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末長劍第八十三章 送行與準備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晉末長劍 >>晉末長劍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八十三章 送行與準備

第八十三章 送行與準備


更新時間:2025年08月03日  作者:孤獨麥客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孤獨麥客 | 晉末長劍 


正旦之后,太平無事。

直到二月中旬,邵勛象征性地來到偃師,幫一戶出征的禁軍家庭忙完了春耕,然后便是送四子虎頭離京了。

邵裕身邊又多了三百余人,基本都是十五六歲的少年,出于種種原因,愿意跟著去遼東。

少府派出了相當人手及近千輛牛車,載滿了各色物資。

官吏們在一旁清點著,邵勛、太子邵瑾、齊王邵璋及虎頭四人面帶微笑,在驛道上慢慢走著。

氣氛看起來不錯,但實情如何,就難以知曉了。

王惠風沒來送。或許因為王景風的離世,她心情不好,故冬天得了場病,近日一直臥床。

馬邑公主邵霓、駙馬朱競以及巴公邵珂、夫人何氏四人稍稍落在后面,與齊王妃劉氏、燕王妃糜氏一起,默契地把空間讓了出來。

路很長,但終究有盡頭。

走出去二三里地后,邵裕回身行了一禮,道:「阿爺、大兄、六弟,就送到這里吧。」

邵勛停下了腳步,看著東邊的天際,沒說什么,只替兒子理了理衣袍,道:「去了遼東,勿要多想,踏踏實實安民治軍。」

「是。」邵裕輕聲應道。

「今年青州還會有六十萬斛糧北運。」邵勛說道:「十一縣可能自給?」

「去歲已能大體自給,今歲若無大災,定能自給。」邵裕回道。

「我料也差不多。」邵勛說道:「好幾年了,早該自給了。」

邵裕點了點頭,道:「實在是兒稍稍有些貪心,這幾年大力開墾荒地,又營建城池、屋宇,還用糧食換牲畜,不然去年就自給了。」

「好好做。」邵勛拍了拍他的肩膀,道:「開墾的荒地,將來總會有回報的。今年有什么計劃。」

「修道路、疏浚河道、開挖灌渠,此外便是操練兵士了。」邵裕回道。

「修路是應該的。」邵勛沉吟了下,道:「優先修建巖至西安平的驛道。為父已行文平州,

著樂浪、帶方二郡征發百姓,修建通往鴨錄水的官道,將來就和遼東的這條路隔河相望,接上了。」

邵裕沒有過于驚訝,點頭答應了。

齊王邵璋看了一眼四弟,以目示意,似乎在說去了平州再聯絡。他是刺史,自然可以調動平州諸郡的人力物力。

見父親沒再說什么后,太子邵瑾上前一步,握著邵裕的手,道:「四兄,去了遼東,遠隔萬里,可多多書信往來,以解弟之思念。」

邵裕嗯了一聲,道:「六弟,好好陪著阿爺。」

「我會的。」邵瑾誠懇道:「遼東若缺什么,徑遣人討要便是。弟定派人采買,送往遼東。」

「六弟費心了。」邵裕松開太子的手,向后方走了七八步。

「兄長。」邵寬、邵珂二人迎了上來。

邵霓眼圈紅著,似乎哭過。

邵珂則走上前去,握住邵裕的手,道:「兄長,我這些年貨殖賺了些錢,送了些禮物給你,萬勿推辭。」

邵裕順著九弟的目光看了過去,卻見數十輛驟車正駛過來,車上滿載綾羅綢緞、筆墨紙硯,另外還有一些書籍、香藥、瓷器、藥材之類的物事,裝得滿滿當當,顯然是下血本了。

他輕輕嘆了口氣,沒推辭,只叮囑道:「照顧好姨母,我一一可能不回來了。」

「好。」邵珂的聲音有些哽咽。

邵裕又和朱競說了幾句,然后便來到王妃糜氏身前,道:「讓嘉禾去道個別。」

糜氏點了點頭,讓侍婢牽來已經八歲的王世子,一家三口向邵勛走去。

邵勛遠遠看到了孫子,走近幾步,一把抱了起來,問道:「方才為何躲著阿翁?」

嘉禾擦了擦眼睛,道:「我怕舍不得阿翁。」

邵勛聞言,有些恍惚,然后輕輕摸著孫兒的臉,道:「阿翁也舍不得你。不過一一你有自己的路要走,現在分別是為了你好。記住阿翁的樣子,永遠不要忘記。」

嘉禾愣愣地看向邵勛,看得很仔細,似乎真的要把他的模樣牢牢記住一般。

感受到孫子真摯的情感,邵勛干脆抱著他,繼續往前走,口中說道:「再送你們一程。」

送走四子后,三月初,便是長子金刀赴任平州刺史的時候了。

樂嵐姬這兩年身體還算不錯。其實沒別的原因,大概就是她心態好。

邵勛抵達嘉福殿的時候,樂嵐姬親手采摘了一些鮮花,插在瓷瓶之中。

書房、臥室窗明幾凈,一塵不染,各項物品擺放得井井有條。

親手編織的錦緞上花鳥魚蟲栩栩如生,甚至還有仕女于月下暢游的圖景,任誰看了都要贊一聲。

「這么說,就金刀一人孤身赴任?」樂嵐姬打開一扇窗戶,讓明媚的春光透射而入,問道。

邵勛看了眼兒子,道:「就他一人。」

「阿娘,孩兒們還小,舟車勞頓頗為不便,不如讓他們留在京中,多多陪你。」邵璋說道。

樂嵐姬嗯了一聲,然后坐到父子二人面前。

她的目光很溫和,但卻給人一種看穿一切的感覺。

父子二人面面相。

「在平州多久?一年?兩年?還是三年?」樂嵐姬問道。

「唔,先干上一兩年吧。」邵勛說道:「熟悉下民情,鍛煉下本領,待府庫充盈、民情大悅之后,再行委以重任。」

「南陽樂氏那邊要準備什么么?」樂嵐姬又問道。

父子二人驚訝地對視了一眼。

邵勛無奈一笑,道:「不急。」

「阿娘,你」邵璋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

樂嵐姬輕嘆一聲,道:「我不是王景風,什么都不管。雖居于宮中,總還知道一些事情。金刀,你心中有數就好。阿娘在南陽也沒幾個故人了,有些事宜早不宜遲。」

樂氏三兄弟中,樂凱還活著,任充州刺史,老三樂謨也在,任田曹尚書,老二樂肇卻已經去世了。

考慮到樂凱、樂謨兄弟的年紀,有些事確實該趁著他們還在的時候做好準備。

「先在棘城好好干個一兩年吧。」見樂嵐姬把話說開了,邵勛也不再隱瞞,說道:「念柳至高昌還不滿兩年,又是戰爭,又是招撫,又是分田,又是屯墾,事務繁忙。今年大概都沒法自收自支,明年也夠嗆,待西邊事了,一切走上正軌之后,金刀再行之藩吧。樂浪、帶方二郡可提前做好準備,這兩年先征發本地百姓修城池、驛道、海浦,朕還會派一些武學生、太學生東行,開辦學校,教化土人。待一切妥當之后,金刀在就藩不遲。」

「阿爺,兒前年遣人在列口買了塊地,營建莊園、貨棧,以利貨殖,今歲可增派人手過去么?

」邵璋問道。

「列口?漢武帝時楊仆登陸之處?」邵勛問道。

「正是。」邵璋回道。

「你是平州刺史,自己做主便是。再者,這是你的私產,想怎么打理就怎么打理。」邵勛說道他知道列口這個地方,乃后世大同江入海口,地屬帶方郡。漢武帝時期,樓船將軍楊仆率七千兵在此登陸,攻打衛滿朝鮮。

就這個時代來說,其實是一處相當不錯的港口了。只不過,跨越黃海抵達東萊的危險性,可比從東萊到遼東之間那過家家一般的航海大多了。

這個港口能不能有效利用起來,還是個問題呢。

「你在幽州做的買賣,可以在兩年內逐步收攤了。」邵勛說道:「手頭的錢絹可以慢慢換成用得上的東西。免得倉促采買,物價騰貴,白白吃虧。」

「兒知道了。」邵璋說道。

「你那個莊園是做什么的?買賣?」邵勛問道。

「是。」邵璋回道:「主要是用來存放毛皮、珍珠、海貨、藥材、金沙、山野貨的。一年之中慢慢收,免得為人坐地起價。收完就運回幽州。」

「怎么運的?」

「少部分陸運,大部分海運。沉了兩條船后,就大部分陸運,海運為輔了。」邵璋說道:「甫一從海運改為陸運,幾乎就不賺什么錢了。兒想了想,今后還是得海運。」

「沒開墾農田?」

「開了十余頃,所得供莊園上下啖食耳,所余不多。」

「什么人在種地?」

「阿爺,我那個莊園有三百人上下,大部分是老弱婦孺,都是商隊之人的家眷。地就是由他們耕種的。」邵璋說道:「商隊共有七十人,皆精壯之士,兒在河北招募的。他們主要前往山中相熟的濺部落做買賣。」

樂浪、帶方二郡西部沿海是平原,東部就是山區了,濺貊人就生活在那里,以部落的形式存在著。

邵勛仔細想了想,怎么覺得大郎的這個莊園像是武裝殖民商站?

當然,這小子其實只是想做生意,積累錢財,為將來就藩做好準備,并沒有更深遠的謀劃。

不過,出于路徑依賴,他將來多半還是會在二郡山區開設商站,搜刮當地特產,賣到中原賺錢。

這是好是壞,邵勛都難以判斷了。

「對貊部落,以大兵臨之,以貨殖誘之的同時,還得推行教化。」邵勛說道:「不可偏廢。」

「是。」邵璋認真地點了點頭。

邵勛又沉思了一下。

歷史上這些部落,朝鮮人也花了不少力氣同化,效果顯著。總體而言,在同化野蠻人這件事上,朝鮮人的效率比中原王朝高多了,大概是因為他們離得近,花費力氣大,政府重視,對各種政策反饋能及時作出調整,故效率較高。

金刀就藩后,同化蠻夷肯定是首要工作,希望效率能高一些吧。

「中午在這用飯呢?」耳邊突然響起了樂嵐姬的聲音。

邵勛抬起頭來,有些遲疑。

樂嵐姬上前,一把挽住他的手臂。

「也好。」邵勛笑了笑,點頭應允了。


上一章  |  晉末長劍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