習成果陛下應該適當給個嘉獎或者表揚。”
“嘉獎?表揚?”
“對,給太子正面影響。”
“正面影響?”
張陽咧嘴笑了笑:“但凡給個口信也好,再給太子一些學習的動力,這就是正面影響。”
李世民收起這張圖,“你在甘露殿門口等這么久,就為了這點事來找朕?”
“事關儲君,臣又是東宮舍人……”
李世民打斷道:“朕知道了,你退下吧。”
“那學習成果的事情……”
“朕會安排。”
“臣告退。”
看著張陽走到殿外,李世民越發困惑不解,“這人以前在禮部做官也是這副德行嗎?”
太監小聲道:“要不去禮部問問?”
李世民板著臉,“宮里還有一些龍涎香,皇后的身體用不得這種東西,就送到東宮。”
“明白。”
李世民又看向殿外,“他……”
太監俯下身等著仔細聽。
李世民欲言又止,又是深吸一口氣,“準備準備送到東宮。”
走出興慶殿沒多遠,張陽抬眼看著四周,確認了來時的路,原路走向甘露殿,從甘露殿到立政殿比較方便。
這偌大的皇宮,這么多的殿宇太容易讓人找不到方向,聽說李世民廣納諫言,也不知道能不能讓他把皇宮安排得人性化一些,比如做幾個路標。
很快張陽心里就打消了這個想法,以李世民剛愎自用還有一些多疑的性格,顯然會在皇宮的安保上有所顧慮。
這和給刺客指明皇帝住處沒什么區別,還有可能給掛上一個謀逆的罪名。
伴君如伴虎,還是要謹慎點,小心點。
做皇帝的心理狀況多少都有點不健康。
從甘露殿左拐,走一段路就是立政殿,剛走入這里就聽到一大群孩子的吵鬧聲,一群十歲時左右的公主皇子又哭又鬧得。
其中哭的最兇就是李治。
這種混亂的場面光是看著就讓人覺得頭疼,這世上最恐怖的動物就是幼年時期的孩子,而且還是這么一大群,也不知道皇后平時怎么帶這么多孩子的。
身為皇后,但凡后宮的嬪妃所誕下的公主皇子,皇后也算是他們的母后。
看到李玥把一卷書交給一個小丫頭,那小丫頭和一群臟兮兮的皇子公主不同,她倒是干凈很多,接過李玥遞來的書卷,她也是乖巧懂事地行禮,看起來這丫頭十歲還不到的模樣。
李玥背著她自己的背包,“夫君,我們回去吧。”
張陽點頭道,“嗯,回家。”
但凡出門,李玥身上都會背著她的背包,家里還有幾個別的樣式的背包,按照出門要準備的東西,大小都有。
這一次帶出來的是一只更小的背包。
當然李玥要帶著背包并不是她喜歡包,而是出門要帶一些必備的東西,比如說零嘴和書,還有一些零散銀錢。
“河間郡王回長安城也有些日子了,還沒正式去看望他。”張陽思量著道。
“本來打算給弟弟妹妹們書看,又怕他們看不懂,就只給一卷簡單的運算,我這里還有一卷簡單的幾何運算的注解,想必河間郡王也會喜歡的。”
李玥提著自己的背包,拿出書卷,“夫君是讀書人,讀書人登門造訪送字畫書籍是最好的。”
“這么說也對。”
張陽打開這份書卷,打開看著上面的內容,三角長方立方,還真是簡單的幾何運算。
夫妻倆沿著朱雀大街走著,來到河間郡王府邸,張陽向門外的護衛說明了來意。
對方進入稟報之后,李崇義便來迎接。
“見過駙馬,公主殿下。”李崇義的神色有些犯難,“請進吧。”
張陽牽著李玥的手走入這座府邸,遞上一卷書,“這卷書上寫著都是數術的內容,還望不要嫌棄。”
李崇義接過笑道:“都說駙馬和公主數術了得,怎會嫌棄。”
張陽望了望四周,“咦?河間郡王呢?”
“家父……”李崇義長嘆一口氣,“家父實在是……兩位隨我來吧。”
夫妻倆帶著疑惑,跟著李崇義走向府邸的后院,還沒走到后院就聽到一個女人嗓門。
“李孝恭,你要是再敢走出長安城一步,老娘就死在這里!”
話音落下,就聽到一些瓦罐家具摔在地上的聲音。
再走近一看,才看見李孝恭背著一個行囊委屈地站在一旁。
“李孝恭!這么多年了,我容易嗎?自以前你到處去打仗,我一個人帶著幾個孩子整日提心吊膽,你要還打算出去不回來了,我們娘倆也不活了!”
李孝恭的夫人剛說完便舉起一個盆栽砸在李孝恭面前。
李崇義拱手道:“都是家丑,讓駙馬和公主見笑了。”
看李孝恭的夫人伸著手指,怒罵著李孝恭,隱約可見唾沫星子在空氣中飛舞,張陽感慨道:“貴婦人實在是……”
李崇義苦惱道:“家母年輕時便異常彪悍,現如今更是比之以往更甚。”
張陽有些同情地點頭,“看出來了。”
李崇義干笑著,“但凡英雄好漢,誰家沒有一個兇婆娘,”
罵聲依舊在繼續,而且嗓門很大,李孝恭被罵得呆呆站著,不敢回嘴也不敢吱聲。
“河間郡王現在還打算出走嗎?”
“家父一直沒有放棄后,家母也一直看著。”
“那河間郡王不能夜里偷偷離開嗎?”
李崇義嘆道:“之前家父也試過,還沒走出家門便被家母安排好的人手給抓了回來,而且府邸周圍都是家母的眼線,但凡家父靠近長安城的城門,便會被家母的人給綁回來,上一次家父被人蒙著頭綁了回來。”
“我以前聽河間郡王說,他的身手很好。”
提到這個,李崇義臉上帶著驕傲,“其實家母身手更好,聽家中長輩講過當初他們成婚之際……”
話說到這里,李崇義的語氣停了停,“都是家丑,不提也罷。”
見李孝恭求助的目光朝這里看來,張陽拱手道:“如今不是到訪的好時候,改日再來,就先告辭了。”
李崇義行禮道:“讓駙馬和公主見笑了。”
“不妨事,不妨事。”
張陽連連回禮,帶著媳婦快步離開,完全不顧李孝恭求助的目光,此地不宜久留。
從朱雀大街繞道進入東市,在走一兩個小巷回到家中。
李玥小聲道:“夫君,我們以后也會變得與河間郡王一家那樣嗎?”
“當然不會了。”
“當真?”
張陽不停搖著手中的蒲扇,“首先我不會離家出走,如果我們的生活更好了,我能躺著絕對不會坐著。”
李玥捂嘴輕笑著,“那我也不會成為兇婆娘的。”
張陽非常認同地點頭,“對,李孝恭的夫人就是一個反面教材,千萬不要學。”
“嗯嗯。”李玥溫柔地笑著。
在東宮陪著李承乾讀書到現在也沒有吃過東西,也不知道長孫皇后都和自家媳婦說了什么,她今天的心情特別好,甚至還親自下廚做菜,即便是把菜燒糊了也不生氣。
今天的媳婦也有些反常呢。
事出反常必有妖,到了夜里也就是圖窮匕見之時。
李玥在一塊削好上了蠟的平整木板上,寫下了家規兩字。
張陽用力咽下一口茶水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
緊接著,李玥開始書寫家規,第一:飯前要洗手,第二:不得喝生水,第三:睡前醒后一定要刷牙,第四:夫君平時花銷不得超過三十文……
“慢著!”張陽連忙打斷。
李玥提著筆瞇眼笑著:“夫君覺得有什么地方不合適嗎?”
張陽清了清嗓子,“既然是家規,我覺得應該是我們夫妻倆共同來成立比較好,再怎么說應當博采眾長。”
李玥乖巧地點頭。
看著第四條,還沒開始寫第五條。
“為何我的平時花銷不得超過三十文。”
“夫君覺得三十文不夠嗎?”
張陽又清了清嗓子,放下手中的竹筒茶杯,“你這個三十文太過確切了,萬一有點事情需要更多的銀錢呢?”
李玥抬眼又看了看,“那就三十五文錢?”
“一天最少一百錢,不能再少了。”
“最多一天四十文,母后說了男人都是胡亂花錢的,父皇就是這樣,母后沒少費心思。”
“你父皇是你父皇,我是我,我不會和你父皇一樣的。”張陽心在滴血,天殺的李世民,你亂花錢做什么,你是皇帝,動不動就要花幾千上萬貫銀錢,你做皇帝一年賦稅就有多少了,我這小家小業才掙了多少,這能比嗎?
做個老丈人給兒女留下不好的印象,做你女婿還要遭殃,這是哪門子道理?
“你父皇胡亂花錢那是他的事,你不能用你父皇的作為一竿子打死所有男人。”
“四十文不能多了。”
李玥的態度很堅決。
咱們大唐的男人都是亂花銀錢的嗎?
這都是什么世俗觀念。
張陽心中幾番計較,“好吧,我退后一步,一天六十文錢。”
李玥的眉眼帶著笑意,“既然夫君退后一步,我也退后一步,一天五十文錢。”
張陽拿起茶杯面無表情地灌下一口茶水,先不計較這些,看著李玥寫下第五條。
(本章完)
相關、、、、、、、、、
__軍史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