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軍墾第3081章 身在局中誰又能干凈的起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大國軍墾 >>大國軍墾最新章節列表 >> 第3081章 身在局中誰又能干凈的起來

第3081章 身在局中誰又能干凈的起來


更新時間:2025年08月04日  作者:大強67  分類: 都市 | 現實 | 人間百態 | 大強67 | 大國軍墾 


葉風揉著發脹的太陽穴,指尖在辦公桌的文件上劃過,目光落在“未來進步黨政策綱領”那行加粗的字上,喉間泛起一陣苦澀。

他骨子里是個信奉工程師思維的人——設定目標,拆解問題,用最優解推進。

投身新能源,是真信這東西能改變污染困局,能讓汽車產業甩掉對石油的依賴。

可現在,他案頭堆著的不是技術參數表,而是各州議會的辯論記錄、利益集團的游說清單,還有黨內議員發來的“妥協建議”。

“既要推新能源,又得保燃油車銷量……”

他對著空蕩的辦公室喃喃自語,像在解一道無解的方程。

加州的排放法案明擺著是針對戰士集團的燃油車業務,他恨不得立刻砸錢研發新技術懟回去。

可財務報表告訴他,新能源板塊還在燒錢,現金流全靠燃油車撐著。

密歇根州加稅政策出來那天,歐洲區負責人的電話快把他耳膜震破——那邊的經銷商已經在囤貨,生怕下周進貨價又漲一截。

最讓他憋屈的是那些“冠冕堂皇”的理由。

反對派喊著“環保”“就業”,可轉頭就給傳統車企開綠燈。

自己這邊說“公平競爭”,卻也得偷偷給未來進步黨塞政治獻金,好讓議員們在議會里多爭取五分鐘發言時間。

上次在賓州,為了阻止那個“產業平衡基金”議案,他不得不讓旗下電池廠承諾在當地增聘兩百人——

明明自動化生產線根本用不了那么多人,可這就是“政治正確”,是讓議員們能拿去跟選民交代的“政績”。

他抽屜里鎖著一份內部報告,是戰略部做的,如果完全放棄燃油車,全力押注新能源,五年內技術迭代速度能提升30。

可他不敢。密歇根州的工會負責人上周發來一張照片,是工廠門口聚集的工人,舉著“要工作不要空話”的牌子。

“資本社會,錢說了算?”

葉風嗤笑一聲,拿起桌上的咖啡,已經涼透了。

昨天佛羅里達的租賃車協會會長來拜訪,塞給他一份“清單”,說只要肯承擔那些額外的檢測費用,他們就“自愿”多采購五百輛電動車。

這不就是明著要錢嗎?可他還得陪著笑臉說“考慮考慮”……

因為對方背后站著三個議員,手里攥著新能源汽車準入的投票權。

有時深夜回家,他會翻出大學時候的筆記,那上面只有理想和抱負,沒有這些盤根錯節的利益關系。

他想做實事,可實事總被裹在政治的泥漿里。

就像佐治亞州的碳排放核算,明明數據擺在那兒,卻能被硬生生改得面目全非。

他派去的環保專家氣得摔了計算器,說“這不是科學是魔術”,可又能怎樣?

還不是得花錢請第三方機構重新做報告,再花錢請媒體曝光,一步步跟對方耗。

“至少……方向是對的。”

他對著窗戶里的自己說,卻沒什么底氣。

桌上的手機震動,是未來進步黨議員發來的消息:

“北卡的補償金降到50美元了,算小勝。”

他回了個“好”,心里卻清楚,這只是暫時的喘息。

那些燃油車維修店的老板不會善罷甘休,反對派也遲早會想出新的招數。

他拿起車鑰匙準備離開,路過會議室時,聽到里面還有人在爭吵——

是公關部在討論明天的發布會發言稿。

“要強調‘可持續發展’”“不行,得提‘保護傳統產業’”“還是說‘技術中立’更穩妥”。

葉風嘆了口氣,輕輕帶上了門。

做實事?或許吧。

但在這盤棋局里,實事從來都不是直線抵達的。

他得先學會在政客們的冠冕堂皇里鉆空子,在資本的棋盤上挪棋子,哪怕每一步都透著不情愿。

誰讓他既想讓新能源的車輪碾過舊時代,又不想被那些從舊時代掉下來的碎石子扎破輪胎呢?

車開出地下車庫時,天邊剛泛起魚肚白。

葉風看著后視鏡里越來越小的公司大樓,突然覺得自己像個走鋼絲的人……

左邊是新能源的懸崖,右邊是燃油車的深淵,而腳下的鋼絲,叫政治博弈。

他只能一步一步挪,哪怕每一步都得踩著些不情愿的“借口”和“妥協”。

車窗外的街燈還沒熄滅,暈黃的光打在葉風臉上,映出眼底的紅血絲。

他摸出煙盒,想抽一根,手指懸在半空又放了回去……

上個月剛在環保論壇上拍著胸脯說“戰士集團要做零碳先鋒”,轉身就抽煙,被拍到又是麻煩。

“冠冕堂皇”這四個字,最近總在他腦子里打轉。

就像北卡羅來納州那場博弈,明明是反對派借著汽修店的焦慮敲竹杠,卻非要包裝成“維護市場公平”。

他派去談判的律師回來吐槽,對方議員拍著桌子說“技術壁壘是創新的絆腳石”,可轉頭就收了傳統車企的“法律咨詢費”。

葉風當時氣得想拍桌子,可最后還是讓了步——50美元的補償金,說多不多,說少不少,夠那些老汽修店買幾臺檢測設備,也夠議員們回去跟選民交差:

“看,我們為你們爭取到了利益”

他想起上周跟未來進步黨議員們的密談。自己蹺著二郎腿,慢悠悠地說:

“政治這東西,就像揉面團,得軟一陣硬一陣。大家想讓新能源法案在國會通過,就得先在俄亥俄州給加油站修幾個廁所——那些議員的老家,加油站老板都是他們的鐵桿票倉。”

說這些話在時候,葉風自己都覺得惡心,但又能有什么辦法?

充電樁建設計劃被擱置半年,換的是另一個州的補貼政策提前落地。

這就是現實。他想搞技術突破,可實施起來得看州議會臉色。

他想建電池廠,選址得遷就那些能帶來稅收優惠的“友好選區”。

甚至連新技術發布會的嘉賓名單,都得塞進幾個“對產業有貢獻”的政客——

哪怕對方連電機和發動機的區別都分不清。

有次在麻省理工的演講,有個學生直愣愣地問:“您覺得現在的新能源政策,是技術驅動還是利益驅動?”

葉風愣了愣,說:“兩者兼顧。”

下臺后,他對著鏡子罵自己“滑頭”。

可他沒法說實話——那些被削減的燃油發動機研發資金,有一半流進了反對派的財團口袋。

而他自籌資金的研究項目,何嘗不是為了保住戰士燃油車的市場份額?

手機又響了,是歐洲分部的視頻請求。屏幕里,銷售總監一臉愁容:

“德國那邊的經銷商說,要是咱們不把燃油車的排放數據‘優化’一下,下個月可能進不了主流賣場。”

葉風捏緊了手機,指節發白。“優化”,多好聽的詞,說白了就是做手腳。

他想說“不行”,可話到嘴邊變成了:“讓技術部想想辦法,在合規范圍內……調整一下檢測工況。”

技術這東西,不管你有多先進,都抵不過政客的一張嘴,發動機技術,目前還有什么牌子能比得過戰士發動機?

但是你信不信?政客們隨時可以禁止你售賣,轉而采用各方面都不如你的發動機。

他們可以有很多借口,什么保護本國企業,什么打擊壟斷和反傾銷……

掛了電話,他靠在椅背上,閉上眼。腦海里閃過車間里那些油污的雙手——組裝燃油發動機的老工人,他們的孩子可能正在新能源電池廠擰螺絲。

他總說要“平穩過渡”,可這過渡的代價,是有人得放下手里的扳手,有人得重新學編程,而他夾在中間,既得給前者畫餅,又得給后者輸血。

車快到家時,路過一家24小時便利店。葉風讓司機停下車,自己走進去買了瓶冰水。

冰柜旁的電視正放著新聞,佛羅里達的最高法院開庭了,反對派律師唾沫橫飛地說:

“新能源汽車的安全復檢,是為了每一個消費者的生命!”

葉風擰開瓶蓋,灌了一大口,冰水順著喉嚨流下去,卻壓不住心里的躁。

雖然戰士新能源的初創他不在,但是那些工程師是如何工作的,他閉著眼都能想的出來。

他們眼里只有續航里程和充電速度。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好了就可以碾壓一切。

但他們哪里知道,決定市場的還有很多東西,每個決定得掂量七八層利益,說句話得繞三個彎子,明明是為了賺錢,卻要扯什么“綠色未來”。

明明是怕對手搶市場,卻要喊“保護民族產業”。

回到家,書房的燈還亮著。遠芳給他留了張紙條:

“佐治亞州的環保組織發來了郵件,想請你做顧問。”

葉風拿起手機,點開郵件,里面滿是“為真相而戰”“拒絕數據造假”的熱血詞句。他盯著屏幕看了很久,慢慢敲下回復:

“樂意效勞。”

發送的瞬間,他突然覺得有點可笑。

自己一邊抱怨著政治的骯臟,一邊又得借著環保組織的聲浪反擊對手。

一邊吐槽著“冠冕堂皇”,一邊又得用這些詞包裝自己的訴求。可除此之外,還有別的辦法嗎?

窗外的天徹底亮了,陽光透過百葉窗,在地板上投下一道道影子,像極了他此刻的心境——一半在光明里想做事,一半在陰影里不得不博弈。

葉風揉了揉臉,給自己沖了杯黑咖啡,轉身走向書桌。

桌上,是伊利諾伊州零部件采購法案的最新修訂稿,旁邊放著的,是新能源電機的技術升級方案。

他得繼續走下去。哪怕每一步都踩著矛盾,每句話都帶著妥協,哪怕心里清楚,這盤棋永遠沒有純粹的贏家。

誰讓他既放不下那個“改變世界”的初心,又扔不掉“戰士集團”這個沉甸甸的擔子呢?

咖啡很苦,就像他此刻的日子。但他知道,再苦也得喝下去——因為后面還有無數場博弈在等著,而他,既是棋手,也是棋盤上最關鍵的那顆子。

葉風把咖啡杯重重磕在桌上,杯沿的熱氣模糊了鏡片。

桌角堆著一摞剛送來的傳真,最上面是俄亥俄州交通部門的回函,墨跡未干的字寫著“充電樁預算暫緩審議”,底下卻用鉛筆標了行小字:

“某議員提議,可先批20個試點,前提是優先覆蓋其選區的高爾夫球場。”

他盯著那行字笑出聲,笑聲在空蕩的書房里撞得發飄。

高爾夫球場?那些開著燃油豪車的議員老爺們,大概覺得新能源車主都該騎著電動車去打高爾夫。

可他不能戳破——20個試點總比沒有強,哪怕這背后是拿公共資源做了私人交易。

他拿起筆,在回函上圈出“高爾夫球場”,旁邊批注:

“讓公關部聯系該選區商會,‘自愿’承擔球場充電樁的電費。”

這就是做實事的代價。你想鋪充電樁方便老百姓,就得先伺候好那些握著審批權的人。

你想推新能源技術,就得容忍資本在背后翻云覆雨。

上周有個財經記者追著他問:“戰士集團到底是技術公司,還是政治游說公司?”

葉風當時笑得坦蕩:“我們是在為技術鋪路。”

可關起門來,他清楚這路鋪得有多臟——底下埋著多少利益交換,摻著多少言不由衷。

手機震動,是女兒發來的視頻。屏幕里,小姑娘舉著學校發的“環保小衛士”獎狀,奶聲奶氣地說:

“爸爸,老師說你在做保護地球的大事!”

葉風的心像被什么東西撞了一下,軟得發酸。他對著屏幕點頭,說:

“對,爸爸在讓汽車不冒煙。”

掛了視頻,他卻對著那份“碳排放核算修正方案”發愣……

佐治亞州那幫人玩的數字游戲,差點讓新能源汽車的環保優勢變成“數據負數”。

他為了扳回一局,不得不請第三方機構做了份“美化版”報告,把電池回收的碳排放算得格外樂觀。

“為了正義,偶爾也得用點不那么正義的手段。”

他這樣安慰自己,可指尖劃過報告上“誤差范圍±15”的標注時,還是覺得發燙。

傍晚的視頻會議上,歐洲區團隊又在喊冤。

法國的經銷商被當地燃油車協會告了,說戰士新能源的“夸大續航里程”。

謝謝大佬、太給力了


上一章  |  大國軍墾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