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鎮做題家茍成大醫第一百五十九章 先予后取(求訂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從小鎮做題家茍成大醫 >>從小鎮做題家茍成大醫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五十九章 先予后取(求訂閱)

第一百五十九章 先予后取(求訂閱)


更新時間:2024年01月21日  作者:小小魚蝦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小小魚蝦 | 從小鎮做題家茍成大醫 


洪都主任醫師,大概是接近六十歲的年紀,一米六的個子,身材干瘦但板正。

額前碎發以及雙鬢皆白,整個人內斂且低調。

至少方子業來了這么幾天里,很少有人提起過洪都老主任醫師,只是,洪都主任醫師一開口啊,即便是張明燦主任,都是滿口答應下來,吳國南這個新晉的主任醫師,則是絲毫沒有要拒絕的意思。

方子業就留了下來,走近洪都主任后,解釋了一下:“洪主任,幫忙我是可以的,但我現在能做的就只是常規,至于什么該怎么做,我可能搞不明白。”

這就好比,其實手法復位的力量,每個成年男子都有,而且大概的套路也簡單。

但要怎么去復位,這種認識,知道該怎么復位,值錢了。

你要說外科醫生與健身黨比拼絕對的力氣,那還是有點比不過的。

洪都主任組的人才濟濟,側有科室里副主任醫師資歷最老的黃凱,還有方子業之前見識過幾面的張晉川,也就是方子業剛來時候的值班醫生。

下有曹真,三峽大學附屬醫院的碩士研究生,另有一位普通的社會性規培。組里面的人手是足夠的。

方子業與洪都主任說話,可也與黃凱等人點頭招呼,只是沒有直接喊人。

聽到方子業這么解釋,洪都主任醫師沒給解釋,但副主任醫師黃凱就笑了起來。

黃凱的嘴巴很大,說話有一種說不出來的糯勁:“子業,你這就有所不知道了吧,站在你面前的洪主任,才是我們創傷外科真正的頂梁柱啊。”

“我們恩市中心醫院的骨科,之所以有現在的規模,全都是洪都主任醫師一手搭建起來的。”

“洪主任可以從頸椎的寰椎,一直做手術做到小趾骨骨折。外到外固定支具,內到骨內腫瘤,都是洪都主任擅長的。”

“洪主任前面十二年搞脊柱外科,脊柱外科就是恩市的水平第一。中間十五年做關節,現在我們科室的關節外科,就是恩市的第一,新開了創傷中心后,洪都主任……”

黃凱還在商業互吹的時候,洪都就拍了拍他肩膀:“得了得了,黃凱,伱以為方博士是你平時見到的那些人呢?”

“你拿我做過的事情,在中南醫院這樣的鄂省頂級骨科面前說事,這不是丟人么?”

“小方,走吧,我們先下手術室,然后邊走邊說。”

“畢竟說起來,我和我們恩市走出去的陳老中醫,也有一定的交情,他在整理手法復位術與現代醫學臨床應用的時候,就是我們一起合作的。”

“只是我起步晚,趕不上陳老醫生那么強的操作位,但是在什么樣的骨折可以復位上,我可能還是稍微有點經驗的。”洪都相當低調地拋出來了一個重磅炸彈。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雖說外科醫生年紀大了,就不以筋骨為能,但誰能夠忽略掉,他這么幾十年在臨床中浸淫的見識?

方子業聞言,馬上點頭跟上,遙遙看了吳國南主任等人一眼,他們該查房的就查房,該做什么就做什么。

壓根就沒想著自己已經不在組內的事情。

由此可見,洪都這位不顯山露水的老主任,是科室里的絕對話語權,至少,在地位方面,就算是張明燦,估計也得禮讓七八分。

下手術室路上,方子業就與黃凱和曹真以及曾偉航幾個人重新認識了一下。

方子業對黃凱的最深刻印象就是嘴巴大,嘴唇厚,身材雖然不寬,但肌肉遒勁,是個健身的死忠粉。

在組內外號翹嘴。

另外一個曹真,則是比較低調,留著中長發,頭發平時是蓋住了眼睛的,只有在手術室里,他才會把頭發盤起來,塞進到帽子里,避免遮擋視線。

“臥槽,黃主任,您這么厲害啊?那真的要好好和您多學點東西了。”更衣室里,張晉川在給方子業科普的時候,方子業才知道,原來創傷中心的巨擘,都集中在了洪都主任組啊。

看似張明燦是病區行政主任,但手下的人才,肯定比不過這里。

黃凱,別看翹嘴厚嘴皮,以地級市醫院副主任醫師的身份,拿到了鄂省青年醫師手外科技能競賽的一等獎,一等獎有八個名額,特等獎三個。

并且,黃凱還拿到了全國脊柱外科微創方向技能大比武的三等獎,二等獎全國就五十個,即便是加上一等獎的二十個,特等獎的五個。

能成為一百個三等獎之一的黃凱,那也是履歷相當豐厚,肯定要有些東西才拿得到的。

目前,主要攻克的方向,就是脊柱微創外科,次搞下關節鏡。

黃凱則說:“都是虛名,沒必要當真,是評委們的抬愛,哪里有什么厲害不厲害的。”

“和真正厲害的人比起來,我這算什么,很多人都不屑于參賽。這個你沒必要在意的。”

黃凱的聲線稍微有點沙啞,但啞得并不磕磣人。

一行人,穿好了洗手衣褲后,就陸陸續續地趕到了手術室的9間。

手術室里,如今的人手也是頗為充沛的,兩個巡回,一個器械護士,三個人都沒上臺,估計是洪都主任醫師早有交代。

看到洪都主任進了手術室后,其中一個看起來有點年長的護士就問:“洪主任,今天是先做幾臺復位吧?實在沒復位上去,就再手術?”

“我就沒有第一時間準備足夠多的外科包,但隨時可以消毒輪替備用。”

“嗯,可以的,徐霞你跟我配臺,我是很放心的。”洪都主任看著麻醉醫生那邊正在打麻醉,就一屁股坐在了圓形鋼凳上,并隨手把手機放在了置物臺。

幾個護士見狀,馬上站了起來,把位置讓了出來。

年長的護士就還說:“洪主任,您說笑了,我可是洪老師您一手帶起來的,如今還被醫院里安排著只跟著洪主任您學習,是我的福氣。”

這護士的話里有話,明顯聽得出來,這是給洪都專業配臺,不參與本院值班的專科護士了啊?

肯定也有點東西。

畢竟洪都主任會脊柱、關節和創傷三個亞專科方向,她都能跟得上的話,知識面肯定也不窄。

洪都呵呵一笑,然后看向麻醉醫生,一開口,就直接讓方子業的內心一凜。

“聶老師,麻醉好打嗎?”洪都的語氣中,顯得有幾分鄭重和尊敬。

方子業聞言移目看去,以為自己聽錯了。

正在打麻醉的人,最毒也就是三十一二歲的年紀,這個年紀,算起來是麻醉科的下級還差不多,方子業第一印象是認為他是跟著來提前配藥的,等到了要打麻醉的時候,再把麻醉科的主任醫師或者老主治喊來。

洪都的一句聶老師,卻是讓他有點發懵得緊。

他一邊在做著神經阻滯麻醉,估計是插進到了位置后,便才微微回頭一笑:“就快好了,洪主任。您再稍等個幾分鐘就是。”

“下一臺的手術病人,我也已經接下來了,就準備去外面的預麻室打麻醉。”

“應該不會耽誤洪主任您多少時間。”

洪都就說:“沒事,聶老師,你忙你的。我們等你啊,呵呵。”

青年轉頭,又說:“洪主任,要不您還是改了口,叫我明賢吧。”

“別叫聶老師了。”

洪都果斷搖頭:“那不行,像你這樣的高材生,我必須得把你供養起來。”

“哦,對了,聶老師,這位就是昨天你那位老同學吳博士過來給你說起過的,中南醫院的方博士,鄧勇教授的學生。”

一時間,方子業覺得信息量有點太大。

需要好好地總結一下才行。

也就是說,是吳軒奇博士,先過來給洪都老主任打了一個招呼,讓洪都主任帶著自己今天下來做手法復位,同時還打通了麻醉醫生的關系!

這是為什么呢?

這又是什么套路嗎?

但不至于啊,吳軒奇博士,也沒要求自己做什么啊,比起張明燦,到目前為止,吳軒奇博士給自己的東西,遠比自己想象得還要多一些。

而他所求,不過就是自己指點他一下基礎實驗相關的內容。

方子業覺得有點莫名其妙。

叫聶明賢的人,轉頭看了方子業一眼,又笑了笑,然后把神經阻滯麻醉的針頭稍稍退了一點,又注射了一點藥量后,就才說:“洪主任,這邊的麻醉已經打好了,我這就去給外面的那個病人打麻醉。”

“預計時間是十分鐘之后,就接來手術室,然后周轉這個病人回病房以及下一個病人接下手術室的預麻室,再到進手術室的時間,也正好在二十分鐘左右。”

“應該是差不多的。”

“您也有休息的時間。”聶明賢,把時間直接精準地控制在了十分鐘的層次,開口明確。

說完,聶明賢再看了一眼患者監護儀上的生命體征,就果斷轉頭,提著藥籃子出去了。

方子業則還是有點懵著,眼皮在快速閃動,滿臉的疑惑之色。

見此情形,洪都主任已經是站了起來,給方子業解釋說:“方博士,這位聶明賢啊,以前是京都大學附屬三醫院的七年制,后來來了我們醫院工作。”

“他本來是急診科的醫生,但因為我們麻醉科室人手比較缺,而且聶醫生的麻醉技術非常好,就被麻醉科的主任給引了進來,他對麻醉的理解以及麻醉時長的理解,達到了非常高校的程度。”

“基本上說要麻醉十五分鐘,就不會超過十八分鐘,最多是三分鐘的誤差。”

“目前在手術室里,在做麻醉時長與藥物劑量、定點麻醉部位的臨床課題。”

“我們開始工作吧,聶醫生已經把我們的時間都預留好了的。”

“這個患者的骨折……”洪都主任對患者的骨折,非常清晰,基本上不怎么看片子,就了如指掌。

不僅是從現代醫學的層面,對他的骨折分型進行了AO以及特殊的分型,還很短時間里,就把它復位的相應理論和手法,都給一一呈現到了方子業的耳旁。

說完,洪都就問:“怎么樣,子業,這樣的操作你會嗎?”

“其實手法復位術,講究的就是復位和固定,而自固定,講究的就是卡壓點、著力點的分析。”

“通過肌肉的收縮、骨折殘端的嵌插、崁頓等措施,使得骨折斷端自固定的同時,完成復位。”

“理論上比較復雜,操作難度也不小。”

方子業聞言,就先沒去理會關于聶明賢事跡的事情,他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目前與方子業沒有一毛錢的關系。

給病人做手法復位,有學識點當面,且有洪都老主任醫師在給他徹底地做著分析,還是先管學識點吧。

方子業聞言,點了點頭:“應該可以達到。洪主任,這個患者的骨折,就是脛腓骨雙骨折里面的B2.3型骨折。”

方子業一邊指著閱片器面上掛著的X線平片,一邊說:“在現代醫學的理解里,單純通過手法復位進行骨折斷端的對齊后,仍是不穩定骨折,需要通過內固定,最好是脛骨髓內針以及腓骨端鋼板螺釘進行徹底固定。”

“根據您的分析,其實是可以通過骨折殘端對中段骨折通過卡壓的形式,然后借助脛骨前肌群的拉伸力以及脛骨后肌群的被動收縮力量,完成斷端的穩定性。”

“這一點難度很大,您稍等我一下,我看看到底要怎么安排復位。”方子業不好直接應承。

他如今,在怎么去復位,為什么要這么復位這方面,還是有點太淺。

因為在此之前,方子業壓根就沒懷疑過當前現代醫學對骨折治療指南的正確性,自己的能力,也不容自己去質疑。

“不著急。”洪都微微搖頭,然后去安撫病人。

“你也不著急啊,肯定不痛,對吧。不痛的話,就當是在休息,瞇一瞇眼睛啊,不聽我們的談話就行了。”

“專業的事情就交給我們專業的醫生過來做,這位方醫生啊,是你口中的民大醫院的小吳醫生,鼎力舉薦的。他給你操作,你盡管放心就是,還有我呢。”洪都知道自己現在的任務是什么。

方子業聞言,內心稍稍一凜。

他此刻心里想著的是,不知道自己的師父對洪都主任醫師,有沒有了解,雖然洪都主任醫師的年紀比鄧勇要大個十幾歲,可就這份氣度,想必也是該認識的吧?

為何沒提過?

病人就笑了笑說:“洪主任,您和吳醫生,我都相信呢。方醫生我也相信,來了您這里,我就不打算想其他的了。”

“您出技術,我出錢,您受累,我受痛!”病人還比較俏皮。

大概過了兩分鐘左右,方子業才想明白了一些事情,然后說:“洪主任,我覺得差不多了,我們開始吧,可能未必一次性成功,但經過您的指點,我覺得復位成功且自固定成功的幾率非常大。”

方子業挪用了洪都主任的說辭。

手法復位術,不需要講究絕對的無菌原則,也不需要消毒處理。因為能夠做閉合復位的,肯定不是開放性骨折。

只需要戴上無菌手套,保護好自己與患者的皮膚隔離即可。

因此啊,方子業與洪都、黃凱三人,都是各自摘取了一雙無菌手套。然后就開始操作。

洪都親自做牽引的固定位,提供反牽引力。

黃凱則是幫忙做牽引,主要的用力方向以及復位過程,則是由方子業整體把控。

操作一開始,黃凱的眼睛就瞬間一亮,錯愕且有預知地看向了方子業:“果然是可以調動肌肉的力量的。”

“這是現代醫學和傳統醫學理論的完美結合,這樣的操作。”

洪都主任沒說話,因為下肢的很多肌肉,都是起自股骨的內外側髁,他做反牽引力的位置,就在這里,他也自然是感受到了方子業調度的肌肉的數量。

嘴角莞爾一下。

他真正接觸比較高端的手法復位時,已經年歲比較大了,雖然那時候陳老醫生有問過他想不想深入學,但洪都自己,也覺得自己深入不了多少。

“嗯吶。小方的操作還是很不錯的。”

“有幾分可以和吳博士媲美的風范了。”洪都這般說。

方子業心里瞬間一凜。

他就知道,可能這位師兄啊,在手法復位上的操作水平,會比自己稍微高一丟丟。

但沒關系,師兄更高,那是正常的事情。

如果洛聽竹也在醫學上走這么長的時間,估計也是到4級開外了,洛聽竹畢竟接觸臨床,才不到一年的時間,就一路趕到了3級以上。

相當于一年就是兩百點的熟練度,到4級,也就是兩三年的時間,再往后,如果機緣合適,還會晉升。

“所以才來學習呀,洪主任,希望您可以多多賜教。”方子業的態度端正。

說完就輕微地咔嚓了一下,卸力后,患者的骨折已經糾正且在位。

沒想到,另外兩個巡回護士,非常專業地就直接推著C臂機靠近,且不用多指點,就直接可以到拍照的位置。

這配合的熟練度,方子業不禁有一種在中南醫院里面的錯覺。

閱片后,洪都和方子業都覺得頗為滿意,黃凱自然就不敢有意見了啊,直接就帶著張晉川幾個人開始打石膏……

方子業本來也想幫忙的,不過黃凱卻暗示了他一句:“難道你沒有問題問洪主任么?”

方子業這才老實地又坐在了洪都旁邊。

問了心里的疑惑:“洪主任,這位吳師兄,為什么會喊您指點我呀?”

“先予后取,厚予薄取,取苗而不摘果,是為君子之風。”洪都對著方子業,笑吟吟地這般解釋著。

(本章完)


上一章  |  從小鎮做題家茍成大醫目錄  |  下一章