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工業第六百五十二章 武柴的未來?國企變私企,敢嗎?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大國工業 >>大國工業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五十二章 武柴的未來?國企變私企,敢嗎?

第六百五十二章 武柴的未來?國企變私企,敢嗎?


更新時間:2024年11月26日  作者:華東之雄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華東之雄 | 大國工業 


十噸級的三輪還需要一段時間,所以接下來,劉永亮給眾人在會議室里介紹了一番。

“駕駛室還用現在的,我們為這款駕駛室投資不少,訂購的模具就是一大筆錢,用的還是鍍鋅板。這發動機,我們換成了32馬力,后輪換成了90020的鋼絲胎……”

穆拉圖對車子很是滿意:“不錯,不錯,以后這種十噸級的三輪,我們會有更大的需求!它將會成為我們厄立特里亞山區主力的運輸工具……還有更大的嗎?”

劉永亮用期待的目光望向了秦鋒,目前他們的產品線,就是五噸級和十噸級的兩種,更大的?還沒想過。

“更大的,單缸機就不合適了。”秦鋒開口:“至少也得是雙缸柴油機,甚至是四缸柴油機,后面單胎也就承受不住了,需要換雙胎……”

劉永亮用驚訝的目光看著秦鋒,他好像明白秦鋒說的是啥東西了:后面看是個中卡,前面看是一個輪子!就和天夏五輪一樣!

這樣發展下去,會不會出來更變態的,后面八個輪子,或者說從后面看像是斯太爾,從前面看,是個大三輪?

這圖啥啊?前面一個輪子,那也不穩定啊!

秦鋒還在介紹:“這樣一來,車子的載重量就能提升到十五噸,在咱們國內,上的還是農機的牌照,客戶運營的成本會比較低……”

農機牌照!

劉永亮反應了過來。

秦鋒要的,就是這個農機牌照!

農機駕照,司機的駕駛證在當地農機站就能辦,簡單來說,交幾百塊錢,然后去農機站開著三輪跑一圈,就算是合格了。

如果是汽車駕照,那得去駕校,花幾千塊錢。

同時,上路的費用也會很低,比如說,不用交養路費!這可是一大筆錢!

秦鋒說過,要讓他們從三輪車起步,逐漸在貨運行業里崛起的!他們靠著農用車,能占領大量的農村市場,很快運載能力就能擴展到十五噸,二十噸!

秦總的這些想法,真是匪夷所思,卻又讓人不得不佩服,厲害,厲害!

“報告,王領導來了!”就在大家伙議論的時候,外面又傳來了一個聲音!

王鋼來了!

劉永亮趕緊帶人迎了出去。

“王領導,歡迎歡迎!”

“聽說你們這里的新款車型下線,怎么沒通知咱們啊?咱們也來湊個熱鬧!”王鋼說道:“咱們還把記者帶來了,這三蹦子,也能蹦出新的高度來!”

“多謝王領導!”

“咦,這秦總來了,還帶了外賓過來?”王鋼看向秦鋒。

“嗯,我們來買福田三輪,已經下了五百輛的訂單。”穆拉圖說道。

“好啊,這是開門紅,值得慶祝!”王鋼點頭。

劉永亮心中明鏡一般,這王領導,哪里不知道他們的三輪車今天下線,只是聽說秦總來了,這才過來的,看的是秦總的面子!

當然,不能說破,畢竟以后還有賴于王領導的支持,更何況,今天他把記者給帶來了!晚上的新聞節目,哪怕只露臉一分鐘,今后,全國各地也會有大量的客戶上門,他們福田就真的火起來了!

想想當初造車的艱難,現在……得感謝秦總啊!

當天晚上,新聞節目。

“首都汽車廠繼續深化改革,為了能更好地服務農村市場,研制出來了全新的福田牌三輪車,現在,請看記者從現場發回的報道。”

“各位電視機前的觀眾,我身后這輛,就是福田三輪,和之前的產品相比,它進行了全新的升級……”記者抓緊這一分鐘的時間,說得飛快,在她的身后,是一輛已經滿載貨物的三輪。

一個個編織袋,里面裝的都是玉米粒,一直垛到超過三輪車駕駛室頂部一米的高度!

或許對城市人來說,這只是尋常的一幕,但是,很多農村人都睜大了眼睛。

“這一車,怕是有三噸吧?”

“這三輪車,拉了至少三噸的貨!”

“不錯,這車子要是能買一輛,我一年能賺十萬塊!”

很多人都心動了。

全國各地的三輪車廠,更是驚呆了。

金陵,金蛙廠。

“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啊!”一個人嘆了口氣。

“何廠長,咱們也別等著了,他們能造,咱們也能造啊!”手下的工程師趙二剛,用充滿期待的眼神看著廠長何家明。

何家明,曾經在農機研究所當所長,1979年,來到了金陵農機廠當廠長,當時正是國家變革的時代,何家明接手了農機廠之后,立刻帶著包括趙二剛在內的技術團隊,親自設計適合農村地區的農用車。

1984年,他設計了國內第一輛皮帶傳動農用三輪車,通過了金陵科委鑒定,注冊了金蛙的商標,這款三輪車的十個部件之中,有七個獲得了國家專利,之后,他就頻頻拿獎,也成為了行業里最著名的農用車設計師。

在八十年代,沒有什么五征、時風,金蛙絕對是農用車領域里的強者!哪怕進入九十年代,他們依舊是最強的,就在去年,他們成功地躋身全國五百強!

但是,從那之后,他們就再也沒什么起色,一直都在吃老本。

不是他們不追求進步,而是他們覺得,手頭的農用車已經夠用了。正是因為這種心情,導致了他們在研發上落后,到了2002年,金蛙就破產了。

沒想到,首都汽車廠居然放下身段造農用車,而且,一上來,就把農用車造成了汽車!

“沒錯,咱們從市場上買一輛,拆開了測繪仿制!”另一名工程師開口:“這農用車,沒什么技術含量!”

“沒技術含量?”何家明的目光望著電視機畫面,心情復雜地開口:“這么大的三輪車,你們說,它用的是什么發動機?”

眾人都是一愣。

車子越大,發動機越大,這是真理!

“看這樣子,少說也得15馬力吧?”

“不,15馬力肯定不夠,你們看這畫面,它沒有冒黑煙,我估摸著,得有20馬力!”

“可是,目前給咱們配套的柴油機廠,最大的發動機才15馬力!”

沒發動機,還造個屁啊!

此時,他們還不知道,接下來還有一款十噸級的,用的是32馬力的柴油機,后期還會擴展到40馬力,不知道他們會是什么感覺。

“我們還是先造現在的,看看市場行情再說,這么大的三輪車,農村里用得了嗎?”

終于,他們做出了決定。

其他農用車廠,幾乎也是旁觀的,等到發現市場潛力巨大,想要跟進的時候,已經錯過了黃金時期,福田三輪已經在全國流行開來!

然后,所有人感慨:秦總就是牛,只要讓他指點一下,肯定能火!

然后,太平洋集團的大門,就被這些登門求助者給踩爛了,不過,大部分人都見不到秦鋒,秦總出門了,不在!

首都,紅星汽車廠。

格里希從生產線上走了一圈,這是他每天都要巡視的,發現問題,當場就處理,手下的工廠越來越多,格里希越來越忙,不過,他的勁頭卻依舊十足。

干得順心啊!

“格廠長,外面有人找,說是您以前的下屬。”就在他巡視完了之后,一名助手過來報告。

“十五分鐘之后,讓他去我辦公室。”

“是。”

等到格里希又到研發車間轉過之后,才回到辦公室,當看到那個有些局促的人的時候,頓時就是一陣驚喜:“毛工?”

毛榮站了起來,深深地鞠了一躬:“格廠長!”

當年,格里希到武柴當廠長,沒幾天就把廠里的總工程師和檢驗科科長給開除了!之后,大力提拔新人,毛榮就是其中之一。

之后,毛榮一直跟在格里希的身邊,可以說,是得到了格里希真傳的徒弟!而格里希對他的印象也非常好。

現在,看到毛榮,格里希很是高興:“咱們武柴,現在如何了?”

這也是格里希最關心的,第二次來到東方,格里希一頭扎進了太平洋集團,忙活了數年,都沒有去武漢看看,同時,也沒有聽說過武柴的消息,但是,在他內心深處,一直都在牽掛著武柴。

“格廠長,武柴,武柴……”

毛榮的心中一陣陣酸楚,不過,還沒有等他說出來,外面已經傳來了一個聲音:“格廠長,噴漆車間的潔凈度又不達標了,您……”

格里希站起來:“走,去看看!”

潔凈度!

聽到這個熟悉的詞匯,毛榮的心情更加復雜。

當初,格里希到了武柴,最關心的就是質量問題,最重要的指標就是氣缸的潔凈度!

當年,格里希伸手,從氣缸里抓出來了一把鐵屑,大聲疾呼:在我們德國,這種柴油機就是廢品!氣缸雜質要在一百毫克以下,現在呢?這些氣缸里的雜質,超過了五千毫克!

當年,他們武柴在格廠長的帶領下,質量一流,不僅僅在國內暢銷,還出口到了東南亞,深受好評!

現在呢?

三年前,東南亞客戶再次慕名而來,向武柴訂購柴油機,當時,毛榮帶領的質檢部門就說,產品質量不行,不能出口,會敗壞名聲。

但是,廠領導說什么?哪怕就算是豆腐渣,也得賣出去!

然后,武柴的名聲就徹底的臭了,外銷是零,國內客戶也越來越少,現在,他們已經開始虧損了!

就在復雜的心情中,外面走進來一個人。

“老兄,格廠長在我們這里干得不錯,你就別用武柴的那些爛事來煩我們格廠長了,這樣只會打擊我們的格廠長!”

看著那個走進來的小伙子,毛榮一下子站了起來:“秦總?秦總!您出的主意,徹底救活了首都汽車廠,我們武柴……我,我給您跪下了……”

“可別!”秦鋒趕緊避開:“我說,老兄,格廠長帶著你們走出來了一條康莊大道,格廠長剛走,你們就退回去了,現在,眼看廠子要黃了,又想請格廠長出山?告訴你們,沒門,死了這條心吧!”

“不,不,秦總,我們已經意識到了產品質量的重要性。”毛榮說道:“上級領導決定,讓我當廠長,我擔負著帶領武柴扭虧為盈的重要使命,來這里,我也沒打算請格廠長去我們那里當廠長,我只是想要讓格廠長傳授我一些絕招。”

秦鋒笑了笑:“那你找格廠長沒用,還是找我吧,走,去外面找個飯店,咱們邊吃邊聊。”

“好,好。”

等到格里希處理完了事情回來,才發現辦公室里已經沒有人了。

“找我的毛工呢?”

“哦,他工作忙,說是已經回去了,這次過來,主要就是出差,順路看看您。”

“那武柴……”

“武柴好著呢!”

格里希放下心來。

就在同時,外面的一個小飯店里,秦鋒帶著毛榮,一人一碗炸醬面。

“秦總,咱們就吃這個嘛?有您指點迷津,我得請您吃大餐!”

“你們廠子都開始虧損了,省省吧,再說了,炸醬面怎么不好了?格廠長就喜歡吃。”

毛榮神情復雜,秦總這是在指點自己啊!

“你們廠里,現在一線干活的人,和坐辦公室的,比例是多少啊?”

毛榮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氣:“大概一半一半。”

“你們廠子想要活過來,也很簡單,把這些人裁掉,立刻就活了!”

毛榮神情復雜:“秦總,如果我真打算把這一般人裁了,那估計沒有動手,我就下去了。”

“那就算了,既然不想讓一半人失去工作,那就讓所有人失去工作好了,你們再熬幾年,就得破產倒閉了。”

就在此時,炸醬面上來,秦鋒呼嚕呼嚕地吃了起來,毛榮卻沒有動筷子,思考了半天開口。

“秦總,我們分析過了,目前我們的困境,主要是國內生產單缸柴油機的工廠太多了,還有不少是民企,原本這個市場競爭就激烈,而我們的產品成本高……”

這也是個事實。

武柴是六十年代開始生產單缸柴油機的,當時還是機械*定點生產,占據天時地利,六七十年代無限輝煌,進入八十年代,就開始走下坡路。

原因也很簡單,單缸柴油機這東西,沒多復雜的,很多手工作坊都能手搓出來,更不用說涌現出來的一些民營企業了!

他們最強有力的競爭對手,就是常柴,哪怕在后世,三輪車上最好的單缸機,也是常柴。

原本兩個廠是平分秋色的,現在在南方,常柴已經占領了市場!武柴是越來越沒有地位了。

至于北方,有太平洋集團這個巨頭啊!

“你們廠要不是有一半人不干活,能出現產品成本高的問題嗎?”秦鋒反問。

“唉,很多事情,不是我們能決定的啊!”毛榮說道:“我們是國企,我們得有擔當,比如說,柴油機水箱,原本我們自己就能生產,但是,上級卻多方協調,給我們武漢車廂廠給我們配套,他們廠生產的水箱,質量太差,但是……我們也必須得用。”

武柴所在的位置是古田工業區,從古田一路到古田五路,分布著大大小小的上百個企業,所有的企業,都是處境艱難,瀕臨破產。

如果破產,那就會出現很多事情,所以,上級領導就會想辦法給解決問題,解決的辦法就是聯姻。

武漢車廂廠沒活兒干?給武柴造水箱吧!

武柴還只能接受,畢竟這種關鍵時候,得拉兄弟一把。

“所以,死的還不止你們一個武柴,而是整個古田工業區啊!”秦鋒嘆了口氣:“老兄,你要是有魄力,那我就給你支個招,你要是沒膽子,那就等著當背鍋俠吧。”

不僅僅是武柴會倒閉,整個古田工業區,大大小小上百家企業,都得破產倒閉,到了后世,古田工業區已經消失了!

“什么辦法?”毛榮的目光中滿是期待。

“將武柴進行股份制改造,控股權從政府變成私營。”秦鋒說道。

毛榮身體一顫。

“從78年到現在,國企的改革一直都是政企分開,放權讓利,但是,事實證明,這樣改革的力度是不夠的,根本就無法和其他企業展開競爭。”秦鋒開口:“去年統計的數字表明,全國的所有國企工廠,虧損額超過了盈利額,所以,下一步更激烈的改革,肯定在醞釀之中,就從你們開始好了。”

最開始的時候,所有人都以為,國企只要改善管理,引入競爭機制,就能發展起來,實際上,根本就沒法和民企競爭!賺錢的,也絕對不是因為自身,而是因為壟斷。

以92年為分界線,國企改革進入了新的篇章,要么破產倒閉,要么進行私有化改造,重新煥發活力!

武柴這種老大難,也就只能靠改革來煥發生機了!

但是,這可比開除一半的職工更困難!毛榮知道,自己要是這么干了,恐怕會被千夫指啊!

“秦總,我,我……”

秦鋒已經吃完了面條,站了起來:“好了,就談到這里吧。你看,作為民企,出去的招待費,那都是有限制的,你們武柴,每年招待費多少?我猜不一定比我們太平洋集團少吧?”


上一章  |  大國工業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