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士集團北美總部,頂層會議室。葉風看著莎拉匯總的選情簡報和情報部門截獲的關于“影子聯盟”動向的加密信息,臉上并無喜色。
“他們學乖了。”
葉風手指敲擊著桌面,“不再正面強攻,改打黑槍,玩分化,貼標簽。‘特洛伊木馬’?‘第四帝國’?呵呵,帽子扣得挺大。”
莎拉神色凝重:“葉總,情報顯示他們的資金流很大,而且很分散,背后是軍工復合體和部分傳統能源巨頭的聯合。”
“他們正在幾個關鍵搖擺選區加大投入,扶持我們的對手,投放抹黑,攻擊我們的候選人‘被外國資本控制’、‘損害美國工人長遠利益’。
BNN和Facepage的反擊效果在被抵消,尤其是在傳統媒體(如地方電臺、報紙)和特定社群(如退伍軍人、宗教保守團體)中,他們的滲透很厲害。”
詹姆斯補充道:“金融市場也嗅到了火藥味。雖然汽車股穩住了,但軍工股和一些傳統能源股最近有異動,顯然有人在押注政治風向可能再次變化。”
“部分之前向我們示好的華爾街資本,態度開始出現曖昧。”
“意料之中。”
葉風站起身,走到窗前,俯瞰著哈德遜河。河面波光粼粼,但水下暗流涌動。
“勝利會沖昏頭腦,也會逼出對手的狠勁。我們砸錢砸媒體,他們也會砸,而且會用更陰險的招數。”
他轉過身,眼神銳利如刀:“莎拉,調整策略:
“不要被他們的‘木馬論’牽著鼻子走。我們的核心信息不變。”
“針對他們的抹黑,BNN和Facepage不要大規模對轟,而是制作幾部高質量、有公信力的深度紀錄片和事實核查專題,系統地、用鐵證駁斥‘外國控制論’和‘損害工人論’。”
“重點展示戰士集團在美投資、創造就業、技術研發(尤其是與本土大學、實驗室合作)的具體數據和案例。”
“邀請有公信力的獨立經濟學家、前政府官員(特別是共和黨籍的)出來站臺,強調全球化供應鏈的現實性和戰士集團對穩定美國產業的關鍵作用。”
“地方網絡是我們的根基。加大在社區層面的投入,不僅僅是發傳單搞集會。社區小企業復蘇計劃(用戰士關聯基金)、青少年科技競賽、組織退伍軍人技能培訓(與戰士旗下制造廠掛鉤)……”
“讓未來進步黨的存在切實改善選民生活,讓地方上的關鍵人物(社區領袖、小企業主、工會基層干部)真正成為我們的‘自己人’。把‘根’扎到他們無法輕易撼動的地方。”
“情報部門重點盯那幾個‘中生代’鷹派和幕后游說者,找他們的硬傷。”
“同時,接觸傳統建制派中那些對軍工復合體過度影響力也有擔憂、或者自身選區利益與戰士集團有交集的議員。”
“不是要摧毀兩黨制,未來進步黨是提供‘理性替代方案’。與軍工復合體捆綁,才是把國家拖入對抗深淵。”
“必要時,可以放出一些關于軍工游說集團如何操縱這些‘中生代’議員的邊緣信息(通過第三方渠道),制造猜疑。”
“加速本土和墨西哥的芯片產能建設,尤其是成熟制程(汽車所需)的產能。把建設進度、創造就業崗位的數據適時公布出去。”
“告訴市場和美國產業界:即使再有風浪,戰士集團也有能力確保供應安全!這是最硬的底氣!”
葉風的指令如同戰鼓,再次敲響。“筑基”行動進入了更復雜、更兇險的深水區。
媒體戰、情報戰、資金戰、人心爭奪戰……在距離中期選舉投票日僅剩六十天的時刻,東西海岸的這場“鋼鐵、芯片與選票的戰爭”,非但沒有平息,反而在看似平靜的水面下,醞釀著更加激烈的碰撞。
葉風的名字和未來進步黨的旗幟,在贊譽與詛咒交織的聲浪中,繼續向著米國政治版圖的腹地,堅定地插去。
而納帕谷的葡萄園里,葉雨澤修剪的動作似乎更加緩慢而專注。他腳下的土地,沉默地承載著一切,仿佛在無聲地告誡:
“根,要扎得深,更要扎得穩。因為風暴,從未真正遠離。”
華盛頓的秋意漸濃,空氣中彌漫著落葉的蕭瑟與選戰的硝煙。
距離中期選舉僅剩兩周,政治光譜被壓縮到極致,熾熱而危險。
葉風主導的“筑基”行動與軍工復合體陰影下的“影子聯盟”反擊,在每一個關鍵選區、每一個輿論場域激烈碰撞。
紐約,BNN全球新聞中心。巨大的環形屏幕墻分割成數十個畫面。
關鍵選區的實時民調、社交媒體輿情熱詞、對手投放的負面片段、以及未來進步黨候選人集會的現場直播。
總編室內氣氛如同作戰指揮室,彌漫著高壓咖啡因和緊繃的神經。
“總編,‘愛國者平臺’(一個由影子聯盟資助、主打保守派受眾的新興網絡媒體)剛剛放出了一段‘深度調查’。”
一名資深調查編輯語速飛快,“他們聲稱獲取了‘內部文件’,顯示戰士集團北美研發中心的關鍵項目‘泰坦’AI芯片設計團隊,有超過40的核心工程師持有華夏護照或綠卡。
他們暗示這些工程師可能受‘母國意志’影響,在芯片中植入‘后門’或‘邏輯炸彈’,威脅美國關鍵基礎設施和軍事系統安全!標題聳動:
“‘特洛伊木馬的核心代碼?戰士集團的技術血管里流淌著誰的血液?’”
總編馬克·韋斯頓眼神銳利如鷹。他早已收到葉風團隊的預警,知道對手會打“技術安全”和“忠誠度”這張牌。
“反擊預案啟動!第一,我們的‘事實核查’團隊,立刻行動!查清‘愛國者平臺’所謂‘內部文件’來源,是偽造、篡改還是斷章取義?”
“第二,聯系‘泰坦’項目負責人,準備接受深度專訪,開放部分不涉密研發流程供拍攝,展示其透明性和團隊多元化的正面形象。強調所有工程師都經過嚴格安全審查,項目本身也受到國防部相關部門的監督。”
“第三,制作短片,采訪幾位持有中國護照的頂尖工程師本人,談他們的美國夢、專業貢獻和對技術的純粹追求。”
“第四,挖‘愛國者平臺’的背景和金主,特別是與軍工游說團體‘美國戰略優勢倡議’(影子聯盟核心之一)的資金紐帶!”
“第五,”他頓了頓,加重語氣,“啟動‘榮耀勛章’檔案庫。篩選幾位曾參與過敏感國防項目、獲得過軍方嘉獎、且目前公開未來進步黨的華裔或亞裔美籍科學家、退役軍官,請他們站出來,以自身經歷駁斥這種基于族裔的‘忠誠度’污蔑!動作要快,覆蓋要廣,聲量要壓過他們!”
命令迅速下達。BNN龐大的機器高速運轉。不到兩小時,一篇詳盡的事實核查長文率先在BNN官網和Facepage置頂發布,條分縷析地駁斥了“愛國者平臺”文件的漏洞,并附上部分經過脫敏的真實團隊構成數據。
緊接著,一段精心剪輯、充滿科技感與人文溫度的短片上線。
明亮的無塵實驗室里,不同膚色的工程師專注協作。
項目負責人沉穩地解釋著嚴格的安全協議。
幾位被點名的華裔工程師用流利的英語講述著他們在硅谷的奮斗故事和對創新的熱愛。
隨后,一位曾參與F35雷達系統研發、胸前掛滿勛章的華裔退役空軍上校出現在鏡頭前,神情肅穆:
“我為這個國家流過血。我的同事們為這個國家的科技領先奉獻著智慧。”
“質疑我們的忠誠,是對所有為美利堅奉獻的亞裔群體的侮辱,更是對手企圖轉移視線、破壞國家技術根基的卑劣伎倆!”
這套組合拳迅猛而精準。BNN強大的傳播力和公信力(尤其在中間選民中)開始發揮作用。
“忠誠度”污蔑引發的短暫漣漪,迅速被更強大的事實和情感洪流沖散。
在社交媒體上,#WeAreInnovators(我們是創新者)、#LoyaltyIsNotSkinDeep(忠誠不分膚色)等話題迅速升溫,大量科技從業者、少數族裔群體和反感種族主義標簽的普通民眾加入聲援。
然而,戰場遠不止于輿論。
在銹帶州的核心戰場——俄亥俄州第七選區,一場競選集會的氣氛被推到了高潮與危險的邊緣。
未來進步黨的候選人,前汽車廠工會領袖湯姆·布倫南,正站在臨時搭建的講臺上,面對臺下數千名經歷過停產恐慌、剛剛因戰士恢復供應而保住飯碗的工人及其家屬,激情澎湃地演講:
“他們(指對手和影子聯盟)說戰士集團是威脅?”
“看看是誰讓流水線重新轉動!看看是誰保住了我們的房貸、孩子的學費!”
“他們躲在華盛頓的象牙塔里,收著軍工巨頭的黑錢,卻要斷送我們實實在在的飯碗!”
“未來進步黨要的,是工作!是穩定!是像戰士集團這樣能帶來就業和技術的伙伴,而不是那些只會煽動對抗、把工人當炮灰的戰爭販子!”
群情激昂。“我們要工作!”“布倫南說得對!”的呼喊聲震耳欲聾。
突然,人群外圍一陣騷動。幾十個穿著印有“美國制造,美國工人”字樣T恤的壯漢強行擠開人群,高舉著標語牌:
“布倫南出賣美國工人給華夏佬!”
“戰士芯片,美國棺材!”
他們顯然是精心組織而來,口號整齊劃一,充滿戾氣。有人開始向講臺方向投擲瓶子和雞蛋,場面瞬間混亂。
安保人員迅速組成人墻。布倫南臨危不亂,接過助手遞來的擴音喇叭,聲音洪亮壓過騷動:
“看看他們!看看這些被軍工復合體花錢雇來的打手!他們不敢面對我們關于工作的質問,只能用暴力和謊言來打斷人民的聲音!”
“這,就是他們害怕真相的樣子!俄亥俄的工友們,我們不會被嚇倒!我們的選票,就是對他們最好的回答!”
他的鎮定和直指核心的控訴,反而激起了者更大的保護欲和憤怒。
“滾出去!”“布倫南!”
的怒吼壓倒了挑釁者的口號。混亂中,莎拉遠程指揮的地面團隊早已啟動預案。
提前安排在人群中的大量未來進步黨志愿者和同情者,自發形成更厚的人墻,將挑釁者隔離、推擠出去。
同時,當地警方(在戰士集團“地方關系建設基金”的長期“友好”下)也及時趕到,迅速控制了帶頭鬧事者。
整個過程被BNN隨行記者和無數者的手機完整記錄下來。
當晚,BNN黃金時段播出了專題報道《選戰陰影下的暴力與真相》。
將挑釁者的暴行與布倫南的冷靜應對形成鮮明對比,并再次深挖了這些鬧事者與一個接受軍工游說團體資助的所謂“草根勞工組織”的聯系。
報道結尾,是布倫南在警察維持秩序后,繼續演講的畫面,臺下是工人家庭充滿信任與希望的面孔。
這場未遂的暴力干擾,反而成了未來進步黨凝聚人心、強化“代表工人對抗權貴”形象的最佳注腳。
華盛頓,陰影中的密室。氣氛比上次更加凝重,甚至帶著一絲挫敗的焦躁。
理查德看著BNN的反擊報道和俄亥俄第七選區騷亂的反效果報告,臉色陰沉。
“BNN的反應速度和反擊力度超出了預期。他們準備得太充分了。葉風在媒體控制上的投入,簡直是軍備競賽級別的。”
他揉了揉眉心,“‘忠誠度’牌被他們用‘多元貢獻’和‘種族牌反打’化解了。基層暴力干擾弄巧成拙,反而幫他們固了票。”
那位游說大佬眼神陰鷙:“難道就沒辦法了?葉風的根基就是戰士集團!只要能重創戰士的聲譽或者引發新一輪供應恐慌……”
“直接攻擊戰士供應鏈風險太大,市場承受不起第二次‘斷流’級別的沖擊,華爾街和底特律會發瘋,白宮也絕不會坐視。”
理查德搖頭,但眼中閃過一絲更危險的光芒,“不過……‘聲譽’和‘恐慌’,未必需要從供應鏈下手。我們還有一張牌,一張更隱蔽、更指向葉風個人和未來進步黨核心的牌。”
他調出一份加密文件,投影在屏幕上,標題觸目驚心:《“未來之橋”基金——未來進步黨的金錢臍帶與潛在非法輸送網絡》。
“我們動用了最頂級的財務審計團隊和最隱秘的情報渠道,交叉分析了過去兩年流入未來進步黨及其關聯PAC(政治行動委員會)的海量資金。”
理查德的聲音帶著一種獵人發現致命弱點的興奮:
“發現了一個異常復雜的資金網絡。巨額資金通過一系列在開曼群島、維爾京群島注冊的離岸空殼公司,以及幾家表面上是獨立科技風投、綠色能源基金的機構,最終匯入‘未來之橋’這個未來進步黨的核心籌款基金。”
資金源頭極其模糊,但大額資金的流動軌跡,在多個節點上,與戰士集團海外子公司、以及某些與軍墾機電關系密切的東方資本,出現了令人不安的‘巧合’與‘同步’。”
月底了,票票,別忘了兄弟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