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末長劍第五十八章 樣本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晉末長劍 >>晉末長劍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十八章 樣本

第五十八章 樣本


更新時間:2025年07月21日  作者:孤獨麥客  分類: 歷史 | 兩晉隋唐 | 孤獨麥客 | 晉末長劍 


九月中旬的時候,第一批軍報在信使玩命輸送之下,輾轉抵達了朔方郡。

邵勛此刻正登上高闕舊塞,俯瞰盛景。

山間孔道之中,一營又一營的武人迤逾而南,返回河南地。

他們剛剛結束在草原上的講武。

遠近部落都來了,數萬人齊集,圍獵黃羊、狐兔、豬鹿之屬。

邵勛賞出去一大堆絹帛,收到了無數獵物,就連金雕都有數只,感覺都可以設個鷹坊,專門放鷹取樂了。

興之所至,他也下場奔馬馳射,命中獵物十余,引得胡漢軍士一陣歡呼。但自家人知自家事,身體機能的老化是不可避免的,畢竟五十三歲的人了。

如果他不是天子,還是個武將的話,興許能像李嗣源那般,五十歲那年,面對鋪天蓋地的契丹騎兵,破口大罵,擲頭盔于地,策馬馳入敵陣,鐵撾揮舞之處,擋者披靡,生擒一隊帥而回。

但他終究當了天子,練武都沒以前那么規律了,更兼看不穿紅粉骷髏,難以抵御女人大雷、大靛的誘惑,被她們「騙」走了許多元氣。

以后要改!

不過當他轉身看到身后的鶯鶯燕燕們,一個個身穿或潔白、或火紅的皮裘,臉紅通通的時候,又將之前的念頭拋到九霄云外了,一把將諸葛文豹樓入懷中,滿足無比。

小娘皮二十三歲,第一次時痛的哭出來了,現在食髓知味,一股婦人風情,最是誘人不過,以至于諸葛文彪都有些不滿,直讓邵勛懷疑姐妹倆快要翻臉了。

「陛下.」諸葛文豹仿佛沒注意到姐姐不悅的眼神,嬌嬌柔柔地輕呼了一聲。

其他宮嬪紛紛看了過來,掩嘴輕笑。

邵勛松開了手。

這群母狼,越來越難以招架了,遂往外走了幾步,讓邵貞取來軍報,反復研讀。

南路軍目前已經抵達于,屯于城外。

他們路上遇到了沙暴,小小地迷了一次路,差點全軍覆沒。

快要抵達于時,統帥李柏病重。諸將計議皆欲回返,李柏病中堅持前進,最終抵達于闐。

于闐王尉遲婆羅領一眾附庸城邦歸降,并上交漢以來歷朝歷代旌節,由李柏賜予其新的旌節及大梁「奉義于闐王」金印紫綬。

看到這個消息時,邵勛比較欣慰。

于是大國,也就弱于龜茲,比焉耆強,他們能降順,南道已然盡數易幟一一南道其實就鄯善、于闐二國。

李柏在奏報上稱,待病體稍愈,便要征發于兵馬,掃蕩周邊,令其盡數歸順。

邵勛頗為欣賞,很有精神嘛!

老實說,他這也是吃了漢時紅利了,不然僅憑三千兵馬怕是難以讓人歸順。

另外,大梁朝的這種行為,同時也是在維護這套羈摩一朝貢系統,興許后世哪個王朝收復西域時,也會認為吃了梁朝紅利。

一代代穩固,本就如此。

南路軍之外的另一路偏師就是鄭隆率領的北路軍了。他們不過二萬騎,卻狂飆猛進卷起無數血雨腥風。

柔然的崛起大概是被他打斷了。這一西遁,郁久間氏好不容易營建起來的部落聯盟呈土崩瓦解之勢,至少漠北那些部落會離心離德一一興許有一些「傻子」還聽郁久間氏的,

但其威望已然大挫,說話肯定不如以前好使了。

鄭隆之外,也有拓跋鮮卑貴人私下里寫信給邵勛,請求發兵漠北,除惡務盡。

邵勛暫時沒有回復。此事將來能考慮一下,這會不行。

柔然起于漠北,往西域發展,目前的模式是夏天在漠北西部放牧,秋天南下西域東部。這個部落被打跑后,短時間內漠南漠北都沒有統一的可能了。

一個王朝,有個四分五裂的草原鄰居不知道多幸福。

與兩路偏師相比,中路主力真就大部分時間趕路,截至八月中,楊勤部才出交河、高昌,與焉耆交手還不知道什么時候了。

邵勛想了想,若焉耆不降,嬰城固守,怕是不好打。

如果他來指揮,那就是抓野外綠洲的百姓,驅使他們填溝壑,這是最好的辦法。如果靠楊勤那點兵,強攻硬打,怕是拿下焉耆就無力繼續了。

當然,這事不用他教,都是基本套路了。

「陛下,快來教我射箭。」不遠處響起了一聲輕喚。

邵勛回過神來,卻見諸葛文豹拿著一張小弓,可憐兮兮的,立刻走了過去。

文豹最近正當紅,邵勛還是很寵她的,于是來到她身后,耐心地教導一一與其說是教導,不如說是調情。

其他女人有點看不下去了,紛紛各自結伴,欣賞起了大草原上雄渾壯麗的風景。

九月下旬的時候,邵勛已經準備離開朔方郡了。

此郡乃羈郡,太守是出身諾真水漢的奚體仁,設有兩縣,賬面上戶口一萬多人,

實際遠遠不止,因為很多部落的人口無法點計清楚。

查戶口這事,邵勛已經用平常心看待了。

畢竟后世二十一世紀,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的戶口都是不準的,別說這會了。

朔方郡真實人口當在二萬上下,報萬余人,其實已經很給面子了。

不過對于他們,邵勛有絕招。

他已令少府沿著黃河及其支流兩岸查探,規劃出公地,開挖溝渠,然后修建翻車提水,以利農田灌溉。

正所謂黃河百害,唯利一套。河套的精華其實就在前套、后套、西套平原上,朔方便是后套,農業條件自不必多言。

不信你們這些雜胡不被農耕的收益吸引,便是作為放牧的補充,都足以大大提升生活水平了,也能極大增強抵御天災的能力。

不過要想全部轉為農耕,既不現實,也沒必要。事實上直到唐末五代,這里仍是耕牧并舉。黨項、回鵑、突人什么都搞,就是沒有純種地的,蓋因單一農業模式風險較大。

「不知為何,朕很喜歡這里。」黃河邊的土臺上,數千軍民正在忙著修建倉城及河浦碼頭,邵勛讓人鋪了一張氈毯,坐了下來,隨口說道。

「住久了就不喜歡了。」山宜男坐在邵勛旁邊,理了理被風吹亂的發絲,說道。

「怎么?不太高興?」邵勛輕笑道。

山宜男很坦誠地點了點頭,道:「你和我講故事的次數都少了,心里是有些不舒服。」

邵勛笑得像條狗一樣,她心里有我「再為我生個孩子。」他說道。

山宜男有點招架不住了,轉移話題道:「趙王所提之事,你可想好了?」

「哦,那件事啊,我意已決,賜鑄錢爐兩座。」邵勛說道。

山宜男所提之事源于昨天收到的一封信:趙王請于高昌鑄銀錢。

邵勛隨口問了山宜男幾句,她說最好問她的姨母羊獻容。不過羊獻容懶得來,這會大概在驪山泡溫湯,不用受氣,生活樂無邊。

山宜男說便是封建了,高昌亦是大梁屬國,不可私鑄錢幣。

邵勛深以為然,但他又很愿意支持三郎的想法,于是賜鑄錢爐二座,讓他弄一個銀幣型制出來,以后這種銀幣也將是大梁朝的法定貨幣,雖然中原大概率不會鑄幾枚,這種新銀幣大概率只會在西域區域性流通。

「看樣子你已作出決定,妾還有什么好說的?」山宜男說道。

石美人帶著兩個小跟班小心翼翼地走了過來,為兩人取來了些茶水。

山宜男掃了三人一眼,石氏避開了她的眼神,應氏、王氏則心虛地低下了頭。

皇后積威,石美人不怕,她倆還是怕的。

東晉小朝廷的后宮,就那么幾個人,現在已然分成三個派別了。

諸葛姐妹一派,石美人一派,山宜男自成一派,山宜男以前很受寵,不過最近當以諸葛姐妹勢頭最盛。

而離他們坐處不遠,為邵勛產下過一子的段氏漸漸認命了,與兒媳可朱渾氏、小姑子慕容氏、高氏、公孫氏算是一派,人多勢眾,也不可小,蓋因邵勛居然敢和段氏共枕而眠,一起過夜了。

至于其他小派系,則比不上她們。

「三郎若能通過鑄錢盤活高昌,我定要讓其詳細寫下經過、心得,發來洛陽,給太子看看。」邵勛說道。

其實,他已經給三子回信了,并提了一些實操方面的建議。

比如,他建議在高昌設立「貨幣兌換所」一類的機構,不承認西域胡商自已帶的域外銀幣,至于銀器之類的更不承認了。

想要在高昌做買賣,就必須先把銀條、銀塊、銀器乃至各種金銀幣去兌換高昌當地鑄造的銀幣,然后才能使用。

這里面有個前提,即你需要辨別胡商手里的金銀成色,然后確定一種兌換比例。

文藝復興時期,歐洲城邦林立,各自鑄造銀幣,同樣不承認其他城邦國家的貨幣在自已境內流通一一私下里肯定有流通,但官面上是打擊的。

一艘外國商船開過來,帶了許多外國銀幣,首先要到貨幣兌換所兌換,當時采取的是抽查化驗的辦法,確定銀幣成色,給出匯率。

時間長了,每個國家的貨幣是什么樣,大概都有數了,在金融業十分發達的阿姆斯特丹,定期給出各國貨幣匯率,是最權威的數據,省去了很多化驗的環節。

后來,當法國因為戰爭而開始鑄造劣質銀幣時,消息傳出,阿姆斯特丹市場上的法國利佛爾匯率立刻暴跌。

各國都爭著鑄銀幣,想盡辦法拒絕外國銀幣在境內的流通,且不允許銀條、銀塊、銀磚、銀豆子之類的東西流通,都是為了鑄幣稅。

說白了,貨幣就是個一般等價物,用金銀做貨幣已經很厚道了。不厚道的話,就是紙鈔,甚至像元朝時江浙商人搞了一大堆貝殼去云南買商品,一本萬利,搞得云南經濟差點崩潰。

邵勛給兒子的建議,就是讓他有點鑄幣稅收益,雖然可能沒多少錢,但要有這個概念。

再者,波斯銀幣橫行西域,面上也不好看啊。

除此之外,金銀銅的比價也需注意。

不同國家甚至同一國家不同地區,金銀銅的比價是不一樣的。

相對于外國而言,中國古代長期金賤銀貴,大部分時候金銀比價在1:10以內,1:5的時候是最多的,甚至1:2都不鮮見。

但其他地方不一樣,這就存在套利機會了。

只不過這會航海業不發達,很難做到而已。但歷史上明朝那會,荷蘭人可是在日本大量套購銅,當做船只壓艙物運回歐洲,又在明朝套購黃金,甚至還在明朝套購銅錢,賣到安南、日本,總之利用各國貴金屬的利差,大發其財,屬實鉆到錢眼里了。

邵勛有一肚子通過金融、商業改造國家的辦法,奈何出于現實條件,很難做到,高昌是一個不錯的局域樣本,他會長期觀察。

九月底,他離開了朔方,經河西回返關中。

而這個時候,楊勤部的先鋒騎兵也趕到了龜茲附近,偵查騷擾的同時,靜靜等待主力大軍的抵達。


上一章  |  晉末長劍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