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對萌萌‘勤奮好學’的質疑先放在一邊,曹書杰繼續給王志峰說著新的工作任務。
周六那天,曹書杰來工廠里,把剩下的一些事情匯總完,本來是想著周一給各個部門經理分派下去。
但因為他周一在公園內陪著萌萌和她的同學頑耍,并沒有過來,這些事情便拖到今天。
“王經理,我們村有兩個高考學生,成績還不錯,其中一個報考的國防科技大學,要是她到時候能拿到錄取通知書的話,你代表雪萌食品廠給她送個獎勵。”曹書杰很認真的吩咐這件事。
末了,曹書杰補充一句:“她爸爸曹書金就在廠里上班。”
王志峰點點頭,問曹書杰獎勵多少錢合適。
這種事情,他肯定不好定結果。
“她考了687分,好像是平源縣今年的理科高考狀元。”曹書杰說道。
根據前段時間的報道,東山省的理科高考狀元總分718分,來自泉城下邊的一個區縣高中。
除此之外,宜陵市今年的理科高考狀元是712分,她和東山省理科高考狀元僅有6分的差距。
除了這位女學霸之外,宜陵市還有5個人的高考分數在690分以上。
曹雨婷的這個分數雖然在全省排到300多名,在宜陵全市也沒排到前10的行列里,但是在平源縣這個小縣城里,她是理科當之無愧的第一名。
也足以讓她的家人為之驕傲和自豪。
同時,她也是曹家莊有史以來高考分數最高的一位,對于這種人才,曹書杰覺得該當重獎,也借此激發村里其他孩子們的好學上進之風。
曹家莊要想著長久發展下去,必須學有傳承,要不然總有一天也會斷掉。
“20萬吧。”曹書杰張口說道。
這個數目不多不少,他記著看新聞時,每年高考季,有地方或者企業獎勵那些高考狀元三五十萬,甚至一套房子,一輛豪車等等。
曹雨婷雖然不是全省的高考狀元,可曹書杰覺得她也不差!
自家的孩子自家疼,她這回怎么說也給曹家莊的學子們爭了面子。
王志峰點點頭,接著問曹書杰另外一個考高分的學生還獎不獎?
“獎勵1萬元吧,他考了630多分,也不算差。”曹書杰斟酌片刻后,說道。
剛說完,王志峰接著提意見:“老板,那咱們青石鎮其他村的孩子要是也有考的不錯的,獎不獎?”
“獎,你去統計一下,全鎮考600分以上的都獎勵。”曹書杰說道。
這叫當地企業重視地方上的教育,并且還拿出真金白銀大力支持他們,誰學習好,就能拿到這份獎勵。
曹書杰相信,他這份獎勵公布開,肯定能激發一波學生們的學習勁頭。
等將來他們畢業了,計算只有一部分回到家鄉貢獻,能來雪萌食品廠上班,他就大賺。
“就算沒什么回報也無所謂,一年也花不了多少錢。”曹書杰心里想著,他倒是想一年拿出100萬作為‘專項助學獎勵’,可惜他知道那是癡人說夢。
而且隨著后邊的孩子越來越少,這個錢恐很難發出去。
王志峰聽到老板的說法,他都一一記下來,最后還給曹書杰說:“老板,我覺得獎勵應該分個區間檔次……”
可還沒說完,曹書杰便擺手拒絕:“不用,這個只針對咱們青石鎮的學子,600分以上獎勵1萬元,哪家孩子是咱們縣里的高考狀元,獎他20萬,要是能當上市里的高考狀元,再加10萬。”
“要是咱鎮上哪家孩子爭氣,考上全省狀元,我獎他一套縣里三室的房子,或者50萬元,讓所有人都知道好好學習是有回報的。”曹書杰擲地有聲。
王志峰都沒想到曹書杰會這么說。
一套三室的房子怎么也得120平左右,太小了也說不過去,按照他們縣里現在的房價,一平米4000元左右,這已經接近50萬元。
其價值和曹書杰所說的50萬元差不多。
不過房價后邊還會漲,這個怎么選,就看能考上省狀元的那位自己的意思了。
王志峰去擬定計劃,統計名單了。
曹書杰又把其他的部門經理喊到自己辦公室里來,給他們下任務。
一上午的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流逝,曹書杰站起來拿著車鑰匙下樓,正準備去中心小學那邊接萌萌過來吃午飯,忽然間想起來萌萌上周五放暑假,現在正在家里用功寫作業呢!
“等忙完這段時間,就帶她出去轉轉。”曹書杰心里想著。
萌萌之所以這么用功,她所圖的不就是出去玩嗎。
成全她!
只是去哪里玩要好好研究一下。
“我是想不出來,不如給我老婆說一聲,讓她選吧。”曹書杰想到這里,拿出手機,給他老婆發了條微信信息。
手機拿起來還沒放下,敲門聲便響起來。
“誰啊,進來。”曹書杰說道。
財務經理胡友才推門而入。
看到曹書杰時,胡友才說道:“老板,我剛才去銀行那邊還款,他們問咱們公司還需不需要辦貸款?”
“辦貸款?誰問的?”曹書杰納悶。
又遇上推銷貸款的了?
可想一想,銀行那邊給他們推銷貸款,也正常。
胡友才說:“馬昌榮馬經理。”
曹書杰聽到這個名字,有點疑惑:“馬經理不是調到縣里去了嗎?你從哪兒見到他的?”
“馬經理這幾天休息,我去鎮上的銀行,正好碰到他在那邊和大堂李經理扯閑篇。”胡友才說道。
曹書杰手下意識的摩挲著下巴,他覺得不對路。
馬昌榮好不容易休息幾天,不在家里陪陪老婆孩子,好好休息一下,專門去找一個大堂經理是哪門子的事情?
他嘀咕:“我記著那個大堂經理是女的吧?他們倆年紀差不多,難不成倆人有什么見不到人的關系?”
胡友才心想老板原來也八卦呀。
可他沒參與這個話題,耐心的等著曹書杰示意。
但是曹書杰現在又沒有什么用錢的地方,還完貸款后,他肯定不想再繼續負債經營。
“貸款就算了,下個月就還完了吧?”曹書杰問胡友才。
這事平時都是胡友才去處理。
“對,還剩下最后一期。”
“嗯,先還完拉到,后邊用錢的時候再說。”曹書杰這般說道。
胡友才得到指示,離開了曹書杰的辦公室。
可曹書杰卻沒想到前腳他還在編排馬昌榮,這人后腳就給他打過電話來。
看著馬昌榮的來電,曹書杰心想著這么巧?
接通電話后,就聽到馬昌榮小心翼翼的問候:“曹主任,忙著呢。”
“哎呦,馬經理,咱們可是有一段時間不見了,你現在怎么樣?”曹書杰問他。
馬昌榮唉聲嘆氣:“嗨,沒了曹主任幫忙,我將就著過吧。”
“怎么回事?”曹書杰還是挺好奇的。
馬昌榮在電話里并沒有細說,他問曹書杰現在有沒有空,想著上門拜訪。
“那你來我辦公室吧,一廠這邊,還記得吧?”曹書杰說道。
馬昌榮肯定記得,他說了聲謝謝后,這才掛斷電話,驅車朝雪萌食品廠駛去。
曹書杰看著手機,覺得有點納悶。
馬昌榮早不來、晚不來,偏偏這個時候過來,他是有目的的吧?
“帶著任務來的?”一個念頭在曹書杰腦海里閃過。
可隨即就被他拋到腦后。
甭管有沒有任務,老朋友見面,也該喝壺茶再說。
還真讓曹書杰猜對了,馬昌榮這一次過來就是帶著任務來的。
雪萌食品廠的最后一筆3.5億元貸款,還有最后一期就能還完了,這怎么能行?
面對雪萌食品廠這么優質的客戶,宜陵市農商行總行那邊的意思是無論如何也要繼續和它合作。
想來想去,總行那邊把這個任務派發給和曹書杰相熟的馬昌榮身上。
馬昌榮這一次休假,也是總行特批的,目的就一個,讓他先來和曹書杰接觸一下,探探曹書杰的口風,看看雪萌食品廠需不需要貸款。
馬昌榮也很無奈。
他清楚,依照曹書杰的脾氣,他如果缺錢的話,早過來談貸款的事情了,也不會安穩到現在都沒有動靜。
這只能說明雪萌食品廠那邊不要貸款了。
“真是給我找麻煩。”馬昌榮吐槽。
但是總行的任務,不接都不行,除非不想干這份工作。
可馬昌榮還沒到退休的年紀,他還想著趁最后時刻,再多發揮余熱掙點錢。
開車來到雪萌食品廠一廠,馬昌榮在門口登記完,給門崗上的曹老頭說找曹書杰,已經給曹書杰打過電話。
進來后,停下車,看到這家規模越來越大的工廠,馬昌榮內心萬分感慨。
區區6年時間,曹書杰便發展到這一步,馬昌榮現在想起來,都覺得像是見鬼一般。
正常人怎么可能發展的這么快?
但是曹書杰一步一個腳印的往前走,馬昌榮是一路見證過來的。
他只能感慨這世間還是有奇人。
“當當”
馬昌榮敲門,聽到曹書杰的聲音傳來,他這才推開門進去。
見到曹書杰時,馬昌榮又喊了聲:“曹老板,別來無恙。”
“馬經理,快坐。”曹書杰也站起來,繞過辦公桌迎上來。
引著馬昌榮來到會客區這邊,曹書杰順手泡上茶:“馬經理,咱們從去年底到現在,大半年沒見了,怎么樣,在縣城里還順利吧?”
“一言難盡。”馬昌榮嘆氣。
他說:“去年多虧曹老板幫忙,要不是你那6000萬貸款,我得任務都完不成,別說獎金,工資都拿不到全的。”
“你們現在考核這么嚴格嗎?”曹書杰確實沒想到這一點。
但馬昌榮告訴他,他們的工資和獎金一直與任務是掛鉤的。
“原來是這樣啊,不過我相信以馬經理的能力,那點任務還是沒問題的。”曹書杰捧了他一句。
可馬昌榮哀嘆今年的業務更加不好開展。
“曹主任,你們有沒有資金需求?”馬昌榮主動問道。
他明白和曹書杰就得坦誠對待,今時不同往日,別再玩那些花花腸子。
“要是有資金需求的話,總行那邊還能給優惠一二。”他說。
曹書杰接到馬昌榮電話時,就在想這件事。
他們倆現在的交集確實很少了,不管是自己聯系馬昌榮,或者他聯系自己,總是伴隨著業務需求。
他覺得馬昌榮這個時候過來找自己,大概率是身不由己。
“馬經理,我現在還真不需要資金,要是有需求的話,我再給你說。”曹書杰沒有含糊,直接說道。
馬昌榮嘆氣,他說:“我就知道是這樣,可總行那邊不信,非得讓我再來你這里跑一趟,這下他們應該死心了。”
“呵呵,還是總行讓你過來的,這么說馬經理現在很受器重,又快升職了吧?”
馬昌榮搖頭:“哪有那么容易,我現在也不求升職,只想著能好好干完最后幾年,順順利利的退休就行了。”
看得出來,他隨著年紀增大,確實少了幾分爭勝的念頭。
這也算是活明白了。
雖然任務沒完成,但是馬昌榮并沒有急著走,他和曹書杰聊了半個小時,趁著中午時間,曹書杰還拉著他一塊去吃點午飯,順便把財務經理胡友才喊上。
雖然說公司現在不需要貸款,可是誰知道后邊是什么情況呢?
不管干什么事情,保不齊就有磕磕絆絆的時候。
馬昌榮也樂得如此。
中午,三個人都沒有多喝,主要是聊天。
他們說起當下的經濟環境,馬昌榮更有發言權。
他給曹書杰和胡友才說了一下宜陵市農商銀行的貸款情況,按照馬昌榮的說法,其實并不樂觀。
甚至說有點差勁,也難怪總行那邊直接指派馬昌榮上門拜訪自己。
“我覺得接下來可能會更差,就我個人來說,你們企業這時候少點貸款,多儲備點資金,還是有好處的。”馬昌榮站在他個人的立場上,說了句實在話。
曹書杰點頭,他也是這個意思。
他比馬昌榮更清楚接下來的經濟情況。
每況愈下,但是當下又是未來十年最好的時候。
不是親身經歷過,誰能信?(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