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成了?
殲十一沒有做到的事情,一架民航的圖114貨機,出去表演一番,就把人給嚇走了?
所有人都驚呆了。
秦鋒笑了笑:“我們扔下去的快遞運載工具,是改良款,使用的是復合材料制作的外殼,雷達看不到。”
眾人表情復雜。
“圖114是一種大航程的飛機,再配合隱身的快遞,他們自然得跑了,這可不僅僅是他們一個航母編隊的事情,什么夏威夷,甚至是大洋對岸,都能飛過去,扔下去的。”海軍張領導說道:“可惜,圖114客機還是太老舊了。”
當初,就是當做破爛買回來的,因為再從事客運太危險,所以才從事起來了貨運,老毛子的圖95轟炸機,那可從來都是廉頗老矣,還能干三碗大米飯那種。
不過,螺旋槳轟炸機,全世界估計也有剩下這一種了,還是得有更加先進的戰略轟炸機才行!
“沒錯,咱們是需要更加先進的轟炸機!”就在此時,外面傳來了一個聲音。
“林老?”秦鋒一陣驚訝,您老還沒退休?這話他沒好意思問。
林老笑呵呵地走了進來,這次行動,是需要海空軍配合的,飛機樓和黃樓就隔著一條馬路,雙方來回走動也方便,林老出現在這里很正常。
林老點頭:“嗯,小鋒,這次行動,展示了戰略轟炸機強悍的戰斗力,咱們空軍需要上馬一款戰略轟炸機項目!”
戰斗機方面不用愁了,重型機就有兩款,中型機還是自研的,四代機也在研發,預警機也有了,空中加油機隨時可以用客機來改裝,空軍就剩下戰略轟炸機這個硬骨頭了!
“嗯,是該上馬……不過,這全新的轟炸機,研發起來可不容易啊。”秦鋒開口。
“沒錯,目前,咱們僅僅在技術路線上,就有很大的分歧。”林老說道:“走,去咱們飛機樓聊聊?”
海上的事情已經解決了,秦鋒按說也就在這里沒事了吧?
沒想到,海軍領導們不干了。
“老林,秦總是咱們請過來的,你就這樣給帶走了?咱們還有很多事情要商量呢!”
“什么事情?”
“當然是海軍裝備了!咱們海軍的護航軍艦、航母、核潛艇……很多項目,都要太平洋集團大力支持呢,秦總可不能走!”
“那些不著急,等你們商量得差不多了,再來找秦總,小鋒,咱們走!”
“咳咳,各位領導,我都幾天沒回家了,你們就不放我回家看看嗎?”
秦鋒有些無奈地看著眾人。
“當然不能!”林老和張領導幾乎是異口同聲。
秦鋒更無奈了。
半個小時之后,秦鋒還是來到了飛機樓,進去之后,里面就傳來了吵鬧聲。
“目前,美國有B1B,老毛子有圖160,都是最現代化的轟炸機,可變后掠翼在航程和突防上取得了完美的平衡,我們還有可變后掠翼戰斗機,所以,完全可以搞一款可變后掠翼轟炸機!”
“不,不,可變后掠翼的時代早就過去了,未來是屬于隱身機時代的!我們有隱身轟炸機的預研,現在項目該正式拉開了!”
秦鋒聽出來了,后者的語調古怪,明顯是外國人。
果然,等到他進去之后,就看到了兩派吵得面紅耳赤的人。
一派是陸老,他們搞了可變后掠翼的殲十一,現在還想要繼續擴大,搞可變后掠翼的轟炸機,這點是可以理解的,畢竟陸老這輩子,都在研究可變后掠翼。
另一派,是安東尼和維克托等人,他們被秦鋒忽悠過來之后,就在研制隱身轟炸機,照著B2的標準來。
此時,眼看項目要正式上馬,他們吵得不可開交。
等到秦鋒進來,兩邊的人都站了起來。
“秦總!”
“秦總!”
秦鋒終于明白林老為啥叫自己去了,這些人,都和自己有關系啊,所以,自己還真是最好的人選。
“如果只為了滿足現在的需要,那可變后掠翼也是可以的,不過,我們已經有了一批改進的轟六,已經能解決燃眉之急了。”秦鋒也不廢話了,開始說自己的觀點。
當年收拾大毛東德駐軍的倉庫,弄了一批三十臺D30K發動機,改裝了十幾架轟六,這些轟炸機搖身一變,就成了戰略轟炸機,航程增加,載重量增加,解決了空軍的燃眉之急。
至于后續改進的話,長江1000發動機也能塞進去,所以,現在已經不是要求盡快研發出來的問題了,而是要瞄準未來!
“如果要滿足今后幾十年的需求,那隱身機才是未來。”
“秦總,隱身轟炸機沒法飛超音速,這要是飛到美國再回來,得二三十個小時啊!”陸老說道。
“咱們的可變后掠翼,不照樣是巡航的時候飛亞音速?”
“那突防……”
“突防靠隱身啊!”
陸老皺著眉頭,不說話了。
“咱們320廠接下來的任務,就是把殲十一進行隱身改進,展開四代機的競標,可變后掠翼的轟炸機,已經屬于過去式了,未來是屬于隱身時代的。”
陸老點頭:“咱們的隱身項目進展順利,再過一兩年,應該可以首飛。”
雖然只是拉皮,那也和全新研制差不多了,對320廠來說,研發能力并不強,所以,耗費這些時間,也是可以理解的。
安東尼滿臉笑容:“秦,感謝你的支持!目前,我們進展順利,轟炸機的外形已經完成設計了,隨時都能展開詳細設計,只要項目展開,三年內就能打造原型機!”
秦鋒點頭:“好!”
“目前,我們還需要對某些項目細節展開討論,比如說發動機,我們需要一款大推力發動機,長江2000的核心機不錯,但是外涵道太大,需要降低涵道比。”
長江2000是三轉子發動機的仿制品,技術先進,也參考過NK32和D18T等發動機的設計,所以,核心機沒問題,就是外涵道太大。
給客機使用,涵道比越大,推力越大,還越省油,但是,轟炸機不行,塞不進去!
“這個當然沒問題,我們這款發動機,本來就是有很多配套計劃的,給我們國產的轟炸機配套也是義不容辭。”秦鋒點頭。
開發一款航空發動機很難,但是只要有了,之后再在它的基礎上改進,就很容易了。
這方面最好的例子是F101發動機,通用動力公司從六十年代就開始搞的核心機,首先用在了B1B戰略轟炸機上,涵道比2.01,中間推力八噸左右。
后來降低涵道比到0.87,變成了F110發動機,用在戰斗機上,到了B2轟炸機,稍稍改動之后,就給塞進去了。
現在,己方的長江2000雖然是民用發動機,但是只要改變涵道比,增加加力燃燒室,就能變成軍用發動機!
“根據我們的外形設計,這款發動機的直徑最好能降低到1.4米以下。”安東尼繼續介紹。
把一個直徑四五米的發動機,降低到直徑1.4米!
這也是隱身機的外形決定的。
看B2就知道,機頭最厚,越到后面越薄,到了尾翼部分,那就成一個平面了,還好,隱身機的發動機為了降低紅外特征,并不會裝在屁股上,而是裝在機身內部,然后通過外面混入的冷空氣來給發動機尾氣降溫。
就算是這樣,發動機的空間也是有限的,所以,直徑1.4米已經是最大的要求了,美國佬的F118,也就是裝在B2上面那臺,最大直徑只有1.2米,當然,最大推力也降低到了8.6噸,涵道比更是僅僅有0.81,比很多戰斗機的涵道比還小。
至于己方的要求更大,那自然是因為己方的轟炸機個頭更大!
“當然沒問題。”秦鋒點頭:“交給咱們集團旗下的發動機公司,請他們幫忙研制!”
以前的時候不能說,這當然是因為研制一款發動機要花費巨額的資金,空軍還沒有拍板這個項目,那提前研制,很有可能會讓巨額的研發經費打水漂,那就得不償失了。
現在嘛,既然需要,那就開工唄!
“推力至少要達到十噸,最好能達到十二點五噸。”安東尼繼續開口,反正他們又不是搞發動機的,他們只負責提要求。
對戰斗機來說,整機推重比超過1,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這代表著戰機能毫不費力垂直爬升。
就拿殲十一來說,最大起飛重量三十三噸,如果單臺發動機推力達到十六點五噸,那這款戰機就能在起飛后,毫不費力地垂直爬升!
當然了,目前只有十二點五噸的發動機,不過,當它飛到戰場上之后,消耗一定的燃料,自重下來,還是能獲得超過1的空戰推重比的。
不過,戰斗機的發動機有加力燃燒室,相當于是打雞血的模式,不能長久,而亞音速的轟炸機,不需要加力燃燒室,這推重比也可以大大降低。
就拿B2轟炸機來說,最大起飛重量的情況下,起飛時候的推重比僅僅有0.2,哪怕就算是帶加力燃燒室的B1B,在最大起飛重量飛行時推重比也不過0.25。
按照這些數據來推算,那要求0.2的推重比,十噸的發動機上四臺,那就是四十噸,也就是說,這款全新的隱身轟炸機,最大起飛重量會達到兩百噸的數字!
對戰略轟炸機來說,這個指標并不逆天,老毛子的圖160,最大起飛重量高達275噸!
當然,老毛子主要是發動機油耗高,多裝點燃料,才能達到美國轟炸機的同等指標。
己方的隱身轟炸機,也應該是兩百噸級的,這樣,如果發動機推力能增加到十二點五噸,就能擁有0.25的起飛推重比。高空巡航的時候,也可以關閉兩臺發動機,只用兩臺推動轟炸機飛行,可以進一步節省燃料。
涵道比要小,動力還要足!
聽著安東尼的要求,秦鋒露出了苦笑。
“秦總,我們的要求,不過分吧?”
“咳咳,還有什么要求,接下來接著提。”
“還有燃料消耗率……”還得省油才行!
秦鋒苦笑著搖頭:“具體能達到什么水準,我也不知道,還是得問過了之后才知道。不過,咱們相關部門,一定會努力的。”
油耗低,才能飛得遠,咱們的戰略轟炸機,航程得一萬公里以上,甚至照著一萬三四千公里去打造,這樣才能飛到大洋對面,發射完了巡航導彈再回來啊!
發動機是重中之重,其他的,反倒沒什么了。
隱身外形,已經設計出來了,建造的時候,各種大型鍛件,太平洋集團都能加工,起落架什么的,更不是問題,大客機搞出來了,其他的也就不是問題了!
航電?那更是咱們的特長啊!
“由于我們有先進的航電設備,所以只要雙人制駕駛體制就可以了,一個飛行員,一個武器操作官兼導航員,同時,在需要的時候,還是備份的飛行員……”
會議又開了一整天,當天晚上,空軍方面就拍板了。
“不能再等下去了,咱們這款轟炸機該上馬了!現在是十月份,咱們這個項目,就叫做9410工程!立刻上馬,由安東尼和維克托等工程師牽頭,組成專業的研發團隊,具體的生產……”
國內專門生產轟炸機的是172廠,轟六就是他們的主打產品,按說,新款轟炸機也應該在他們廠生產,但是目前,整個轟炸機項目,都是太平洋集團給拉扯起來的,這要是放在了172廠,那秦總會怎么看?
“放在咱們相關部門吧,我們的津城飛機廠目前連軸轉,根本就沒有多余的產能來制造這種轟炸機,而且,我們的工廠里人員復雜,容易造成泄密。”
林老的神情復雜,秦總還真是顧全大局,不為一己私利啊!
這樣的人,太難得了!
“好,那就由172廠來總裝,你們也要提供大量的部件!”
提供零件,也是能賺很多錢的,這172廠,也就是賺個總裝的錢而已,大頭還是得讓太平洋集團來拿。
“好。”
事情終于談完了,看著外面漆黑的天空,秦鋒有些無奈,又是忙碌的一天啊!
這下,誰找自己也沒用!回去之后,得好好地睡一覺,睡到第二天自然醒!
秦鋒打定了主意,然后……就聽到林老開口:“秦總,聽說你過來的時候,坐的是一輛電動車?”
“混動車,純電模式可以開五十公里以上,從咱們工廠出發,翻過了八達嶺,來回一百多公里,也沒燒一滴油。”
“嗯,這車不錯,技術能不能移植到咱們傘兵突擊車上?”
傘兵從天而降,可以出現在任何地方,好像傘兵就是最強悍的一樣。
實際上,傘兵最苦逼,因為傘兵無法攜帶重型裝備!這導致了傘兵在實際作戰中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有句話說得好,傘兵天生就是被包圍的!
傘降到敵人后面,剛剛聚集起來,然后,四周就過來了重裝部隊!拿著突擊步槍的傘兵,怎么和坦克裝甲車對抗?
所以,要提高傘兵的機動性,提高傘兵的重武器攜帶能力!
老毛子玩得最花,傘兵坐在步兵戰車里,直接空降下來,至于危險?沒關系,咱們上了一筆高額的人身意外保險!
咱們東方的傘兵,長久以來都是單兵作戰,用的還是國外早就淘汰的圓傘,沒法控制下降方向。八十年代的時候,才開始計劃研制第一款傘兵車。
不過,相關部門搗鼓了十幾年,也沒有能讓空軍滿意,現在,突然出現了這樣一種裝備,傘兵看上了!
傘兵們坐著這種傘兵車,從天而降,等到下來之后,一腳油門就開走了!
而且,傘兵位于敵人后面,隱蔽很重要,這種不會發出噪音的混動車,簡直就是專門給傘兵準備的啊!
“應該可以,不過,我們不懂傘降的要求,底盤之類的,或許要重新研發……”
“這樣,咱們把首都理工大學的項目團隊介紹給你們,對了,還可以讓他們開著LYT2021輪式傘兵突擊車的原型車過來,和你們交流一下。”
“大學研發的?”秦鋒有些好奇。
“沒錯,首都理工大學在這方面很擅長的,當年63式裝甲車,就是大學給搞出來的。”
大學不僅僅教學生,還要搞科研,在很多西方國家,早就成了慣例,而在東方,類似做法的學校并不多,但是,首都理工大學是有傳統的。
“好吧,明天……不,后天來吧!”
秦鋒打著哈欠,回去得好好睡個覺。
他不知道,就在第二天,他還在呼呼大睡的時候,首都理工大學的團隊,就已經開著他們的車子,進入了猛士廠,當看到他們的原型車之后,邢富強不停地搖頭。
“落后,太落后了,這車,白給咱們都不要!”
發動機,居然用的是492發動機,功率只有63千瓦,車子的自重卻有兩噸多,妥妥的小馬拉大車!
變速箱,用的是212的那一套,四擋變速器,兩驅和四驅切換還得在停止的情況下進行!
懸掛……更是不能看!
負責帶隊的教授陳立明倒是不生氣:“對啊,咱們就是知道落后,所以才來這里,請你們幫忙提升性能的啊!秦總已經答應了,你們看看怎么改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