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俠版水滸第三百二十七章 金戈鐵馬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仙俠版水滸 >>仙俠版水滸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二十七章 金戈鐵馬

第三百二十七章 金戈鐵馬


更新時間:2024年05月20日  作者:任鳥飛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任鳥飛 | 仙俠版水滸 


“盾牌用力擋!!!”

“長槍向前刺!!!”

“八步四撥,蕩開門戶,鉤蹄拽腿,三路暗法!!!”

“奮戰!奮戰!!好男兒就該血染大地!!!”

“此乃國戰!為榮耀而戰!為子孫而戰!你們要記住,我們不站在這里,我們的子孫就會站在這里!!!”

伴隨著大元軍一眾將領的鼓舞,李乾銳騎著一匹全身都被瘊子甲包裹得嚴嚴實實的巨形靈馬第一個沖入大元軍的軍陣當中!

這種瘊子甲,顏色青黑,光潔透亮可以照見毛發,用麝皮為帶子串扎起來,柔薄而且堅韌,刀劍箭矢急不能透,水火不傷。

王勝不服李乾銳,他將靈力全開,激發了手上大盾和身上重甲的全部防御禁制,迎著李乾銳就沖了上去。

結果,毫無意外,王勝被撞得倒飛了出去,隨即重重地砸到十幾丈遠的軍陣當中。

王勝踉踉蹌蹌地站了起來,臉色煞白,明顯是受了內傷。

李乾銳看都不看王勝一眼,他手上碗口粗細的霸王槍連舞,周圍的大元軍將士沒有他一回之敵,紛紛被他給挑飛。

一同被李乾銳挑飛的還有床弩、鹿角以及一切擋在李乾銳身前的人與物!

李乾銳很輕松地就沖入大元軍的軍陣中,人擋殺人、佛擋殺佛,仿佛入無人之境!

李乾銳如此勇猛,其身后的鐵鷂子,哪有害怕的道理?他們一齊震天吼地碾入大元軍的軍陣中!

大元軍雖然人多,但看著這樣的氣勢,還是有一些將士難免有些膽怯!

本來在后面指揮長槍兵的趙立,見此,果斷地將手中的長槍猛得擲向最先后退的那個重甲盾牌兵,他附著全部靈力的一槍,將那個小校死死地釘在地上!

趙立隨即大喊:“進則死敵,退則死法!”

得了趙立的提醒,前面指揮重甲盾牌兵的余呈,幡然醒悟,隨即大喊:“進則死敵,退則死法,隨我沖啊!”

言畢,余呈就運用全部的靈力激發了手上大盾和身上重甲的全部防御禁制,迎著一個鐵鷂子猛得撞了上去!

鐵鷂子人馬具甲,奔跑起來,尤其是全力沖鋒的情況下,就跟重型坦克差不多。

所以,強如余呈,也不免被鐵鷂子給撞得倒飛了出去。

但很明顯,被同樣一身重甲又靈力全開的余呈這么一撞,那個鐵鷂子的速度也不免慢了一些。

這就是重甲盾牌兵布置在這里的意義之一,給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鐵鷂子減速,讓后面的鉤鐮槍兵、長槍兵、重錘重斧兵打敗鐵鷂子。

李乾銳如同狂暴的猛虎,在軍陣中肆虐,他手中的霸王槍如同死神的鐮刀,每一次揮舞,都會帶走一條甚至多條鮮活的生命。

然而,重甲盾牌兵的將士們并未因此而退縮,他們知道,退縮就是死亡,唯有前進,才能有一線生機。

“沖啊!”

“為了大元!”

“為了我們的子孫后代!”

重甲盾牌兵們如同移動的城墻,為后方的戰友們筑起一道堅實的防線。

撞擊時甲胄發出刺耳的金屬撞擊聲,就像是死亡之音,但重甲盾牌兵們的眼神卻堅定如初,毫不退縮,前仆后繼……

在重甲盾牌兵的努力下,原本高速沖撞的鐵鷂子,速度明顯降了下來。

但這個代價不小。

——戰后統計,重甲盾牌兵在此戰當中的傷亡率高達五成,也就是說,兩個重甲盾牌兵中,就有一個死亡或者是重傷,而造成這樣戰果的主要原因就是鐵鷂子。

可即便是這樣,重甲盾牌兵也沒能擋下鐵鷂子。

相反,鐵鷂子還是沖開了重甲盾牌兵的防御。

接下來,迎接鐵鷂子的是長槍林。

趙立從不站在將士的后面——他就站在長槍兵第一排正中間,手握跟普通長槍兵一樣的長槍。

見李乾銳沖來,趙立穩準狠得一槍刺向李乾銳的胸口!

讓趙立沒想到的是,李乾銳竟然沒有躲他這一槍,而是仗著瘊子甲的超高的防御力硬抗了他這一槍,同時李乾銳手中的霸王槍也向著趙立橫掃過來。

見此,狠人趙立,也沒躲,而是以命搏命,靈力全開,一槍就戳到了李乾銳的胸口上!

瞬間!

趙立就被掃飛了出去,人還沒落地,就一大口鮮血噴了出去,隨即重重地砸在地上,生死不知。

同時,李乾銳也被趙立戳了一個趔趄,險些從馬上掉下去。

無疑,在這場以命搏命的交鋒當中,李乾銳仗著瘊子甲超強的防御力以及他強大的實力戰勝了趙立。

可這里是戰場,不是兩人單挑斗將。

就在李乾銳被趙立一槍戳得失去平衡之際,原本在后方的李逵,也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沖到了李乾銳的馬前,鮑旭、項充、李袞也不在后面指揮軍隊,竟然也沖了過來,直奔到李乾銳的馬頭前來。

李逵是個不怕天地更不怕死的人,他大吼了一聲,直接一貓腰,手上雙斧一分,就將李乾銳胯下寶馬的兩條前腿給砍斷了。

還沒控制住身體的李乾銳,根本來不及阻止這一切。

“希律律……”

一聲靈馬的悲鳴聲過后,李乾銳胯下的寶馬就猛得一揚蹄,隨即“轟隆”一聲栽倒下去!

倒霉的是,李乾銳還因為身上的瘊子甲太重以及人被鉤索絞聯于馬上根本來不及離開靈馬,而被靈馬壓住了腿!

緊跟在李逵身后的鮑旭,把喪門劍高高舉起,一劍斬下!

李乾銳連忙扭身躲開這要命的一劍!

項充、李袞兩個牌手,早飛出刀來、標槍,空中似玉魚亂躍,銀葉交加,將李乾銳罩住。

李乾銳肯定是慌了,他忘了身上的瘊子甲不怕飛刀、標槍,竟然拼命躲避。

也正是因為如此,李乾銳沒有注意到已經滾到了他身后的李逵。

趁著李乾銳慌亂躲避的這個當口,李逵身形一晃,變成一個熊身人腿的半獸人,跳到半空中,高舉兩把重斧,猛得向著李乾銳斬下!

“轟轟!”

旋即就見,李乾銳被李逵砸進泥土中,他身上的瘊子甲也向下凹陷了兩個巨大的刃口。

就在這時,又有鐵鷂子卷地而來。

李逵四人見勢不好,連忙躲進身后的槍林中。

后沖上來的鐵鷂子,不是沒看見李乾銳,也不是不知道李乾銳可能還有救。

可這種時候,鐵鷂子根本就沒辦法讓開李乾銳。

——要是后面的鐵鷂子轉向,那對所有鐵鷂子,乃至對所有聯軍來說,都會是一場巨大的災難。

沒辦法,本來可能還沒死的李乾銳,卻被千軍萬馬踏過……

而與此同時,趙立卻踉踉蹌蹌地從地上爬起,他忍受著一身內傷,指揮長槍兵,利用長槍的長度優勢,繼續給鐵鷂子減速。

長槍頂在地上,密如槍林,鐵鷂子根本無法躲避,只能迎頭撞上。

槍斷,長槍兵被鐵鷂子撞死,或是被鐵鷂子手上的長槍刺死,一排又一排,一片又一片。

可與此同時,鐵鷂子也徹底慢了下來。

這時,徐寧率領鉤鐮槍手沖了上來,鉤、鐮、搠、繳,拿上攢下,鉤東撥西,專攻鐵鷂子的馬腿。

被勾斷馬腿的鐵鷂子,因為馬失前蹄,“轟”得倒塌,再難站起。

見此,李逵四人率領本部的步軍,手拿重錘、巨斧,沖上去就猛砸猛砍鐵鷂子。

——瘊子甲的防御力極為驚人,唯有手錘和重斧這些重武器才能殺傷在它們保護下的鐵鷂子騎兵。

而第一批鐵鷂子倒下后,一片混亂地帶慢慢展開,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作為緩沖地帶,擋住后面的鐵鷂子,至少可以讓他們的速度降下來。

鐵鷂子之所以厲害,那是因為他們擁有強大的沖擊力,步兵難擋其勢。

如果能將鐵鷂子的速度降下來,那么他們其實也就不足為懼了。

戰場上,血光四濺,喊殺聲震天。

就在這混戰當中,西夏引以為傲的鐵鷂子,越來越少。

見到這一幕,李良輔的心里滴血!

李良輔真是沒想到,他們西夏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鐵鷂子,竟然要全折在這里!

而且,很多人所不知道的是,李乾銳其實是西夏國主李乾順的堂弟,正兒八經的西夏王爺。

說老實話,李良輔真不知道回去之后,怎么跟李乾順交代。

耶律延禧也知道,鐵鷂子對西夏的重要性,所以他主動說:“李太尉放心,朕必履行對你夏國的承諾!”

聽了耶律延禧的承諾,李良輔的心里才好受一點,他趕緊壓下心中的雜念,命人吹響號角!

隨著號角聲響起,在錐型陣也就是“∧”兩條翼線之間的中后段,出現了一支由兩萬人馬組成的大軍。

這是一支什么樣的部隊?

領頭的,是一匹匹西域高頭大馬!

尋常靈馬,其嘴及人肩,面對步兵時就有壓迫性優勢!

而高頭大馬,又比尋常靈馬高出半個頭!當普通騎兵面對騎著這樣駿馬的精銳騎兵時,光是視覺上的壓迫力就會造成嚴重的心理緊張!

更何況是步兵了。

走在兩萬精銳騎兵最前面的是契丹第一煉氣士耶律戰哥,他胯下的是萬中無一的神馬汗血寶馬——獅子驄。

頭至尾,長一丈,蹄至脊,高八尺的獅子驄,馱負著身高九尺的耶律戰哥,人馬披鎧,耶律戰哥還手持一柄狼頭重斧,遠遠望去,這個人馬一體的猛將就像一頭洪荒猛獸!

值得一提的是,這支精銳騎兵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遼國的王牌軍隊——皮室軍。

契丹建國后,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為加強宿衛力量,以行營為宮,簡天下精銳,聚之腹心之中,得兵馬精銳者三萬人為護駕軍,后遼太宗耶律德光時定名為“皮室軍”(意為“金剛”)。

也就是說,這皮室軍其實是皇帝的親軍。

耶律延禧將遼國的第一猛將和自己的親軍送上了戰場,可見,他也是拼了。

除了皮室軍以外,這支精銳騎兵的其他人員,全都是遼國、西夏以及蒙古諸部中挑選出來的精銳中的精銳。

毫無疑問,這兩萬精銳騎兵便是聯軍的殺手锏。

這兩萬精銳騎兵,出來得并不快。

出來了之后,他們緩慢而不失流暢地集結成了陣型。

仍是一個“∧”型的錐行陣——稍小一些的錐行陣。

這是謀求中央突破一往無前之陣。

也是正面決戰不作半分取巧打算之陣。

觀戰臺上,看到這一切的劉慧娘,悠悠地說道:“對面要跟咱們分勝負了!”

聽劉慧娘這么說,江鴻飛等人的神色也凝重起來,接著全都默不作聲地檢查他們事先商量好的應對手段。

聯軍所擺的錐形陣中間有非常廣闊的空間。

利用這個廣闊的空間,聯軍這兩萬精銳騎兵可以充分加速,發揮出其最大的戰力。

不過,耶律戰哥并沒有著急沖鋒,而是始終壓著這兩萬精銳騎兵,使他們緩慢前行。

三箭之地,騎馬慢行,以為逼迫。

一箭之地,縱馬沖鋒,以潰敵陣!

這是漠北騎兵作戰的常識。

在一決勝負的關鍵時刻,這兩萬精銳騎兵還能如此從容不迫。

再加上這兩萬精銳騎兵所展現出來的強大氣勢。

江鴻飛等人見了,無不心知,大戰來了。

到了三箭之地,兩萬精銳騎兵終于開始跑了起來,大地也隨之震動起來!

沒有戰鼓,但萬馬奔騰的威勢,卻比戰鼓更加震懾心魄,那轟隆的響聲仿佛上萬個驚雷一起爆發!

還在跟鐵鷂子糾纏的大元步軍,見到這一幕,不禁頭皮發麻,不知所措!

好在,中央高臺上及時下達命令:“分軍包圍剩余的鐵鷂子,組建小鶴翼陣,以防萬一。”

朱武看見旗語后,立即下令:“傳令徐經略、李逵,教他們繼續圍殺鐵鷂子,其余各軍,組建小鶴翼陣!”

接到朱武傳下來的命令,花榮、王稟、晏孝廣、余呈、劉廣,各自組織部下,數萬人馬立即有序地調動起來。

不多時,一個小鶴翼陣就組建完成。

余呈率領還能動的重甲盾牌兵,再度組建出一面盾墻,擋在了所有人的前面。

后面是晏孝廣指揮的神臂弓手。

再后面是代替趙立的劉廣所指揮的長槍兵。

花榮和王稟擔任前線總指揮,協調各軍……

一箭之地!

箭雨鋪天蓋地一般從耶律戰哥背后的兩萬精銳騎兵手上射了出來。

盡管有重甲盾牌兵抵擋,但還是有大量的箭矢,穿過或是越過這道明顯縮水了很多的盾墻,大量射殺大元軍的將士。

同時,大元軍也有條不紊地用神臂弓還擊。

一番互射過后,雙方即將接戰。

就在耶律戰哥準備像李乾銳一樣,身先士卒地沖入大元軍的軍陣,橫掃一大片,為他手下的兩萬精銳騎兵殺出一條血路之際,只聽見,大元軍的后方突然也傳來了萬馬奔騰的聲音,而且這聲音比這兩萬精銳騎兵發出來的聲音還要沉重得多,似乎好像跟鐵鷂子差不多。

接著,大元軍的后方塵煙四起。

與此同時,小鶴翼陣在朱武、花榮、王稟等人的指揮下,快速向左右分開。

下一瞬間,一支五千人馬的重騎兵突然從大元軍的后方殺了上來。

這支重騎兵,人高馬大,人馬具甲,仿佛生鐵鑄成的寶塔,堅不可摧,看起來宛如戰場上的鋼鐵巨獸。

沒錯。

這便是大元軍的鐵浮屠!

準確的說,這是鐵浮屠左軍。

卞祥率領五千鐵浮屠左軍一出現,就迎向了耶律戰哥所率領的兩萬聯軍精銳……

(本章完)

相關


上一章  |  仙俠版水滸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