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曉琳的夸贊讓曹書杰覺得有點臉紅,總覺得有些慚愧,他做的真有那么好?
另一邊,曹建龍他們7個人的行動也很快,在商量完后,都沒走出曹家莊村委辦公室的門,他們就開始編輯微信信息,發在各自的村務群里。
這條信息的內容是眾誠養殖合作社今年購買小牛犢的價格,以及購買價格上漲可能導致的利潤下降,經7個村的村委研究決定,眾誠養殖合作社下一步要購買大量的母牛繁育小牛犢。
并且還要專門建一座養殖場用來喂養母牛,繁育小牛犢。
也在這條信息中說明白繁育小牛犢就會遇到短期內見不到效益的情況。
因為要大量購買母牛,在未來23年內,眾誠養殖合作社的利潤分紅都不會太高,甚至可能沒有分紅。
他們在村務群里詢問那些參股眾誠養殖合作社的養殖戶是同意這個方案繼續參股?
還是不同意這個方案,選擇現在退股兌現?
這7個人各有私心,他們在最后特意說明一點。
如果有誰覺得參股眾誠養殖合作社掙不到錢,不想繼續參股的,可以私下聯系他們,協商退股兌現的事兒。
這7個人都打定主意,只要自己村務群里有誰提出退股兌現,他們立馬回家籌錢,買下那個人手里眾誠養殖合作社的股分。
和曹書杰在一塊兒時間久了,他們不一定相信眾誠養殖合作社,但他們相信曹書杰這個人的能力。
至少到目前為止,他們都能看到曹書杰積極維護眾誠養殖合作社,想著從各個方面去降低眾誠養殖合作社的成本,提高眾誠養殖合作社以后的利潤點。
這就說明眾誠養殖合作社本身并沒有出問題。
他們等啊等,可是一個小時過去了,他們繼續喝茶閑聊,又等了一個小時,群里一個找他們協商退股的人都沒有。
“他娘的,一個都沒有。”葉晨光念叨。
錢華也跟著嘀咕,怎么就沒人退股呢?
“老錢,要不然你退出來得了,你那一份我1.5倍接收。”這么欠揍的話是刁世軍說的。
錢華當場就想給他一個熊抱,再把他狠狠的撂地上。
“要不我給你兩倍的價錢,你把你的股份讓給我算了。”錢華反問他。
刁世軍哈哈大笑起來。
會議室內幾個人也都跟著笑。
從這一點也能看得出來,真沒幾個傻子,大家伙心里都有一桿秤,也都明白購買母牛自我繁育小牛犢對眾誠養殖合作社的好處。
“既然這樣,咱們從明天開始兵分兩路。”曹建龍開始分派任務。
“一隊人等養殖場里的牛全部拉走后,負責消殺工作,徹底清理死角衛生。”
“一隊人出去聯系母牛的事兒,我估計現在母牛的價格也上漲了,但是不管什么價格,只要是好品種的,咱們都要。”
“老曹,這個不用你說,咱們就說誰出去找買母牛的事吧”錦繡村的村支書高本偉說道。
他不喜歡啰嗦,也不想著糾纏不清,不如各自分配好工作,該干什么抓緊去干。
“老高說的對,老曹,這個事兒,我們都是沾你們曹家莊的光,你發句話吧,我們都聽你的,咱們7個人分分工,不管干什么活,我們都不推辭。”莊學鍵做最后的總結。
曹建龍在關鍵時刻也不拿捏,他說:“既然這樣,老葉,你和老錢你們負責組織人手打掃養殖場,修繕養殖場破損的地方,我和老朱、老莊、老高還有老刁負責去聯系母牛的事。”
“另外,還得想辦法再建一座養殖場,專門給母牛使用,和現在的養殖場徹底區分開。”
他說:“咱們也得適當頂起來,不能事事都讓書杰操心,他自己的事情也不少,要是咱們光指望靠著他,還不得把他給累死啊。”
“對對,曹主任可不能累著,我才40多歲,還指望著再跟他干20年呢!”朱宏偉這廝不要臉的功夫已經出神入化。
可他有一點說對了,這7個村支書里邊,他是最年輕的那一位,今年只有45歲。
其他幾個人都罵他無恥之徒。
但是他們也都不希望曹書杰被瑣事纏身,真要是就此累倒,這絕對是他們的損失。
幾個人心里都清楚,7個村子現在都跟著曹書杰混日子,曹書杰只要出個主意,他們都能吃飽飯。
要是再回到以前,他們對自己有幾斤幾兩清楚得很,都沒有那個本事。
別看農業種植合作社和眾誠養殖合作社現在已經有規模了,他們也做熟了,可是真讓他們自己搞,估計撐不過兩三年,這件事就黃了,最后又回到原來的道路上。
且不說7位村支書在商量分配任務的事。
他們7個人在群里發完信息后,這7個村村務群里的其他老百姓可都盯著呢。
當他們看到村支書發出來的信息后,他們第一時間的反應也是盯著手機屏幕看,想看看有哪個傻缺會賣掉股份兌現。
這些村民想著,他們就算是借錢,也要買過來。
像曹家莊、朱家莊和桃東村這三個村莊的老百姓都在眾誠養殖合作社里邊入著股,他們不是很著急,抱著能再額外搶購一點股份也是極好的心情。
可是錦繡村、葉樓村、秋霞村、青云村這四個村子還有一大半的人在上一次入股時,因為當時有傳言說養牛的利潤也不大了,他們心生猶豫,卻沒想到那一次是眾誠養殖合作社最后一次吸納參股群眾。
從那以后,眾誠養殖合作社就關門,不再吸納新鮮血液了。
誰要是想參股的話,一個是從自己的長輩那里繼承,另外一個就是購買已經參股農戶手里的股份。
除此之外,沒有第三條路可走。
也正是因為這一點,哪怕村支書剛才在微信群里說明年的利潤有變,眾誠養殖合作社出于長期發展考慮,要大批量購買母牛,實現自我繁育,這些已經參股的農戶也沒有動搖的。
他們參股眾誠養殖合作社時,少的只繳納了兩三萬塊錢,多的十幾、二十多萬,可分紅也是實實在在的,老百姓才不傻!
甚至還有人私下里討論,能有曹書杰這么清醒的村主任,知道什么時候該干什么事,他們才更加放心。
“書杰,你們計劃好要買母牛啊。”吃著晚飯呢,曹建國問他兒子。
曹書杰點頭,給他父親說了其中的原因。
說完后,曹書杰嘆了口氣:“爸,不買不行,現在牛犢的價格越來越高,關鍵還沒有到頂,我估計后邊還會繼續漲,等到六七千塊錢一頭小牛犢的時候,咱們更吃虧。”
“還是吃大虧!”
曹書杰說:“我這邊這幾年陸陸續續的買母牛,現在有280頭了,每年能貢獻280頭小牛犢,可還是不夠,我也計劃大批量購買一波。”
按照他的想法,最起碼得達到2000頭母牛。
這主要源于牛的妊娠周期平均280天,而且多胎的情況極其少見,基本上就是一年生1頭小牛犢。
這么一來,曹書杰再外購一部分小牛犢,實現部分采購成本的控制,從而達到提高利潤的目的。
曹建國點點頭,喝了一口稀飯,他說:“這牛犢子價格怎么躥的這么快。”
“我記著你最早買牛犢子的時候,一頭才合1000塊錢,這才5年工夫,已經漲到5400塊錢了,合著一年翻一倍還多。”
對于這個增長幅度,在老家種了一輩子果園的曹建國只覺得窒息。
“爸,主要是這幾年肉牛的市場價格比較穩定,牛肉的價格也一直在走高,飼料的價格也一直上漲,牛犢的價格肯定要漲。”
曹建龍也知道這個道理,他默默的算完一筆賬后嘆氣,看著他兒子,很認真的說道:“書杰,要是沒有眾誠養殖合作社的話,擱自己家里散養,再搭上糧食、飼料錢,連人工費都掙不出來啊。”
王月蘭翻白眼,瞪著他們父子倆,說他們:“你們倆還有完沒完,能不能先吃完飯再聊。”
曹建國和曹書杰父子倆都不吭聲。
萌萌有點小得意的哼哼著:“爺爺,爸爸,你們快點吃飯吧,再啰嗦,奶奶還說你們。”
忙碌的日子,一直持續到10月下旬過半,眾誠養殖場內徹底清空,曹書杰南邊的養殖場內的1500頭牛也跟著清空。
眾誠養殖合作社1分社的6539頭牛,實際稱重比他們預估的平均要高40斤,最終的成交額1.17034億元,剩下80多塊錢的零頭被曹書杰給抹零。
而曹書杰養殖場內的1500頭牛,合計一共賣了3919.2萬元。
但是按照曹書杰這一次向劉繼平、朱新發、崔敬國、馮濤等4人合計采購共1萬頭小牛犢計算,就要花掉5350萬元。
其中2000頭是曹書杰的,需要花費1337.5萬元。
眾誠養殖合作社這邊新購買的8000頭小牛犢需要4012.5萬元的費用。
這還只是購買牛犢的部分,再加上牧草、玉米、豆餅、麩皮等等精細飼料和粗飼料的成本,眾誠養殖合作社還能夠保持賺將近三分之一的利潤,除了養殖場內工人是7個村參股的所有農戶輪流去干活,不要錢之外,其他的成本也能看出來控制的有多么嚴格。
而這同樣也是曹書杰他們不愿意再被動承受的最主要原因。
他們心里都清楚,一直這么下去,等小牛犢的價格突破六千元、甚至七千元時,眾誠養殖合作社的利潤會進一步被壓縮,這門生意也會越來越難干。
當養殖場內的牛全部清空時,葉晨光和錢華也開始按照分配好的任務,帶人進幾個養殖場全方位打掃,消殺,徹底清理養殖場內可能存在的病菌。
這個時間預算在半個月。
另一方面,曹建龍他們幾個漢子也出遠門了。
他們親自帶著人去聯系購買母牛的事,也讓村里的鄉親們看看,他們這些人也不是只知道掛在曹書杰身上吸血,他們在關鍵時刻也是真干活。
甚至他們走的時候都沒有給曹書杰說一聲,他們是想著等聯系幾家賣母牛的養殖場后,再給曹書杰說一下結果。
曹書杰還是從其他人口中知道這件事的。
聽別人說完后,曹書杰當時很驚訝,他還特意給曹建龍打電話詢問怎么回事?
然后就聽到曹建龍告訴他:“書杰,也不能什么事都讓你親自忙,這種跑腿的活交給我們就行,要是最后實在搞不定,你再出馬。”
說完后,曹建龍主動掛斷電話。
“嘿!”曹書杰笑了。
伴隨著許慶明那邊最后的700多萬尾款到賬,許慶明還特意給曹書杰打電話說了一聲,也向他預約下一批出欄肉牛,以及明年的出欄肉牛。
用許慶明的話說,價格好商量,他給的價格永遠比市場價高3毛錢。
沒辦法,許慶明也算是看明白了,他后期要是還想著順利拿到曹書杰那邊的牛,就必須出血本。
眾誠養殖合作社和他的交易在網上曝光后,對許慶明而言其實很不利。
這意味著更多的人盯上眾誠養殖合作社這塊肥肉,他也相信等2分社那邊的肉牛出欄,或者明年的肉牛出欄后,盯著眾誠養殖合作社的人遠比今年要多。
到底是誰把這件事給曝光的,許慶明不知道,但憑借對曹書杰的了解,他覺得這絕對不是曹書杰故意找人做的局,他不是那樣的人。
“天意弄人!”許慶明感慨。
這年頭,生意是越來越難做。
氣溫進一步下降,人們還沒注意的時候,身上又多了件棉衣,家家戶戶晚上都開始燒鍋爐暖氣。
也有人在說馬上又要過年了,這一年年過的真快。
不過更多的人都在討論這個月馬上要分紅的事。
所有的牛全部拉走了,聽說最后一筆買牛的錢也打到賬戶上了。
對于明年分紅少,甚至不分紅的事,他們都不是很在意。
尤其對于曹家莊、朱家莊和桃東村的老百姓來說,他們很多人都已經收回投資的成本,剩下的時間都是純賺,他們更加不在乎一兩年沒有分紅,才一兩年而已,又不是一二十年。
可要是自己養殖母牛,開始繁育牛犢,到時候成本更低,所獲得的利潤更高,分到他們手里的錢也更多啊!(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