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軍墾第3118章 赫爾松派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大國軍墾 >>大國軍墾最新章節列表 >> 第3118章 赫爾松派

第3118章 赫爾松派


更新時間:2025年09月11日  作者:大強67  分類: 都市 | 現實 | 人間百態 | 大強67 | 大國軍墾 


第2902章

赫爾松派

快速的崛起必然伴隨更多的明槍暗箭。葉帥面臨的挑戰空前復雜。

傳統政黨和既得利益集團將他視為“異類”和“最大威脅”,聯手在議會發難,試圖否決他的預算案、拖延關鍵項目的審批。

甚至發動媒體攻勢,炒作“赫州正在被東方資本殖民”、“葉帥是外國代理人”等陳詞濫調。

然而,葉帥及其團隊早有準備。他們用詳實的數據、公開透明的招標流程、以及實實在在的民生改善來回擊謠言。

每一次議會辯論,葉帥都準備充分,邏輯清晰,用事實和道理讓對手啞口無言。

他的支持率不僅在赫州內居高不下,甚至在全國范圍內的年輕人和城市精英群體中也開始獲得好感。

失去壟斷利益的農業和物流寡頭試圖用骯臟手段反制,包括制造事端、威脅投資者,甚至策劃針對葉帥的陰謀。

然而,在伊萬諾維奇舅舅的鐵腕整治下,幾次未遂的陰謀被迅速粉碎,相關人等被雷霆逮捕,極大震懾了對手。葉帥展現了與其年齡不符的政治強硬和決斷力。

某些國際糧商和地緣政治對手也對赫州的模式感到不安,通過外交渠道和非政府組織施加壓力。

葉帥的處理方式極為老練,堅持商業規則,對所有合規投資者一視同仁。

在國際場合,他只談經濟合作、區域發展、民生改善,絕不主動觸碰敏感地緣政治議題,讓對手難以找到攻擊的借口。

他巧妙地利用烏國渴望發展、渴望平衡多方關系的普遍心態,為自己的政策爭取最大空間。

幾年的勵精圖治,葉帥的成就舉世矚目。赫州從一個普通的農業州,一躍成為烏國經濟增長最快、投資熱度最高、民生改善最顯著的“樣板州”。

“赫州奇跡”成為了葉帥最耀眼的名片。他被評為“年度最佳州長”,多次被總統召見咨詢國事。他的發展模式開始被其他州長研究和借鑒。

雖然葉帥并未明確加入某個現有政黨(保持了一定的超然姿態),但他周圍已經聚集起一批志同道合的年輕技術官僚、學者和地方官員,形成了一個以“務實、發展、革新”為標簽的“赫州幫”或“葉帥系”,這股新興力量正在改變烏國傳統政治格局。

在赫州,葉帥幾乎擁有偶像般的聲望。工人、農民、企業家、知識分子都從他的政策中獲益。

人們相信他能帶來更好的生活。這種堅實的民意基礎,是任何對手都無法撼動的。

站在翻新一新的赫州港碼頭,望著滿載著“赫爾松制造”的貨輪緩緩駛向黑海,葉帥心中平靜而堅定。

他早已不是那個初出茅廬的年輕人,而是一個深知力量來源、懂得運用規則、擁有清晰戰略視野的政治家。

他的底蘊,是軍墾城賦予他的堅韌、務實與創新精神,是戰士集團提供的技術、資本與全球網絡支撐。

是彼得羅維奇家族給予的政治啟蒙和本地根基,更是腳下這片黑土地和其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渴望所轉化的無窮力量。

他站穩了腳跟,但他的目光已經投向了更遠方。

烏國的未來需要新的藍圖,而他已經證明了自己是繪制這幅藍圖的最佳人選之一。

根植黑土,仰望星空,葉帥的政治旅程,即將駛入更波瀾壯闊的深水區。

初冬的基輔,寒風料峭,但馬林宮(Mariinsky

Palace)內卻氣氛火熱。

一場關于國家預算分配的特別聽證會正在進行。長長的橡木桌一側,是葉帥和他精干的赫州代表團。

另一側,是幾位面色不善的中央部長和資深議員。

“葉州長,赫爾松州申請的額外港口建設資金和新能源補貼,數額巨大。”

一位頭發梳得一絲不茍、代表某傳統能源利益集團的議員奧列格·彼得連科慢條斯理地開口,手指敲打著桌上的文件。

“在全國都緊縮開支的背景下,這是否過于……樂觀了?更何況,我們收到不少反饋,質疑這些項目最終受益的是否真的是烏國的國家利益,還是某些……外來的商業伙伴?”

話語中的暗示如同毒蛇吐信,會場頓時安靜下來,所有目光聚焦在葉帥身上。

這是基輔舊勢力一次蓄謀已久的發難,意圖將經濟議題扭曲為政治攻擊,扼殺赫爾松的上升勢頭。

葉帥沒有立刻反駁。他端起桌上的水杯,輕輕呷了一口,動作沉穩得不似一個年輕人。

他目光掃過對面那些或傲慢、或審視、或幸災樂禍的臉孔,最后落在彼得連科身上,嘴角甚至牽起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

“彼得連科議員,”葉帥的聲音清晰而平穩,透過麥克風傳遍會場。

“感謝您對赫州財政狀況的關心。您的問題核心無非兩點:一,錢從哪里來?二,利益歸誰所有?”

他微微側身,身后的幕僚立刻將一份厚厚的文件遞到他手中,同時,巨大的投影屏亮起。

“首先,關于資金。”葉帥翻開文件:

“赫州港三期擴建工程,總預算的60來自國際銀團貸款,由歐洲復興開發銀行(EBRD)牽頭,貸款條件完全市場化、透明化,已通過財政部和國際審計。”

“剩余40,其中一半來自州財政盈余——是的,得益于農業改革和加工稅收,赫州去年實現了近二十年來的首次財政盈余”

“——另一半,則來自戰略投資者的股權投資。所有協議均在官網公示,歡迎各位隨時查閱監督。”

他頓了頓,目光銳利起來:“至于質疑投資者背景……”

“彼得連科議員,您所指的‘外來商業伙伴’,是嚴格按照烏國法律注冊、雇傭超過70本地員工、依法繳納巨額稅收、并承諾三年內將采購和研發中心逐步本土化的合法企業。”

“難道僅僅因為其資本來源國際化,就要被貼上可疑的標簽?按照這個邏輯,烏國是否應該拒絕所有外資,回到封閉自守的時代?這符合我們國家吸引投資、發展經濟的國策嗎?”

彼得連科臉色微變,想要插話,但葉帥沒有給他機會。

“第二,關于利益歸屬。”葉帥切換了幻燈片,屏幕上出現的是密密麻麻的數據圖表和曲線。

“這是赫州港擴建后的預期效益模型。未來五年,港口吞吐量預計提升300,直接創造就業崗位5000個,間接帶動物流、倉儲、服務業崗位過萬。”

“每年新增的關稅、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將是一個天文數字,其中大部分將上繳國家財政,充實國庫,最終受益的是全體烏國人民!”

他又切換了一張圖,是風光電站的模擬運行畫面。

“新能源基地建成后,不僅保障本州工業用電,富余電力將并入國家電網,平抑東南部地區的電價。”

“同時,我們承諾,所有關鍵基礎設施的控制權和所有權,永遠屬于屬于國家!合作協議中對此有最嚴格的法律保障。我們引入的是資本和技術,而不是出讓主權!”

葉帥合上文件,身體前傾,目光如炬,直視著彼得連科和在場所有質疑者:

“議員先生,諸位部長,與其坐在基輔溫暖的辦公室里,憑借臆想和流言質疑一個正在創造就業、增加稅收、為國家能源安全做出貢獻的項目,不如親自去赫州看看!”

他的聲音提高,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

“去看看第聶伯河上重新繁忙起來的航道!去看看新建的工廠里工人們臉上的笑容!去看看因為有了穩定供電和灌溉而煥發生機的村莊!看看那些因為‘未來種子基金’資助而得以繼續學業的農家子弟!”

“赫州的發展,每一步都合法合規,光明正大!我們追求的不是一州之私利,而是探索一條真正能讓國家富強、讓人民幸福的道路!如果這也是罪過。”

他停頓了一下,語氣斬釘截鐵,“那我葉帥,愿意承擔所有責任!但在此之前,請拿出確鑿的證據,而不是捕風捉影的指控!”

會場鴉雀無聲。葉帥的回應,有理有據,有數據有情懷,更有一種凜然的正氣,將對手的刁難襯托得格外蒼白和卑劣。

幾位中立派的議員開始微微點頭。

彼得連科臉色鐵青,張了張嘴,卻發現自己準備好的所有說辭在對方堅實的事實面前都顯得不堪一擊。

他只能悻悻地嘟囔了幾句關于“長遠風險需要評估”的套話,便偃旗息鼓。

當晚,葉帥下榻的酒店套房。肖迪幫他按摩著緊繃的太陽穴,輕聲道:

“今天太險了,他們明顯是有備而來。”

葉帥閉著眼,笑了笑:“跳梁小丑而已。他們習慣了暗箱操作和利益交換,遇到我們這種把所有牌都亮在桌面上的,反而不知所措了。”

他握住肖迪的手,“放心吧,真正的較量,從來不在臺前。”

話音剛落,加密衛星電話響起。是葉風。

“兄弟,基輔那邊‘熱鬧’完了?”葉風的聲音帶著一絲調侃,顯然已知曉白天的事。

“剛散場。幾只蒼蠅嗡嗡叫,拍走了。”葉帥語氣輕松。

“彼得連科背后是鄰國寡頭傳統的能源管線利益集團,他們怕你的新能源和港口打通,動了他們的奶酪。”

葉風的信息網絡總能提供最精準的背景。

“不過不用擔心,詹姆斯剛和EBRD的幾位董事打完高爾夫,后續貸款不會有任何問題。”

“另外,‘家里’的工程隊和設備,下周就以‘技術合作’的名義出發,幫你加快港口建設進度,保證誰也挑不出毛病。”

“謝了。”

葉帥心中暖流涌動。這種來自家族和戰士集團無聲卻強有力的支持,是他能大刀闊斧改革的最大底氣。

他們從不直接干預政治,卻總能在最關鍵的時刻,提供最需要的資源——

資金、技術、乃至國際輿論的悄然傾斜。

“自家兄弟,客氣什么。”葉風正色道:

“你那邊越穩固,我們在國際棋局上的空間就越大。別忘了,‘未來之橋’也需要赫爾松這樣的橋頭堡。”

注意安全,舅舅那邊說,有些人狗急跳墻,可能會玩陰的。”

“我知道,伊萬諾維奇舅舅已經加強了州政府和我個人的安保等級。”葉帥點頭。

掛了電話,葉帥走到窗邊,俯瞰著基輔的萬家燈火。這座城市古老而復雜,充滿了機會,也布滿了陷阱。

但他不再是那個需要完全依靠外祖父庇護的年輕人了。他有了自己的政績、自己的團隊、自己的民意基礎,更有了一個跨越大陸的強大支撐網絡。

幾次類似的交鋒后,葉帥在基輔政壇的威望不降反升。他被視為一個有能力、有魄力、更有原則和底線的實干家,一個難以被收買、難以被威脅的強硬對手。

連總統在內閣會議上,都多次以赫爾松的例子,敲打那些效率低下、扯皮推諉的部門。

回到赫州,葉帥推進項目的步伐更快了。

有了基輔的“勝利”和經驗,他處理起州內殘余的寡頭勢力更加得心應手。

或分化瓦解,或法律震懾,或利益置換,將那些盤踞在物流、能源領域的“地頭蛇”逐一拔除或收編,徹底掃清了發展障礙。

一年后的秋天,赫州港新泊位迎來了首艘十萬噸級貨輪。

廣袤的麥田邊,白色的風力發電機矩陣成排矗立,與藍天白云相映成趣;芯片裝配廠的流水線上,工人們專注地操作著精密儀器……一幅繁榮興旺的景象。

葉帥的名字,頻繁出現在國內外主流媒體的顯著位置,他被譽為“烏國改革的新希望”、“東歐政壇的明日之星”。

但他始終保持著清醒,每次視察歸來,都會和肖迪在書房里待到深夜,研究地圖,分析數據,籌劃著下一步更深入的結構性改革——司法、教育、醫療……

他知道,腳下的路還很長,黑暗中的敵人從未消失,只是暫時蟄伏。但他無所畏懼。

他的根,深植于軍墾城的鋼鐵意志,滋養于第聶伯河的黑土沃野,蔓延于戰士集團的全球脈絡。

這棵由東西方養分共同澆灌的政治之樹,已然枝繁葉茂,亭亭如蓋,正準備迎接更大的風雨,也必將撐起更廣闊的天空。

他的故事,早已超越了個人奮斗,成為一場關于國家重生與全球格局演變的宏大敘事中,不可或缺的關鍵章節。

(本章完)

無彈窗相關

_


上一章  |  大國軍墾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