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軍墾第3093章 動土里的愛情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大國軍墾 >>大國軍墾最新章節列表 >> 第3093章 動土里的愛情

第3093章 動土里的愛情


更新時間:2025年08月17日  作者:大強67  分類: 都市 | 現實 | 人間百態 | 大強67 | 大國軍墾 
第3093章

第3093章

第2877章

莊園的鐵藝大門在雪地里泛著冷光,葉帥握著方向盤的手微微收緊。肖迪側頭看他,他喉結動了動:

“我媽和姥爺……對婚姻看得很重,尤其是姥爺,總覺得聯姻能穩固些什么。”

肖迪指尖在車窗上畫著圈,玻璃上的霜花被呵氣融出小塊透明:

“我帶了軍墾城的沙土樣本,還有咱們培育的‘連理’麥種,他們要是不喜歡我,總會喜歡這些吧?”

葉帥突然踩下剎車,雪沫濺在保險杠上。他轉身抓住她的手,掌心燙得像育苗棚的恒溫箱:

“別這么說,他們會喜歡你的。”

莊園里的云杉積著厚雪,像披白裘的巨人。

伊凡娜站在門廊下,駝色大衣裹得嚴實,看見肖迪時,睫毛上的雪粒簌簌往下掉:

“你就是……肖迪?”

肖迪剛要開口,葉帥已經替她答:

“媽,她是我的愛人,也是‘連理’麥種的培育人。”

客廳里的壁爐燒得正旺,老爺子坐在天鵝絨沙發上,銀白的眉毛擰成疙瘩。

他面前的紅木茶幾上擺著個銅盤,里面放著三枚勛章——那是蘇聯時期頒發的農業功勛獎章,邊角磨得發亮。

“葉帥,”老爺子的聲音像凍土帶的石頭,“你該先跟家里說一聲。”

“說什么?”葉帥把肖迪護在身后,“說我要娶一個能和我一起在雪地里種麥子的人?”

樓梯上傳來腳步聲,伊萬諾維奇扶著扶手下來,西裝袖口繡著家族紋章。他瞥了肖迪一眼,對老爺子笑道:

“爸,我就說葉帥在別爾哥羅德待野了,連規矩都忘了。”

肖迪突然從包里掏出玻璃罐,麥種在火光里泛著金:

“姥爺,舅舅,這是‘連理’麥種,抗寒基因和抗旱基因的表達率都超過40,能在貝加爾湖畔的凍土上生長。”

伊萬諾維奇嗤笑一聲:“我們的黑麥產量早就夠了,不需要這種雜七雜八的東西。”

“可西伯利亞還有三千萬公頃待開發的凍土。”

肖迪往前一步,“這些種子能讓那里長出麥田。”

老爺子拿起玻璃罐,對著光看了半天。他手指在罐壁上敲了敲,突然問:

“你知道我的兄弟是怎么死的嗎?”

肖迪一愣,葉帥的臉色沉了下去。

“1953年,他帶著華夏的稻種去勘察加半島,想在凍土上種水稻,”

老爺子放下罐子,火星從壁爐里跳出來,“暴風雪把帳篷壓塌了,等找到他時,懷里還揣著發芽的稻種。”

他盯著葉帥:“我讓你先做出成績,不是讓你在雪地里談情說愛。下個月的州農業會議,你要是拿不出凍土開發方案,就別想晉升。”

“我根本不想要晉升!”葉帥的聲音撞在水晶燈上,“我只想守著試驗田!”

“放肆!”老爺子把銅盤掃到地上,勛章叮當作響:

“你以為那些光伏板、試驗站是憑空來的?沒有家族的支持,你能在別爾哥羅德站穩腳跟?”

伊凡娜突然站起來,把肖迪拉到身邊:

“爸,葉帥的性子隨他父親,認定的事九頭牛都拉不回。肖迪是個好姑娘,昨天我查了她的論文,關于沙棗與西伯利亞松的雜交技術,連莫斯科大學的教授都點贊了。”

“再好有什么用?”

伊萬諾維奇掏出份文件,“克里姆林宮的顧問家有個女兒,學農業經濟的,下個月就來考察。葉帥要是和她結婚,凍土開發項目能直接拿到國家撥款。”

肖迪的手指掐進掌心,麥種在玻璃罐里輕輕晃動,像在替她發抖。

葉帥搶過文件撕成碎片:“我不需要靠女人換資源!”

“這不是交易,是戰略!”

老爺子氣得發抖,“當年我哥哥要是肯和當地貴族聯姻,就不會凍死在勘察加!”

夜幕降臨時,肖迪在客房里整理行李。窗臺上的雪被月光照得發藍,她摸出那枚麥種項鏈,突然聽見敲門聲。

葉帥站在門口,睫毛上沾著雪:“我帶你去個地方。”

莊園深處有座舊倉庫,鐵門銹得掉渣。葉帥拉開門,里面堆著一排排玻璃罐,標簽上寫著“1956年北疆棉花種”“1978年貝加爾針茅”。

最里面的架子上擺著個木箱,里面是件軍墾服,口袋里露出半張照片——

很帥氣的年輕人正在棉田里和維吾爾族老鄉握手,背后是成片的白棉花。

“這是我姥爺的哥哥,”葉帥拿起照片。

“他總說,土地不認爵位,只認肯流汗的人。”

肖迪撫摸著照片:“你姥爺其實……是怕你走他的老路吧?”

“可他忘了,他哥哥最后雖然死了,但那些稻種在勘察加發了芽,現在那里有萬畝稻田。”

葉帥把“連理”麥種放進空罐,貼上標簽,“明天我就去州政府,把凍土開發方案交上去。沒有家族支持,我照樣能種出麥子。”

第二天一早,肖迪被爭吵聲驚醒。她推開門,看見伊萬諾維奇把一份報紙摔在葉帥面前:

“你看看!你在別爾哥羅德搞的光伏板項目被曝出來了,說你挪用民政!”

報紙頭版是光伏板陣列的照片,標題觸目驚心:《貴族后裔的玩物?凍土上的無用功》。

葉帥的臉色瞬間白了,伊凡娜急得團團轉:“這肯定是競爭對手搞的鬼!”

老爺子拄著拐杖站在門口,臉色鐵青:“現在知道難了?沒有家族的庇護,你的試驗田撐不過這個冬天。”

肖迪突然想起什么,掏出手機翻出郵件:

“我上周給聯合國糧農組織發了‘連理’麥種的培育報告,他們昨天回復說,愿意資助咱們的凍土開發項目。”

葉帥眼睛亮起來,伊萬諾維奇卻冷笑:“聯合國的錢哪那么好拿?他們肯定要插手項目管理。”

“那就讓他們看!”

肖迪打開筆記本電腦,調出數據圖表,“從種子篩選到基因測序,每一步都有記錄。我們要讓全世界知道,華夏的農業技術能在凍土上開花。”

老爺子盯著屏幕上的基因序列圖,突然問:“你打算怎么說服州政府?”

“用數據,”肖迪指著圖表,“‘連理’麥種的畝產比普通黑麥高30,種植成本降低25,能讓西伯利亞的農民年收入增加四千盧布。”

葉帥補充道:“我還聯系了軍墾城的技術員,他們愿意派團隊來指導種植。華夏的滴灌技術加上這里的耐寒品種,能讓凍土變成糧倉。”

老爺子沉默了半晌,突然拿起銅盤里的勛章:

“明天我陪你去州政府。我倒要讓那些人看看,我們家族的人,從來不是只會守著莊園的廢物。”

伊萬諾維奇皺眉:“爸,您這是……”

“你懂什么?”老爺子瞪他,“當年我哥哥要是有這樣的技術,也不會……”

他沒再說下去,把勛章塞進葉帥手里,“帶上這個,讓他們知道我們家族和土地打交道的歷史。”

州政府會議室里,農業部長看著葉帥提交的方案,手指在桌上敲得飛快:“凍土開發風險太大,我們不能冒險。”

“風險?”肖迪推開門,身后跟著幾個扛著設備的技術員。

“上個月我們在貝加爾湖畔試種了兩畝‘連理’麥,現在已經長到三十厘米高了。”

她打開投影儀,屏幕上出現綠油油的麥田,雪地里的幼苗頂著新葉,像無數個綠色的驚嘆號。

技術員播放視頻:“這是昨天拍的,抗寒基因在零下十度時仍能正常表達。”

農業部長的眼睛直了,老爺子突然站起來,把勛章放在桌上:

“1953年,我哥哥帶著華夏稻種走進凍土;今天,我孫子帶著華夏和俄羅斯的雜交麥種回來。土地不會說謊,你們可以去貝加爾湖看看,那里的麥苗正在證明一切。”

會議結束時,部長握著葉帥的手:“撥款下周到位,項目由你們全權負責。”

走出州政府,雪停了。葉帥把肖迪攬進懷里,陽光穿過云層,照在他們身上暖洋洋的。

老爺子看著他們,對伊凡娜說:“當年我總覺得聯姻最可靠,現在才明白,能一起在雪地里種麥子的人,才最該在一起。”

伊萬諾維奇走過來,遞給肖迪一個盒子:“這是我母親的遺物,一枚種子形狀的胸針,她說能帶來好收成。”

肖迪打開盒子,銀質的種子上鑲著細小的藍寶石,像結滿霜花的麥種。葉帥笑著把胸針別在她大衣上:

“以后,它就是‘連理’麥種的吉祥物了。”

莊園的倉庫里,新的玻璃罐被擺上架子,標簽寫著:“2016年‘連理’麥種培育人:葉帥、肖迪”。

老爺子看著罐子,突然對葉帥說:“明年春天,咱們在莊園里開辟一塊試驗田,我要親眼看著這些種子長出麥子。”

肖迪靠在葉帥肩上,看著窗外的雪慢慢融化,露出下面濕潤的黑土。

她想起姥爺說的話,貴族不是靠爵位,是靠守住土地的本事。

而她和葉帥,正用自己的方式,在這片跨越兩國的土地上,種下屬于他們的未來。

深夜的試驗站里,恒溫箱的綠光依舊亮著。葉帥在筆記本上寫下新的記錄:

“今日,‘連理’麥種在貝加爾湖畔的種植面積擴大到五十畝。肖迪說,等豐收時,要請軍墾城的老鄉來吃新麥做的饅頭。”

肖迪湊過來看,在后面加了一句:“還要請姥爺和舅舅來,讓他們知道,愛情和種子一樣,只要用心澆灌,就能在任何地方扎根生長。”

窗外的光伏板在月光下泛著藍,像一片永不熄滅的星海。

而凍土深處,麥種的根須正在悄悄蔓延,連接著華夏的沙土和烏克蘭的黑土,也連接著兩個年輕人的過去與未來。他們的故事,才剛剛開始抽枝展葉。

開春時,貝加爾湖畔的育苗棚像撒在雪地上的綠寶石。肖迪蹲在棚里給幼苗間苗,葉帥扛著鋤頭進來,褲腳沾著新翻的黑土。

“姥爺讓人送了批羊糞來,”他把肥料袋放在角落,“說這是莊園里發酵三年的‘黃金肥’,比化肥勁兒長。”

肖迪捏起一把糞肥湊到鼻尖聞,突然笑出聲:

“去年在軍墾城,你總說羊糞太臭,非要用復合肥。”

“那時候不懂,”

葉帥蹲下來幫她扶苗。“鄭教授說過,好種子得配好土,就像好姻緣得經得住磨合。”

他指尖碰過她手背,兩個人都紅了臉——自從莊園那夜后,這樣的觸碰總帶著初春融雪般的溫熱。

育苗棚外傳來引擎聲,瓦西里跳下車,手里舉著個保溫桶:

“肖迪,看看我帶了什么?”

桶里是金燦燦的小米粥,“我妻子學做的華夏早餐,用的是你們寄來的軍墾城小米。”

肖迪舀了一勺,米香混著奶香在舌尖散開:

“告訴她,熬粥時滴幾滴香油更香。”

“她還說,等麥子豐收了,要跟你學包餃子。”

瓦西里指著遠處的凍土,“到時候讓這片地長滿華夏的莊稼,飄著華夏的香味。”

正說著,伊萬諾維奇的車停在棚外。他西裝革履,卻背著個帆布包,拉鏈沒拉嚴,露出里面的土壤檢測儀。

“你姥爺讓我來看看麥種的生長數據。”

他別別扭扭地說,視線掃過肖迪時,突然從包里掏出個木盒:

“這是……我母親當年在烏克蘭農莊收集的黑麥種,抗倒伏基因不錯,或許能跟‘連理’雜交。”

肖迪眼睛亮了:“我上周剛測過‘連理’的倒伏風險,正想找抗倒伏基因庫!”

她接過木盒,指尖觸到盒底刻的小字——1987年,基輔農莊。

葉帥挑眉看舅舅,伊萬諾維奇耳根發紅:

“別誤會,我只是不想項目出岔子。并不代表我就接受你們的關系……”

轉身要走,又回頭補了句,“你們的光伏板角度計算有誤,下午我帶工程師來調。”

等他的車走遠,瓦西里才憋不住笑:

“葉,你舅舅像塊沒焐熱的凍土,內里其實是軟的。”

四月的凍土開始化凍,踩上去能聽見冰層碎裂的脆響。有些頑強的小草,已經鉆出土地,怯怯的在風中瑟縮著。

葉帥和肖迪帶著技術員在地里埋傳感器,淺藍色的線纜在雪地上鋪成網,像給大地織了件毛衣。

“深度夠了嗎?別又馬虎。”

肖迪扯了扯線纜,傳感器探頭沒入黑土的深度正好三十厘米——那是紅柳根系最活躍的土層。

“你記不記得在沙漠里,我們埋滴灌管,你總把尺子插歪?”

葉帥笑著幫她扶直,“那時候你說,紅柳的根想往哪長,由不得尺子管。”

“可現在不一樣了,”肖迪望著遠處的育苗棚,“這些種子帶著兩個人的念想,得按規矩來。”

無彈窗相關

第3093章_


上一章  |  大國軍墾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