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C131彈射器,就是一百米左右的總長度,最大彈射行程94米,剩下的幾米得讓活塞減速停下來,否則就跟著戰機一起飛出去了。
而己方的這種彈射器也是一百米的總長度,只是氣缸的直徑更粗,理論上擁有的能量更高。
秦鋒沿著彈射軌道,走了一圈,然后又走到了一旁,看著那巨大的球形儲氣罐,看著那專門給彈射器準備蒸汽用的鍋爐,這整套設備,看上去充滿了工業大革命時代的美感。
蒸汽彈射,就像是古老的蒸汽火車,早就落伍了,它的彈射力度雖然能調節,卻不能從零開始調節,初期的過載太大,無法彈射輕型無人機,所以,這東西肯定是要淘汰的。
以后的時代,必然屬于電磁彈射,但是,那是以后的事情了。
“聽說,黃樓那邊對彈射器很滿意。”就在此時,林老等人也已經走了過來,看到秦鋒如此充滿期待,開口說道。
“哦。”秦鋒點頭:“只是不知道國家什么時候能通過航母的建造啊。”
是否發展航母,這是關系到國家發展的重大戰略舉措,這種事,海軍說了不算,和上級領導的想法有很大關系。
就像是老毛子,為啥搞重型載機巡洋艦這種不倫不類的玩意?當然是因為老毛子的領導,都對航母不感興趣,認為航母是海上移動的活棺材,紅海軍只能走迂回路線,借口反潛的名義搞了基輔級。
到了庫茲涅佐夫號的時候,終于有些類似西方航母了,但是由于刻意地增加單艦作戰能力,比如還專門安裝了反艦導彈發射裝置,擠占了機庫空間,翹頭也沒法停放艦載機,讓這種航母搭載的艦載機數量大大少于西方航母。
如果秦鋒沒猜錯的話,上級領導之中,認為航母是進攻性武器,而我們國家的政策是防守,所以,不需要航母的這種想法,是普遍存在的。
劉老一直都在全力推動航母,可惜,受到各方面的阻力,當年瓦良格號買回來了,也冷落了好幾年,才決定把它改造成海軍的第一艘航母,從此走上了海軍發展的快車道。
如果沒有瓦良格號,搞不好還沒有這個動力呢。
現在呢?
現在海軍的航母之路,貌似還很遙遠啊!
想到這里,秦鋒有些意興索然。
接下來,該進行造勢了,宣傳航母的強大作戰能力,宣傳己方海軍的孱弱,如果民間有了呼聲,那上級也得考慮一下民意吧?
“不過,目前技術儲備都有了,只要上級領導點頭,咱們隨時都能開工制造。”毛紅海看出秦鋒的落寞,開口說道。
以前用瓦良格,那是因為己方沒有任何技術儲備,所以慢慢來,哪怕自己全新建造001A,也是先造了個瓦良格的仿制品,還是翹頭的,就是為了降低技術難度。
現在,己方既然已經有了各種技術儲備,那起點也會提高,開始就上彈射型,全能型的航母,也是順理成章的。
只是,航母建造是需要周期的啊!
“看你小子這樣子,是不是也得弄個造船廠啊?”林老笑著調侃:“你們太平洋集團旗下,有航空產業,有汽車產業,就差造船產業了。”
原本是個玩笑話,沒想到,秦鋒居然點頭了:“是啊,咱們是需要發展一下造船產業了,咱們國家的強大,必須是工業的強大,也包括造船業的強大!”
造船,對一個國家來說也是很重要的,在和平時期,可以造普通的船只,比如集裝箱船、散貨船、滾裝船、油輪、液化氣船等等,到了戰爭時期,就可以給海軍造軍艦了!
別看現在造軍艦的時間長,那是因為沒有需求,屬于手工裝備階段,二戰時期,美國人造護航航母,最快的時候,七個月就能完工一艘,當批量生產的時候,就可以使用流水化作業方式了,大大地提升效率。
現在,就算是不能流水化作業,在擁有先進電子技術的基礎上,也是可以通過高科技來提升建造進度的!
就在此時,模擬甲板上,有人報告。
“彈射器已經完成檢查工作,狀態正常,可以開始下一次彈射!”
“繼續實驗,推力調節檔位到3,殲十一戰機自重增加到24噸!”
殲十一戰機的空重是18噸,現在要增加到24噸,可以在機內灌注六噸的燃料,但是這樣一來,由于攜帶的燃料數量多,就可能會出現其他風險,所以,接到了這個命令,雷鏹就提出了建議。
“飛機內還有四噸燃料,可以在翼盒部位,各掛載一枚鷹擊82反艦導彈!”
之前的雄貓戰機是一款地地道道的空優戰斗機,甚至是截擊戰斗機,只為了截擊而生,它的機腹四個掛架和翼盒下的兩個掛架,可以掛載六枚不死鳥導彈,是遠距離攻擊的主力。
不過,對東方海軍來說,這種從雄貓戰機仿制過來的殲十一戰機,在很長的時間里,將會成為海軍的主力武器,所以,只有空優掛載還不行,還得有遠距離對海攻擊能力。
所以,目前國產的最遠的反艦導彈鷹擊82,就被整合上去了,和之前使用固體火箭發動機的鷹擊81相比,由于換裝了小型渦噴發動機,加長了彈體,艦載款的射程提升到了120公里,空射的型號由于能獲得載機的速度和高度,所以射程更遠,能打到150公里之外。
現在,這種反艦導彈就成了海軍手頭最強的武器,當然要整合到殲十一戰機上,反正航電系統是自己的,想怎么整合就怎么整合。
秦鋒的眉頭又微微皺起來。
“怎么了?秦總?”雷鏹好奇地開口:“是您覺得這樣掛載不合適嗎?放心吧,翼盒部位的強度很高,完全能掛。”
以前的時候,翼盒部位是掛不死鳥導彈的,只有半噸左右,現在掛反艦導彈,重量提升到了一噸左右,不過,經過反復測算,是沒有問題的。
至于機腹下面,當然也能掛,但是,鷹擊82導彈長,給不死鳥導彈預留的半埋掛架不夠長,所以,還是翼盒部位最合適。
“咱們太平洋集團生產的鈦合金翼盒,強度的確高,不過,這使用的反艦導彈,還是太弱了,只能對付驅護艦。”秦鋒感慨的是這個。
目前,國內的武器裝備還是太落后了,這鷹擊八系列反艦導彈是亞音速的,只能對付普通的驅逐艦和護衛艦,對于更大型的巡洋艦,尤其是航母,幾乎就是無效的。
而祖國海軍在很長的時間里,面對的威脅是美國佬的航母!這種導彈射程近,速度低,根本就鑿不開美國航母編隊的外層防護。
只有遠程超音速反艦導彈,才能解決這個威脅!
“是啊,海軍的反艦導彈還是太弱了。”林老說道:“你有辦法?”
秦鋒好奇地看向林老:“林老,您是空軍的領導,對海軍的裝備怎么這么關心?”
“那是當然,只要稍稍改動,就能變成對地攻擊導彈,如果射程能提升到五百公里以上,如果能飛超音速,那咱們空軍也能獲得一款攻擊敵人后方的大殺器啊!”
秦鋒搖頭。
五百公里以上的射程可以有,但是,掛在戰斗機上不容易。
看看老毛子就知道了,他們的蘇33戰斗機,也是重型的,掛載的主力是X31空射反艦導彈,重量不到一噸,射程一百公里。在需要的時候,也可以掛載X41反艦導彈,重量提升到了四噸。
這種反艦導彈就是日炙導彈的空射版,威力巨大,在艦載的時候,射程120公里,空射的時候,射程可以輕松地增加到250公里。在進氣道的中間掛載,前后串列,可以掛兩枚。
蘇33戰機能掛,己方的戰機應該也能掛。哪怕只在機腹中央掛一枚呢,那也可以增加威力。
這就意味著,得從老毛子那里弄到手,畢竟,國內就算是在預研沖壓發動機,也沒有搞成熟,后世的鷹擊12,也是從日炙導彈上進行了大量的借鑒。
“怎么,以你的能力,還搞不到這種武器?”
“不,不,射程五百公里的,只有戰略轟炸機才能掛載,比如說咱們的圖114客機,至于艦載戰斗機,能掛個射程兩百多公里的,就已經很不錯了,所以,不要抱太大的希望。”
“嗯,射程兩百多公里也不少了,只要逼近美國航母編隊兩百公里,在他們的艦載防空火力圈之外發射反艦導彈就可以,至于他們的艦載機……”雷鏹很自信:“我們的戰機只要能發射出去導彈,就完全可以和他們的艦載機空戰!”
“只要能發射出去導彈,剩下的時間當然是掉頭就跑。”秦鋒說道:“沒了導彈的限制,咱們的飛機能飛到2.3馬赫,后面那些慢吞吞的大蟲子,根本就追不上。”
“嗯,大蟲子追不上,但是他們還有雄貓呢啊。”
“他們正在逐步退役淘汰雄貓,以后,大蟲子就是主力。”
就在眾人聊天的時候,戰機也在準備之中,兩枚鷹擊82反艦導彈被天夏五輪給拖了出來,而且,在車斗上,還有升降機構,畢竟翼盒位置比較高,升上去之后,對準掛架,開始掛彈。
“咱們的天夏摩托……”秦鋒看著掛彈的天夏五輪,心情復雜。
“咱們的天夏摩托很好用,可以當牽引車,掛彈車,尤其是可以從機翼下面鉆過去,很是方便,以前的車子得繞著飛機走。”雷鏹說道。
秦鋒無奈苦笑,阿三用拖拉機當牽引車,就被全世界笑話,咱們用摩托車當牽引車,也不比阿三強多少,說不定還會被笑話的,尤其是以后,到了航母上,難道在艦島下面準備一排的天夏摩托嗎?
天夏摩托是汽油的,而航母上沒有汽油儲備,要么柴油,要么重油,要么航空煤油,難道要改燒航空煤油?
看來,給航母準備的專用牽引車也得抓緊了,等到航母開工的時候,所有的技術儲備都有了。
現在,馬工已經在造電動三輪了,正好把航母牽引車改成電動的,扭矩大,牽引力大,還綠色環保無污染!
掛彈完畢,天夏五輪開到前面,拖著戰機前往彈射區,經過了一個條形地磅,測量了一下飛機的重量,23.88噸,這數字很吉利。不過,等飛行員上去,就到24噸了。
擋焰板緩緩起豎,腳下的地面響起了嗡嗡的聲音,看著兩道橘紅色的尾焰升起,秦鋒的眼睛睜大。
彈射!
可惜了,沒有兩個小黃人的指揮,看來,還得請一群美國海軍航母人員過來,手把手地傳授,這里的經驗和門道還是不少的。
戰機如同離弦的箭,向前飛快地攢動,牽引梭拉著前起落架輪胎前進,后面的填條不斷補充,前面的填條不斷被拉開,在這個過程中,有一部分蒸汽泄漏。
九十多米的距離,轉瞬而過,牽引梭和輪胎分離,開始減速,輪胎在戰機的推動下,還在繼續前進。
一旁的儀器也在飛快地測量著戰機的速度。
五十,一百,一百五……兩百五,兩百六……
不同的戰機,起飛速度不一樣,先進的三代機和四代機,起降速度都很小,甚至不到三百就能飛起來,畢竟升力特性很好。相比之下,二代機幾乎都得在三百公里每小時以上。
至于艦載機,會采用各種方式來降低起降速度。
雄貓戰機靠的是可變后掠翼,當機翼全部展開的時候,在兩百六十公里每小時的時候,就能輕松地飛起來。
現在,靠著彈射器,輪胎離開牽引梭的時候,就達到了這個速度,它繼續向前,靠著自身動力加速了幾米,起飛的時候,速度已經到了兩百七。
后面的起落架跟著離開,整個飛機展翅飛上天空!
“看來,蒸汽彈射器的輸出功率調節到3檔,24噸就已經是極限了。”毛紅海一邊說,一邊開始認真記錄:“接下來,測試四檔的情況,不過,得等到明天,今天得把彈射器全部拆開,檢查內部磨損情況。”
目前的測試,不僅僅是要讓飛機飛起來,還要測試整個彈射飛行包線,這是漫長的過程,但是,絕對不能少,否則難道要到海上實驗嗎?
當然,海上更安全,比如航母可以提供30節的甲板風,這樣,功率調節到3檔,也可以彈射二十五六噸的艦載機,甚至還有余量。
彈射測試,是科學的,哪怕是滑躍測試,也得科學,很多人都詬病老毛子的航母靠滑躍甲板,蘇33不能滿油滿彈起飛,這完全就是扯淡。
庫茲涅佐夫號上還有個遠點,195米的起飛距離,老毛子在測試的時候,甚至還曾經把蘇33增加到38噸的重量,迎著25節的甲板風,從遠點滑躍起飛,照樣飛起來了,只不過離開滑躍甲板的時候,掉下去一兩米,但是沒掉到海里,又飛起來了。
這些極限性能,都是要測試之后才知道的!
怎么測試?當然是現在這樣,一點點地來啊!
殲十一戰機在天上繞了一個圈子,然后對準跑道,降落下來,很快,雷鏹又跑了過來:“這次試飛,推力沒那么強了,應該是已經到了極限,接下來該測試四檔了!今天能測試嗎?”
“當然不能,得拆開檢測,得幾天的時間,您接下來,可以再去飛殲十了!”
當天晚上,秦鋒留在了試飛院,和眾人坐在一起,吃飯喝酒,談論航空工業的發展。
“預警機已經改裝好了,正在展開試飛,只不過,咱們這里輪不到試飛任務,那架飛機主要測試航電,在青島那邊的基地測試。”
當聽到試飛院的領導說起這個的時候,秦鋒突然想到了什么。
“想要打贏未來的戰爭,只有預警機還不夠,還得有電子戰機。”
“是啊,美國佬每次行動,都有電子干擾機伴隨,我們的確得研制電子戰機,只不過……我們沒這個技術啊!”
國內從未搞過電子戰機,這種飛機怎么搞,目前還是兩眼一抹黑。
“以前是沒有,但是,有秦總坐在這里,還怕沒有嗎?”
秦鋒簡單思考了一下:“這東西,老毛子的也不行,還是得美國佬的,咱們得想辦法,弄一架美國佬的電子戰機過來。”
“怎么弄?”眾人都是眼前一亮。
秦鋒笑了笑:“你們聽說過巴倫支海的空中手術刀嗎?”
殲八2戰機是單垂尾的,機體強度也不夠,用它來玩空中手術刀肯定不行,但是如果換成殲十一的話,那就沒問題了,雙發雙垂尾,而且,兩個發動機的間距還很大,就算是其中一個垂尾毀了,甚至是兩個垂尾都毀了,也可以用發動機的差動來空中航向,返回基地。
要是再改裝一下,把垂尾前端用鈦合金或者是不銹鋼給強化一下……哼,絕對會成為美國佬的EP3的夢魘啊!
林老也是眼前一亮。
雷鏹主動請纓:“秦總,這么光榮而艱巨的任務,交給我吧!”
“不行,你是試飛員,你可不能執行這種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