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工業第一百一十六章 四足機器人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大國工業 >>大國工業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一十六章 四足機器人

第一百一十六章 四足機器人


更新時間:2024年02月18日  作者:華東之雄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華東之雄 | 大國工業 


機器人的外形大部分和人不一樣。

能行走的機器人,一般都是用履帶、車輪,不能行走的機器人,比如說生產線上的機械臂,也可以叫做機器人,深海里探索海洋奧秘的機器人,外形和潛艇差不多。

機器人是為了人類服務的,只要能實現相關功能就行,至于行走?人類從爬行到直立行走,用了整整160萬年,人類制造的機器想要能站著行走?現在看上去還是不切實際的。

不過,像動物一樣利用四肢來行走,努努力還是能實現的,所以,人類開始了漫長的探索。

最早的四足機器人可以追溯到1893年,當時一個名叫LARygg的科學家在美國專利局申請一種騎馬機,騎手通過踏板為機械提供動力,利用連桿和曲柄傳動,使機器得以行進。不過,這東西沒有任何實用價值。

進入二十世紀六十年代,這種方式的機器人再次回到科學家的眼睛里,美國GE公司的設計師RalphMoshe為步兵設計的WalkingTruck設備,這就是現代的四足機器人,不過控制系統很落后,還得操作手來控制各個足關節的液壓閥。

進入七十年代,島國開始發力,東京工業大學先后研究出一系列機器人,如KUMOI四足機器人、PVII以及TITIN系列四足機器人。這些機器人終于實現了不用人控制就能走路的功能,甚至還能檢測路面情況來調整自己的步伐。

1986年,麻省理工學院的MRaibert教授研發了全世界第一臺能夠行走和奔跑且完全動態穩定四足機器人,幾年之后,這名教授創立著名的波士頓動力公司,這個公司也成為四足機器人的領頭羊企業。

八十年代,祖國在干什么?

“目前,國內只有長春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在研制類似螃蟹的八足步行機,你說的這種利用四條腿走路的機器人太復雜了,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來搞研究,國家是不會支持的。”魏繁盛再次嘆了一口氣:“而且,這個和我們那個管道機器人一樣,使用場景太窄,市場轉化率低。唉,市場,一切都是市場決定,我們搞科研的沒有決定權啊!”

秦建國一直在旁邊當聽眾,秦鋒說要捐助大學五十萬,他也沒吭聲,就那臺連幫雙密度注射成型機,絕對值這個價!

現在聽他們說什么四足機器人,他更是插不上嘴,完全當聽眾。

趙嬌的眼神里滿是崇拜,看著鋒哥和這些大學老師以及同學交流的場面,真是帥啊。

等等,鋒哥難道想要搞這個?

“老師,如果我來投資呢?”

魏繁盛搖頭:“小鋒,我知道你的好意,但是,咱們不能平白接受你的錢啊。”

張勝旺和何曉在一旁興致勃勃,這個項目很有挑戰性,但是作為首都大學工學院的高材生,他們就喜歡這種高難度的項目!不過,這個研發經費還真是個問題。

“我們可以成立一個公司,就叫做太平洋機器人公司,專門研制四足機器人,您,還有師兄師姐們,都可以來這個公司搞研發。”

張勝旺點頭:“嗯,嗯,這個方案可行,我們需要的是一個良好的科研環境,可以讓我們專心致志搞研究,不用為經費操心。”

何曉碰了碰他的胳膊,你也不看看老師的臉色再說?

魏繁盛的表情復雜,如果想要搞研究,就得離開學校,到公司來研究,但是,他當了半輩子的老師,一直都很清高,放下身段去公司,從此之后和銅臭味沾在一起,他做不到。

他剛剛想要搖頭,秦鋒繼續開口。

“老師,這個四足機器人有很大的用處,爬山涉水,如履平地,不用說南邊的物資運輸,哪怕就是在邊界哨所,一旦大雪封山,什么物資都運輸不上去,要是有了四足機器人,那人民子弟兵可就如虎添翼了,我畢竟是接受祖國多年教育出來的大學生,現在有了錢,就是想要為軍隊,為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啊,我一個人的力量不夠,所以…”

秦鋒知道,自己這個老師不愿意和商業上的東西粘在一起,但是,只要把項目說得為國為民為軍隊,老師就會做出自己想要的選擇來。

“是啊,四足機器人在民間沒什么用,但是在軍隊手里,能發揮巨大的用處!唉,我思想上還是一時半會轉變不過來。”魏繁盛看向了自己帶來的兩個學生:“小張,小何,你們倆有什么想法?”

“老師,這個項目很有挑戰,我想試試!”張勝旺說道。

“嗯,那伱們倆留在鞋廠期間,先和小鋒一起研究研究,這個項目要真的研發起來,怕是需要大筆的資金…你們還是先做可行性研究吧。”

“嗯嗯。”

“小鋒,上次搞這個連幫雙密度注射成型機,你就已經有了大致設計圖,所以咱們才能短時間里做出來,現在這個四足機器人,你是不是已經有了成熟的想法了?”魏繁盛看向秦鋒,目光柔和。

“嗯,有一些想法。”秦鋒開口:“目前國際上同行研制的四足機器人,都是液壓驅動,我認為這種太復雜,我們可以使用電動驅動,在每個關節上安置一個電機,來解決驅動問題。”

“用電動機的話,得需要扭矩足夠大才行啊。”魏繁盛皺眉頭。

“是的,所以我們先研制一個小型的四足機器人,和狗差不多大小就行,主要是為了完善程序。”

“程序?”

“是的,我們的四足機器人不僅僅能走,還得能跑,甚至還得能打滾撒嬌翻跟頭,這些都需要程序來控制,目前市場上能買到最先進的芯片就是386,我們用這種芯片來控制機器狗,磨合我們的程序,逐漸完善。”

機器狗?聽著秦鋒的介紹,何曉眼前一亮:“東京大學的機器人每次都在電視上出風頭,我們東方一定要超過他們!”

在八十年代,島國為了提高國民創新能力,推出了兩檔創意、創新類綜藝節目,一個是“超級變變變”,另一個就是“ROBOCON機器人大賽”。

后者大大提升了島國的機器人研發能力,東方直至2001年才跟進,落后了十幾年。

想到機器狗在全球大放異彩,何曉就充滿了期待。

熱門推薦


上一章  |  大國工業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