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工業第六百六十二章 氮化鎵的搞出來了?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大國工業 >>大國工業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六十二章 氮化鎵的搞出來了?

第六百六十二章 氮化鎵的搞出來了?


更新時間:2024年11月26日  作者:華東之雄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華東之雄 | 大國工業 


被動相控陣雷達,天線陣面后方是電磁管,雷達波還是通過它輻射出去,只不過,前面的平板有鐵氧體移相器,可以改變相位,從而實現掃描區域的改變。

這種方式,簡單直接,但是太重!

主動相控陣雷達,天線上分成無數的T/R組件,也就是一個個的收發單元,用來進行無線電收發,這種方式更加先進,但是,卻是對一個國家電子工業技術的考驗,因為如果沒有先進的電子技術,這種組件根本就做不出來!

現在,這場會議邀請秦鋒一起參加,海軍領導有什么想法,也就能猜出來了!

秦鋒看向在場的眾人,有很多人他不認識,但是后世的他聽說過,看過解密的資料。

有14所的人,賁老帶隊,也有23所的人,秦鋒不認識,而這個競爭的結果,秦鋒也是知道的,所以,他也就不用過多發揮了,跟著湊熱鬧就行。

“好,各位都到齊了,接下來,我們正式開會!”張領導開口:“今天,我們一定要確定下來艦載雷達選型,不能再拖了!”

“其實,海軍用咱們23所的C波段雷達就正好!”23所的工程師張洋站了起來:“紅旗九導彈就是咱們航天院生產的,搭配咱們23所的雷達正合適,而且,C波段正好也是紅旗九導彈的指令傳輸波段,用了它,多目標攻擊能力更強!”

“C波段雷達的搜索距離太近,根本就沒法滿足海軍需要,S波段和C波段混合搭配才是更好的解決方案!”14所的工程師邢文格也開口了。

“你們的設計是先進,但是,價格太貴了!你們的盾面,一個就得上億,四個陣面做出來,總造價就得奔著五億去了!”

雙方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口水戰。

以前的時候,開了幾次會議,最終都是不了了之,就是因為這難以取舍,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半主動雷達引導的導彈,需要目標照射雷達,對抗飽和攻擊的能力并不強。

美國佬的宙斯盾就是這種體制,雖然嘴上吹著能應對飽和攻擊,實際上,完全取決于目標照射雷達數量,也就是火力通道,哪怕就算是提康德羅加級,一次也就對付四個目標,最多就是多發射四枚導彈等著目標照射雷達接班,如果來上九枚導彈,它就得抓瞎。

紅旗九雖然是主動雷達引導的方式,但是,那只是末段,中段還是需要指令修正的,這個指令通道直接決定了多目標攻擊能力!

既然指令通道是C波段的,那干脆就把整個雷達陣面都做成C波段的,這樣可以最大化。

但是,這其中有個大問題:搜索距離。

波長越短,搜索距離越近,C波段的雷達,最多只能搜索兩百公里的空域,在海上,兩百公里夠嗎?

當然不夠!很多反艦導彈都能飛兩百以上的距離!兩百公里之外啥都看不到,在海上會非常危險!

要增加搜索距離,就得換S波段,但是這個波段又沒法提供指令,14所提出來的方案,就是在這個雷達陣面中,集成一定的C波段天線,從而獲得四百公里以上的搜索距離,還能引導導彈。

但是,這其中的風險性很高!

后世,防空艦如果沒有四面相控陣,那都說不過去,英國人頂個大球出來晃蕩,讓人笑話,但是,這也并不是說,有了四面相控陣雷達,就能掌控好四周空域了!

類似阿三的加爾各答級,那四面相控陣雷達的搜索距離,就只有兩百五十公里,配合最大速度只有兩馬赫的防空導彈,簡直就是搞笑的。

除了研制的技術困難之外,還有高得可怕的成本,四個陣面得五億,這是多么龐大的一筆費用!海軍的這種軍艦,價格也會非常高!

當然了,這也意味著是一筆肥肉,23所的也不便宜!

現在,東方該怎么選?

看著現場又開始爭論,張領導的目光望向秦鋒:“秦總,你給咱們說幾句?”

“這個嘛,我也不懂,畢竟,咱們太平洋集團是個民企……”

張領導的臉一下子就黑了:“民企?你們還敢說自己是民企?你們明明就是國內最大的軍火商!對了,你們不是還在生產相控陣雷達最關鍵的T/R組件嗎?這次會議,你們也得發言!”

對啊,己方是在生產,不過……進展到什么程度,秦鋒也不知道啊!

“那個……張領導,這里有網絡嗎?我發個消息問問。”

“有。”

于是,在眾目睽睽之下,秦鋒打開了筆記本,插上了網線,打開了里面的一個聊天軟件。

“這東西,聽說還能視頻?”

看著張領導那期待的目光,秦鋒打開了視頻連線,很快,里面出現了倪老的頭像。

“倪老,我們的T/R組件研制情況如何?”

“秦總,我們研制順利,目前,S波段的組件,成品率已經超過了百分之五十!”

聽到這話,所有人都驚呆了。

成品率超過百分之五十,什么概念?

T/R組件貴,不單單是因為單個成品的價格,更是因為成品率低!

現在,國內各個研究所里生產出來的組件,成品率都在百分之五以下,也就是說,造出來二十個,才會有一個合格的,所以,報價就得按照二十個的報,總不能自己虧本啊。

現在,生產兩個,就有一個合格的,那就意味著,成本是兩個的價格,那成本就會降低十倍!

一億一個陣面,就會降低到一千萬一個陣面,這點錢,海軍還是拿得出來的!

“是雙極硅嗎?”23所的工程師張洋開口。

主動相控陣雷達的技術也是分代的,第一代就是雙級硅組件,這種組件制造簡單,成本低,但是,信噪比低,屬于能用,但是不好用的那種。

就算是這樣,因為國內的技術落后,所以,14所也計劃在陣面上,三分之一用雙極硅來降低造價,否則,兩億也打不住!

第二代則是砷化鎵,工作頻率高,信噪比高,屬于這個時代最推崇的T/R組件方案。

但是,這東西制造出來可不容易,成品率太低。

“啥?雙極硅?我們太平洋集團才不造那種雞肋。”視頻里傳來倪老鄙視的聲音:“沒出息!”

在場的眾人都臉紅了,包括14所的人,他們還打算上一部分雙極硅來降低造價呢。

“那就是砷化鎵了,這東西可不容易,把成品率提升到百分之五十,太厲害了!”震驚之后,就是無窮的羨慕。

“沒錯,早知道太平洋集團在搞,咱們就不搞這些了,咱們直接采購就行!”

當神盾戰艦剛剛開始發展的時候,相控陣雷達天線的確是14所造的,他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才解決了各種生產問題,但是,到了后期,卻依舊無法跟上技術的發展。

于是,國內的相控陣雷達天線產業出現了變化:幾個公司專門搞T/R組件,其他公司搞集成,這樣分工合作,效率更高!

之前分散的機構來搞,絕對不如幾個統一的公司搞合適,就和芯片產業一樣,各個芯片公司都負責搞設計,生產交給幾個專業的公司來做,比如臺積電,比如三星等等。

AMD很識趣,很早就放棄自己生產,交給臺積電代工,而英特爾還在自己搞,然后,差距就不斷地拉大。

2014年,英特爾進入14納米時代,到了2020年,還在用14納米工藝!雖然其中有所進步,雖然提出來了這個14納米等同于臺積電的7納米之類的說法,但是,工藝落后依舊是必須要承認的。

這主動相控陣雷達使用的T/R組件,還有什么說的,以后肯定就交給太平洋集團去折騰好了!

就在眾人的感慨之中,視頻里的倪老繼續開口:“什么砷化鎵,砷化鎵的缺陷太多了,導熱性差,功率容量低,擊穿電壓低,根本就不適合用在微波集成電路上。”

這下,大家伙更是驚呆了。

砷化鎵的信噪比低,工作頻率高,所以更適合作為相控陣雷達的組件,但是缺陷也有,單個最大功率也就是25瓦左右,雙極硅可以輕松做到50瓦以上,擊穿電壓低,使用的時候必須要精確控制功率,否則可能導致組件擊穿。

比砷化鎵更加先進的就是氮化鎵,它可以說是最好的選擇!

擊穿電壓是砷化鎵的數十倍,使用的時候,想怎么加電壓就加,熱穩定性好,可以在更高的溫度下工作,同時,輸出功率大,是雙極硅的好幾倍!

氮化鎵性能更強,可惜,實用化不容易!

在1969年,島國的技術人員使用氫化物氣相沉積技術,首次在藍寶石襯底表面制造出來了大面積氮化鎵薄膜,被認為是氮化鎵材料使用的開端。

但是很快,科學界就認為這種東西沒用,因為材料質量較差、P型摻雜難度大,根本就無法在上面造出晶體管來!

不過,也有一些人認準了一條路就走下去,一直走到底。

到了93年,日亞化學的一群專家們使用金屬有機化學氣相沉積的方式,成功制造出來了高質量的氮化鎵材料,這種材料才終于有了實用價值!

只是沒想到,東方的太平洋集團,居然也能制造出來同樣的產品!

氮化鎵!

賁老當下就興奮了。

“如果有這種材料,同等構架下,我們的雷達搜索距離,能超過五百公里,甚至達到六百公里!”

氮化鎵的T/R組件,功率高,搜索距離當然就遠!

原本他們的346雷達,搜索距離預估在四百公里左右,現在,有了太平洋集團的助力,搜索距離能繼續增加!

“這,這材料怎么造出來的?”也有人懷疑,畢竟,這不可能啊!國際上最先進的半導體巨頭們還在搗鼓的東西,咱們也有了?

“我們用了最先進的MBE方法,我們認為,這種方法更適合制造高性能的氮化鎵材料!”

氮化鎵制造三種方法,鬼子首先用的是氫化物氣相外延,也就是HVPE,后來用了MOCVD,但是,咱們沒有走他們的路線,咱們用的是MBE!

“分子束外延?”

“沒錯,就是這種技術,和其他操作相比,這技術更加先進,雖然氮化鎵播薄膜一個小時才生長一個單原子層,但是更容易精確控制,容易實現我們需要的量子結構,生長溫度低,降低了熱脹冷縮帶來的晶格缺陷,而且是物理沉積過程,沒有化學反應的雜質污染……”

這些東西,就連秦鋒都聽不懂,但是他能知道,己方的這種技術很先進,這就夠了!

“好,倪老,有空送一批到14所去!”

“嗯,秦總,能不能再等等,等過段時間,咱們手頭的新一代軍用計算機也能打造出來,到時候一起送過去。”

軍用計算機!

不管是預警機,還是神盾系統,都需要處理大量的數據!這就需要高性能的計算機,在這個領域里,太平洋集團已經是最強的存在了。

此時,聽到他說新一代軍用計算機,大家伙都忍不住了。

“老倪,你們的軍用計算機,能達到什么運算能力?”

“運算能力其實并不高,每臺計算機使用四塊龍芯三號處理器,每塊處理器2GHZ,不過,主要是多任務計算能力……”

“我們的系統,用五臺這種計算機就足夠了!”賁老開口。

早期軍艦使用的計算機只有一臺,集中布置在艦橋,這計算機負責處理全艦的所有系統,這樣最大的缺陷就是一旦艦橋中彈,全艦系統就徹底崩潰了。

不過,當時只有大型計算機,只能布置在一起,沒辦法分開。

到了宙斯盾時代,美國佬就委托IBM公司專門開發了分布式的計算機,最初的版本用了6部UYK7和20部UYK20計算機來控制整個系統,后來用UYK43代替了老舊的系統,但是,這些計算機可沒法和太平洋集團的計算機相比!

五臺計算機就綽綽有余了!

23所的人沒有開口,他們已經聽到了剛剛秦鋒說的話:給14所送去!

為啥不說給23所送去?

因為秦總已經肯定了14所的方案!

23所的眾人都是心情復雜,他們沒想到,爭論了很久的項目,居然會用這種方式分出勝負!

以前的時候,他們堅定自己的方案是正確的,畢竟,主動相控陣雷達價格昂貴,14所的方案花費太高,性能上又沒有比己方強多少。

但是現在……他們心中也清楚,14所的方案優勢更大,畢竟,換上了太平洋集團生產的組件,雷達的性能會更強!

視頻連線結束了,在場眾人的臉上都滿是興奮。

“各位領導,我們14所有信心做出最先進的艦載區域防空雷達系統來!這次有派去索馬里的技術人員,回來之后,能把攔截彈道導彈的技術也帶回來,我們海軍的區域防空艦,不僅僅能抵抗飽和攻擊,還能攔截到彈道導彈!”

愛國者導彈名聲大噪的原因,就是能攔截飛毛腿,不管真實的攔截能力如何,至少牛皮是吹出去了,己方接觸到了愛國者導彈,就能摸透它的原理,將各種攔截程序移植過來。

至于S300,只有陸軍使用的S300V才具備攔截彈道導彈的能力,隨著秦鋒給厄立特里亞搗鼓出來了一套,他們也可以研究上面的技術,多方面綜合,最后搗鼓出來一款先進的防空作戰系統來!

“嗯,咱們相信,14所的方案發展潛力更大,是咱們最好的選擇!”海軍張領導點頭:“希望你們抓緊時間,盡快把這種防空雷達系統做出來!”

23所的眾人沒有再說話,就算是他們也用上氮化鎵組件,搜索距離也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因為C波段的這個選擇,就限制了這種雷達的發揮。

氮化鎵,好東西啊,咱們國家的電子技術,真的已經發展到世界最強了!

“秦總,你們能做G波段的組件嗎?”就在此時,負責導彈研發的工程師開口了:“如果能的話,咱們的導彈主動引導頭也可以用這種組件,這樣主動引導的距離,至少能擴大一倍。”

主動導引頭不需要雷達照射,是各種導彈的發展方向,但是實際上,因為導彈的彈頭體積有限,上面搭載的導引頭搜索距離也不高,一般就是二十公里左右,之前還需要其他手段來控制。

現在,有了這種氮化鎵組件,要是能用到導引頭上,那主動引導的距離就能增加到四十公里!

對射程一百公里之內的導彈來說,那就意味著只要慣性飛行出去一段距離,跟著就能靠導彈自身捕捉到目標了,連指令傳輸都不需要了!

秦鋒笑了笑:“我覺得沒問題,不過這樣一來,導彈的造價就會提升一大截,就怕海軍用不起啊!”

“這能貴多少,你們太平洋集團造什么,就能把什么做成白菜價。”張領導笑了笑。

就拿計算機來說,自用的價格,那叫一個便宜,當然了,賣出去的還是相當貴的。

“秦總,貴方的這種氮化鎵材料,放眼全世界都是最先進的,這材料,你們會對外出口嗎?”也有人好奇。

“當然。”秦鋒點頭:“有了這種高科技,當然要賣出去,而且,咱們一旦占領市場,還能讓其他后續研發的公司血本無歸,這樣,咱們就能壟斷氮化鎵的生產,以后,隨時都可以在需要的時候斷供他們。”


上一章  |  大國工業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