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鐵匠打鐵
字數:1201
江曉白等人回到家,從地下車庫走到場壩里,就看見場壩里今天有許多人。
都是老熟人。
大伯江海天、三叔江海洋以及堂哥江曉吉和江曉舟,還有胡長軍、胡長兵兄弟,以及陳遠昌、陳遠盛兄弟。
他們正圍繞著一口巨大的石臼,賣力的干活。
“粑粑,大爺爺他們在做什么呀?”
江珊見這么多人都在,詫異的問道。
江曉白看了看,就明白。
不過他沒直接說,道:“你過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好呀!”
江珊答應一聲,立即朝人堆里跑去。
近了之后,她才看見那里有一個大石臼,是用一塊大的石頭雕刻而成的,中間是一個深深的凹槽。
這個東西,在青州叫兌窩。
在石臼旁邊,放著一些木制的工具,如長桿、木勺和木籃子。這些工具已經使用了幾十年,表面光滑,散發出淡淡的木香。
另外,還有擺著一個盛了半盆糯米粉的木盆。
與石臼相連的,是一只用來舀糯米的長桿木槌,如同一個蹺蹺板一樣,帶錘子的一頭正對著石臼上的凹槽。
江曉吉等人踩動“蹺蹺板”的一頭,長桿木槌就在石臼里來回猛地一上一下地搗擊,發出“噼里啪啦”的聲響。
石臼里,糯米和水混合在一起,一陣陣白煙從石臼里冒出,彌漫在周圍的空氣中。
他們的動作非常嫻熟,有人搗兌,有人用木勺子把濺出的糯米推回到中央,有人則用竹制的籃子將糯米粉從石臼中舀出來,然后放到旁邊的木盆里。
他們默契配合,毫不拖泥帶水。
陳遠昌等人也看見了江曉白他們回來,一個個都笑著打招呼。
“曉白回來了!”
“今天回來的這么早!”
“一會兒有糍粑吃了!”
江曉白也回應著他們。
“遠昌哥,又麻煩你們了!”
“長軍哥,來,抽根煙!”
“遠盛哥,辛苦了!”
在一旁,江海天、江海洋和江海波幾人圍坐在一個巨大的木盆旁邊,里面裝滿了糯米粉和水。
江海天手持一把木槌,有節奏地敲打著糯米粉,槌頭敲擊面團的聲音清脆有力,讓人倍感舒暢。
江海波同樣耐心地拍打、揉捏著,他的動作很有規律,每一次拍打都有力,配合著自己的呼吸,手掌有節奏地落在面團上,讓面團逐漸變得柔軟起來,同時另一只手不停地攪拌面團,保證面團的均勻度,直到它們變得濕潤而黏稠。
江海洋一邊不斷地加入水,一邊不停地攪拌,直到面團變得又軟又滑。
趙德蓉和王秀菊則將打好的糯米粉面團揉成一個一個的小圓球。兩人都揉地很認真,以保證每個小圓球的大小和形狀都一致。
江珊好奇地問道:“大爺爺,你們這是在做什么呢?”
江海天回頭,見是江珊,笑著道:“我在打糍粑,過年的時候要吃呢。”
“哦,這就是打糍粑呀!”江珊似乎記起來了。
往年,灣里也有不少人家都打糍粑。
不過三四歲沒什么記憶,這時江海洋一說,她就想起有打糍粑這么回事了。
林嘉麗從小生活在城里,她沒見過打糍粑,不由的看得津津有味。
“年味越來越濃了啊!”
江曉白帶著林嘉音一邊往屋里走,一邊感嘆。
在八九十年代的華夏農村過年前,打糍粑是一項家家戶戶必備的年節活動,幾乎是一項傳統。
江曉白已經幾十年沒有再親眼目睹這個場景了,如今再看,難免感慨。
他記得,糍粑有兩種,一種大的,一種小的,大的有盆子口那么大,一般打完之后要放在水缸里泡著,吃的時候再撈起來切一塊,可以烤了吃,也可以炒肉吃。
糍粑炒肉,在青州也是一道名菜。
小的糍粑就只有小碗口大小,放在火上烤一烤,再裹上白糖,吃起來也是香噴噴的。
除了打糍粑之外,還會做醪糟,推湯圓,打豆腐,生豆芽等。
這些,都是這個年代農村過年前必備的活動。
林嘉音也知道這些,不由的說道:“這幾天,爸媽他們估計都有得忙了。”
江曉白笑笑:“算了,不管他們的,真叫他們不做這些,估計他們心里也不快活。”
林嘉音道:“是啊,家家戶戶都做,他們不做,肯定眼皮子淺。”
江曉白道:“還是跟他們說一下,瓜子花生就不要炒了,直接讓曉風從廠里多帶一些回來就是。”
林嘉音點頭:“那等會兒給招娣打個電話,明天他們也該回來了。”
江曉白道:“那我們明天也打點年貨吧。”
林嘉音不由一樂:“衣服什么的,你在江城已經買的夠多的了,零食都讓小馮他們帶回來,還要打什么年貨?”
江曉白不由的一笑,過年似乎也就吃吃喝喝,準備的東西也是這些,自己家平時就什么都不缺,好像過年跟平時也沒啥區別了。
“那也還是要準備的。”
江曉白說道:“我們還可以買點水果,然后把煙花爆竹買回來。”
林嘉音道:“嗯,這倒是。”
頓了頓:“不過你明天要送麗麗回建陽,哪有時間去買水果和煙花,還是我去吧!”
江曉白急忙道:“不不不,你開車不方便,我給黃鴻運打電話,讓他送一車煙花爆竹到家里來就行了。”
林嘉音想了想:“也行,干脆你給爸媽他們也送點煙花過去。”
“行!”
江曉白笑著答應。
兩人說話間進了屋,江曉白放下手提包后說道:“媽還在外面忙,我就先去做飯了。”
林嘉音點頭:“你去做你的,我看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