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軍墾第3102章 云開霧散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大國軍墾 >>大國軍墾最新章節列表 >> 第3102章 云開霧散

第3102章 云開霧散


更新時間:2025年08月25日  作者:大強67  分類: 都市 | 現實 | 人間百態 | 大強67 | 大國軍墾 


第2886章

云開霧散

夕陽熔金,沉甸甸地壓在西陲的沙丘線上。

烏梅挺直的脊背在拉長的剪影里,仿佛也汲取了戈壁的堅韌。

她大步走向西區試驗田,腳下是滾燙的沙礫,心中卻是一片前所未有的澄澈與滾燙。

那份在非洲星火照耀下、在葉雨澤平靜一瞥中點燃的歸屬感,并未因任務的回歸而熄滅,反而如同地火,在胸腔深處奔涌不息。

那個聲音——那個關于“責任”的聲音——在她心中越來越響亮,越來越清晰。

她不再是記者烏梅,但她手中的筆,她歷經風沙磨礪的心,卻比任何時候都更渴望書寫。

書寫真實,書寫偉大,書寫這片浩瀚荒蕪中,那群沉默卻如磐石般堅韌的人們,和他們所守護、所創造的非凡價值!

葉雨澤,他是一座沉默的山,他的光芒不該被塵世的喧囂所遮蔽,更不該被卑劣的流言所玷污。

他要被看見,他的故事,他身后那群人的故事,應該像這戈壁灘上頑強生長的麥苗,像非洲大陸上拔地而起的光伏矩陣一樣,被世人知曉!

這不是職業的召喚,是靈魂深處的吶喊,是對抗這個被金錢和流量扭曲的世界的責任!

她開始利用一切碎片時間。深夜,在簡陋板房昏黃的燈光下,在室友疲憊的鼾聲中,她攤開一本新的、沾著沙塵的筆記本。

這一次,筆尖流淌的不再是預設的陷阱和揣測的惡意,而是滾燙的記憶、深沉的敬意和渴望傾訴的真相。

她寫自己在葉家小院的震撼與羞愧,寫玉娥的包容與智慧,寫伊凡娜那如西伯利亞初雪般純凈無悔的守護與奮斗,寫凱文那句振聾發聵的“把人當人”……

更重要的,她寫葉雨澤。

她搜集一切能接觸到的資料,向趙工、老張這些老戰士打聽,向偶爾來視察的集團元老求證。

她的筆觸,穿透時間的風沙,回到了那個充滿野性與希望的起點——

十幾歲的葉雨澤,在唐城那個小小的服裝作坊里,如何憑借敏銳的嗅覺和過人的膽識,將“戰士”牌牛仔服推向全國

世界,并且至今,還占據著歐美市場的半壁江山,打響了傳奇的第一槍。

她描繪他如何回到連隊,在資源匱乏的年代,硬是憑著“土法上馬”的狠勁和驚人的技術直覺,點燃了煉鋼爐的熊熊火焰,那火光,照亮了軍墾工業最初的曙光。

她記錄他如何與肝膽相照的兄弟楊革勇,懷揣著開拓的雄心,勇闖風雪彌漫的俄羅斯。

在異國他鄉的嚴寒與復雜環境中,他們不僅打開了貿易的通道,更以伯樂般的眼光,挖掘、匯聚了一批散落在鋼鐵洪流廢墟中的頂尖技術人才——

那是戰士汽車廠、乃至后來整個軍墾城高端制造業騰飛最珍貴的火種!

她的文字,飽含深情地勾勒出戰士汽車廠從無到有、從蹣跚學步到馳騁世界的壯闊歷程。

她描繪軍墾城如何從一個地圖上的點,在葉雨澤和他的戰友們、伙伴們一磚一瓦、一草一木的奮斗中,崛起為一座融合了尖端科技、現代農業與堅韌精神的現代化新城。

她寫他力排眾議,將瀕臨絕境的烏克蘭女孩伊凡娜推上獨當一面的舞臺。然后把那邊毫無用處的廢鋼鐵變廢為寶,為華夏解決了很多資源危機。

寫他如何支持給女兒們勇闖非洲,讓戰士的旗幟在遙遠的非洲大陸高高飄揚。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寫他為了反抗西方的種業壟斷,毅然投巨資創立戰士種業,并且結合兒子葉風和葉茂的新能源和治沙問題,研發出一系列只有華夏才有的優良種子。

寫他蹲在戈壁的光伏板下,像撫摸孩子一樣輕觸麥苗葉尖時,眼中那份沉甸甸的期許……

二十萬字!每一個字都浸透了戈壁的風沙、汗水的咸澀和靈魂的震顫。

這不是虛構的傳奇,而是一部用血肉、智慧與信念鑄就的史詩。

書稿完成的那一夜,烏梅走出板房,仰望戈壁灘浩瀚的星河,淚水無聲滑落。

她仿佛看到,無數個像葉雨澤、像趙工、像老張、像遠在非洲的同胞建設者、像玉娥、像伊凡娜那樣的身影,在星河下默默耕耘,匯聚成改變世界的力量洪流。

就在烏梅嘔心瀝血完成這部名為《基石——軍墾城與它的造夢者》的報告文學之際。

外界的輿論風暴已如戈壁的風季,裹挾著漫天沙塵,兇猛地撲向了葉雨澤。

正如烏梅所料,也正如她所深惡痛絕的,以她前東家《新銳觀察》主編謝某為首的一小撮人,嗅到了“流量”的腥味。

他們罔顧事實,斷章取義,將葉雨澤與伊凡娜之間那份超越世俗、歷經歲月沉淀的深厚情誼——

那份建立在救命之恩、絕對信任與并肩奮斗基礎上的、純凈如雪的情誼——

惡意曲解為“私生活混亂”、“玩弄女性感情”。

幾張模糊不清的老照片被翻出,配上極具引導性的文字:

“商業巨鱷的隱秘情史”、“異國紅顏背后的權力交易”、“原配夫人多年隱忍為哪般?”……

網絡水軍推波助瀾,不明真相的網民被煽動,各種污言穢語甚囂塵上。他們試圖用最骯臟的泥巴,去涂抹那座沉默高山的基石。

軍墾城內,氣氛也難免有些波動。一些不明就里的議論悄然滋生。

趙工氣得在工地上摔了扳手,對著手機破口大罵那些造謠的“龜孫子”。

老張則憂心忡忡地找烏梅:“小烏,你是記者出身,你懂這些,葉總他……真沒事吧?咱們這項目會不會受影響?”

葉雨澤本人,卻仿佛置身風暴之外。他依舊按部就班地巡視各個項目,目光沉靜地落在新播下的麥種上,落在旋轉的風機槳葉上,落在剛傳回的非洲電網運行數據上。

有記者試圖在基地外堵截采訪,他只淡淡留下一句:

“地里活忙,沒空陪人嚼舌頭根子。

”便驅車而去,留下一個在風沙中挺立如山的背影。

他的沉默,在別有用心者眼中成了“心虛”,在擔憂他的人心中卻成了定海神針。

玉娥依舊平靜地打理著自己的公司和葉家,對前來打探的“好心人”微笑道:

“雨澤是什么樣的人,時間會證明一切。”

伊凡娜則遠在烏克蘭處理事務,只在給玉娥的電話里平靜地說:“流言?它們連葉的一片衣角都碰不到。”

就在輿論的喧囂達到頂峰,謝某之流得意洋洋,準備發動“致命一擊”時,一個重磅炸彈,以最傳統也最震撼的方式,轟然引爆!

國內一家以嚴肅、深度著稱的大型文學期刊,以罕見的篇幅和速度,全文刊載了烏梅的二十萬字報告文學——

《基石——軍墾城與它的造夢者》!

沒有預熱,沒有炒作。當散發著油墨清香的期刊被送到報亭、書店、圖書館,當電子版悄然上線,起初并未引起廣泛注意。

然而,當第一個讀者翻開它,被那飽含深情與力量的文字、被那波瀾壯闊的真實史詩所吸引、所震撼后,口碑如同燎原之火,瞬間蔓延開來!

人們讀到了那個十幾歲少年的膽識與闖勁,讀到了煉鋼爐前揮汗如雨的身影。

讀到了異國他鄉挖掘人才的慧眼與胸懷,讀到了汽車轟鳴駛向世界的豪邁。

讀到了戈壁灘上“藍海”與“綠洲”交織的奇跡,讀到了非洲大陸被點亮的萬家燈火!

更讀到了那份超越生死的信任(伊凡娜章節),讀到了那份靜水深流的守護(玉娥章節)。

還讀到了葉雨澤曾經經歷的感情,還有那些女人們一起,為軍墾城所做的一切。

讀到了無數個像趙工、老張那樣在平凡崗位上默默奉獻的脊梁!

書中對葉雨澤與伊凡娜關系和其他幾個女人的描寫,坦蕩、深情、充滿敬意,徹底還原了那段被流言扭曲的情誼的本質——

那是人性中最光輝的信任、感恩與并肩作戰的戰友之情!

“原來……這才是葉雨澤!”

“天啊,我們差點被那些垃圾新聞騙了!”

“這才是真正的企業家精神!這才是真正的家國情懷!”

“淚目了!向所有在戈壁、在非洲、在平凡崗位上默默奮斗的‘基石’致敬!”

“《新銳觀察》?謝XX?你們欠葉總一個道歉!欠公眾一個真相!”

輿論發生了驚天逆轉!那篇報告文學如同一柄淬煉于戈壁風沙、閃耀著人性光輝的利劍,瞬間刺破了所有精心編織的謊言與污蔑的泡沫。

讀者自發地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討論、推薦。主流媒體迅速跟進,開始深度挖掘報道軍墾城和戰士集團的真正成就與精神內核。

謝某和他的《新銳觀察》瞬間被淹沒在洶涌的民意聲討和同行鄙夷的目光中,倉促撤稿、道歉,但信譽已然破產。

戈壁灘,“綠洲一號”基地。

一份刊載著《基石》的期刊被放在葉雨澤那張堆滿圖紙和數據的簡易辦公桌上。

他剛剛從田間回來,褲腳還沾著新鮮的泥土。他拿起期刊,粗糙的手指緩緩撫過封面上那遒勁的標題,翻開了內頁。

他看得很慢,很仔細。夕陽的余暉透過板房的窗戶,將他并不高大的身影投射在墻壁上。

他的臉上沒有激動的表情,依舊平靜。

只是當他讀到某些段落——比如描述他第一次見到伊凡娜父親病危時的情景,比如寫他力排眾議將重任交給年輕的伊凡娜。

比如瑪莎投資軍墾城第一家機械加工廠,比如二紅如何在軍墾城創立軍墾超市,如今成為世界零售業霸主,把整個華夏的小商品推向世界。

寫他蹲在麥苗邊的細節——他的目光會停留得更久一些,深邃的眼眸中,仿佛有極細微的波瀾掠過。

良久,他合上期刊,站起身,走到窗邊。窗外,是無垠的戈壁,光伏板在落日下反射著溫暖的金紅色光芒,風車巨大的剪影緩緩轉動。

更遠處,新播下的耐旱麥種,正頑強地在沙土中孕育著新的生機。

烏梅被趙工叫到了葉雨澤的板房門口。她有些忐忑,不知這位沉默如山的總裁會對她的“擅自行動”作何反應。

葉雨澤轉過身,手里還拿著那份期刊。他看著站在門口,臉龐被戈壁陽光曬得黝黑發亮、眼神卻比來時更加清澈堅定的烏梅。

沒有感謝,沒有夸獎。

他走到烏梅面前,將那份厚重的期刊輕輕放在她手中,然后,伸出那只布滿老繭、曾點燃煉鋼爐、撫過麥苗、也托起過無數人命運的大手,在烏梅的肩膀上,沉穩地、重重地拍了兩下。

那兩下拍擊,力道透過肩胛骨,直抵心扉。勝過千言萬語。

他什么也沒說,只是深深地看了烏梅一眼,那眼神里有洞悉,有認可,還有一種將更重的擔子交付給后來者的期許。

隨后,他拿起桌上的安全帽,大步走出板房,走向了暮色籠罩下依舊機器轟鳴的試驗田深處。

他的背影融入戈壁的蒼茫,仿佛與這片他傾注了半生心血的土地融為一體,成為一塊最沉默、最堅實的基石。

烏梅緊緊抱著懷中那份還帶著葉雨澤掌心溫度的期刊,望著他遠去的背影,淚水終于奪眶而出。

這一次,不是委屈,不是疲憊,而是靈魂被徹底滌蕩、找到真正歸途后的滾燙熱流。

風沙依舊在戈壁灘上呼嘯,但此刻聽來,卻如同大地深沉而有力的呼吸。

她知道,她的筆,她的生命,從此將和這片土地,和這群人,緊緊相連。

她記錄下的,不僅僅是過去的光輝,更是照亮未來的火種。而她,也終于成為了這宏偉基石上,一塊小小的、但無比堅實的組成部分。

電話鈴響起,她接起來,聽筒里是一個曾經熟悉,但又無比厭惡的聲音。

“烏梅,你聽我說,幫我聯系一下葉總,我不是那個意思,請他無比替我澄清一下……”

烏梅笑了,天下竟然有這么無恥的人。

“承受你該承受的吧,必要時候,我會作證,揭露你的無恥……”

無彈窗相關

_


上一章  |  大國軍墾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