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俠版水滸第二百零二章 心比天高,命比紙薄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仙俠版水滸 >>仙俠版水滸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零二章 心比天高,命比紙薄

第二百零二章 心比天高,命比紙薄


更新時間:2024年02月09日  作者:任鳥飛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任鳥飛 | 仙俠版水滸 


目送宋江帶著秦明、黃信、燕順、王英、鄭天壽、孔明、孔亮、石勇、戴宗、李逵、張順、張橫、穆弘、穆春、薛永、李立、王定六、李成、聞達、蔡福、蔡慶以及吳用、朱仝和雷橫下山,尤其是看著跟宋江走得很近的吳用,晁蓋生平第一次感到他的心揪了起來!

晁蓋知道他斗不過宋江,宋江比他聰明太多了,關鍵宋江做人沒底線,而他既沒宋江聰明,又不屑于去做很多事。

晁蓋比任何人都清楚,宋江之所以一直都沒能斗贏他,反而被他壓著,只因為他有兩個貴人:

一個是他現在都佩服得五體投地的江鴻飛。

而另一個就是吳用。

前者,現如今已經成了他的后盾、他的倚仗,對他太夠意思了,一步一步帶挈他,幫他把乃頭山發展到了如今這種擁有三十幾個頭領、一萬多煉氣士、七八千輔兵、達到了二流勢力頂峰的水平。

而后者,則一直是他的智囊,幫他拿各種各樣的主意,讓他少犯錯誤,幫他解決困難,使他只要安心當個老大就行了。

晁蓋心知,這兩個貴人,他離開哪個都玩不轉乃頭山,更斗不過宋江,尤其是后者。

吳用不論哪個方面都遠遠無法跟江鴻飛相比。

可江鴻飛太遠了,而有時候遠水解不了近渴。

關鍵,江鴻飛永遠都不可能屈居他晁蓋之下。

所以,在晁蓋看來,還是吳用對他更重要一些。

然而,現在晁蓋自己都能感覺得到,對他最重要的吳用,心中的天平,可能已經開始向宋江傾斜了。

還有,晁蓋怎么也想不明白,明明江鴻飛將李成和聞達交到了他和宋江的手上,為什么李成和聞達全都倒向了宋江?蔡福和蔡慶也是,明明是他的小弟劉唐招攬來的,按說應該跟他是一頭的,可也不知道為什么一直往宋江的圈子里鉆?甚至就連朱仝和雷橫也有這方面的傾向,明明朱仝和雷橫也是他的好朋友,怎么也都跟宋江走得更近?

晁蓋忍不住自我懷疑:“我真就那么不得人心嗎?”

而且,因為江鴻飛這次給乃頭山的好處,最后全都落到了宋江的手上,晁蓋甚至開始擔心,他的后盾、他的倚仗江鴻飛是不是也倒向宋江了?

如果真是那樣的話,那他晁蓋可就滿盤皆輸了。

晁蓋看了看自己身邊還剩下的公孫勝、劉唐、縻貹、蕭讓、金大堅、白勝、李應和杜興。

李應和杜興這對被吳用賺上山來的主仆,晁蓋自覺始終都看不透他們。

不主動,不積極,不拒絕。

不論是他晁蓋,還是宋江,交代給李應和杜興什么工作,他們主仆都能干好;而不論是他,還是宋江,給李應和杜興什么好處,他們也都接著。但也就是僅此而已,他們絕不多干一分,也絕不會因為獲得什么好處就動心,還有,既不跟他晁蓋走得近,也不跟宋江交往過深。

這使得,晁蓋都不覺得,李應和杜興算他的人。

刨除李應和杜興,晁蓋再一看,他的人還是原來這幾個,要是吳用真跟宋江跑了,他的人還少了一個。

晁蓋太了解吳用了。

如果吳用真的完全倒向了宋江,那么他很可能會變成孤家寡人,因為這幾個人也都是吳用當初幫他留下的,要不然,他們早就跟江鴻飛跑了。

這一刻,晁蓋忍不住問他自己:“我真的……適合當老大嗎?當老大真的……那么好嗎?”

跟晁蓋在乃頭山上患得患失不同,此刻的宋江,卻是意氣風發:

“頭領二十幾個,正兵七千,輔軍五千,一萬二千大軍,盡在吾麾下,何城不可破哉?!”

“此次若是順利打下高唐州,晁蓋拿甚么跟我爭?!”

“到那時,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揚帆起遠航,不負青春夢!!!”

其實——

最讓宋江受到鼓舞的是吳用的態度。

宋江從來就沒把優柔寡斷、好面子、做事畏首畏尾、還想當老大的晁蓋當成過他的對手。

整個乃頭山,他宋江最畏懼及最想拉攏的人只有一個,這個人就是吳用。

宋江始終覺得,有了吳用,他們珠聯璧合,使乃頭山超過水泊梁山都不是沒可能。

到那時,他宋江就可以走招安路線,然后在官場上一展生平抱負了。

誓言?

晁蓋根本就沒有注意到,他當時發誓的時候,少伸了一根手指。

退一步說,如果真讓他當一輩子郁郁不得志的賊寇,他寧愿腸穿肚爛而死。

說穿了,那只不過是他的一個緩兵之計而已。

宋江用眼角的余光看向他身邊笑吟吟的吳用,心想:“快了,再忍耐一段時間,等我搞掉晁蓋,脫離江衍的控制,對了,我還得讓峰山名揚天下,被朝廷注意到,那時便是我宋江表明真實心跡之時!”

繡旗飄號帶,畫角間銅鑼。三股叉、五股叉,燦燦秋霜;點鋼槍、蘆葉槍,紛紛瑞雪。蠻牌遮路,強弓硬弩當先;火炮隨車,大戟長戈擁后。鞍上將似南山猛虎,人人好斗偏爭;坐下馬如北海蒼龍,騎騎能沖敢戰。端的槍刀流水急,果然人馬撮風行。

這一刻的宋江是那么的意氣風發……

等到乃頭山的前軍到了高唐州地界,早有軍卒報知高廉。

高廉聽了,絲毫都不畏懼,他冷笑道:“別說這伙不知名的草賊,便是梁山賊寇來了,我亦不懼,我可不是梁中書那廝,只會靠娘子一家,沒有真本事,我兀自早要出兵剿捕賊寇了,只是朝廷不懂我大才,才教賊寇猖獗至此。今日他倒來就縛,此正是天教我成功。左右快傳下號令,整點軍馬,出城迎敵,著那眾百姓上城觀戰,看我大展神威!”

這高廉上馬管軍,下馬管民,文武兩全,高唐州他最大,所以,他一聲號令下去,那帳前都統、監軍、統領、統制、提轄軍職等一應官員,各個統領軍馬,就教場里點視已罷,諸將便隨高廉出城迎敵。

高廉手下還有三百梯己軍士(也就是親兵),號為“飛天神兵”,乃是由山東、河北、江西、湖南、兩淮、兩浙地區選出來的強大煉氣士組成。

這三百飛天神兵怎生裝束?但見:

頭披亂發,腦后撒一把煙云;身掛葫蘆,背上藏千條火焰。黃抹額齊分八卦,豹皮裩盡按四方。熟銅面具似金裝,鑌鐵滾刀如掃帚。掩心鎧甲,前后豎兩面青銅;照眼旌旗,左右列千層黑霧。疑是天蓬離斗府,正如月孛下云衢。

高廉引了三百神兵、三千高唐軍,披甲背劍,上馬來到城外。

高廉列得陣很怪,他以三百神兵列在中軍打頭,騎兵在前,步軍在后,完全是攻擊陣型。

列隊完畢,宋軍便開始搖旗吶喊,擂鼓鳴金,只等乃頭山的大軍到來。

而宋江還是老樣子,派秦明、黃信、李逵、穆弘、燕順、王英、鄭天壽、薛永等七八個還算善戰的頭領做先鋒。

秦明等人引領三千正軍、兩千輔軍,共五千人馬來到高唐城下。

兩軍相迎,旗鼓相望,各把強弓硬弩射住陣腳。

接著,兩軍中吹動畫角,發起擂鼓。

秦明毫無先鋒統帥的覺悟,他直接掄起狼牙棒,躍馬出陣,厲聲高叫:“爺爺秦明在此,誰敢來送死?!”

高廉引著三十余個軍官,都出到門旗下,勒住馬,他指著秦明罵道:“你這伙不知死活的草寇,怎敢直犯俺高廉的城池!”

秦明高聲叫陣道:“休要逞口舌之快,速速派個送死的前來迎戰!”

高廉大怒,回頭問道:“哪個出馬先為本府捉此賊?”

軍官隊里轉出一個統制官,姓于名直,拍馬輪刀殺出陣來。

秦明見了,徑奔于直。

兩人在場中戰了不到五合,于直就被秦明一狼牙棒打得腦漿迸裂,掉下馬去。

高廉見了大驚,又問:“誰出馬去為于直報仇?”

軍官隊里又轉出一個統制官,姓溫,雙名文寶,使一條長槍,騎一匹黃驃馬,鑾鈴響,珂珮鳴,早出到陣前,四只馬蹄蕩起征塵,直奔秦明。

秦明見了,又去戰溫文寶。

兩個約斗十合以上,秦明放個門戶,讓溫文寶槍搠進來,隨即手起棍落,把溫文寶削去半個天靈蓋,死于馬下,那匹馬跑回本陣去了。

兩軍相對,齊聲吶喊。

但因為秦明連勝兩陣,自然是乃頭山這邊的吶喊聲更大一些,相反,宋軍那邊則是士氣大落。

高廉見己方連折二將,心知斗將肯定不是秦明的對手,便去背上掣出那口太阿寶劍來,然后口中念念有詞,呵道:“疾!”

只見,隨著高廉話音一落,其隊中卷起一道黑氣。

那道黑氣散至半空里,化作一團怪風,飛砂走石,撼地搖天,徑掃到乃頭山的軍陣當中。

頃刻之間,秦明他們率領的五千人馬就被這股怪風給籠罩上了,一眾乃頭山的人對面不能相識,靈馬希律律地怪叫。

秦明等乃頭山的頭領見此,大驚失色,忙下令:“快撤!快撤!!快撤!!!”

見乃頭山的大軍慌忙撤軍了,高廉把劍一揮,指點那三百神兵殺入乃頭山的軍隊當中,逢人便砍,遇人便殺!

很快,乃頭山上的一眾軍馬就被殺得星落云散,七斷八續,呼兄喚弟,覓子尋爺。

待大風過去,高唐州的官軍一塊沖上來掩殺乃頭山的那些已經潰不成軍的殘兵敗將,一直追殺了十余里,方才收兵,回到高唐州城里安下。

戰后一統計,此戰,乃頭山的五千人馬,死傷過半。

宋江率領四千正軍、三千輔軍共七千大軍才來到高唐州,就聽說秦明他們吃了大敗仗,折了兩三千人馬!

宋江、吳用等乃頭山的頭領皆大驚失色!

宋江更是心里一揪:“該不會再出變故罷?”

宋江想起來了,上次打召家村的時候,就是這樣,他以為自己雄起了,結果一仗就讓他裝了小兩年的孫子。

這回還來?!!!

“我該不會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罷?”

轉天,聽說乃頭山的援軍來了,高廉再點了得勝人馬并三百神兵,開放城門,布下吊橋,出來擺成陣勢。

宋江、吳用他們商量了半宿,也沒有商量出來,怎么戰勝高廉。

宋江只能先遠遠地列陣,然后帶劍縱馬來到陣前,想看看高廉那里有沒有什么破綻,讓他力挽狂瀾。

可宋江只是小吏出身,寫個報告什么的還行,統兵打仗,他哪里會?

所以,看了半天,宋江也看不出個所以然來。

吳用拿高廉這種法師也沒辦法,他只能說:“還是小生昨晚說的,對戰高廉,不請一清先生過來,恐難取勝。”

聽了吳用的提議,宋江心里就是一堵!

老實說,宋江真是不想用晁蓋的人打下高唐州。

如果真是這樣,他宋江就無法建全功了,進而也就無法打敗晁蓋,順利奪取乃頭山了。

這時,宋江想起來了到現在他都沒分清楚到底是不是夢的九天玄女和那三卷天書。

“若是真有那三卷天書,應當便能打敗高廉,使我顯赫在人前罷?”

這邊宋江剛一溜號,那邊高廉便又去背上掣出那口太阿寶劍來,口中念念有詞,喝聲道:“疾!”

隨即,黑氣起處,早卷起怪風來,立時就又將乃頭山的大軍給籠罩上了。

宋江真沒想到,高廉的妖法離這么遠都管用,他們慌忙下令道:“撤退!撤退!!快撤退!!!”

高廉手中寶劍一指他那三百神兵。

那三百神兵,立即就變成了一大群猛獸!

狻猊舞爪,獅子搖頭。閃金獬豸逞威雄,奮錦貔貅施勇猛。豺狼作對,吐獠牙直奔雄兵;虎豹成群,張巨口來嚙劣馬。帶刺野豬沖陣入,卷毛惡犬撞人來。如龍大蟒撲天飛,吞象頑蛇鉆地落。

高廉隨后取過銅牌,把劍敲動,就見這些猛獸立時就紅了眼,隨即發了瘋一般沖入那被黑風籠罩的乃頭山的軍陣當中。

宋江陣里眾多人馬都驚呆了。

宋江趕緊撇了寶劍,撥回馬先走,眾頭領簇捧著盡都逃命,大小軍校,你我不能相顧,奪路而走。

高廉在后面把劍一揮,三百神兵所變化的猛獸在前,三千官軍在后,一齊掩殺過來。

乃頭山大敗虧輸。

高廉親率大軍趕殺二十余里,才鳴金收軍,回城中去了。

宋江他們丟盔卸甲地都快跑到出了高唐州,才收住人馬,扎下寨柵,一統計:

這次他們帶出來的一萬二千多人馬,如今只剩下不到四千。

唯一值得慶幸的就是,一眾頭領雖然受傷的不少,但死得卻沒有。

見是這么個凄慘的結果,宋江慌了!

——他想不通,江鴻飛打大名府,打開德府,就跟去搬東西差不多,怎么輪到他,打哪都這么難?

屯住軍馬,宋江強裝鎮定地與吳用商議道:“今番打高唐州,連折了兩陣,無計可破他妖法、神兵,如之奈何?”

吳用想提醒宋江:“高廉連戰連勝,今夜必來劫寨,可將計就計,此處只少屯扎些軍馬,我等去舊寨內駐扎,看看屆時能不能扳回一局。”

可話到嘴邊,吳用又將這話給咽了回去,改道:“高廉擅妖法,又有三百神兵,不取來一清先生,此戰絕難取勝,這樣,我這便帶戴宗、朱仝、雷橫回山去取一清先生,這里便交給兄長了……”

(本章完)

相關


上一章  |  仙俠版水滸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