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長安城的李道宗越想越不對勁,好像蕭銳說的有道理呀。我砸他店鋪,也是為了傳遞個消息,把戲演的真一點,他不至于綁票吧?
那就是有人從中作梗?綁走了景仁,然后想看我和蕭銳火拼?長安城里,誰這么大本事?
“去查一下,最近長安城里怪事頻頻,是不是有人在背后使壞?”
李道宗吩咐心腹手下暗中調查,他則全力尋找丟失的小兒子,甚至求到了皇宮,皇帝李二都派人配合。
三天之后,孩子還是沒找到,但派去暗訪的人回來了,“王爺,查到了一件怪事。”
“說說看,是不是跟景仁有關?”
男人搖頭道:“不是直接跟小公子有關。前幾日牛進達的兒子被送去蕭家莊一事,似乎是有人故意宣揚造勢,否則不會傳那么快。”
嗯???
牛進達那件事?
李道宗沉默了。
不對,有問題!正是因為牛進達的兒子被送去了蕭家莊,輿論紛紛,我這邊才去砸了西市醉仙樓,加深一下戲份,后來才有了景仁在學堂被排擠……
嘶……還真是被人設計好的?
李道宗不由想起了當初老李淵說的話,把蕭銳捧上天下第一名師的位子,就是有好事者想捧殺冠軍侯,給蕭銳找麻煩的。
是了,是有人在背后陰毒使壞!景仁肯定是被這幫人抓走,讓我跟冠軍侯結下不死不休的大仇!
于是李道宗火速進宮,將事情詳細說給了皇帝,皇帝嚴詞保證,一定揪出幕后黑手,救回李景仁。
“陛下,這次是臣下魯莽了,得罪了冠軍侯,還望陛下幫忙……”
李二擺手道:“蕭銳不是小肚雞腸之人。朕會私下里跟他解釋的。但是堂兄的戲還要繼續演下去。”
“啊?還演?不是說真兇不是他嗎?”李道宗不解。
李二嘆息道:“堂兄,蕭銳這小子平時太招人恨了,可以說舉世皆敵,所以朕才派了那么多人嚴密保護蕭家莊。”
“明面上所有人都對他稱贊、敬佩,實則不知道多少人暗恨,想要除之而后快。”
“朕的意思是,不如將計就計,堂兄就此坐實了死仇的身份,這樣也能在暗中保護一下蕭銳。”
“蕭銳是個大才,有他在,可保我大唐江山百年興旺。”
李道宗點了點頭,“如此也好!那景仁……”
李二保證道:“朕擔保不是蕭銳做的。且一定找回景仁,活要見人,死要見尸,若是景仁遭遇了不測,朕親自給他報仇!”
李道宗走后,皇帝召來內侍老高,“藏鋒那邊怎么說的?”
內侍老高小聲說道:“事情確實是冠軍侯做的。侯爺已經把人送去了梁州,準備把景仁小公子送到薛禮將軍身邊培養。”
李二笑罵道:“這個混賬,好事為什么不能好好辦?鬧得滿城風雨。”
老高猜測說:“侯爺答應幫江夏王帶孩子,但是沒想到王爺會砸了他的醉仙樓,可能侯爺是故意的吧,這樣掩人耳目的把小公子送去梁州,給薛將軍帶也是一樣的。”
李二點頭笑道:“是啊,世人都盯著蕭銳會教學,大概忘了世間還有一位文武全才的薛禮,跟著他是一樣的。”
“只是,蕭銳這小子太陰損了點。這樣一來,承范堂兄大概要好幾年見不到兒子了,還以為兒子遇害了……”
老高小聲道:“侯爺綽號睚眥必報……”
李二感慨道:“是啊,有取錯的名字,沒有叫錯的綽號。這混賬,叫個什么不好?現在是惡名滿天下!”
“對了,過兩天派人傳信江夏王,就說謠言的出處找到了,太原王氏。”
太原王氏?
李道宗不解,我跟太原王氏無冤無仇,他們為何要陰謀害我兒子?
來送信的人什么都沒說,送完信就走了。
李道宗只有自己去調查,他做過刑部尚書,而且在長安城人脈也十分的廣,很快就查到了蛛絲馬跡,原來不是沖他李道宗來的,是為了坑害蕭銳。
好你個太原王氏?為了坑冠軍侯,拿我李道宗當刀使?
太原王氏的頭面人物是禮部尚書王硅對吧?等著吧,一個月如果不能把你拿下來,本王就不是李道宗!
王硅:……
我招誰惹誰了???
蕭家莊里,李君羨拿著情報走了過來,“公子,關口來信說,那王汲善還在煽風點火,趁機夸大牛小虎拜師的事。”
蕭銳不耐煩吐槽道:“又是他?陰魂不散嗎?凈整些上不了臺面的小伎倆,就這還王氏麒麟兒呢?”
“告訴關口那小子,救他出來是干活的,不是讓他出來當斥候隊長的,整天只會送信匯報,沒點實質行動嗎?”
“三天之內,再見不到他對王汲善出手,直接挖坑埋了吧,我身邊不要廢物!”
三天?
王汲善是出了名的宅,來長安也幾個月了,除了當初被蕭銳抓去查案出過門,其他時間根本就不出門,一直窩在家里看書,怎么對他出手?
化名關口的鄭子和感覺壓力好大。
“想對付一個人,就要知道他的弱點,沒有弱點的人是無從下手的。王汲善的弱點是什么?酒色財氣?他根本就不出門,這些東西他都不沾。”
“對了,不出門不行,首先要將他弄出門才對,不能讓他整天窩在家里看書。”
“美其名曰是看書,實則是窩在背后不停的算計……”
隨著個人推理,鄭子和的思路越來越清晰。
兩天之后,長安城里傳出一則消息,失傳數百年的上古史書《尚書》現世了,將要在長安城最大的拍賣場進行公開拍賣。一時間所有讀書人都不淡定了,那可是《尚書》!豈有此理?怎么能夠公開拍賣?
歷史記載,《尚書》是有史記載最早的一本歷史文獻,主要記錄上古時期的歷史事跡。
秦時焚書,學者伏生藏書于自家墻壁夾縫中,后來到了西漢文帝時期,九十多歲的伏生口述二十八篇,成為了世傳《尚書》。
但西漢魯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的時候,發現了另一版本的《尚書》,與伏生老祖所傳有所出入,被稱之為古文《尚書》。
但漢以后的兩晉戰亂,伏生的今文《尚書》、傳說魯恭王偽造的古文《尚書》,全部遺失了。
后來是東晉的豫章內史梅賾,貢獻出了一部自己收藏的尚書,其中從今、古兩種都摘抄了幾篇,成為了延續至今的《尚書》,實則已經是殘本了。
而尚書最早的記載,說是孔子整理編就,共計一百篇。可一代代的傳承,最終到了唐代,無論真偽共計剩下了五十多篇,何其可惜。
而這次拍賣會傳出的消息,正是那百篇孔子原版《尚書》現世了。
太原王氏的王汲善得到消息,立馬找到叔父王硅,一句話,要錢!這本典籍一定要握在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