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
大乾康元七十一年、四月二十一、戌時、青衣衛詔獄、甲字十二號牢房
徐恪仰靠在牢房內的木床上,呆呆地空想著。
他與明月吃過了晚飯之后,便令明月徑回自己的牢房休息,留他一人獨坐,對空悵想。
此時此刻,他心中委實也有太多的疑問。
他想著胡姐姐、書仙老哥、小貝妹妹與無能二弟到底去了何處?想著四月十六那一日,陸火離與毛嬌嬌因何會乍現于徐府之內,援助胡姐姐他們?想著陸火離又為何會突然劫持了晉王,他到底想干什么?……
然而,徐恪想得最多的,依然是命輪之說。
在甲子十二線命輪中,他好心好意,在長安城的東市口,揮劍擊退了化身“金翅魔王”的落陽,終于救下了晉王李祀的性命,可換來的是什么呢?是李祀對自己的恩將仇報!李祀非但不曾念及自己對他的救命之恩,反而為了謀取慕容嫣委身于他,竟不惜誣陷自己“私通魔族,企圖殘害人類!”并將自己打入了那里的詔獄,還判了自己一個“凌遲處死”!
在如今的這條乙丑八線命輪中,自己原本以為終于避開了那個恩將仇報之人,可沒想到,命運又將自己推向了一個類似的方向:
兩日之內,自己的好友程萬里與師哥李義,連續來詔獄中勸他,前往金頂山去解救李祀。
依照程萬里與李義所言,他只需拿著一把“玄黃劍”,跟著晉王府總管汪簡靈,前往金頂山下的一處山洞,將“玄黃劍”交給陸火離之后,便能換取晉王平安歸來。只要他將這件差事辦妥,他們都能保證,天子定能饒恕了他徐恪的所有罪名,非但放他出獄,官復原職,甚而會賞他一件大大的功勞!
徐恪也曾想過,若能借此洗脫自己的所有罪名,也好早些出得這所詔獄,早些去尋訪救助胡姐姐他們。然而,若自己果然如此,豈不又與那甲子十二線命輪中的遭遇一樣,又將自己親手推向了一樣的方向?
那晉王李祀,費盡心機、使盡手段,必欲將自己置之于死地而后快,自己卻還要前往金頂山,將他自蕭國國師的魔掌中,親自解救出來?
在徐恪的心中,晉王能被陸火離擄走,實是一件大快人心之事!似李祀這樣的陰險小人,若能就此死了,那是最好不過!自己還要去救他作甚?難道,等著他回長安之后,再來陷害自己?
在甲子十二線命輪中的經歷,已讓徐恪對李祀的為人有了一個清醒的認識。是以,徐恪心中總是有一種隱憂,他擔心,若自己真的救了李祀,到頭來,又會給自己換得一個“恩將仇報”的結局……
可是,他的師兄趙王李義,還有禁軍大總管程萬里,甚至于,竟連這幾日一直陪在他身邊的明月姑娘,都在苦口婆心地勸說自己,勸他放下成見,還是先救人要緊。無論如何,李祀是大乾的一位七珠親王,而對手又是蕭國的國師陸火離,于情于理,徐恪都應奮力前往施救!
徐恪心下不禁連連喟嘆道:
難道說,我無論在哪一條命輪中,都逃不開相同的命運?
這個李祀,非但是我命中的克星,而且,在此人落難之時,我還得奮力去營救他?!
命輪究竟是何物?是否這世間所有人的命運,都是冥冥中早已注定?任你奮力掙扎,始終脫不開命運的掌控!
即便你換了一條命輪,可結局依舊是朝著一樣的方向。
只是,自己與小貝之間的命運,怎地卻在這條命輪中,生出恁大的變化?
一想起姚子貝的近況,徐恪又忍不住憂心不已。
小貝已經身懷六甲,之前,他就見小貝一直面色不佳,又聽胡依依所言,小貝這段時日,非但飲食甚少,且心情一直郁郁不歡,這樣的狀態,對一位懷有身孕的女子而言,可委實不是一件好事。
四月十六,南宮不語又帶人前往徐府捉妖,胡依依雖帶著小貝逃脫,然小貝以一個孕婦之身,前番已息養不足,如今又迭遭變亂,她的身子還能撐得住么?
他知道小貝的脾氣,小貝心里認定的事,就絕不會輕言更改。小貝定要生下懷里的孩子,他也無權阻攔。可是,在原先甲子十二線的命輪中,小貝可沒有這般艱辛的過往呀!
看來,命輪之變化,委實也說不清楚!
徐恪就這么胡思亂想著,那甲字十二號牢房的大門,忽然被人打開。徐恪心中不禁詫異道,都這么晚了,還會有誰過來看我?
徐恪聽到門外傳來的,是北安平司百戶古材香的聲音:
“王爺,徐千戶就在里面!”
“嗯,你且退下吧!”
隨后傳來的那個聲音,徐恪卻分外熟悉,他心下立時一喜。
“薛大哥!”
果不其然,門外走進來兩人,一個身形瘦弱,宛若細柳迎風,是魏王李縝;另一個身形魁偉,仿佛巨木參天,正是官封右羽林衛大將軍的薛濤。
“哈哈,無病兄弟,咱們可有好多天沒見啦!”薛濤大步走到徐恪身前,輕輕地擂了徐恪前胸一拳,爽朗地笑道。
“薛大哥,你怎地來啦?”
“俺老薛早就想看你來啦!無奈公務纏身,實在走不開啊!今日,聽說殿下要來詔獄里看你,俺老薛就跟來啦!”
薛濤隨即朝徐恪連使眼色道:
“無病兄弟,殿下親自過來探望你了!”
此時的李縝,卻遠遠地站在薛濤的身后,雙眼也并未瞧著徐恪,而是左右四顧,仔細打量著這間外間人談虎色變的天字號牢房。
畢竟,當日的含元殿早朝上,魏王對自己幾乎是救命之恩,徐恪忙從木床上起身下地,走到李縝身前,單膝跪地,拱手道:
“無病參見魏王殿下!”
“起來,坐!”
李縝親手將徐恪攙扶起身,臉上的神情,已不是往日的威嚴冷峻,而是一股如慈父般的溫暖隨和。
李縝隨即吩咐薛濤,退出牢門之外,仔細守在那里,不得令任何人靠近。
薛濤當即領命退下,牢房內就只剩下了李縝與徐恪兩人。
兩人隨即在牢房內那唯一的一張方桌前坐下,牢房內還有明月先前已煮好的半壺熱水,此際尚且溫熱。徐恪便拿來兩個黑碗,倒入了一些溫熱的白水,算是兩杯暖茶,放到了自己與李縝的面前。
李縝盯著徐恪的面目看了半晌,眼眉間竟難得地起了一陣笑意。
“半個月沒見,聽說你一直呆在詔獄里,今日一見,你的氣色,倒還不錯么?”李縝微笑著言道。
“殿下,這里的人多半曾是我的手下,我如今雖成了一個階下囚,然他們倒也沒有慢待于我!”徐恪勉強找了一個理由,應付道。
“知道本王今夜為何來找你么?”李縝一貫的風格,就是開門見山,他并不喜過多的寒暄。
“殿下莫不是,也要勸我去金頂山解救晉王?”
“正是!”
“請恕無病斗膽,不敢應命!”
“為何?”
“殿下,無病此時,不過詔獄內的一個欽犯,自身的性命尚且難保,何來的本事,還要去解救晉王?”
徐恪此時所言,還是跟程萬里、李義說的一樣。
李縝端起那只黑色的大碗,喝了一口里面的溫水,只覺味道甚是苦澀,仿佛還有一股怪味,與他王府內沖泡的“杭州龍井茶”,不啻天壤之別,然李縝也并未蹙眉,而是反問道:
“你是不是想說,因為晉王之故,你被天子下旨,判了一個‘私通妖類’之罪,你原本無罪,卻無端被奪職下獄!如今,你官職未復,冤屈未伸,憑什么就要冒性命之險,出城去解救晉王?”
徐恪并未答話,而是低下頭,顧自拿了黑碗,也喝了幾口碗里的溫水。這些水都是明月從詔獄中央的那頭水井中打來,因為水井久處于陰氣深重之地,是以水里總有一股怪味。
徐恪喝水之際,仿佛又想起了,在那一條命輪中,他曾與胡依依、姚子貝等人一道生活,雖然他們每日所喝的溫水,尚不及此時他黑碗中的井水,然那一個多月的生活,卻是他久久無法忘懷的快樂。
李縝又接著問道:
“你是不是覺得,象晉王這種人物,既然落入了陸火離之手,索性死在了那蕭國國師的手上,倒也落得干凈?省得日后,再有人暗中監視你、陷害你,處處要置你于死地?”
徐恪抬起頭,隨口答道:
“難道不是么?”
“糊涂!”李縝隨即話鋒一轉,便道:
“大丈夫行走于世,當心存大志,豈可自誤于芥蒂小怨?”
“……”徐恪低頭不語,心道,晉王一心要讓我死,非但陷我于詔獄之內,還專門送了一顆“眠花丸”進來“犒勞”我,這些難道還是“芥蒂小怨”么?
李縝見徐恪不語,遂接著道:
“無病,你道本王這一次專程進詔獄來看你,是讓你去解救晉王么?本王實話告知于爾,本王要讓你救的,并非是晉王!”
“哦?殿下還想讓我救誰?”
李縝放下了黑碗,臉色一正,侃侃言道:
“本王想讓你救的那個人,他姓徐,名恪,字無病!在本王眼里,他是一個胸懷大志之人!他年紀雖輕,卻能以匡扶天下為己任,以造福黎民為所求!他為官剛正不阿、清正廉明,他行事不畏權貴、鋤強扶弱!他堪稱百官之楷模、為人之典范!不知這個人,你可還認得否?!”
“殿下,無病區區一介草莽,如何敢當殿下如此謬贊?”徐恪聽魏王竟能如此評價自己,這一刻,他心中也沒來由地生出一股感動。
能得這位聞名朝堂的“鐵面王”如此夸贊,試問滿朝文武中,能有幾人?
“別的話本王不想多言,本王今夜就只想問你一句,本王心中的這位‘徐無病’,你到底,愿不愿救?”
相關
__其他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