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第三百七十七章
“郡主這一出手,陸大妞以后日子就好過多了。”
兩個時辰后,眾人在官道旁休息。陳瑾瑜很自然地湊到郡主身邊說笑。
姜韶華飲了一口水,笑著應道:“經過此事,書院里的女童也該多起來了。”
說到底,人都是勢利的。舍不得讓閨女讀書,無非是兩個原因。一個是覺得女子讀書沒什么用處,二來是想讓女孩子留在家中做事。
當百姓們發現閨女讀書的好處多多,更勝留在家中種桑織布的時候,想法自然會慢慢轉變過來。
或許,過個三年五載,葉縣里家家戶戶都會送女子去書院讀書了。
陳瑾瑜想到那等盛景,不由得心情激動澎湃:“可惜,只有葉縣開設了女子學堂。其余諸縣,暫時還沒這個能力。”
姜韶華笑道:“飯要一口一口吃,事也得慢慢做不是?博望縣要挖礦,比陽縣養馬,人手都不充足。其余諸縣,縣衙都不富裕。現在又在收容接納流民,縣令們的頭等大事,是讓百姓們填飽肚子。開設學堂的事,得等以后了。”
“葉縣開了個好頭,兩年便有現在的規模。你等著瞧吧!很快便會有縣令有學有樣。”
內卷,才是進步的最大動力。
陳瑾瑜心領神會,和郡主相視而笑。
兩日后,姜韶華一行人到了舞陰縣。
舞陰縣身為南陽郡倒數第一的窮縣,種了兩年新糧,糧食豐收了,高縣令的腰桿也直了不少。拜見郡主的時候,中氣十足:“臣見過郡主。”
姜韶華笑道:“高縣令起身,諸位都起身。”
進了城門后,沿途所見的百姓面色還算紅潤,衣服有破舊的,卻都干干凈凈。一張張臉孔都洋溢著對生活的希冀熱切。
“郡主千歲!”
不知是誰先喊了一聲,很快,整條街的百姓都喊起了郡主千歲,聲浪如潮水般洶涌,透著百姓們對郡主的愛戴和敬仰。
姜韶華微笑著沖百姓揮手示意。
待進了縣衙后,姜韶華先問起了今年的秋收。
高縣令精神抖擻地應道:“回郡主,今年秋收,舞陰縣大豐收,收的糧食足夠百姓吃兩年。”
“太平糧倉都裝滿了。還送了一萬石糧食去王府。”
以前舞陰縣窮,是因為缺水干旱,糧食產量太低。百姓們吃不飽,連孩子都養不起。
抗旱的新糧出現后,對舞陰縣的百姓來說,是一樁大喜事。如今,舞陰縣的糧食產量翻了幾倍,雖說新糧沒有那么好吃,到底能填飽肚子了。在旱災蝗災戰亂不斷的北方,能平安活著,還能吃飽喝足,已經是世間最幸福的事了。
姜韶華聽著也覺欣慰喜悅,隨口笑問:“今年舞陰縣出生了多少孩童?縣衙每個月送糧了么?”
高縣令笑著答道:“今年舞陰縣一共出生了二百三十六個嬰童,每一個都登記在冊子上,縣衙按月送二十斤口糧去。有了二十斤糧食,足夠養活孩子了。”
“郡主放心!舞陰縣里的孩兒塔,早就都被鏟平了。百姓們現在能養得起孩子了,哪里還舍得扔孩子。”
姜韶華滿意地點點頭:“這樣就對了。”
高縣令又低聲道:“每年新生的嬰兒就這么多,想迅速增長人口,還是得收容饑民。我們舞陰縣底子薄,比不得博望比陽葉縣,也比不了酈縣。不過,臣也盼著能多來些饑民充實人口。”
有了人,大片荒田才能開墾耕種。有了人,舞陰縣才能擺脫貧困,迅速發展。
當然,支持高縣令這么做的前提是,安排來的饑民安頓吃的口糧,都是由王府供應的,直至耕種有收成。
姜韶華看著一臉希冀的高縣令,不由得一笑:“本郡主已經巡查了六個縣城,幾乎每到一縣,縣令都會和本郡主說起收容饑民一事。不過,這事有陳長史馮長史拿主意,本郡主是不管的。”
高縣令不得不厚著臉皮繼續懇求:“臣已經寫信給兩位長史央求過了。請郡主再示意一二。”
不管怎么說,要求上進總是好事。
姜韶華想了想,也就應下了。
高縣令大喜,連連拱手謝恩。
姜韶華的巡查習慣是親自去轉去問。高縣令說得再好,也得親自看看。隔日一早,姜韶華便領著舍人親衛們出發了。
湯有銀隨行幾個月,已經漸漸習慣郡主的行事做派。隨身帶上了幾本戶籍冊,到了村落里,便可以對照著戶冊核查饑民人數。
難怪高縣令著急。別的縣大多接收兩到三批饑民,酈縣甚至有第四批。舞陰縣這里,只送來一批饑民,加起來也就五百多人。
陳馮長史這么安排,也是考慮到舞陰縣太過貧困的緣故。王府可以撥糧食,不過,開墾荒田耕種需要耕牛和農具,舞陰縣樣樣都缺,糧倉不豐,便少安排一些饑民。
饑民們倒是不嫌舞陰縣窮。在他們看來,有屋子住有糧吃有地種,沒有戰亂沒有干旱沒有蝗災沒有貪官壓榨,就已是天堂一樣的生活了。
男子們和年輕婦人們都去田里做事,村子里剩下的幾乎全是老人和孩童。
陳瑾瑜叫了兩個老人和幾個孩童過來。
姜韶華很是和氣地問詢:“你們原本是哪里的?家中有幾口人?到這里安頓可還習慣?每日發的糧食夠吃么?”
姜韶華特意收斂鋒芒,滿面微笑,那一身的尊貴氣度怎么也藏不住。
兩個老人雙腿發軟想跪下,被陳瑾瑜笑著攔住:“你們別怕,郡主前來巡查,就是想親自看看你們生活得如何。你們照實說就行。”
陳瑾瑜她相貌俏麗,笑起來十分甜美,讓人打心底生出親近。
老人總算沒那么驚慌忐忑了,顫抖著回答郡主:“我們是燕郡人。”
“蝗災一起,我們就逃出來了。”
“這里比燕郡強多了,衙門天天給我們送糧食。”
“能填飽肚子,還有田種。我們都愿意留下。”
姜韶華溫聲道:“朝廷派了欽差去燕郡賑濟撫民,現在燕郡也在推廣耕種新糧。你們可愿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