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正文卷
金家姐妹羨慕的看著這一家人,歐陽雪更是心情復雜,這幾個女人都是陪伴葉茂好幾年的人,如今卻分崩離析。
說起來哪個都比自己有資格擁有葉茂,金家姐妹是從小陪伴葉茂成長的人。
而劉凌雖然跟自己同時認識葉茂,卻已經為他生了孩子,而偏偏自己成了葉茂的準老婆,何德何能啊?
葉思不知道是不是年輕小?面對這殘酷的戰場竟然毫無畏懼,揮揮小拳頭對劉凌說道:
“媽媽,等我長大,這些事情就不用你做了,我會保護你和爸爸的!”
金婉上前抱起葉思,心疼的流下了眼淚,她把孩子使勁摟進懷里:
“葉思,阿姨帶你回華夏吧?那里沒有戰爭,也不會面對危險。”
說完,希冀的目光看向劉凌,這畢竟是人家的孩子。
而歐陽雪突然說道:“不,劉凌也回去,你們不要在這里了,回到京城,你和葉茂結婚。”
劉凌的眼睛濕潤了,她知道歐陽雪的話是真的。
但是,自己的身份怎么可能再回到華夏?那樣會把葉茂的前途都給毀了。
她感覺說道:“回不去了,這里是我的家,這里的人都是我的親人,我的宿命就是在這里。”
葉茂一直沒有說話,他曾做過一次抉擇,但現在早就后悔了,倒不是不愛歐陽雪,而是他也覺得,這樣選擇辜負了太多人。
所以,歐陽雪選擇延遲婚期,他沒有絲毫不高興,反而有一種解脫感。
此時看到幾個女人讓來讓去的,索性心一橫:
“我不會和誰結婚了,你們都是我最愛的人,離開誰我都會痛苦,你們同樣也會痛苦,不如就這樣吧。”
歐陽雪心里疼了一下,隨即就釋然了,她知道,葉茂的決定是正確的。
旁邊一個聲音傳來:“這樣就對了嗎,這個世界上的雄性生物,有幾種只是一個伴侶?”
原來是楊革勇幾個人打掃完戰場,從遠處走來。
楊三和鐵錘都要走了,楊三本來不該來,但他就是喜歡打仗,所以跟來了。
而鐵錘則要回米國,他也不該來的,畢竟如今他在主持刺刀安保的工作。周桂花根本不讓他出來。
若這件事兒不是因為葉茂的兒子,周桂花寧可把他腿打折,也不會讓他來的。
葉雨澤這次沒有來,他的身份更加敏感,真的被人發現,會很麻煩。
其實葉茂也是如此,不過他年輕,沒有那么多顧忌,但回去之后,肯定會被處理的,為此他也早已經做好了準備。
畢竟這事兒,不可能瞞得住,他這種級別的人,憑空消失好幾天,上面怎么可能不知道?就斷偷渡出來也沒有用。
把三個人送上飛機,楊三臨走時候還鼓勵劉凌:
“弟妹,學學我,自己打出一個國家,你行的,如果需要幫助,我們隨時會趕過來!”
劉凌心中一動,眼神亮了起來。
隨后,葉茂他們也要走了,畢竟都那么忙。
他們回去就得走特殊通道了,白話就是偷渡。
劉凌把葉思交到他手里:“送他去軍墾城吧,他該跟葉家的孩子們在一起。”
葉茂點點頭,把葉思抱在懷里上了車。
葉思回頭看看母親:“媽媽等我,等我練好了本事,就回來保護你!”
葉茂和歐陽雪回到國內,就如他們預料的那般,等待他們的是組織的處分。
一紙文件擺在面前,葉茂被降職,歐陽雪也受到相應處罰。
辦公室里,領導面色嚴肅,語氣中滿是痛心與責備:
“葉茂、你身為公職人員,擅自離崗,知不知道這次行為造成了多大的影響?”
葉茂挺直腰板,目光堅定地看著領導:
“首長,我們知道錯了。但當時情況緊急,葉思是我的孩子,我不能眼睜睜看著他身處險境而無動于衷。這次的處分,我接受,無論結果如何,我都不后悔自己的選擇。”
歐陽雪跟他一樣,面對上面的責備,誠懇承認錯誤,眼神中沒有一絲委屈,只有坦然。
消息很快在單位里傳開,有人議論紛紛,覺得他們太沖動。
也有人暗自佩服,佩服他們這份對家人的擔當。
面對同事們的目光和議論,葉茂和歐陽雪沒有過多解釋,而是默默投入到工作中,用行動證明自己的態度。
葉茂每天早早到崗,加班加點處理堆積的事務;歐陽雪則更加專注于業務,不斷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
另一邊,在葉茂和歐陽雪離開后,劉凌站在這片熟悉又充滿挑戰的土地上,望著遠方,眼神逐漸變得堅定。
她想起楊三臨走時說的話,心中涌起一股豪情。
看著身邊那些被生活壓迫、被當局排斥的少數民族同胞,她暗暗下定決心,要改變這里的現狀。
劉凌開始深入各個部落,與當地的居民交流。她坐在簡陋的帳篷里,聽著大家訴說生活的艱辛,聽著他們對未來的迷茫和渴望。
她發現,這里雖然資源匱乏,但人們勤勞善良,有著無限的潛力。
“大家不要怕,我們一起想辦法,一定能過上好日子。”
劉凌緊緊握著一位老人的手說道。
經過深思熟慮,劉凌決定從發展特色產業入手。
她發現當地的手工藝品制作精美,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于是鼓勵婦女們成立手工藝品合作社。
她四處奔走,聯系外界的商家,為手工藝品尋找銷路。
一開始,困難重重,商家們對這些來自偏遠地區的產品并不信任。
劉凌就帶著樣品,一家一家地拜訪,耐心地介紹產品的特色和制作工藝。
終于,有一家小公司愿意嘗試合作,定單雖然不多,但卻是一個好的開始。
同時,劉凌看到當地豐富的自然風光,心中又有了新的想法——發展旅游業。
她組織村民清理道路,修繕破舊的房屋,將其改造成具有民族特色的民宿。
她還請來專業的攝影師,拍攝當地的美景,制作宣傳冊,通過網絡和各種渠道進行推廣。
漸漸地,有游客開始慕名而來,體驗這里獨特的民族風情和自然風光。
隨著經濟的發展,劉凌意識到,只有團結起來,才能有更大的力量。
她開始走訪各個民族自治區,宣傳團結的重要性。
“我們都是一家人,只有團結起來,才能保護好我們的家園,才能過上更好的生活。”
劉凌在自治區聯盟會議大聲說道。一開始,有些自治區之間存在矛盾和分歧,對劉凌的提議持懷疑態度。
但劉凌沒有放棄,她一次次地調解矛盾,組織大家一起開展活動,增進彼此的了解和信任。
在劉凌的努力下,一個多民族同盟逐漸形成。
同盟成立的那一天,各個部落的代表齊聚一堂,他們高舉雙手,歡呼雀躍,眼中充滿希望。
劉凌站在臺上,激動地說:“從今天起,我們不再是各自為戰,我們要一起創造美好的未來!”
然而,劉凌的行動引起了當地一些勢力的不滿。
他們擔心劉凌的發展會威脅到自己的利益,開始暗中使壞。
有人故意破壞手工藝品合作社的設備,有人在游客面前造謠,說這里不安全。
面對這些惡意攻擊,劉凌沒有退縮。她組織同盟成員加強巡邏,保護合作社和民宿的安全。
同時,她通過各種渠道澄清謠言,用事實證明這里的美好。
葉茂和歐陽雪雖然身處國內,但一直關注著劉凌那邊的情況。當他們得知劉凌的努力和成就時,心中滿是欣慰和自豪。
葉茂常常對歐陽雪說:“劉凌真的很了不起,她在用自己的方式改變那里的一切。”
歐陽雪點點頭:“是啊,我們也要努力,在這里做出成績。”
在工作之余,葉茂會抽空去軍墾城看望葉思。每次看到兒子,葉茂都既開心又心疼。
葉思在軍墾城成長得很快,他跟著其他孩子一起學習、訓練,眼神中透著堅毅。
“爸爸,我一定會努力,早日回去保護媽媽!”
葉思認真地對葉茂說。葉茂緊緊抱住兒子,心中充滿感動:“好,爸爸相信你!”
隨著時間的推移,劉凌的少數民族同盟越來越壯大,經濟也越來越好。
他們有了自己的學校,孩子們可以接受良好的教育。
有了自己的醫院,村民們看病不再困難。
劉凌站在新建的學校操場上,看著孩子們歡快地玩耍,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她知道,這一切只是開始,未來還有更多的挑戰和機遇等著他們。
而葉茂和歐陽雪,在經歷了處分后,憑借著自己的努力和出色的工作表現,又重新得到了領導和同事們的認可。
他們的感情也在這一系列的事件中更加深厚,彼此理解,相互支持,一起面對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在同盟發展的關鍵時期,一封來自國際NGO組織的邀請函悄然抵達劉凌手中。
這封邀請函背后,是外界對少數民族同盟經濟模式的高度關注。
一個致力于推動地區可持續發展的國際組織,希望將劉凌打造的“民族經濟共同體”作為典型案例在全球推廣。
消息傳開,當地政府既感到不安,又不得不正視這片土地上正在發生的巨大變革。
與此同時,葉茂在工作中因一次出色的危機處理,重新獲得了上級的信任。
他主導的一個區域發展項目,不僅解決了當地就業難題,還帶動了周邊經濟,這讓他迎來了職業生涯的轉折點。
上級領導找到他談話時說道:“葉茂,組織看到了你的能力和態度,之前的事情已經翻篇,現在有個重要任務,需要你去邊境地區協調發展事務,那里的情況復雜,需要有經驗的人去處理。”
葉茂毫不猶豫地接下了任務,他知道,這是組織的信任,也是他繼續為國家和人民貢獻力量的機會。
歐陽雪在單位也迎來了新挑戰,她被調入一個重要的涉外部門,負責與國際機構的合作交流。
面對全新的工作領域,歐陽雪白天跟著前輩學習業務,晚上熬夜鉆研資料,很快就適應了高強度的工作節奏。
在一次國際會議籌備中,她憑借出色的外語能力和嚴謹的工作態度,成功解決了一個因文化差異導致的溝通難題,贏得了同事和國際友人的一致贊譽。
劉凌帶著同盟代表踏上了國際交流之旅。在會議現場,她用樸實的語言講述著這片土地上的故事:
“我們曾經被邊緣化,被忽視,但通過團結與努力,我們找到了屬于自己的發展道路。”
臺下的聽眾們被她的故事深深打動,不少國際組織代表主動提出合作意向,愿意為同盟的發展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
然而,這份國際關注也讓當地一些保守勢力更加忌憚,他們開始與外部反對力量勾結,試圖破壞同盟的穩定。
回到緬北后,劉凌發現同盟內部出現了微妙的變化。
部分部落首領在利益誘惑下,對同盟的發展方向產生了分歧。
有人想接受外部勢力的資助,快速擴大規模,有人則擔心失去自主權,堅決反對。
劉凌緊急召開會議,她站在眾人面前,目光堅定地說:
“我們一路走來,靠的是團結和自立,不能因為一時的利益就放棄原則。那些不懷好意的資助,只會讓我們成為別人的傀儡!”
經過激烈的討論和耐心的勸說,劉凌最終統一了大家的思想,同盟再次團結起來共同應對危機。
葉茂在邊境地區的工作也面臨諸多挑戰。
當地資源分配不均,民族矛盾時有發生。
他深入各個村寨,傾聽百姓訴求,積極協調各方利益,推動建立了邊境貿易合作區,促進了不同民族間的經濟交流與融合。
在這個過程中,葉茂意外得知劉凌面臨的困境,他立即通過合法渠道,為劉凌提供了一些國際合作的經驗和建議,幫助同盟更好地應對外部壓力。
歐陽雪在涉外工作中,偶然接觸到關于劉凌所在地區的國際輿論動態。
她敏銳地察覺到,有一些別有用心的勢力在國際上抹黑同盟,企圖破壞其發展成果。
歐陽雪利用自己的工作便利,積極在國際平臺上發聲,講述真實的故事,展示同盟的發展成就,有力地回擊了這些不實言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