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韶華第四百零五章 崔氏(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度韶華 >>度韶華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零五章 崔氏(一)

第四百零五章 崔氏(一)


更新時間:2024年06月20日  作者:尋找失落的愛情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古典架空 | 尋找失落的愛情 | 度韶華 
第四百零五章第四百零五章作者:尋找失落的愛情:、、、、、、、、、筆墨韶華!

打發走礙眼的兩位欽差,南陽王府終于恢復了往日的安寧。

姜韶華親筆寫了奏折后,又寫了幾封信去京城。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等待。

和王丞相角力扳手腕,當然從來不是輕松容易的事,急躁不得。

奏折公文一來一回,在路上就得大半個月,再算上朝臣們討論商榷,太皇太后黨和丞相黨角力等等,耗費的時間就更久了。

且耐心等著便是。

宋淵也寫了信,讓人送去博陵崔氏。

博陵崔氏的反應比朝廷快多了,小半個月后就有了回音。

“啟稟郡主,博陵崔氏派人送了信來。”宋淵笑著稟報:“送信來的,是崔氏家主的長子,還有崔渡那一房的長輩。”

崔氏長子,也就是未來的崔家家主。崔渡“出身”旁支,這一房的長輩也來了。可見博陵崔氏對崔渡的重視——也由不得崔家不重視。

南陽郡新糧在北方迅速推廣。博陵郡位于定州,是北方最有名望的世家之一,對玉米紅薯這兩種抗旱產量極高的新糧自然不陌生。事實上,博陵崔氏的家主頗有決斷,是最早從湯氏糧鋪買來新糧糧種的一批人。經過去年一年的耕種大豐收之后,對新糧推崇備至。

他們也曾私下打聽過,這新糧到底是誰種出來的。可惜湯氏糧鋪的人口風一個比一個緊,根本打探不出消息。

怎么也沒想到,打聽來打聽去,種出新糧的姓崔,就是博陵崔氏的子弟!

沒錯,崔渡就是崔家的兒郎!當年出生的時候,就有吉兆,名字還是家主親自起的。

至于后來為何會流落在外到了南陽郡,其中確實有些曲折的故事。不過,這些故事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崔氏最出色的子弟,如今是南陽郡的能臣,是大梁棟梁之才。

朝廷定然要重重嘉獎。這份榮耀,不僅屬于南陽郡屬于崔渡,也屬于博陵崔氏。

姜韶華看完崔氏家主來信,笑了一笑:“這老狐貍,反應倒是快得很。嗅著好處就來了。”

一個家族的興旺,從來不是一兩個人的事,而是家族齊心合力,要一輩又一輩的人努力。歸根究底,還是要有人。這里的人,是有能耐有出息有本事的子孫兒郎。

姜韶華之前給崔渡安排崔氏子弟的身份,對崔家來說不過是舉手之勞。將崔渡記進族譜里,是給南陽郡主顏面。之后并未走動。

現在就不同了。崔渡這般年少有為,將來或許還有更大的造化,博陵崔氏必須要重視且示好。

宋淵也出身大族,自然清楚大族行事做派,聞言笑道:“這對崔渡來說,也是一樁好事。”

崔家派了人來,將崔渡的身份擺到明處。以后崔渡有什么事,崔家就要出頭出力。

姜韶華笑著嗯一聲,吩咐道:“將崔家人請進來,本郡主見上一見。”

片刻后,崔氏一行人進了正堂。

這一行共有六人,皆是崔氏嫡系。最年長的約有六旬,頭發花白。最年輕的,只有十六七歲。領頭的男子約有四旬,正值盛年,身量中等,面容端正,氣度不凡。正是崔氏家主的長子崔平。

崔平領著眾人拱手見禮:“見過郡主。”

這位南陽郡主,在短短幾年間掌控南陽,在京城大殺四方,名聲大振。沒曾想,竟是這般年少美麗。

一個人的能耐本事,和年齡沒什么關系,是男是女也沒那么重要。重要的是,眼前是一頭真正的猛虎,寬厚溫和是表象,出手狠辣才是真的。

家在北方諸州郡開糧鋪推廣新糧,一邊為郡主揚名一邊暗中收攏饑民。這等事當然瞞不過真正的北方豪族。區區一個湯家,當然沒那么大能耐,站在湯家背后的,正是南陽郡主。

博陵崔氏在博陵郡經營幾百年,枝大葉深,抗住了幾年天災,博陵郡還算太平。定州其余郡縣就沒那么好的運道了,百姓拋家舍業逃亡的不計其數。有不少就被湯氏糧鋪的“家丁”帶走,悄悄送回南陽郡安頓。

平州瘟疫,朝廷不管不顧,南陽王府卻派人帶著數十車藥材去了平州。

由此可見,南陽郡主絕非等閑。

崔家借著郡主為崔渡請功封賞前來南陽王府,這背后隱含的深意,彼此都心知肚明。

姜韶華含笑道:“諸位免禮,請入座說話。”又令人請王府一眾屬官前來相見。

崔平出身大族,早年中過舉人,舉止說話都很得體。

這一番熱鬧寒暄,就花了小半日功夫。

當日正午,王府設了接風宴。接待的規格,甚至超過了不久前離去的兩位欽差。

接風宴頗為熱鬧,幾杯酒下肚,崔家人很快就和王府屬官們熟絡起來。可惜的是崔渡人在田莊,趕不及回來。

“本郡主這就打發人去田莊送信,最多明日,崔渡便能回王府。”姜韶華笑著對崔平說道,語氣十分親切。

崔平立刻道:“我正想懇求郡主。我想領著族人去一趟田莊,一來早些見到崔渡,二來,我們想去田莊長長見識。”

姜韶華略一思忖,也就含笑應了。

崔平的私心,或者說博陵崔氏的私心,一想便知。她也想看看,在面對“家族”時,崔渡會作何反應。

崔平行事干脆利落,當天下午便領著族人策馬去了田莊。

宋淵親自領路陪同。

快馬跑了一個時辰,眾人停下休息喝水。崔平很自然地湊到宋淵身邊說話。

宋淵的姑母嫁進了崔家,論輩分,宋淵和崔平是平輩。

崔平語氣親熱,就像是見了嫡親的妻弟一般:“當年嬸娘在世的時候,寬厚慈愛,人人敬重。可惜嬸娘去得早,我那堂弟也是福薄命短,都早早去了。只留下一個兒子,虧得當日你收容留在王府,才有今日光景。”

這就是崔平為人的高明之處了。

郡主還沒及笄,這時候說什么招婿進門為時過早。傳出去也顯得崔家心急熱切嘴臉難看。

所以,當日收容崔渡的人必須是宋淵,絕不能是郡主。

本站、、、、、、、、、


上一章  |  度韶華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