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在長安城當中,皇親國戚欠了錢,到時候如果還不上,你如果要是不追著要的話,沒準這個事情就過去了,但如果要是你追著要的話,讓你失蹤都是很正常的事兒。
李泰以前也辦過這樣的事情,以前養著一些文人雅士,這些人天天圍在你的身邊,給你寫書立傳,要知道這個都是需要花錢的,他們也養著一批家里人,如果要是你的錢給不上的話,那有些事兒只能說對不住了。
所以別看這些,貴族不愁吃穿,但如果想要日子過得舒服一點,在外面有一個良好的名聲,平時那點收入可是真不夠,所以到處借款就成為他們拿錢的一個好手段,但是借了錢之后又還不上。
李泰的方式還算是不錯的,把人找來聊聊,利息就不要繼續往上漲了,本金我可以分幾年還給你,這樣你還能把本金給拿回去,這樣的做事方式算是比較溫和的。
如果要是碰上那些不講道理的,聽說你把利息漲得那么快,直接找人就把你給干掉了,如果要是你的后臺夠硬,那么或多或少的還能拿到一個喪葬費,但如果要是你沒什么后臺的話,估計你的尸體都被蟲子給吃吃光了,也沒有人會想起長安城當中還有你這么一個人。
而且你的家里人最好不要去鬧,如果要是去鬧的話,那恐怕全家消失的幾率會更大一點,家里人不去鬧的話,多少還能夠分到一部分錢,這就是那些放債人的無奈。
經過了幾年這樣的事情之后,長安城的王氏子弟就不需要借錢了,因為沒有人愿意借錢給他們,如果要是去搶錢的話,那還是會有人反抗的,更何況后來借錢這個行業,普通的商人根本就進不來了,只能是那些大官僚的后臺。
雖然你是皇室子弟,但如果要是借了那些大官僚的錢莊的錢,你不還的話,他們就有的辦法對付你,這長安城并不是黃氏子弟說了算的,那些大官僚也是有一定的辦法的。
正在回京途中的吳王李恪,也聽說了這件事情,本身以為李泰和李象尿不到一個壺里去,沒準這叔侄兩個會斗爭上一段時間,沒想到李泰竟然辦了一個這么漂亮的事兒,此刻在長安城留出來的報紙上,魏王李泰已經是變成了一名賢王。
對于吳王李恪來說,這個名稱他一直都在想,既然當不上皇上了,那么替老百姓辦點事情,那也是最應該做的,但是這個家伙臉皮薄,前幾次李象伸出援手,吳王都給推開了,現在如果要是再去找人家的話,恐怕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可惜的是很多事情都在一瞬間,當你不主動的時候,人家已經是確定好了人選,當你想要主動的時候,目前臺子上已經有人了,最主要的就是這個人比你還有身份,而且做的還非常不錯,總不能因為你自己想干這個職位,李象就立刻給你倒騰出來吧。
天底下沒有這個道理,人家是親叔侄,你雖然也是李世民的兒子,但是你的母親是楊妃娘娘,跟李象并不是同一個路子的,雖然論起來你也不錯,但是畢竟還是有污點的,在薛延陀戰死的那兩三萬人,到現在他們的家屬還在怪你了,就是因為你不會指揮,所以才讓那些人戰死在那里,最后如果不是李象派去了援助軍隊的話,那恐怕現在死的人會更多。
想起這些事情,吳王李哥就無奈的搖了搖頭,自己雖然也想為老百姓辦點事兒,但是自己存在的這個污點,那是無法洗刷過去的,索性也就別管這些事情了,如果要是還想為老百姓辦點事的話,那只能是等下一個風口了。
晉王李治就不一樣了,這家伙回到長安城之后上躥下跳的,今天去皇上那里,明天去李象那里,后天去李泰那里,這家伙就只有一個想法,李泰不是宗親府的宗正嗎?難道這個衙門就一個負責人嗎?給我來一個副宗證不行嗎?
而且李治的想法也很簡單,既然大家都不想去爭奪皇位了,那我好歹也是個年輕勞動力,總不能天天在自己的家里晃蕩著過日子吧,李世民看到李治的時候,內心當中總是會想起長孫皇后,畢竟這是自己的柚子。
說起來晉王李治沒多大的才能,但是城關西下還是沒問題的,早些年這幾個哥哥都干的事情,現在他也開始了。
所以宗親府成立之后的兩個月,迎來了第一位行政副官,這就是晉王李治了,對于晉王李治這個弟弟,魏王李泰是一百個看不上,在他看來就算是把吳王給找來,也沒有必要把這個弟弟給找來。
在魏王的眼里,這家伙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是成事不足,敗事有余,可這個家伙已經是請了李世民的圣旨了,就算是你再怎么看不上這家伙,那也得給他分一間辦公的地方。
有了這個副宗政之后,魏王并沒有感覺到分權,反而是覺得有些事情可以指揮他去做了,平時各種各樣瑣碎的事情,以前的時候都是為王親力親為,累得腦子都疼,現在你小子竟然進來了,那就不能只掛個名兒,有些不方便去查的事兒,干脆就交給你。
晉王李治年紀小,在名分上就得聽哥哥的,現在自己只是個副職,主官讓你干什么你就得干什么,如果要是你不滿意的話,那恐怕李世民和李象就有說法了,當初不愿讓你去,你自己哭著喊著要去的,現在人家只不過分配給你一些正常的事情,如果要是你不做的話,那你就只能是回家養老了……
晉王李治非常清楚,這應該就是自己最后一個機會了,如果要是把握不住這個機會的話,有可能就會直接讓你滾蛋了,你的年齡也差不多了,這個機會把握不住,那就跟閑散王爺差不多了,出身再好也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